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级高考生回忆半工半读的煤油灯时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5日21:25 求学杂志

  1981,高考“寒窗不苦读”

    前言

  写在前面的话:

  作家张贤亮说,勇气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最可贵的东西。对于今天的中国,它的光荣源于80年代的梦想,它的梦想也能唤醒80年代的光荣,1980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以前期的激情流溢和理性回归为自己的灵魂,以后期的众生喧哗和暗潮涌动为自己的肉身,构筑了一个时代的铿锵圭臬。高考,只是80年代文艺复兴和理想主义风行盛宴里的一个表达方式,但其中的高考人,却以此到达了自己单纯而有着大梦想的求知彼岸——大学。不管历史的风云聚汇是烟尘沉静还是繁花入眼,倘若有了理想,即使微茫,也总有实现的方式。80年代的高考人,在完成了自己个人的命运青春志时也暗合了中国的80年代之精神,那就是以勇气改变一切!假使现在的我们想改变些什么,希冀《求学》本期的“纪念高考三十年冷暖集·80年代高考人”,在追忆和纪念之外,能给我们一个改变自己面对现实的勇气,为将来的2007年高考,便好了,此为题记。

  1981·高考环境史

  1. 80年代初期,高考从深远的政治意义开始走向了正常的考试意义。高考,成为中国学生未来命运的分水岭,“社会栋梁”由此而生。

  2. 70年代,有人做了知青,有人当了工人,也有人干农活去了。到了1981年后,读书的人没有刚开始高考时多了,因为,年纪耽误了时光。

  3. 1981年,广西改革高考制度,把高考分成两次,即先预考,预考合格了才能参加全国高考。

  4. 知识,是一个充满深刻内涵和时尚意味的象征名词,满大街的学生都在捧着哲学书边走边看,城市孩子也和农村孩子一样“为高考疯狂”。

  1981·勇气高考人

  邓文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1981·个人高考志

  1. 只想着能上高中,不敢奢望读大学。

  2. 上学,半工半读,养猪种菜才是我们的最大“功绩”,高考事后被称为“不苦读”青年。

  3. 煤油灯下的复习,一纸枯灯光蕴如豆,这是我的“苦读”时光。

  1981·高考回忆录

  那个时候的人们,因为是纯粹的对知识的求知欲望而考大学,大学在我们的心里不是一个你毕业后能给你好工作好前途的荣耀的地方。高考前的大学之于我们,仅仅是一个有着

图书馆可以让我们随时随地看书和生活的地方,而这,已经足够我们憧憬和向往很久了。

  1981,高考“寒窗不苦读”

  岁月流逝,暗淡了许多往事。但每到一年一度的高考,已身在大学多年的我,看着挥笔应试的千万学子,依然刻骨铭心于80年代初期那段高考“寒窗不苦读”的岁月。从一个农家子弟走到今天,最初的大学梦想模糊了,却明晰了回首时的道路。

  能上学的人,都是劳动模范

  上世纪60年代,中国正热火朝天地进行“赶英超美”的 “大跃进”事业,出生于一个小山村的我,自懂事起一直到1977年,都不知道有高考这回事,1966年“文革”开始,高考随之被“束之高阁”。那时上学不用考试,学与不学全靠自己,到了期末,每门功课的成绩,先由学生本人自报分数,经全班同学评议后再给出分数,想想这应该是现在的孩子们“梦寐以求”的上学方式吧?那时候的中学生,另外一个重要的身份是社会主义建功立业的劳动者,一周内通常有两个下午是去劳动的,学生的政治表现和劳动态度很重要,这影响到你个人的升学资格问题。学校由贫下中农管理,校长大人的身份是“贫农”,学生都是由贫下中农选送上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当时,在农村几乎每个大队都办有初级中学,每个公社都办有高级中学,上学的费用很低,在新世纪买不到一根冰棍的钱已经是我们那时的全部学费了,因此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够上学。我的家庭“贫农”成分、平时的政治表现和劳动态度,被选送上高中是我意料中的,但不敢奢望上大学。上大学的指标太稀缺了,条件要求很高,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而已,还要看出身。在我的记忆中,我所在的有几万人的公社,前后总共也就只有两人被推荐上了大专,他们都是既红又专的劳动模范。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