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贝时璋:长寿院士与年轻学科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7日09:33 《人物》杂志
104岁的贝时璋院士,是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这位曾创立“细胞重建学说”的科学家,是如何步入这门年轻的边缘学科领域的呢?历经百年世事沧桑、目睹百年科技巨变的老人,在科学之外又有着怎样的人生态度呢? □ 文/吴志菲 当人们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伟人遗容的时候,无不为主席的遗体保存之完好而惊叹。然而,鲜有人知的是贝时璋院士当年曾为妥善保存主席的遗体做了大量的构想,并做了许多细致入微的工作。 生物物理学是20世纪中叶以后逐渐形成、由物理学与生物学相互结合而产生的新兴边缘学科,是运用物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生命物质的物理性质、生命过程的物理和物理化学规律,以及物理因素对生物系统作用机制的科学。104岁的贝时璋院士,则是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这位曾创立“细胞重建学说”的长寿科学家,是如何步入这门年轻的边缘学科领域的呢?历经百年世事沧桑、目睹百年科技巨变的老人,在科学之外又有着怎样的人生态度呢? (一) 1903年出生的贝时璋院士是大陆唯一健在的、1948年遴选的中央研究院第一批院士,也是最年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过了百岁之后,贝时璋的味觉、嗅觉和触觉功能还很好,只是从1999年96岁开始,他的听觉和视觉功能逐渐萎缩。与人对话时,就由家人用水彩笔写大字给他看,或者用手指写在老人的手心里。贝时璋用放大镜细细看每一个字,偶尔碰到字数多的问题也会提抗议:写得简单一点嘛! 贝时璋一生没有生过大病,98岁之前没有住过医院,除了正常的体格检查,他是不去医院的,平常几乎不打针吃药。 总结自己的长寿经验时,贝时璋认为主要得益于4个方面:淡泊名利,宽厚待人,适当运动,注意营养。 从中关村北一条的住所到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来回3000步,这条路贝时璋走了整整40年。今天,这位年逾百岁的资深院士虽说已不再往返于这两地之间,但前几年,他仍坚持每天在自家室内、走廊和阳台上走3000步,以模拟从家里到实验室的路程所走的步数。自己还编了一套操,按摩手脚、头部,活动身体各个关节,每天操练两次。从小就热爱劳动的贝时璋始终把自力更生挂在嘴边,以尽量减少别人的负担。 在饮食上,他的原则是早上吃得饱,中午吃得好,晚上吃得少;不挑食,荤素搭配,讲究营养和热量,吃饭要讲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的搭配。除一日三餐,他基本上不吃零食;除水果外,不吃生冷食物,饭菜全吃热的,所以从来不闹什么肠胃病。 贝时璋在德国留学时,学生中盛行吸烟,他也学会了吸烟。烟一直吸了60年,到20世纪80年代初,说戒烟,便从此再不抽烟。他也从不吃其他补药和营养品,只是每天坚持吃4片复合维生素B、6片维生素C。之所以每天坚持吃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贝时璋认为根据自己的细胞重建理论,维持好细胞解体和细胞重建的平衡,是对抗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以及维持和提高脑功能的重要环节;而细胞解体和细胞重建的平衡,是靠机体氧化、还原系统作用的平衡来维持。吃一定量的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就可以维持氧化、还原系统作用的平衡,从而可以对抗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以及维持和提高脑功能,保持健康。 贝时璋喜欢和年轻人相处。在他身边就活跃着一群年轻人,贝时璋和他们在一个课题上共同研究交流,合作非常愉快。贝时璋认为老年人除了和老友交往之外,还要多交“忘年交”。年轻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头脑敏捷,接受新鲜事物快,多和年轻人交朋友,能使老年人萌发童心,可以调节心理,保持愉快心情,消除孤独、寂寞、烦躁、忧郁等不利于健康的情绪。这就是一位世纪老人、一位生物学家的养生“秘诀”。 (二) 家乡,是每个游子心中美好感情的载体,是游子珍藏心底的绚丽多姿的童年记忆。贝时璋年少时便离开家乡,如今老了依旧一口浙江腔的普通话,“北京蹲了几十年了,北京话就是讲不好”。 青少年时代,贝时璋在汉口和上海读书,那时每年寒暑假,他都要回家。 贝时璋时常对人回忆从前,回忆他每天上私塾都跳跃着走过小镇的那座青石板小桥,走过开满油菜花的乡村,绿色的树上结满了香甜的果子,而私塾旁那棵百年老槐树则是他童年的乐园。讲起儿时的趣事,贝时璋一下子变得年轻了,脸上浮现出生动的笑容,浓浓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1903年10月10日,贝时璋出生在浙江宁波镇海县一个世代种地打鱼的家庭。贝时璋的祖父是位贫苦渔民。童年时,贝时璋常听说乡镇渔民出海打鱼,翻船丧生、家破人亡的事情,使他感触很深。父亲小时给人放过牛,后当学徒、店员,又到汉口开小店,最后在德商乾泰洋行“买办间”当一名中国账房,以其微薄的收入养活全家。 小时候的贝时璋沉默寡言,却勤于思考,从小到大,不论遇到什么事情,总要问个为什么。 父亲有时会带小贝时璋到上海办事。那些贝时璋从未看过的新鲜景象常常促使他不停地提出疑问并冥思苦想。他看见过拉纤人,看见过船老大把橹摇得飞快,可江上那条“江天火轮”大船却让贝时璋感到奇怪:没有拉纤人和摇橹的船老大,“江天火轮”怎么会动呢?船舱里没有灯油,灯怎么就能亮了呢?贝时璋百思不得其解。在大上海,贝时璋看到了更多新奇古怪的事:黄包车与乡下的独轮车不同,黄包车是人在前面拉,独轮车是人在后面推;繁华的南京路上,商店橱窗有个木头的、黄头发、会自己转动的“洋模特”。贝时璋看呆了,他不明白木头人怎么会自己转动。贝时璋还在姑妈家看到了真正的电灯,这电灯依靠“扳头”,一上一下扳动使它一亮一灭。贝时璋想,乡下要有这玩意儿就方便多了。每次到上海,贝时璋都觉得大开眼界,他心中涌起无限的遐想,也不断开启着他心中好奇与探索之门。 父亲言语不多,但平时喜欢读书,生活很有规律。他经常告诫贝时璋存放东西要有固定的位置,以免乱找乱翻浪费时间。在父亲的影响下,贝时璋从小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东西从不乱摆乱放,柜子里的衣服也叠得整整齐齐。 因家境贫寒,贝时璋8岁才进了家乡的“进修学堂”上学。母亲为了摆脱“目不识丁”的痛苦,对他上学寄予很大希望,特意租了一套上学礼服,有红缨帽、天青缎外套和黑缎小靴,把他像模像样地送进了学堂。母亲曾对贝时璋一字一句地说:“儿呀,男人要成大器就得有文化,阿姆(妈妈)没文化苦了一辈子,你一定要给阿姆争气,好好读书,做一个有出息的男人。”第一天上学,先拜孔夫子,接着开笔老师刘楚臣教“天地日月,山水土木”,用墨笔描红字本。当时贝时璋很高兴,日常看见的东西都可以用字写下来,这多好! 两年后,贝时璋转学到另一个较大镇子的“宝善学堂”。4年后,以优异成绩考进了中学。 1915年,贝时璋的父亲改做生意后,去汉口开铺子,就把贝时璋接到汉口,送到德国人开办的德华中学去念书。这所学校大多使用德文教材,除国文、史地外,其他课程都由德国老师担任。3年半后贝时璋就结束了中学的学业。 1922年3月,在父母的全力支持下,贝时璋赴德国留学,踏上了探索生命的科学之旅。在回忆自己的生活道路时,贝时璋对父母充满了感激之情,他说:“父母的教诲使我受用终身,我把父母勤劳节俭、宽容厚道的精神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意志坚定,排除一切困难,为科学事业奋斗终生。”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