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白洋淀作为最大淡水湿地被称为华北之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2日10:15 燕赵都市报
白洋淀码头边,游船和环保太阳能路灯静静等待为游客服务。 一位老人在清理村边水渠里的污物。 ◎湿地生态 水短缺、泥沙淤积、环境污染、湿地功能下降 ——拯救白洋淀水生态 10日午后的白洋淀,在阳光的照射下,水面上波光粼粼,与周边的绿色交相辉映。几个船工穿梭在广场上,搜寻着每一位有可能坐船的旅游者。 来自大张庄的周老尧是划船队5队的队长,他说,可能是“五一”那几天来旅游的人太集中了,也可能是白洋淀的旅游旺季还没有到来,这几天人显得少了,来白洋淀的主要是参观雁翎队文化苑。周老尧说,他估计,在去年“引黄济淀”和大力治污的基础上,“今年的旅游形势应该会很乐观。” 白洋淀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湿地,总面积有366平方公里,在维系华北地区生态系统平衡、调节河北平原乃至京津地区气候、补充地下水源、调蓄洪水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被人们称为“华北之肾”。 有关专家认为,不容乐观的是,白洋淀水域干旱少雨和上游来水稀缺,多次出现的干淀或低水位使白洋淀内生物物种锐减,有的物种甚至绝迹。目前汇入白洋淀的10来条河流常年基本没有径流,上游虽有4座大型水库、90座中小型水库,但满足城市供水、工农业生产用水已经捉襟见肘,正常情况下白洋淀的生态用水很难得到补给。过度开垦造成白洋淀和白洋淀流域水资源短缺、泥沙淤积、环境污染、湿地功能下降,拯救和恢复白洋淀生态系统已迫在眉睫。 安新县白洋淀湿地保护区管理处辛景超主任介绍,白洋淀物种资源很丰富,可以说是我国北方天然的动植物物种基因库,在这里生长的野生鱼类有54种,大型挺水植物47种,底栖生物38种,野生鸟类19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 可喜的是,今年4月底,保护区管理处与河北农大动植物学院对白洋淀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摸底调查时,发现了5种这里以前没有记载的鸟类。 为保护好白洋淀天然的淡水湿地生态系统,省政府于2002年11月,批准白洋淀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按照功能划分为4个核心区,分别为烧车淀核心区、大麦淀核心区、藻乍淀核心区、小白洋淀核心区,核心区总面积97.4平方公里。缓冲区位于核心区的外围,总面积62.4平方公里。试验区位于缓冲区的外围,总面积152.2平方公里。 有论者认为,成为省级湿地生态保护区的白洋淀,将可能得到更为长期和可持续的保护。 ◎治理努力 脆弱的生态与努力的转身 2006年春天的白洋淀“死鱼事件”,使得白洋淀这个华北最大淡水湖泊的水生态环境问题集中爆发。随后,补水、控污、清污、截污等生态修复工作全面展开。一年来,白洋淀正在恢复其正常的生态功能。 5月10日,大淀头村,淀里的水较去年清澈了许多,水位也有所升高。渔民们在岸边整理着渔网,鱼贩子一清早就赶来收鱼。刚卖出了一箱河虾的渔民王大爷说:“这种虾只生长在清澈的水里,水不好就长不活。”来自保定市环保局的监测结果显示,今年整个淀区的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多处水质达到了Ⅲ类、Ⅳ类,已经完全适合野生动植物的水中生存。 治污:关停上游218家企业 据了解,从去年的3月份起,保定市政府组织安排高阳县、蠡县等10个位于白洋淀上游的县(区)(分别位于4条敏感河流沿岸)对所有不稳定达标排放的排污企业进行了排查,当即关停了218家企业,每天减少废水排放量10万多吨。截至目前,除了97家经核查恢复生产外,仍有121家关停企业处在停产治理中。 保定市环保局局长魏凤枝说:“白洋淀水质的污染源除了来自上游造纸、毛纺染织等企业的生产污染外,还有来自县市的生活污水及淀内水区、半水区的20万人口的生活污染。” 处于大清河水系中游的白洋淀位于九河下梢。许多年前,涓涓清水通过条条河流汇集到白洋淀。而如今,在非汛期,几乎所有河流都已干涸,只有流经保定市的府河带着市区的生活污水汇入白洋淀。 为了及时截污,保定市两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加强运营管理,并对流经保定市的府河污水进行拦坝截流。近年来,通过对部门县城生活污水的分流转排措施,白洋淀上游的污水进淀量在大幅减少。 随着白洋淀水域环境的恶化,淀区百姓们逐渐意识到保护水环境的重要,并在生活中开始自觉减少向淀内排污。 在大淀头村,记者看到原来村外岸边的垃圾堆放处变成了整洁的环村甬路绿化带,每隔几十米还有垃圾箱。村里的董大妈说,每天早上和下午都会有人上门收生活垃圾。“现在谁也不会把垃圾倒在河里。”该村还特意雇请了年老村民担任起水中环境清洁工。记者赶到时,两个老大爷正在船上用工具清理着水中的污物。该村党支部书记赵爱乐指着一丛水草对记者说,随着水质的改善,这种多年未见的水草又开始在岸边茁壮生长了。 一位老人在清理村边水渠里的污物。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