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使外交揭秘:资深女特使授命协调朝核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8日10:25 国际先驱导报

  积极派遣特使出访,符合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熊争艳发自北京 一个并不经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名字,在一周前却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4月19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司证实,中国政府已经任命前驻挪威大使陈乃清出任负责朝核问题的朝鲜半岛事务特使,直接辅佐六方会谈中方团长、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

  随着陈乃清的走马上任,中国外交特使群体也更加清晰地浮现在公众面前。这些奔波于战火频仍或矛盾冲突激烈地区的外交官们,代表着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和斡旋国际事务,而他们自身也经受着智慧和耐力的考验。

  资深女特使授命协调朝核

  一头短发,一副框架眼镜,面带微笑,不温不火,这是54岁的陈乃清的标志性印象。作为中国目前屈指可数的女大使之一,陈乃清至今已在外交战线上工作了三十余载。

  1974年从大连外国语学院毕业后,陈乃清就直接进入外交部翻译室工作,此后辗转中国驻英大使馆、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处、外交部政策研究室等多个部门,就任朝鲜半岛事务特使前,陈乃清的身份是中国驻挪威大使。

  外交学院外交学系主任张历历教授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从陈乃清的履历来看,既有丰富的驻外工作经验,又从事过外交政策研究。“这种在多个相关岗位工作的背景,一定使她具备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并能贯彻中国的外交政策,协调各方利益。”

  这一点在中国驻挪威大使馆政治处主任董凤鸣的讲述中也得到了印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董凤鸣对这位老领导的对外交往能力敬佩有加。“(担任朝鲜半岛特使)我们都觉得她非常合适。”

  外语、经验、人脉 一个都不能少

  在陈乃清上任消息被宣布之际,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孙必干刚刚风尘仆仆地结束对沙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访问回到北京。

  “我被任命为中东问题特使,既是我的荣幸,也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去年4月,被任命为中东问题特使时的孙必干曾如是发表就职感言。此次出访归来后的他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自担任特使以来,他也多次访问中东,并和欧盟、美国、俄罗斯、联合国的中东特使不定期会晤。

  事实上,“特使”的称谓频繁进入普通中国人的视线,应该是自中国首位中东问题特使的出现开始。2002年9月,在巴以冲突升级之际,中国引人注目地第一次派出中东问题特使,而担此重任的就是孙必干的前任、时年66岁的退休外交官王世杰。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和阿拉伯语,当过中国驻巴林、约旦和伊朗等三国大使,这些丰富的阅历和优势,成就了王世杰的特使之路。与王世杰类似,孙必干也有着长期在中东工作积累的广泛的人脉。

  事实上,作为以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名义派出的官方代表,特使由于负有专门的外交使命,所以丰富的阅历和外交经验已成为遴选时必不可少的条件。

  中国“特使外交”日趋活跃

  王世杰担任中东问题特使的3年里,先后8次出访中东并出席有关国际会议。“王特使当时的出现是向世界传达这样的信息:中国希望在中东等棘手的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位专家如是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近几年来中国向外派出特使的机会正越来越多。前不久,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翟隽刚刚以特使身份访问了苏丹。此外,像国务委员唐家璇、交通部长李盛霖等官员也都曾作为特使出访他国。

  “积极派遣特使的做法,充分表明中国在中东、朝核等热点问题的参与上更加积极和主动。”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对《国际先驱导报》表示,这很符合中国正在崛起的大国形象。

  相比欧盟、俄罗斯和美国等国家或地区外交特使的频繁穿梭,张历历教授也认为,中国也正在经常性地运用“特使外交”,“体现了中国愿意以一个负责任大国形象更多地参与世界事务。”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