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公司高管低价抢购大量住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4日00:27 央视《新闻调查》

  第三部分

  解说:这是我们在网上找到的中央公寓从2003年11月开盘到目前为止的销售价格表,首期开盘价格是一万元,但是普通人根本拿不到这个价格的房子。三年之内这个房价已经上涨了70%。可以想象这其中的利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究竟谁是这些利润的受益者呢?

  阎启忠:有的当时买进去是9000,有的是1万、1.1万。1.1万的价格很普遍。那么,你就可以算出,它的一个差价了吧。

  解说:除看不到结算报告、造价虚高和虚假宣传外,小股东还发现了中央公寓在2004年首期开盘销售时发生的一件更为离谱的事情。当时,中央公寓对面的香梅公寓已经卖到了每平米一万五的价格。而环境和质量都胜于香梅公寓的中央公寓开盘价却低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

  记者:但是如果按你的说法,你们的计算的话,这个账上的这个造价,已经达到了1.2万的话,它的开盘价格不到一万,怎么会有这样的亏本生意呢?

  阎启忠:那只有天知道了,开公司不会为了专门

为人民服务,做赔本买卖吧,那么,那你就看一看,他这个低价的房是卖给谁的?是怎么卖的?

  解说:我们来到浦东区房地产交易中心查询,发现一名叫吴均军的业主在同一天内购买了15套中央公寓的房子。

  阎启忠:她是我们的董事,是中股东的代表,然后,她就可以在公司里面买15套房,按照你们现在的这个规定的话,她有权利购买吗?没有权利。不是我们公司,这个行业规矩都是这样。

  记者:你是说联合公司的高管,利用自己的权力,在抢购自己开发的住房?

  阎启忠:这个就是一个佐证。吴均军说这个钱我是出了的呀,这个钱我并不是虚假的,那我购买这个(房子),从人情上来说,也许也说得过去。如果都像你吴均军这样,每个人买15套,我们这个第一期一共在才千八套房子,那么,那么多管理层一买的话,那么这个公司也不要开了。

  解说:吴均军是陆家嘴联合房地产公司的监事,在这份她购买中央公寓房产的部分明细单中,清楚的显示她于2004年11月17日一天之内签约购买了这些房产。那么作为公司的高层领导,她怎么会在一天之内购买这么多房产呢?她买房是自用?转手?还是用于疏通各种关系?我们电话采访了吴均军的丈夫钱思解,他是现任世纪道公司的董事长。

  电话采访:

  记者:我只是想问一下,为什么你们要购买这15套房子呢?

  钱思解:不要为什么不要说为什么,你没有权利知道我没有义务回答这个问题,我倒要问你,你要知道这个问题有什么目的吗?

  记者:钱先生我们想了解就是为什么要购买15套住房?

  钱思解:为什么要了解?

  记者:因为你们是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涉及到你们是否滥用职权问题。

  钱思解:你们可以看看公司的章程,你去看看章程。

  记者:但是章程中并没有规定像你们不能购买吧?

  钱思解:你去看看章程中是不是规定不允许购买。小姐同志我要问问你有什么目的,你要达到什么目的你尽管说。

  记者:是这样,钱先生。我是一个记者,我唯一的目的就是想了解真相。

  钱思解:陆家嘴我知道的,陆家嘴联合房地产公司,这个事情非常复杂……

  记者:按当时这样的价格的话,买15套住房得花多少钱?

  阎启忠:我认为得将近2000万。

  记者:2000万,我们看到她在银行贷款,大概是将近1000万的样子,而且是在多家银行,在同一天的时间内贷到的这个款。

  阎启忠:对呀,那我只能认为她是给她贷款的那些银行行长的领导,不然的话,怎么会同一天都能满足她贷款的需要呢?而且这个贷款都发放下来了?

  串场:为了买这15套房子,吴均军在同一天之内向四家银行一共贷了将近一千万,这样的一种操作方式,和这样的贷款数额对于银行来说是存在着巨大的金经营风险的,那么,她怎么能拿到这笔贷款呢?今天我们要去这四家银行之一招商银行的民生支行去做调查。

  解说:记者称想要在近期贷款购买15套房子,银行工作人员建议记者把15套房子拆分成几份,每份四五套再贷款。

  记者:我在其它银行的贷款的话,我还需要向你们提交证明吗?

  银行工作人员:不需要,我们只要看到你这三到四套。

  记者:不用管我其它的是吧?

  银行工作人员:是的。

  记者:我只需要提供这三到四套这部分的收入证明,是吧?

  银行工作人员:四到五套我们可以承受。

  解说:2003年6月,央行曾出台文件要求商业银行借款时,要详细记载借款人的相关信息,并联网查询以规避风险。

  记者:和别的银行没有联网之类的吗?

  银行工作人员:联网不是同时联网的。(信息)没有这么快跳出来的。

  记者:别的银行应该是没有问题是吧?所以我现在也是有点担心,就是我能用自己的本名,贷款买这些房子吗?如果是四到五套的话可以做?

  银行工作人员:可以做。

  记者:但是如果说,我在你这儿贷四到五套,然后我到其它银行去贷四到五套,一联网是不是就能查出来?

  银行工作人员:联网他肯定会看出来,但是如果我们是同时办的话,是看不到的。

  解说:记者发现,银行正是为了争取更多地贷款业绩而不惜违规操作,而监管上的漏洞又为投机者打开了绿灯。这15套房产,作为公司监事的吴均军在2004年贷款购买时,每平方米的均价大概在一万元左右,每一套建筑面积大多在120——150平米之间。那么如果按照今天的市场价来计算的话,全部卖掉这些房产,她可以赚到1000万以上的利润。

  记者:您把中央公寓这个操作过程,称之为权力和资本的结合?

  袁剑:对,他们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可以拿到非常廉价的房子,9千块钱的成本,然后1.5万块钱,甚至是1.6万块钱,甚至1.7万块钱,这样一个高的价格倒出去,这5千块钱,6千块钱,7千块钱,就是他们的利润,就是权力变资本的一个非常典型的过程。

  记者:你是说没有人在意这个企业最终的利润?

  袁剑:那当然了。

  记者:也没有人在意消费者的利益?

  袁剑:那肯定的,这是必然的。

  解说: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不仅联合公司高管可以获得中央公寓的认购资格,甚至夜总会的小姐也能通过某种途径拿到认购资格。我们联系到了夜总会小姐的朋友黄先生。

  黄先生:我当时还讲,这房子你有股份的,我也想买房,你看是不是能给我搞一套,人家夜总会的妈咪都搞到了,我说你搞什么呢,说起来还叫你一声大哥的呢。他还不信,说我不相信,我说不相信我把名字,把他们家的门牌号码都告诉你。

  解说:我们拿到了这位小姐的电话,并得知她买的房子是中央公寓26号楼的1301室。深夜,我们来到她工作的夜总会,见到了这位从联合公司高管手中拿到房号的小姐。

  解说:我们又联系到一位在中央公寓拥有房产的李先生,并以买房人的身份和他见了面。

  李先生:2005年我们也排了,排不到号。

  记者:排不到号,要花钱的,是吗?

  解说:李先生自称是炒房专业户,除中央公寓这套房子外他还有多处房产。他告诉我们自己买号炒房的操作方法。

  李先生:先找到熟人,找到熟人也没用啊。就是先大概谈一下,但是最后还是要钱开路的。

  记者:还得花钱买是吧?多少钱买一个号?

  李先生:10万,20万都有。关系好的10万。

  记者:这个号上来就是10万啊?

  李先生:上来就是10万。跟你说

房价,因为我原来做过一段时间房地产,房价它是板块轮动的,像股票一样,这个板块炒起来,其它几块板块也跟近,然后这个板块差不多了,轮到后面的板块,这样循环过来以后,一圈过来第一个板块又要涨。

  解说:那么开发商为什么要发号出售房子?这里面又有怎样的玄机呢?

  记者:开发商卖这个号干嘛?

  李先生:怎么说呢 ?比如说你是开发商的老板,你下面有一百个员工给你打工的,他们正常给他们卖房子,你发奖金给他们,有的说奖金太少了,人家楼盘都发很多奖金,那你开发商是不是要满足他们呢?满足他们,你自己掏腰包吗?自己不掏腰包的,开条路给你,你自己去搞吧。

  解说:2005年,李先生花150万买到这套130平米左右的房子,现在卖给我们出价是210万元。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这套房子就升值了五六十万元。按照小股东的说法,房子盖好后公司的内部就已经开始第一轮的囤积炒作,一些房子从一开始就根本没有流入到有住房需求的人手中,而是被炒房投机的利益群体瓜分了。然而当中央公寓真正面向市场销售的时候,小股东发现新的疑问又出现了。

  阎启忠:在开盘的这一段里面,买房的人,一个价格上有异常,而且所有的身份证号,全部是这一地区的,可以告诉你,前6位数基本上是相同的,或者是相近的。

  记者:你怀疑什么?

  阎启忠:我没有什么好怀疑的,我只能告诉你,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95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