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什邡依法治林取得成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4日18:58 《法律与生活》杂志

  本刊记者/刘贤虎 邓敏 通讯员/钟基明

  什邡市地处成都平原西北部边缘,面积862平方公里。全市辖16个镇、街道,人口43万。

  素有“川西明珠”之称的什邡,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四川省“十强县”第二、西部百强县前十名。同时,它也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的生态林业县级市,该市林业用地面积45169.4公顷,占总面积的53.5%,森林覆盖率达47.4%。

  依法治林 秩序好转

  什邡的森林资源为何能得到有效保护?

  记者带着这一疑问,于2007年4月6日采访了什邡市林业局局长魏莱。他告诉记者,“九五”期间什邡开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为做好此项工作,林业局建立了一支专、兼职护林管护队伍和林政稽查队伍,配备了森林管护巡查专用车,24小时在林区进行巡查。几年来,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

  “通过加强宣传、巡山检查和案件的查处,严厉打击了破坏森林资源的林业违法行为,遏止了林业违法犯罪的上升势头,林区秩序有了明显好转。” 魏莱局长介绍道。

  林业局还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车宣传《森林法》、《四川省天然林资源保护条例》和《退耕还林条例》等法律法规,让全社会都来关注林业,参与到保护森林、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同时,为加强林政资源管理,林业局还不断完善护林设置,在林区内的重要路口设置哨卡和警示牌,严禁在封育区内放牧、采矿、狩猎、砍柴等人为破坏天然林的行为。

  资源保护 成效显著

  在谈到什邡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时,魏莱局长告诉记者,什邡市政府成立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各镇和林场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

  在项目建设中,什邡坚持“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建设方针,实行领导、目标、任务、资金、责任五落实,将管护、公益林建设和退耕还林等目标任务落实到各实施单位,层层落实责任制;同时还成立了由市纪委、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粮食局、公安局、林业局等单位组成的“什邡市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联系会议”,每年开展两次以上执法检查。

  据了解,什邡市自实施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后,共造林4386公顷,封育面积达4800公顷,森林保护面积达40339公顷,森林覆盖率上升到47.4%,减少水土流失面积4万公顷,林区山地自然灾害减少。

  面对全市森林资源点多面广、战线较长的问题,什邡市林业局坚持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坚持依法治林,加强林政管理;强化并逐步完善护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双线四级”承包管理责任制。

  对火源管理,林业局始终坚持领导、组织、经费、检查和考核“五到位”,在辖区内配备了防火器具、防火警示牌3000个,发放宣传资料2万份,成立了6支兼职消防队,70%的乡镇有护林防火车,实现了30年无森林火灾。

  科技兴林 成果丰硕

  为了保证林业两大工程建设质量,什邡市林业局对退耕还林种苗严格实行“一签三证”制度,即工程所用种苗必须具备产地标签、质量检验证、检疫证和退耕还林种苗验收组开具的种苗合格证,严禁使用不合格的种苗。

  在实施3万亩退耕还林和1.8万亩配套荒山造林过程中,什邡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实施大户承包、林药间种、林草牧结合等模式,增加了农民收入。

  针对什邡天然林禁伐、小煤窑停采后应如何解决林农经济困难的问题,魏莱局长说,在调整结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方面,林业局做了大量工作,通过项目实施、林地流转等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力量参与林业建设的热情,林农不但可以从中直接获得收入,还可以通过参与整地、栽植、管理等一系列的劳动,挣取务工费,有的甚至还有超产分成。目前,已有30余家单位和个人在什邡市租赁退耕还林地4300余亩进行开发,种植苦竹、慈竹、薄壳香核桃等名优特新品种,林下间种黄连等多年生中药材。

  什邡市努力把科技兴林与农业综合开发、畜牧业发展、中药材产业化基地建设、旅游开发等结合起来,既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又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目的。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07年5月上半月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