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声:十年漂泊不寻常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6日14:28 南京周末

  【周末报报道】你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你在八十年代有什么特殊的记忆?这些记忆对你以后的人生有什么影响?

  左元与你一起回望八十年代。

  采访地点: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采访时间:2007年4月19日

  姓名:曹翔

  性别:女

  年龄:48岁

  职业:文化管理

  对80年代印象:承前启后

  人物档案:1959年2月,出生于徐州

  1976年7月,高中毕业,次年5月成为最后一批下乡知青之一

  1979年12月,回城,进入徐州果脯蜜饯厂工作

  1983年10月,调入徐州农科所,从事摄影宣传工作

  1985年9月,成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首届摄影艺术大专班学员

  1987年9月,借调到江苏省文化学校,1991年正式调入该校

  2003年3月,调入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即南京“总统府”)

  现在大学生是“平等”的,那时候,自费生承受着经济、精神上的双重压力,做什么事心里总感觉比公费生矮半截!

  曹翔:1979年底,我刚回城,徐州市工人文化宫办摄影班。邻居一个大哥哥说,曹翔你不是喜欢摄影吗,你可以去学。那已经是报名的最后一天了,我去的时候,文化宫已经下班了,一位老师在那扫地,我说老师我想学摄影,我可以报名吗?他说可以啊,你有相机吗?我说我没有,但是我可以借。

  报了名,我的话也讲出去了,借相机,到哪借呢?我想起照相馆有相机出租,两毛钱一个小时。借相机得有户口簿或者工作证——那时候还没有身份证。我不敢跟家里讲啊,就等爸爸妈妈睡着了,偷偷拿出户口簿。第二天去照相馆,人家说还得有工作证。怎么办呢?我就找我们邻居那个大哥哥,我见到他就喊“工人叔叔”,他很奇怪,你怎么喊我工人叔叔?我说你工作了嘛,是“工人叔叔”——你有工作证吗?我要租照相机!哈!

  左元:80年代有股摄影热。

  曹翔:上了摄影班,我就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比如我们厂冷库建成了,我在老师的指导下,拍了张新闻照片发到《徐州日报》(当时叫《徐州报》)。一年里我在《徐州日报》、《新华日报》上发了十几幅新闻照片,还有文字新闻稿。单位知道了,哟,我们厂还有这么个人嘛!就把我调到科室,搞宣传和劳资。1982年,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妇女摄影工作座谈会,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来南京,结识了很多江苏省的著名摄影家,像顾东升、赵浏兰和已故的曲超宏等前辈,开阔了眼界。

  那年我还写了篇《业余摄影的路,我是这样走的》,发表在《大众摄影》上。我在摄影班的老师——徐州日报摄影记者、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刘凤悟老师看到了,很激动,当即冒雨赶到我们单位看我,说了很多鼓励我的话。后来,《徐州日报》又摘登了这篇文章,还加了编者按。

  因为摄影,从车间调到科室,慢慢地野心就大了——如果能调到一个专职搞摄影的地方就好了!然后碰到一个老伯伯,他认识农科所的领导,知道他们要一个这方面的人,就介绍我过去了。1983年到1985年,我在农科所搞了两年专职摄影工作。

  1985年,我听说南师美术系要开办摄影艺术大专班,我心里那个激动啊!可是它是成人大专班,是自费的,学费就要5500块钱。我当时每月工资是36块。那时候,单位是支持学习的,但是单位不可能拿出5500块钱给你脱产去学摄影啊。我根本不指望单位给我出钱,我都没开这个口。

  我跟我父母讲,我想去上学,如果考上了,学费就是5500,我说这样,你们把准备给我结婚的钱预支给我,等我学成之后,我加倍还给你们,然后我结婚的时候不要你们一分钱。我父母同意了,这一点,我很感激我父母——在那样的年头,他们能拿出这样一笔钱给我去上学。

  我跟单位讲,我要自费去上学。单位领导不相信:怎么可能,这家人愿意拿5500块钱给女儿去上学!那时候的经济概念跟现在不一样的。领导跟我爸说:“老曹啊,5500块钱,是女儿一套很好的嫁妆啊,干吗要让她去上学呢?”

  左元:80年代初的陪嫁,最高追求还是“三转一响”。

  曹翔:是啊,就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还有收音机。如果哪家再有个电风扇摇啊摇的,人家就要讲了:“这家人家太会享受了,资产阶级思想!”

  左元:而且当时你年龄也不小了。曹翔:26了,同学早结婚生孩子了。而且当时进国营工厂就捧了“铁饭碗”了,我又通过奋斗进了科室,还从国营工厂调到了农科所,事业单位,更不得了了,按当时一般人的观念,行了,别折腾了。

  我爸跟我们领导说:“我女儿是想上学,是学好的,我们支持,尽管我们家不富裕,但是借一点、凑一凑,我们让她去,哪怕我们吃咸菜、吃糠,我们高兴。”

  我顶着多大的压力啊!那时候的5500,感觉上像现在的55万!

  左元:现在大学生都是自费了,那时候,没有自费的,南师摄影大专班大概是开先河的。

  曹翔:现在大学生是“平等”的,那时候,自费生的日子不好过啊!除了学费,还要支付书籍、讲义的费用,学摄影就更花钱了,还要买照相机、胶卷、相纸,外出实习、创作也要开销,承受着经济、精神上的双重压力,做什么事心里总感觉比公费生矮半截!

  第一次到西藏,家里给我几百块钱,我得一分一分计划着用,一天6毛钱生活费。

  左元:我知道你曾经两赴西藏、五到西北,还曾到川、云、贵搞摄影创作。请说说这方面的情况。

  曹翔:很穷,很累,很苦,但是我得到了完善。我曾经在创作手记里写过这样一段话:“我爱艺术,因为我希望生活更美好;我投身于艺术,因为艺术比生活更理想。”

  那时候太穷了,好在那时候车费便宜。便宜我也买不起卧铺票啊,只能买硬座,又要节省体力,铺个报纸,钻在三个人的座位下面的地上睡觉是经常的事。没火车、长途汽车,就截人家的车,截兵站的车。那时候人家也不要钱,把车拦下来:“师傅带一程吧!”就上去了,有时候还管你饭!呵呵!

  那段时间是我人生中最艰辛的一段历程,最漂移的一段历程,也是考验我意志的一段历程,是最难忘的一段历程、最富有的一段历程。

  第一次到西藏,家里给我几百块钱,我得一分一分计划着用,首先得把买成都到南京的火车票的钱留下来,不然我回不了家。然后我一天6毛钱生活费——一罐辣椒酱,早晨买1毛钱土豆(放火盆里烤熟的,大的两个,小的三个),中午大饼,两三毛钱,晚上又是土豆或者大饼,住宿,三块钱一晚上。

  左元:记忆中最危险的经历是哪一次?

  曹翔:惊险不断啊!有一次,在沱沱河旁边,我一个人。我看到一个藏民,红色的衣服,佩着藏刀,骑着黑色的马,蓝天白云。我抢拍了一张,不理想,请他再跑两趟。他边说藏语边用手比划着,我能猜出他的意思——照相可以,拍完了得跟他到他的帐篷里去。我装糊涂,先拍。拍完了他就要我跟他走,做着手势,说帐篷不远。我说等一下,那边还有人。他就要来拉我,我对着远处喊:“老王,老张,你们过来,这儿风景很好啊!”远处确实有人在走动,他看看,就算了。我买了一点小饰品之类的带着,给他一点,表示感谢——他为我服务了嘛,我应该感谢他。

  1987年,我在第二届全国妇女摄影比赛中获得两块铜牌,到北京去领奖,《大众摄影》主编佟树珩老师说:“你就是曹翔啊?江苏出了名的肯跑能吃苦的,我一直以为是个男同志呢!”那次认识以后,他每期都给我寄杂志,寄了3年。他和王大莉老师多年来对我的鼓励、帮助,我从心底里深深地感激。1991年春节前,我打电话给他拜年,我说佟老师,我现在经济好多了,以后自己订杂志,你们寄给边远地区需要杂志的摄影同行吧。

  调动,有相当大的难度,我不符合任何一条政策,不是父母回城落实政策,不是夫妻两地分居。

  左元:从徐州农科所到南师来学习,有没有讲好了毕业后回去的?

  曹翔:这个没讲。

  左元:你从徐州来南京之前,有没有来了就留下来的想法?

  曹翔:有一点朦朦胧胧的想法,来了之后,我慢慢慢慢就坚定了,我一定要留下来,因为南京的文化氛围比徐州浓,很多有名的摄影家都在南京。

  左元:你是怎么到了省文化学校的?

  曹翔:1982年到南京来开会,就认识了曲超宏老师,然后在南师学习期间,也得到他的很多帮助。他和文化学校缪校长是邻居,他介绍我认识。我带了十几幅在西北拍的照片去,缪校长在西藏18年,看了那些照片很有感触,而且他说,一个女孩子,自费来学习,自费跑到那么远那么艰苦的地方去搞创作,有这样的追求,有这份执著,她肯定是有事业心的,肯定是有奉献精神的,那她干什么都能干好,他就需要这样的人,他说:“你,我要定了!”

  但受国家用人制度的限制,我的调动很难——我上山下乡,回城是工人性质。开始只能办借调,一借调就是4年。

  左元:那时候工人性质和干部性质,中间是有一道鸿沟的,你从工厂到农科所,应该是“以工代干”。南师摄影大专班毕业也是不转性质的。“五大生”都不转户口不变性质。

  曹翔:对啊,我是工人,调动,有相当大的难度,我不符合任何一条政策,不是父母回城落实政策,不是夫妻两地分居,没有任何理由调动。所以1987年到1991年那4年是我一生中最漂泊不定、最难熬的4年——借调,一个女人,30多岁了。

  左元:那时候得有单位,得有户口。当时心里没底啊,你有没有想过万一调不成怎么办?

  曹翔:其实后来我已经想放弃了,想过要么去深圳,要么到澳大利亚留学。当时我很多朋友陆续出国了。

  左元:80年代末有股出国潮。

  曹翔:缪校长也顶着很大的压力,一趟趟为我往文化厅跑,我真的很感激他。我没花一分钱,从徐州调到南京。

  在文化学校的时候,我的身份是工人,括号,讲师;现在的身份是工人,括号,副研究员!哈!

  左元: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左元:请概括一下对80年代的印象。

  曹翔:80年代是我人生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承前启后的10年,是我人生中最艰辛的10年,也是我命运发生转折的10年,是积累最丰厚的10年,经历最多,变化最大,10年奔波10年辛劳,摄影充实了我的生活,改变了我的人生,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名词解释:

  “以工代干”: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缺乏正常的吸收、录用干部制度,厂矿企业选调了一批工人从事干部岗位的工作,未能办提干手续,出现了“以工代干”人员,随后,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和事业单位也相继使用“以工代干”人员。“文化大革命”中,干部管理混乱,“以工代干”人员越来越多。1983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劳动人事部发出了《关于整顿“以工代干”问题的通知》,“以工代干”人员有的根据工作需要转为干部,有的回到工人岗位。

  “五大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逐渐产生的自考、电大、函大、夜大、职大毕业的学生,国家承认专科学历,但不包分配、不转户口、不变性质。

  80年代“摄影热”:20世纪80年代,全国摄影组织不断发展完善,摄影队伍进一步壮大,摄影作品题材越来越丰富多样,对国外摄影作品的介绍与交流得到了加强,摄影作品的艺术性提到了突出的位置上,摄影理论研究的热潮不断涌现,各种摄影比赛更是热浪滚滚,从而形成全国规模的“摄影热”。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