这样的国学热可以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6日18:11 观察与思考

  观察记者 刘晓林

  对于眼下这种“国学热”,许多人都提出了一些疑虑和担忧。

  人们最担心的是商业化、肤浅化的操作会使“国学”变味。专家学者指出,目前“国学热”里透着过度娱乐化、商业化的倾向,“国学”有被庸俗化的危险。

  时下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各种商业力量把“国学”活动炒作得变了味:专业精神、责任意识淡了,操作、策划等手段充分得到运用,市场价值、名利意识更是走上了前台,成为目标。所以,“国学”炒作本质上是一种商业活动,而不属于“国学”活动。深厚、高端、遥远、神秘的“国学”与传统文化名著,竟然如同清宫故事一样可以“戏说”、“大话”,一样具有娱乐性、搞笑感。

  普遍引起非议的有:“十位国学大师”的评选;

复旦清华先后在上海开办面向企业家的“国学班”,争抢CEO生源。其中,清华“国学班”学费为2.6万,复旦“国学班”学费为每年3.8万元。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还开辟“卓越女性课程”,声称将用“国学”精粹帮助成功女性塑造东方女性的人格魅力。尽管22800元的学费不菲,但管理学院介绍说,目前已有四五十人报名……这类专门面向企业家的“国学班”,收费昂贵,远离百姓,远离了大众教育,变成了一种玩票式“国学”。

  每月交10元学费,每天来上一段“子曰诗云”、文白对照的“国学”手机短信;近百位学者组成的“国学博客圈”更让“国学”披上了最时髦的“博客”外衣。看几条短信、上几个博客、听几次讲课,难道就能化一身铜臭为谦谦君子之风?将传统文化强行用经济利益嫁接到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拉郎配”只能使文化贩子从中牟利。真正的“国学”,能让人终身受益,但绝不只是和赚钱连在一起。这些一味谋求经济利益的行为和做法,与我们复兴传统文化的做法是背道而驰的。

  “国学”毕竟是“学”,还是一门需要潜心研究的学问,真正的学术繁荣靠的是“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功夫,而不是哗众取宠似的虚火旺盛。

  讲求形式的肤浅复古也是颇遭非议的。比如武汉一所标称“现代私塾”的童学馆开馆时让45名4至6岁的幼童穿戴仿古衣冠,在“先生”引领下向孔子像行叩拜礼。有人便评论说,好像在演戏。“国学”是大众化还是娱乐化?这些所谓弘扬“国学”的做法其实是在作秀,大都不合时宜,根本没有抓住“国学”的要义。

  有学者表示,“国学”并不是“万金油”,不能随便乱贴乱用。文化和精神的复兴不是简单地照搬教条,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如果刻意模仿旧时代的某些形式,却忽视了对现代生活的融会贯通,效果往往有限,甚至会有流于“形象工程”或“市场炒作”的嫌疑。

  凡此种种,都会使“国学”教育背离初衷,成为“伪国学”。

  其次,人们担心现在的“国学热”会误导一些现代人。

  我们今天所提文明复兴不是简单的文化“回归”,倒退复古或者盲目排外都不可能真正地弘扬“国学”。许多专家认为,“国学热”如果处理得不好,很容易误导现代人。决不能以“国学热”为幌子,抵制和排斥西方思想文化。

  目前“国学热”中有一种复古倾向,值得警惕。

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认为,如何与时俱进关系着“国学”的未来。“如果传统国学和现代文化的创造结合得不够,也就谈不上以新的观点去看待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既要为在全球创办百所孔子学院而感到自豪,又要鼓励国人学习外语,要求学生除母语外,外语也能达到一定水平。当今欧美各国都在加强母语之外的第二甚至第三语言的学习,为多元文化的沟通和共处做准备。如今的年轻人,既要重视外语,又不能与中国传统文化渐行渐远,失去与多元文化交流的根基。

  曾主编过《现代与传统丛书》的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袁伟时认为,现在将农业经济时代的蒙学教材,例如《弟子规》、《三字经》之类用来教育孩子,会束缚他们独立人格的形成。这些古代蒙学教材中所推崇的理念不利于孩子独立个性和怀疑精神的培养。强迫孩子读经,死记硬背,也是与现代教育格格不入的。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叶君远教授认为,在重视“国学”教育的同时,也要防止走极端。比如少年儿童读经,应当有所选择,把四书五经统统背下来,并不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甚至违背认知发展规律,因此不宜提倡。

  人们可以通过了解“国学”,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以提高文化素养和道德境界,但如果寄希望于“国学”担当更多的“救世”责任,希望通过复兴“国学”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则是不现实的。其中,以“国学”来取代现代教育的想法及尝试,尤其值得警惕。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潮流决定了我们的教育体制必须是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教育模式,完全浸润于四书五经、诗词曲赋之中的人是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

  另外是有关“国学”这个概念的误读。

  从现在的情况看来,这种“国学热”显得过于狭隘,这主要表现在人们把“国学”局限于某一个层面,而忽略了“国学”更深层次的内涵。

  事实上,不少人头脑中所理解的“国学”,大体仅是四书五经、诗词曲赋、琴棋书画以及民风民俗等相关知识。这是不全面的。而不少“国学班”的内容是讲几门课程,涉及一些皮毛,就称这是“国学”,误导人们以为“国学”原来就是这些简单肤浅的东西。

  再比如“国学大师”的评选,也会误导人,产生对“国学”一词的误解。网友投票的结果,显然是谁名气大谁入选。让“国学大师”的帽子满天飞。事实上评选结果一出来,立刻有网友对鲁迅、蔡元培和郭沫若的入选表示了质疑,鲁迅是文学大师,但他是“国学大师”吗?蔡元培是教育家,可如何称“国学大师”?更多的网友则对郭沫若的人品及学问大加质疑。还有网民指出,辜鸿鸣和康有为没有入选是一种遗漏。

  人们对眼下这种“国学热”还有一个担忧,那就是对于“国学”内容本身的误读。

  曾以《哲学与人生》风靡内地的台湾学者傅佩荣,他的关于《老子》、《论语》、《庄子》、《孟子》、《易经》的“解读系列”也正式推出了内地版。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了许多对“国学”本身的误读之处。

  他说:“现在许多人读古代经典,还在文字上打转。很多人记背《论语》、《孟子》等,仅仅因为接受它是一种权威,但对古人何出此言,则不清楚。”

  “这么读传统经典,不仅是一种时间上的浪费,还容易造成误读。单单《论语》,被当下忽略的、不求甚解的、比较普遍的误会,大约就有十几处。尤其是自宋朝朱熹注解之后,有很多明显的错误……”

  他举例说《论语》有一言“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其中“时习”二字通常被解读为“经常复习”,但在他看来,正确解读应为“适时实践”。还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寡”、“贫”二字互调,更符合逻辑。很多人把孔子当作一个“教主”,觉得他说的一定对,但又不求甚解。譬如把孔子的“无可,无不可”理解为“此一时,彼一时”,没有原则。这导致很多人质疑,这样不是会变成“滑头主义”吗?但事实上,孔子最讨厌的就是没有原则,他只是想表达,做任何事,绝不止自己一套规矩,不是非要怎么样,也不是非不要怎么样,所以,不要把自己放入一个框框,生命是经常变化着的……

  最后,最大的担忧是怕“国学”中的一些糟粕会无形中毒害现代人。

  有人认为,现代化的进程需要回头到传统中寻求动力、寻找资源。但是,解救中国文化的当今问题,光靠“国学”又是乏力的。何况,“国学”中还有不少是应该扬弃的糟粕呢。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袁伟时在《评〈甲申文化宣言〉》文中根据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和对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的审查报告的观点,认为由于以儒学“三纲六纪”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早已转化为社会制度,从制度层面来看,它已不可救疗,完全失去了构建社会制度的价值。

  已经作为象征性的儒家文化,当今硬要人为地恢复其规范性文化的属性,赋于它政治内容,这就有些不妥了。面对世界性文化比较,比起那些高级、先进的文化,儒家文化就显得简陋、贫瘠、局限和落伍了。因此专家提醒,一些人文知识分子,也不睁开眼睛看看当今是个什么样的时代,“半部《论语》”能够治得了“天下”吗?

  儒家文化从本质上说是反民主和科学的,同现代中国的基本需要极不相合。比如,儒家的德治主义、民本主义、圣人崇拜、清官崇拜、替天行道等基本思想都是反民主的。尽管历代儒家标榜自己限止君权,反对暴政,但上述那些理念却又是专制主义思想基础,培植的是百姓的奴隶人格而非自由人格。也许有人说,孟子不是提出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命题,把“民”抬到至高无上的位置吗?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觉。这个命题与德治、替天行道等思想一脉相承,是士大夫以“为民请命”的姿态,来获取比君王更高的道德上的优越性之尝试而已。

  所谓儒家倡导的“德治”,也只是一个空洞的道德概念。在传统中国,皇帝一向被称为“天子”,是“天”与“人”的媒介,同时也是天地与人间秩序的中心枢纽。在儒家士大夫看来,不符合“天道”的“天子”对人间来说也是“无道”和“失德”的,就会使天下出现不安宁的局面,那么自然界的运行也会出现脱轨现象,水旱灾害、蝗灾、

地震、瘟疫就会相继发生了,这时士大夫就以“道统”代表者面貌出现,向“天子”发动攻击,规劝“天子”行德治。殊不知,君权往往是由打天下集团的枪杆子里衍生出来的,更偏好法家的刑政,对士大夫的“德化”规劝只是敷衍。

  还有,儒家倡导的“为人处事之道”、“修身之道”,在当今多半也是不适用的。因为儒家讲的那些道理太“刻意”了,刻意斗私、刻意为公、刻意为人……

  还有一些需要摒弃的成分,比如,忠君思想、“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对女子要求“三从四德”的意识等等,都是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的。

  有专家说,儒家思想的种种特性,决定了这两千年来中国的命运。正如毛泽东所说的,孔学名高实秕糠,种种的内耗争执、中国社会朝代的恶性循环、社会生产力的停滞不前,都可以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找到原因。

  的确,墨家的兼爱、非攻、舍生取义思想,法家的以法治理思想、道家的顺应自然规律的思想等等,对于今天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但无论如何,“新国学”的价值观,应该是在理想和现实的基础上,建立起适合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基础价值观。文化需要现代化,否则经济、社会、政治等发展就会中途停顿,民富国强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泱泱中华文明孕育了几千年的国学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有振兴,也有衰落,但总体而言是精华远大于糟粕。因而,观察记者认为,在中华民族文化受到了“西化”的严峻挑战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弘扬传统文化,重振“国学”中的精华。“国学”精华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使传承者坚强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所有问题,明辨是非,严于律己,乐观地面向未来。让“国学”精华深入人心,从而全面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使更多的人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发展观,其功德与意义将不可估量。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