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落的“黛玉”:陈晓旭的心路历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3日11:21 新世纪周刊

  本刊记者/张健

  在俗世和本性的争斗中,陈晓旭选择了自己的本性

  选择出家的陈晓旭最终没有躲开病魔的缠绕,5月13日晚因乳腺癌在深圳去世。当时陪伴在她身边的有她的丈夫、父母和妹妹。而其他亲友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获知这个噩耗。

  几天后,向媒体证实这条消息的是远在鞍山的陈晓旭的小姨——王元凤。16日晚8时,55岁的王元凤收到一则短信:妈,我大表姐13日晚就去了,你先替表姐保密吧。发来短信的是王元凤的女儿、陈晓旭的表妹陈晓璐。

  命中注定的林黛玉

  自从87版电视剧《红楼梦》播出20年来,在人们心目中,林黛玉的形象基本上已经和陈晓旭浑然一体了。即使陈晓旭自己,在她此后的人生里也没有和她扮演的林黛玉分开过。她的办公室和卧室里,都挂着当年的剧照。

  “如果追溯到前世,也许会更奇妙,说不定我们就是一个人呢。”《红楼梦》播出后,陈晓旭曾对《大众电影》说。

  在当年《红楼梦》的众多年轻演员中,陈晓旭是其中最有文学功底的,也是除了邓婕外唯一在参选前读过这本古典著作的人。“十几岁时,我就开始理解她,感受她,还把她的诗抄写在日记上。”她的自荐信里,就附着她写的一首诗。

  她在15岁时就写过一首日后被网友奉为经典的小诗:“因为怕你在鲜艳的人群中把我迷失/所以我变得如此苍白柔弱/因为想对你低诉的话语太多太多/所以我只能静默/因为每一条苦涩的泉正在我的胸中婉转流成爱河/所以我的泪水也日渐干涸。”

  陈晓旭向剧组毛遂自荐时,就认定了自己“林黛玉”的身份。她对导演说:“我就是林黛玉。如果我演其他角色,观众会觉得林黛玉在演另外一个女孩的角色。”

  宿命论似乎是笼罩她一生的色彩。她甚至讲过这样一个“秘密”:妈妈生她之前,做过一个梦,梦中一老人为腹中胎儿取名为“芬”,醒来后查词典,发现这个字的喻意是南方的一种香草。她出生时正值凌晨4点,于是起名晓旭。“我不认为全国只有我一人能演林黛玉,这不过是命定的偶然。”

  财富无法带来快乐

  陈晓旭出家不久,有网友贴出了一组从杂志上翻拍下来的关于陈晓旭豪宅的照片。“第一次到晓旭的家,最初的感觉是隆重,整个宅子弥漫着一种沉稳雍容的气度……适合晚宴。”当年的杂志编辑曾被这所豪宅的气派所震撼。“晓旭浮华生活的背后是无穷无尽的空虚。”一位网友尖刻地评价。事实上,身家过亿的陈晓旭确实没有感受到太多快乐。

  《红楼梦》热播后,陈晓旭凭着“林黛玉”一举成名。但红楼一梦醒来,她发现自己正迷失在北京的街头——过高的起点让她无法超越,她的演艺生涯似乎只是为了林黛玉。“那是我生命中的苍茫时刻。虽然我是众人眼中的明星,但没有导演敢请我演其他角色。陈晓旭的名字被林黛玉取代了。”

  此后,陈晓旭独自漂泊北京,她走穴、闲逛、学英语,两三年里搬了七八回家。

  直到1991年她转入商界,“只是个偶然,说白了是为了生存。”为了生存进入广告业的陈晓旭却适逢其时。上世纪90年代初正是国内广告业的起步阶段,陈晓旭的名人效应发挥了作用,她的文学素养也发挥了作用。“名门之秀,五粮春”,这句经典的广告语就是陈晓旭的原创。和五粮液的合作让她的事业步入了快车道。经过多年打拼,陈晓旭领导的北京世邦,成为一家年营业额近两亿元的4A广告公司。

  但即使此时,她也不完全是一个生意场上应酬自如的商人。“她对陌生人不是很放得开。”在不熟悉的人眼里,她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她曾经说自己从不和客户谈生意,因为每个部门都有总监。她虽然在专业上活跃于广告界,本人却非常低调,极少在公众面前出现,“我跟林黛玉一模一样——太自我了”。她甚至说:“对于广告这个行业,其实我不是特别喜欢,我的性格是喜欢一个人单独做一件事,而不用跟别人打交道。”

  她唯一的爱好是读书,“我没有任何娱乐和体育活动,户外活动很少,我就是不喜欢从电视和互联网上接受知识,我觉得读书实际上是最好的知识来源,因为它可以让你静下来,然后去深入地体味”。她自认成熟,说自己的“心理年龄是100岁”。

  内省的性格促使她反思生活,她发现事业上的成功,并没有让自己感到快乐。作为家中长女,“在那段时间里,我不断为他们创造更舒适的家,一次次搬到更大更美的房子里。还送精美的礼物给他们。后来,我发现物质的增长并没有给我和家人带来真正的快乐。我变得越发忙碌和烦躁,很少有时间和父母相处”。

  疑惑多年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她。“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父亲母亲不知何时开始悄悄衰老,虚弱了,好像随时都有离开我的可能。而我给了他们什么呢?这一切他们又能带走什么呢?这种心痛使我从喧闹中安静下来。我开始想到:如果我的父母去世了,他们会去哪里,我们还能见面吗?”

  “我从哪里来”、“我来到世上的目的是什么”、“我要到哪里去”,她希望能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

  在佛法中寻求圆满

  1999年,陈晓旭偶然在朋友的车上听到净空法师讲解《无量寿经》的录音带,“那个世界仿佛印证了我从小到大对清净仁爱世界的无限向往。我对经中所描述的一切没有丝毫怀疑,就像有人将你心中多年描绘的蓝图突然呈现在你面前那样惊喜、感激”。

  两个月后,她追随讲经的净空法师到新加坡。第二天,净空师父为其传授了皈依。陈晓旭从此踏上了学佛的道路。

  如果循着陈晓旭的思维轨迹,就不难发现她痴迷佛法似乎也是注定的。“我希望生活尽快过去,像流水一样,然后进入一种特别平静的状态,看书写作,亲近自然。我希望现在就过老年人的生活,希望过我爸爸妈妈那样的生活。”

  陈晓旭认为自己学习佛法后,“内心有变化了。一个人一辈子固守性格不肯改变,实际上也是一种愚蠢。当我意识到我的性格有很多缺欠的时候,并不能给别人带来快乐而且很难相处,我觉得应该有勇气去改变”。

  “我的人生目标是:在我寿终正寝之前,能够把人生真正地想清楚,觉悟,并且在有生之年,把自己以前所犯的错误全都赎罪,然后做一些好事。”

  在她看来,世上只有两种人——迷茫的人和已经觉悟的人。“而一个假名的我,就像一滴水珠那样,渐渐地澄清,汇入佛陀慈悲的愿海,成就博大与永恒。”

  2007年春节过后陈晓旭剃度出家,当时她已身患癌症。癌症可能是促使她出家的一个动因——让她彻底放下身外之事,但她信佛多年,出家也算水到渠成。

  在她出家之前,她料理了人们关心的身后事:把财产分为三份,一部分交给家人,一部分用于佛教,另有一部分用于慈善事业。

  陈晓旭曾说自己像黛玉、也欣赏黛玉,是因为“从头到尾她保持了自己的真情,没有被污染,从来没有因为任何一种世间的贪欲或者想得到的东西,来改变自己的真心本性”。在俗世和本性的争斗中,陈晓旭也选择了自己的本性。但这种猝然离开的结局还是让人们无限感伤。

  如今,新版的《红楼梦》正在大张旗鼓地选秀,但是不知道我们是否还能找到我们心目中的黛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