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工女儿带着“煤”字去高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5日20:28 求学杂志

  带着“煤”字去高考

  2005·高考大环境:

  1.不是高考史上最激荡的一年,只是1999年扩招后承受了许多改革结果的一年。

  2.“80后”的高考人群体特征是:读大学一定要读名头响亮的大学,否则就归入“读了也白读”之列。或者是,怀疑和抗拒高考的意义。

  3.时代讲究娱乐化,追求个性路线的发展模式。而大学学费与城市房价,疯涨。

  4.高三生除了做题、参加辅导班,还在寻找着于竞争的现实和浮躁的年轻里得到一种学习和快乐的平衡,比如塞着MP3上课,但是总是对未来迷茫。

  2005·纯粹高考人:

  李萍,中国最“底”层矿工的女儿,2005年从四川省那威县高中以全县理科第二名的成绩考入

浙江大学。高考后因寒门学子的坚强志气受到
中央电视台
的真情关注,随后友好谢绝音乐人高晓松的资助,独自踏上大学征程。

  2005·个人高考史:

  1.每月100元的生活费,够我吃饱饭了。

  2.同学中有些人整天喝着提神的补品,却在一节节课上更加欣然地酣睡。

  3.高三那年,我一生中最最亲近的人走了,我总是一大摞一大摞地流泪……

  4.五月的炎热,让所有的高考人都心烦意乱,有人发呆,有人大笑,而我的桌上,只有一个“煤”字。

  2005·高考小感言:

  我谨记着贫困却时常忘却,忘却了自己的生活并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富足,但不以为意。在每个经历过高考的人眼里,对高考都会有着千姿百态的诠释,于是它就这样被理解着或是被误解着、被感激着或是被怨恨着。

  杭州的春天,总有冷冷的凄厉的细雨。躲在寝室里,回首高中,再去注视那时简单的风景,都已停留在记忆的角落,慢慢地淡去。也许越是在岁月久远、记忆飘忽的时候,它能给你的偶然的、刹那间无意的牵动,证明着它的存在和不可磨灭吧。于是有人说,不经历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我的高考,就若万里长征之于中国,艰辛、苦楚、泪水还有感动,填满了生活的空隙。

  不管是谁,我相信高三的学习生活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苦,但在这样的学习生活里,我谨记着贫困却时常忘却,忘却了自己的生活并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富足,但不以为意。同学中有些人整天在喝着提神的补品,却在一节节课上更加欣然地酣睡。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