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核武“禁果”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5日14:34 央视《世界周刊》
央视《世界周刊》2006年12月25日播出节目“核武‘禁果’”,以下为节目实录: 2006年12月13号,美国亚利桑那州戴维斯•蒙森空军基地。 天空乌云密布,一架装有4件核武器的C-17轰炸机突然坠毁,核灾难一触即发…… 康辉:好在我们刚才看到的不是真的核灾难,而是美国“警觉之盾—07”军事演习中较“温和”的一个假设场景。 在这场大规模的演习中,最“刺激”的假设场景是: 美国与伊朗、朝鲜等假想敌打了一场核战争,世界迎来蘑菇云笼罩着的“核冬天”。 核武器,就像是伊甸园里的一枚“禁果”,引诱着许多国家,同时也把世界拽向危险的深渊。 为阻止这一进程,本周,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谈判在北京举行。主要当事方朝鲜和美国的态度令人关注。 12月18号,六方会谈重开的第一天,朝美代表就打起了“神经战”。 朝鲜要求:结束联合国的制裁,结束金融制裁,结束对朝敌对政策。 “解除对我们的制裁是先决条件。朝鲜已是核国家,现在的谈判应该是削减核武器谈判”。 尽管有报道说,美国准备在会谈中做出让步,但美国谈判代表希尔在记者面前口风毫无松动。 “朝鲜的主张已经超过了美国忍耐的界限,美国有必要采取行动” 经过一系列密集磋商,12月22号,六方会谈休会。各方表示愿继续以对话方式和平实现半岛无核化。 时隔13个月,这次会谈与上次相比,形势已大不相同。朝鲜已经跨过了核试验门槛。不过,随之而来的并不是它所盼望的安全,而是国际制裁,安全环境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恶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樊吉社:推动一个国家去寻求核武器,第一个原因就是要解决生死存亡的安全威胁。第二个,可能把核武器当作大国地位的象征。就朝鲜这个问题来看,他到底是想拥核,还是打牌,(就要)看会谈能否解决它的关切。如果安全关切得到解决朝鲜放弃核武器这种可能性还是有的,毕竟这个核武器不能当饭吃。 几经周折后重开的六方会谈,本身就凝聚了大量信息。朝鲜选择核武器是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各种复杂因素的产物。而会谈结果也并非“或者成功,或者失败”那样简单。这是一个艰难选择的开端,世界的关注和期待增添了它沉重的责任。 康辉:圣经故事里说,天地初开的时候,上帝对伊甸园里的人类祖先立下规矩,不准吃树上的禁果。 但人类祖先还是不能抵挡诱惑偷吃了禁果,结果被逐出伊甸园,从此必须面对生老病死。 核武器,从它诞生的那天起,注定也是人类安全的“禁果”。看着诱人,吃了后果很严重。 不过,吃了“核禁果”的朝鲜自然有他的逻辑,一方面是安全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另一方面则是有关国家在核不扩散领域的双重标准。 同样在18号这一天,就有一个吃了“禁果”却没有什么损失的现成例子摆在那里。 12月18号,美国总统布什签署美印核能合作法案。 美国总统 布什:美印关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至关重要,这项法案将帮助我们应对21世纪的能源和安全挑战。 “布什向全世界发出了错误信号,有一天我们会为此后悔不已。” 美国众院不扩散核武器工作小组主席马基等马上发出这样的警告。 1974年印度进行首次核试后,美国一直终止与印度的核合作。事隔32年,法案意味着美印将恢复核贸易。有分析称,拒不签署《核不扩散协议》的印度从美国输入核燃料,就可利用本土的铀来制造更多核武器,此举将引发南亚新的军备竞赛。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 李彬:美国签署这样一个法案,突破的核心一点就是过去原子能机构有一个全面安全保障的要求。如果你要和一个国家进行和平利用核能的合作,那么这个国家必须全面接受国际原子能的安全保障。按照印度有自己核武器发展计划,他就不能够接受国际原子能的保障,美国这样一个做法突破这样一个要求。很有可能今后其他一些国家也会追随。 核扩散的“破冰船”,这是美国《华盛顿观察》对美印核能协议的评价。与此同时,还有国家要挤进核国家行列。 12月11号,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在德国接受采访谈到伊朗时脱口而出: 以色列总理 奥尔默特:伊朗明确公开地威胁要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所以)当伊朗渴望与美国、法国、以色列和俄罗斯一样拥有核武器时,你说这能相提并论吗? 这番话在以色列掀起了风暴,反对党认为说漏了国家机密的奥尔默特应该下台。 不过也有人解读,奥尔默特并不是说漏嘴,他的话等于公开承认以色列已拥有核武器。 在印度和朝鲜之后,以色列也希望把核武器“从地窖搬上台面”。 让人回味的倒是美国对奥尔默特的所谓“失言”反应出奇地平淡。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樊吉社:美国的防扩散进程发生了几方面的变化,第一个就是说为了地缘利益可以牺牲防扩散利益。第二点就是说美国开始认为核扩散似乎是无法阻止的,如果阻止不了就应该管理好,应该控制。第三点就是说美国好像是开始区分好的扩散和坏的扩散,对好的扩散是可以接受的,对坏的扩散是必须要制裁的。 康辉:全球核不扩散体制建立在有核国家进行核裁军、无核国家一律不得拥核的平等基础上。 但在双重标准的消极作用下,这一体制已经被逐步侵蚀。 不难想象,当年偷吃核禁果的印度如今“修成正果”,对朝鲜以色列来说是刺激也是诱惑。不过在另一个地区大国看来,自己吃的不是禁果,而是面包。 “谚语说‘不要用邻居的炉灶烤面包’,在核问题上更应如此。” ——伊朗《使命报》 “有些事情我们值得去冒险。坚持核权利一旦成功,我们获得的比可能失去的东西要多”。 ——伊朗总统 内贾德 12月18号,以色列情报部门“摩萨德”领导人达干在给以色列议会的报告中做出这样的判断: “伊朗最早将在2009年制造出自己的核武器。” 同一天,美国官员透露,新年后将向海湾增派一个航母战斗群,作为对伊朗的“警告”。 19号,前往伊朗西部视察的内贾德对近期的选举失利只字不提,却大谈伊朗的核权利。 伊朗总统 内贾德:伊朗年轻人已经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完成了核燃料循环工作,西方就算能纠集100个国家来阻止伊朗也只会一无所。 目前伊朗大约有九成以上的民众拥护“和平利用核能”。分析人士从听众的热烈欢呼中得出结论,伊朗不会在核政策上轻易转向。 而民用核能和核武器之间的矛盾关系也由此凸显出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樊吉社:不管是朝核还是伊核反射出来的问题有比较大的矛盾,就是说很多国家根据1968年签署的《核不扩散条约》。他是有权利发展民用核能,但是这个民用核能又有可能转用于去搞核武器,这中间就出现了一个矛盾。 伊朗的“核权利效应”同样也在发酵。 12月10号,在海湾合作委员会利雅得峰会上,沙特、卡塔尔等六个成员国宣布要联合实施核计划,和平利用核能。 海合会秘书长 阿替亚:海合会坚持包括海湾地区在内的中东无核化要求,但重申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这些海合会成员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占全球石油总储量的45%,近期他们不缺能源。对此,俄罗斯《独立报》的第一印象就是:海湾地区展开核竞赛。 国际原子能机构官员承认,伊朗以色列的咄咄逼人,让海湾其他国家不可能没有危机感。 这些国家希望通过开发民用核能掌握核技术,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很快制造出核武器。如果各国都像这样人人自危,核扩散的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如何解决和平利用核能与核扩散之间的矛盾,成了摆在国际社会面前的迫切课题。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 李彬:实际上,和平利用和能和不扩散并不是矛盾那么大,这里面主要的问题在于这是如何获得和平利用核能所需要的核燃料。如果一个国家自行发展核燃料的生产能力,他可能离发展核武器不太远了。如果他这个核燃料是在有安全保障的基础上,从一些可靠的途径所获得。这样的和平利用核能不一定会导致核扩散。 康辉:核的特殊性决定了生活所需的“面包”也可能变成“禁果”。而不管通过什么方式偷吃核禁果,对于全球安全这个伊甸园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华盛顿智库美国进步中心副总裁瑟林奇昂尼认为,2006年是防核扩散的灾难年。核不扩散体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12月11号,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一篇假设两个拥有50枚核弹的国家发生核冲突的论文引发了震动。论文迅速在媒体上传播,让人似乎感受到了令人不寒而栗的“核冬天”。 就在这届年会上,专家估计,目前有40个国家拥有制造核武器的核裂变原料,一些国家已经跨过或接近跨过核门槛。人们忽然发现,核弹在这个星球上悄然扩散,其速度并不比财富扩散的速度慢。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 李彬:过去核武器集中在少数国家手里,这样一个计算考量比较容易。而现在拥有核武器国家一多,而且一些核武器掌握在一些就是冲突多发地区的政府手里,这样可能带来一些估算上的不确定性。 自上世纪40年代美苏两国先后拥有核武器之后,为避免相互毁灭,两个超级大国开始着手建立核不扩散体系。 到90年代,核不扩散体系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各国同意无限期延长《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通过艰苦谈判达成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美俄开始谈判第三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世界形成了四个较大的无核区。 然而好景不长,以1998年印巴核试验和2001年美国退出《反导条约》为标志,核不扩散体系遭受重大挫折。 朝核试、伊朗核僵局以及美印核合作协议在今年的集中爆发,预示着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已经到了重要的关口。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樊吉社:当前的防扩散形势应该是面临很多比较严峻的挑战,原来的一些军控和防扩散一些机制开始面临一些挑战,有一些关键的条约要么被放弃了。 要么有些国家退出了,好像国际社会开始对这个防扩散开始丧失信心了,认为核扩散好像有点防不住了。 前景真的这么悲观吗?六方会谈中各国代表的笑颜也不能给我们一些希望吗?其实,看清核问题的本质才有助于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案。核问题并不仅仅是核问题,它因各种国际矛盾而生,也会随国际矛盾的解决而解决。正像中国国务委员唐家璇22日所说,“解决有关问题,实现东北亚的长治久安,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各方作出政治决断,需要对前途保持信心。”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 李彬:我认为还是有办法的,在安全层次还是应该把合作性的手段作为安全冲突的主要手段。大家通过合作来实现共赢。在制度层面,我觉得世界各国,应该是美国,还是应该带头维护已经建立起来这些不扩散制度,不要被一些权宜之计把这些制度破坏掉了。 康辉:道理其实很朴素:只要核国家坚持核裁军、不搞核讹诈,只要无核国家不吃“核禁果”,只要在核问题上不搞双重标准,人类头顶的核阴影不难驱散,世界有望分享伊甸园的宁静。今年的这些核问题昭示了当前防扩散面临的困境。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方式,也将成为未来防扩散的“蓝本”。可是,当事各方如果不够审慎和克制,防扩散将受制于“丛林法则”。而那将是一个“双输”的结局。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