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20个黄金周盘点:长假凸显民生喜与忧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7日18:48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7日电(记者 宋振远、邓卫华、钱春弦)5月7日,在全民狂欢的喧闹中,第20个黄金周画上了句号。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全国假日办执行主任张希钦说,中国长假制度正经历从假日经济型向社会福利型、从大众观光向休闲旅游、从拉动内需向兼顾扩大就业、从数量调控到质量调控的四个转变。细细盘点这个“五一”长假,民生主题被阐释得淋漓尽致。 新一轮旅游热扩大国人出行半径 来自全国假日办的信息说,今年“五一”,百姓出游势头不减、“头三”创下新纪录,继去年旅游“井喷”之后,百姓出游再度延续火暴场面。前6天的统计显示,长假期间的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将创新高。 北京故宫5月1日接待量超过11万人次,相当于最大容量的2.3倍。“五一”前三天,上海共接待游客280万人次,创历年新纪录。 有关专家说,2004年国内黄金周旅游热度一度趋缓,被认为是从“井喷式”增长转向“稳中有升”的理性回归。而今“井喷”又现,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黄金周的旅游“井喷”现象,并不是过去的重复,而是表明新一轮大众旅游休闲消费的启动。有关调查显示,不少著名景点的游客,70%左右是第一次到这些地方旅游。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太大,这一局面可能至少持续一二十年。 目前全国每4个居民中就有1个在黄金周期间选择出游,中国人创造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季节游”。同时,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客源输出地,5年内中国公民年出境游人数增长1.8倍。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国际旅游的第一大接待地,年接待国际旅游者将超过1.3亿人次。届时,中国还将成为世界第四大国际旅游客源地,将有1亿中国人出境旅游。 中国社会学会会长陆学艺说,近几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使政府日渐关注民生问题。更加注重服务百姓、服务民生的黄金周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中国人的出行半径。 门票不涨彰显公众服务理念 在许多景点借黄金周涨价之际,“江北水城”山东聊城市的姜堤休闲乐园里,游客花上10元钱买张门票,就可体验水上独木桥、水上滑翔椅等园内所有项目。 举家到此游玩的市民王中军告诉记者:“我们玩了大半天了,还有好多景点没来得及看。说实在的,这10块钱挺值。不像有些地方的旅游点,逢节必涨,处处陷阱!” 在京杭运河之滨的山东临清市,其著名景点鳌头矶甚至打出了“票价十元,五一半价”的告示,吸引了不少游客。 在吉林长春市,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针对低保户推出定期免费入园政策,得到游客赞赏。 山东省胶州市政府则免费开放市内的5家综合性公园。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公园干脆拆除围墙,向公众开放。一位市领导坦言:“公园既然姓‘公’,其运转投入自然大部分应由政府承担,不能再让百姓买单。” 尽管社会舆论关注民生,但仍有一些地方崇尚“逢节必涨”的市场法则,想趁机捞一把。有的地方甚至是政府主导涨价,助推“宰客”行为。今年“五一”期间,全国假日办值班室每天都会接到大量投诉。 记者发现,一些名山平时门票一般为50元,“五一”期间普遍翻番,山东一名山景区门票涨到了120元。各地旅游景区门口,大都赫然标识着对军人和学生的减免费规定,但执行中却“暗中打折”。在北京一景区,免费政策只是针对门票,园内像样的景点都得重新付费。 “长假期间的服务理念、惠民之举和对困难群众的关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我们不应让这种社会关爱被淘金的黄金周‘淘’掉。”聊城市姜堤游乐园总经理李士恩如是说。 黄金周“维权和就业”主题更突出 岁岁黄金周,何时到我家?在各大景区拥挤的人群里,农民工及其家人的身影难得一见。在许多人“寄情山水间”之时,他们依然奋战在奥运场馆、铁路工地,甚至还有工人在艰难讨薪。 令人欣慰的是,这种局面正在改变。从沂蒙山区到青岛打工16载后,农民工皮进军今年“五一”获得了青岛市颁发的城市居民户口簿。与他一起拿到“城市绿卡”的还有因创办农民工免费法律服务热线闻名的农民工陈明钰等人。 这只是针对农民工利好政策的一个例子。今年“五一”期间,中央和地方领导纷纷深入工厂看望工人群众。有关专家说,这表达了政府对普通劳动者及其合法权益的尊重和维护,也是整个社会对“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呼唤。 国家旅游局有关人士说,中国长假制度的价值取向正悄然发生变化,长假主题正从拉动内需转向兼顾扩大就业,维权和就业等民生主线日渐清晰。 “我们家最多能住宿24位客人,一超过这个规模,我就把客人介绍到邻居家里。”今年“五一”前三天,北京延庆县千家店镇河西村的卢宝琴家来的客人超过了她家的接待能力。由于洗澡间和卫生间太小,一家人正准备扩建。 卢宝琴说:“我们需要黄金周,没有黄金周,我不知道怎样供两个孩子上大学和高中。黄金周期间我们虽辛苦一点,但能攒出两个孩子开学的花销。” 国家旅游局负责人说,目前中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黄金周推动了我国消费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升级。2007年旅游业要实现新增直接就业50万人、间接就业250万人的目标,黄金周将功不可没。 公民“休息自主权”意识日益觉醒 “一天接待3万游客,如果让动物连轴表演,它们会吃不消”。在山东蓬莱极地海洋世界,为了不让动物在长假期间过劳表演,景区管理者每天实行不超过2小时的动物工作制。人性化的管理开始惠及动物。 中国休闲协会副会长魏小安说,黄金周发展的7年里,公民的休息权利意识迅速觉醒。一些单位在工作总结时开始把“没有保证职工休假”视为一种管理上的缺失。 “休息自主权”意识的日益觉醒还体现在人们对“休闲品质”的进一步关注。景区外拥堵的车流、景区内攒动的人头等一系列“黄金周问题”降低了人们的休闲品质。许多人开始质疑:黄金周去还是留? 国家旅游局有关人士认为,在过去的19个黄金周里,我国共有16.3亿人次出游,实现旅游收入6704亿元,拉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这表明社会和百姓需要黄金周。 有专家表示,我国人口众多,“吃住行游娱购”等环节上的拥堵,从根本上说并非“黄金周”本身的原因,而是因为“黄金周”太少了,只好一窝蜂出门旅游。一位政协委员甚至认为,在“五一”“十一”两个黄金周之间,长达5个月的“无长假间隔”太大了,建议在中间增设一个新的法定黄金周。 中国社科院杨林博士说,在经历20个黄金周后,黄金周制度已植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多个层面,就像电视台的“春晚”一样,甚至渗透到百姓生活的精神文化领域。轻言取消会带来一系列社会“不适应症”。 更现实的做法是,在保留甚至增加黄金周制度的同时,增加分时度假、带薪休假等“弹性休假”方式,通过多元化、福利化的休假,打破百姓休假时间上的不均衡,提高公民休假的“幸福指数”。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