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建台海隧道不存在不可克服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2日05:22 新京报
专家称建台海隧道不存在不可克服难题
吴之明

专家称建台海隧道不存在不可克服难题
台海隧道构想图

   -对话人物

  吴之明,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台湾海峡隧道论证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教授、国家项目管理专家委员会资深专家。1996年初,吴之明对刚刚开通的“英吉利海峡隧道”进行了考察,随后在《科技导报》发表了《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的经验教训和台湾海峡隧道的构想》,首次提出开挖台湾海峡隧道、联通两岸的构想。

  -对话动机

  4月20日,第一届海峡两岸通道(桥隧)工程学术研讨会在福州召开。

  此次会上,两岸学者提出两岸间更加直接的交通方式:建设台湾海峡海底隧道。

  5天后的4月25日,国台办发言人杨毅表示,“对于建设跨越台湾海峡的桥梁或隧道工程,在具备充分的可行性前提下,会考虑实施建设问题。”杨毅称,大陆交通部门在制订国家

高速公路网规划时,已经提出北京至台北的高速公路通道的规划。全部实现整个规划大约需要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建成大陆至台湾高速公路直达的通道将是人类历史性的工程突破,将方便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造福两岸同胞。

  建台海隧道,已逐渐提上政府日程。而早在11年前,清华大学教授吴之明在考察英吉利海峡隧道后,大胆提出建设台海隧道的构想。吴也因此被媒体称为“台海隧道构想第一人”。

  建台海隧道,有多大可能,需多长时间,有怎样收益,又面临如何困难?

  近日,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与吴之明进行了对话。

  目前海底隧道的三种形式

  构想 联合统一的象征

  欧洲作为不同的国家,都可以走向联合,何况台湾海峡两岸都是属于一个国家。

  新京报:据媒体报道,你是第一个提出建台湾海峡隧道的人。

  吴之明:其实,提出建台湾海峡隧道,我不能算是第一人。据台湾专家介绍,早在1948年夏天,台湾学生反专制游行的时候,就有学生提出要做台湾海峡隧道、与大陆连接起来。我们大陆在上世纪60年代,也有人提出要修个隧道到台湾。当然,作为专家,系统研究了这种大型隧道后再公开发表的报告,是第一个。

  新京报:当时你是怎么提出台湾海峡隧道构想的?

  吴之明:我在清华是搞工程的,1996年得到资金支持到英国去作短期的交流。英吉利海峡隧道1995年夏天刚刚通车,于是我就报了这个题目,对它进行考察研究。

  在考察之前,我已经收集了很多的研究资料。从工程技术上来说,这个工程很成功。

  之后我写了一个报告《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的经验教训和台湾海峡隧道的构想》,在国内发表。有了一定的影响,在清华校内也得到了支持。

  新京报:英吉利海峡隧道与台湾海峡隧道具有可比性吗?

  吴之明:英吉利海峡隧道是整个欧洲经济共同体发展进程的产物,欧洲作为不同的国家,都可以走向联合,何况台湾海峡两岸都是属于一个国家。海峡隧道是联合统一的象征,具有标志性意义。当然,它还有实际的经济利益。

  在上世纪90年代,英国的对外贸易中,欧洲占了60%,打通英吉利海峡隧道、加强与欧洲大陆的交通联系,肯定对经济有很大的益处。台湾两岸经贸自大陆改革开放以来从零发展,到1996年,台湾对大陆的贸易的依存量已经发展到16%,而去年的数据已到了30%以上,而且两岸的经济合作交流也会继续加强。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71,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