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可持续发展的16条建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2日18:05 新世纪周刊

  提到“可持续发展”一词,我们并不陌生。

  从80年代末以来,中国就开始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我们却仍然困扰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民生问题日益凸显的矛盾中?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专家、越南经济改革专家等10个国家200多名权威人士在刚刚闭幕的2007年“中越经济改革比较论坛第四届年会”上共同探讨了推进体制改革、奠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近日,中改院就该会议讨论结果最终形成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体制保障”的16条建议。

  1.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日益增强的两大压力。一是资源环境约束的压力越来越大,二是全社会基本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的压力正在凸显。

  2.把加快推进改革作为提高经济质量、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线。

  3.新阶段改革的实质,就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现全面制度创新。

  4.我国进入改革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折点。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的积极作用在减少,负面作用越来越突出,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近几年经济过热、土地失控、资源浪费、环境恶化以及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

  5.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作为新阶段市场化改革的主要任务。

  6.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出发,实现市场化改革的深层突破。例如:推进资源要素价格等相关改革;在严格环境监管的同时,注重利用市场机制,形成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制度安排;加快推进投资体制改革,落实企业投资的主体地位;加快

垄断行业改革;加快推进产权改革等等。

  7.以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促进市场化改革。

  8.市场化改革对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根本性意义。

  9.把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新阶段社会政策的重点。

  10.把建立公共服务体制作为社会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

  11.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相当一段时期,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处于“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的状态。“

十一五”时期,应当把社会政策的目标和重点设定在社会底层,高度重视并优先解决农村居民和城市困难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问题。

  12.建立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三方积极作用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目前,三者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合理分工、有效互补的格局并未形成,这使得公共资源配置的效果大打折扣。

  13.大大强化政府的经济性公共服务职能。

  14.着力完善政府的社会性公共服务职能。从当前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看,在多种所有制的微观经济主体充分发育的情况下,政府不应当继续把公共资源主要投入在竞争性领域的经济建设上,而应当切实承担起基础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性公共服务职能。

  15.调整和改革中央地方关系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干部

考核机制

  16.积极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文/方栓喜 何冬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