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无为脉动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1日09:15 《决策》杂志
-专题执行/本刊记者 王运宝 无为是一个发生奇迹的地方。 在“安徽第一镇”高沟,电缆产业从零起步创造出90亿元收入;在“中国羽毛第一村”董桥,一只羽毛产生5亿元收益,这两个“无中生有”的产业集群,是无为县域经济跨越的集中写照。近两年,化工产业链与船舶制造两个产业集群,正在演绎同样是从无到有的财富故事,发展细节引人入胜。 产业集群的裂变效应,支撑着无为从2000年以来稳居安徽“十强县”,成为“常胜将军”之一。在经历了原始积累、本土生长和裂变增生三个阶段之后,无为跨入了县域经济的品牌塑造时代。 奇迹的背后,真正的动力是被称为安徽“犹太人”的无为人。40万劳务大军、4000名销售员和本土能人型企业家一起,共同创造出了别具特色的“无为人经济”,进而通过“无为人经济”带动“无为经济”的整体升级,这是一个完美的经济链条。 以观察家的视角切入,穿透无为县域经济纷繁复杂的数字变化与区域格局变动,就可以发现无为人与“无为人经济”的力量,以及蕴藏在经济奇迹背后的精神内核。 从20世纪90年代的蓄势,到2000年跨入安徽省十强县,再到实现第三次提升,无为的“三部曲”正演绎着别样的精彩。 蓄势后发三部曲 如果把2000年以来的安徽省综合十强县名单排列在一起,就会发现,只有宁国、无为、天长三个“常胜将军”稳居十强。而且,无为在2001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50亿元以来,经济总量一直在安徽“折桂”。 透过最直观的经济数字,可以发现无为县域经济走过了怎样的轨迹呢? 2000年的拐点 如果单纯从数字来看,传统农业大县无为最早的变化可追溯到22年前。在上世纪80年代大办乡镇企业的带动下,1984年,无为是安徽省第一个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的县。在随后的10年里,一直呈上升趋势。在“七五”计划后期,纺织厂、齿轮厂与建陶厂成为第一批年利润突破100万元的三家企业。尤其是纺织厂,1993年实现利税3000万元,工厂综合经济效益位居全国第一,是无为工业企业的“大哥大”。 把1993年带入历史记忆的不仅是企业的辉煌,决定无为发展的种子同样在1993年开始萌芽:第一家电缆企业———华海电缆厂在高沟诞生;第一家羽毛加工企业———宏盛羽毛制品公司在董桥村诞生。不过,在整个90年代,以它们为代表的本土企业,仍然处于“蓄势”状态。 在90年代,有三件大事加速了无为的改变。按照时间顺序,首先是1992年,无为被安徽省和国家批准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开始“输血”;二是1996年开始的“凤还巢”工程;三是1997年的乡镇企业改制,民间活力被全部释放出来,成为无为发展的里程碑。 到2000年,无为在安徽的综合排名从第19位提升到第9位,动态指数排名从第36位提升到第6位,跨越了30位。 那么,是哪些力量爆发了呢?首先,是本土草根企业、凤还巢企业与改制后企业三股力量的汇合。特别是高沟电缆产业,开始进入壮大期,成为无为县域经济的最大亮点;其次是扶贫开发县的“输血”;再有就是无为县委、县政府届届相承抓工业的“接力棒精神”功不可没。因此,内外力结合,共同促成了无为在2000年的转折,综合排名与动态指数双双跨入安徽省第一方阵。从此,无为一直稳居安徽省“十强县”行列。 同时,三次产业结构也在发生着质变。90年代中期的三次产业结构为57:23:20,农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到2005年,调整为29:39:32,二产比重最高,三次产业结构实现根本性转变,尤其是招商引资大项目,华谊化工园和船舶工业园落户,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结构单一的局面。同在2005年,无为经济增长速度创下17.5%的新纪录;在安徽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中跻身“三甲”、动态指数全省第一。 2006年,经济曲线再次上扬,规模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12亿元。二产比重超过40%;按照“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二产比重将占据半壁江山,无为也将随之实现从农业大县到工业强县的跨越,实现由传统县域经济向现代县域经济的提升。 冲击中部十强县 “省内居一流、中部争十强”,这是2007年1月,无为新一届党委政府提出的总体发展思路,也是无为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争先进位的明确目标,无为开始向第三步升级。 无为在中部县域经济中的排名是什么状况呢? 首先从安徽省内来看,在2005年、2006年的中部百强县排名中,宁国两次排名最高;2006年,无为从第60位上升到第54位,但是,凤台、肥西、肥东已排在无为前面,无为不是进步最明显的。究其原因,人均经济指标与社会事业指标是无为的“短腿”。 再从中部十强县来看,2006年,中部十强中有5个县经济总量已经突破200亿元,但无为还未达到100亿。中部“状元”河南巩义250亿元是无为的2.5倍多,巩义更是连续8次排名全国百强。2006年中部第10名湖南宁乡的经济总量168亿超出无为70亿元;与2005年全国百强县的第100名河南新郑相比,无为的经济总量不到新郑的50%。 因此,中共无为县委书记周勇告诉《决策》:“无为冲击中部十强,只有通过经济总量更大的扩张,才能实现人均指标的提升。” 那么,有哪些力量支撑着无为冲击中部十强,从而实现第三步升级? 首先是皖江开放开放的战略机遇。无为紧邻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在上海4小时经济圈与南京1小时都市圈范围之内,是南京、合肥都市圈与马芜铜经济圈的共同腹地。无为正好处在皖江城市群的中间核心地带,占尽天时、地利。 其次是产业支撑。八大产业基地中有电线电缆、化工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以及船舶、羽毛羽绒、纺织等十亿级产业集群。到2010年工业产值将达到400亿元,带动无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80亿元。 第三是外来力量。主要有三种,一是10年一贯的“凤还巢”工程;二是招商引资,以总投资300亿元的华谊化工园为代表的大项目,是无为新一轮提速的强大“助推器”;三是扶贫开发重点县每年4000万元左右的“输血”,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由此可见,无为实现第三步升级,可谓底气十足,未来无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会更加令外界惊叹。 “高沟人”是高沟发展最大的财富,由本土能人型企业家和4000名推销员两大群体组成的力量,是高沟产业集群形成、壮大、裂变的最大动力,更是未来打造“新高沟”的主力军。 透视高沟 “90亿元总收入,5.1亿元税收。超亿元企业20家,超10亿元企业3家。”高沟镇经济社会发展办公室主任王万玉列出了2006年的“成绩单”。数字裂变仅是一个方面,在品牌塑造上,2006年,高沟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正式入选“国家队”。精明的高沟人把这枚特殊的“勋章”做成广告牌,连同“中国电缆第一镇”的巨幅广告,一起耸立在长江大堤上,不仅树立了品牌形象,更展现了实力。广告牌的南北两边,一家家电缆“大鳄”横卧街道两边。 其实,高沟原本不生产电缆,1993年,第一家电缆企业才在高沟诞生。高沟人从零开始,在一个无区位、无资源、无技术的“三无”小镇,创造出“无中生有”的奇迹,发展成全国四大电缆产业基地之一,并成功跻身“全国千强镇”。 那么,高沟发展的路径是怎样的?电缆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是什么?面临哪些新问题?又将如何破解? 一个高沟镇,半个无为县 要观察高沟,必须深入高沟近40年的发展脉络,从高沟的“圣地”、工业发源地———定兴村开始。 定兴村是长江里长出来的江心洲,1969年,长江发大水,田地全部被淹,庄稼颗粒无收。走投无路的村民穷则思变,有人曾到过江苏等地,发现外地人可以办厂找活路,于是从无锡请来了几个制造模具的技术工人,以定兴村的名义创办了高沟历史上第一个工厂———新沟模具厂,时间是1969年10月。 第二年春天,工厂就让全村人尝到了甜头。当时为了解决村民的生活困难,厂里拿出9万元发给全村每人20元改善生活。这20元对村民产生的震憾可想而知,因为当时一个鸡蛋才3分钱!然而,工厂开张不到两年,就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了。厂子虽然没了,却留下了两颗“火种”:一是无工不富的意识;二是人才,一批眼界开阔、能力突出的业务员。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高沟人又办起了以磨具、耐火材料为主的小型手工作坊。进入80年代,扩大到电加热、机电产品等。由于当时社会上存在“姓资姓社”的杂音,这些新办的企业各自都挂靠一个集体单位,来规避政策风险。这时,高沟的推销员主要是以推销电加热器为主,开始走遍全国。 转折发生在1993年。还是在定兴村,推销员沈志海率先开办了华海特种电缆厂,不到两年时间就成了大富翁,这是高沟电缆产业的第一把火。随之,高沟的企业都陆续转型为电缆加工,高沟电缆产业真正开始起步。 到1997年,无为县对乡镇企业进行“摘帽”改制,全部变成民营企业,改制激活民间力量,成为高沟发展的里程牌,后学东的江淮电缆集团就是在这次企业改制中开始起步的。随着企业机制的转变,电缆产业进入发展壮大期,到2001年开始裂变,电缆产业集群的雏形形成。到2002年,高沟镇电缆产业总收入突破10亿元,2003年达到20亿元,2004年突破30亿元,2005年突破50亿元,2006年达到90亿元,呈现逐年加速的状态。 高沟在无为县域经济中的重要性也随着翻番的数字在增强,被概括为“一个高沟镇,半个无为县”。一组简单的数字对比就可看出高沟在无为的地位:2006年,无为完成工业销售总收入109亿元,高沟的销售收入是89.2亿元,占全县的81.8%;无为县财政收入7.74亿元,高沟上缴税金4.6亿元,占全县的59.43%;全县9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沟有39家,占全县的40.6%;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全县27家,高沟有20家,占全县的74%;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3家企业全在高沟。 “星光大道”背后的动力机制 每一个来到高沟的人,都会看到著名的“星光大道”,30个民营企业家的照片排在一起高高耸立在大路中间。以这些风云人物为代表的“高沟人”,是高沟发展最宝贵的财富。那么,在星光大道背后,有哪些特殊的动力机制造就了“高沟现象”? 无为县县长袁之应将高沟的成功因素总结为五个字:一是“早”,60年代就开始办企业;二是“好”,电线电缆产业选择得好,发展空间大;三是“活”,乡镇企业改制彻底,机制灵活;四是“广”,销售员走遍全国,活跃在市场最前沿,带回信息、技术和资金;五是“人”,优秀的本土企业家。这五个字精炼的总结了“高沟模式”的特点。 具体分析来说,其一,最重要、最宝贵的因素是“高沟人”。共分为两大群体:一是本土能人型企业家,二是4000名推销员。从第一根电缆开始,他们就合力把高沟电缆产业集群推向前进。全镇4000多名专业营销人活跃在全国各地电缆市场前沿,是高沟电缆企业“打天下”的功臣。他们走南闯北,为企业传递信息、拿回订单,在企业和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无形的“信息高速公路”,是企业的“千里眼、顺风耳、调度员”。在高沟,最先富起来的都是脑筋灵活、营销有术的销售员,他们赚了钱开拓市场后,又回来办厂,如华海的沈志海、华星的曹中年,本身就是企业家与推销员合二为一。 其二,市场化的经营机制和激励机制。由于大多数企业领办人是由销售员起家的,企业实行完全的以销定产,销售员与企业之间是买卖关系。同样,在企业内部也实行买卖制,上下道工序、生产和供应之间也是买卖关系。此外,还形成了生产定额制、分配级差制、用人合同制、决策风险制等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制度,一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灵活经营机制和激励机制由此形成。 其三,科技成为企业的“造血干细胞”。江淮的发展过程有力地验证了这个道理。1995、1996年连续两年亏损200万元后,厂长后学东发现企业产品单一,技术落后是发展瓶颈,于是在1997年,下大力气依靠科技抓产品结构调整,成立了技术中心。科技让江淮不断完成一轮又一轮的新产品开发,销售收入从1997年开始年年攀升,2006年突破10亿元,江淮集团也被评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华星集团在1996年就建起了人才别墅,奖励出色的销售人员和企业管理者,华星的科技产品附加值率已达到70%,科技对企业的贡献率达到60%。2006年8月,在华菱集团成立了中科大博士后流动站。 其四,最后,政府的“无为”与“有为”。在高沟,形成一种新型的政企关系:以院墙为界,墙内的事厂长管,墙外的事政府管,份外的事不插手,份内的事不撒手。县委常委、高沟镇党委书记吴文斌有句名言:为企业服务不讲任何条件,优化环境不讲任何理由,干成了是本份,干好了算优胜! 打造“新高沟” “连续三年,我都带着县直机关的负责人到高沟,把企业家、镇村干部召集到一起,一年一次现场办公会,主题就是高沟如何加快发展。”周勇告诉《决策》。打造“新高沟”就是在2005年的现场办公会上提出的。 高沟的发展造就出的“高沟现象”与“高沟模式”,早已引起企业家、政府决策者、专家学者与媒体的高度关注,但是,高沟同样面临“成长的烦恼”。 如何破解?实际上,打造“新高沟”的过程正是破解烦恼的过程。 2006年,高沟的销售总收入是90亿元,占全国电缆市场的4%,高沟的90亿元还不如江苏远东电缆集团一家企业的销售收入。打造“新高沟”首先是必须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周勇认为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高沟电缆集群的企业总数还要继续增加;二是单个企业的规模要大而强。按照规划,到2010年,高沟电缆集群的销售收入将达到200亿元;单个企业最高实现15-20亿元。 其次是品牌战略。按照加工制造、技术升级、品牌战略三个阶段,高沟已经实现前两步。到2006年,已有13种电缆省级名牌,然而,至今没有一个国家名牌。高沟作为一个产业基地的区域品牌,已经牢固树立起来,下一步如何打造出产品品牌集群,是“新高沟”的内在要求。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两条腿走路”是第三大方面。高沟的企业在国内市场确实赚了很多钱。现阶段电缆产业仍然处于上升期,但任何产业都会有升有降,一旦国内市场出现下滑之后再想去打开国际市场,就会出现危机,因此,必须做好准备,先走一步才能胜人一筹。 第四是公司上市融资。由于本土化草根企业与上市公司的规范化要求之间有矛盾,再加上缺乏专业的咨询策划公司,以及企业家本身的观念认识等原因,高沟至今没有一家公司上市。周勇告诉《决策》:“未来两三年内,希望有1-2家企业上市,可以起到示范效应。” 最后就是社会事业发展。凡是到过高沟的人,最直观地感受就是产业集群的经济崛起与乡镇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强烈反差。这已在多个方面制约经济发展,最明显的是人才,企业可以花重金聘请人才,但吃、住、休、娱、学、医等问题的存在,来了留不下。而且,专业网站、产品检测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以及大型科技研发中心,都没有成立起来。再有就是覆盖全镇的综合性规划,这是发展的“基本法”。高沟是先有企业后建园区,目前,土地问题凸现,综合性规划尤为必要。 随着2007年“百亿高沟”的实现,高沟本身的发展进入到新层次,打造“新高沟”也进入到新阶段,高沟能否走过拐点继续上扬,一方面要靠“高沟人”这个最大的动力,另一方面,更需要“有为”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引导。 沿江开发可以通江达海,在观念上树立开放意识,沿江就是一种视野的开放。树立“长江意识”比单纯布局几个工业项目,对无为县域经济更能发挥推动作用。 工业强县路线图 “我们可以为高沟的成就喝彩,但不可以将发展的全部都压给高沟。高沟发展了,其他乡镇怎么办?无为除了高沟还有什么?”周勇的两个问号发人深思。 如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高沟一柱擎天的背后,潜伏发展危机,周勇认为,单一的经济结构不符合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任何产业有高峰就有低谷,必须先走一步,未雨绸缪。 其实,无为除了高沟还有很多精彩之笔。经过几年调整,无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正在出现重大转变,完整的工业强县路线图已在无为县域纵深展开。 战略转变 “优化经济结构要两步走,高沟首先要继续做大做强,同时培育连同高沟电缆在内的八大产业基地。”无为县主管工业的副县长周毅告诉《决策》。 这里提到的“八大产业基地”,具体是指化工、特种电缆、医药医用品、纺织服装、船舶制造、羽毛羽绒加工、新型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八个产业。2006年,电缆、医药品、羽毛、纺织四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产值104.9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3%。其中,纺织服装产业复活—发展—壮大—裂变的过程,是分析无为县域经济的最佳样本。 无为是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连续10年安徽省棉花产量第一,发展棉纺织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原材料与劳动力资源。1993年,无为纺织厂达到顶峰,利税3000万元,吸纳8000名工人。在纺织厂的带动下,无为在“八五”计划中提出了建设“无为纺织城”的发展战略。但是,随着宏观与微观经济的变化,从1995年开始,纺织厂出现下滑,变成无为的沉重包袱。10年后的2003年,无为决定对纺织厂进行改制,被整体出售给温州客商。脱胎换骨式的改制后,纺织厂被重新激活,同时还带动其他纺织厂实现改制,以纺织厂为核心,逐渐形成了棉纺加工产业链。按照规划,到2010年,无城工业园将建成100万锭、华东地区最大的气流纺产业基地,建设成为十亿级产业集群。 除八大产业基地外,无为还形成了“55”经济战略,即沿江开发、工业振兴、项目拉动、外向带动、城镇辐射五大战略;民营经济、园区经济、劳务经济、资源经济、配套经济五大经济。其中,沿江开发取代“十五”时期的项目拉动,成为无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和经济发展主战略。 实际上,“558”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纵向上的产业延伸与横向上的集群体系相互促进、互为支持。周勇告诉《决策》:“战略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过去经济发展思路基础上的调整与完善,围绕是不是符合无为发展的实际,经过了充分讨论。” 3+X:无为经济的“园区牌” “高沟是‘香港’,一河之隔的姚沟就是‘深圳’。”姚沟镇党委书记缪玉福用了一个简单的比喻概括出了姚沟工业园的区位优势。随着高沟电缆产业集群的裂变与外溢,姚沟“近水楼台”,镇域经济从2001年开始,5年增长14倍,2006年名列无为“三甲”、巢湖“十强镇”,姚沟的飞跃成为无为乡镇工业集中区的“样本”。目前,高沟与周边的姚沟、泥汊等镇组成了一个经济板块,成为无为县3+X经济园区中的一支“主力军团”。 3+X经济园区是无为县域经济打出的“园区牌”。“3”是无城、高沟、二坝,“X”即若干个工业集中区,以姚沟、泥汊等具备一定基础的乡镇为第一方阵。 三大工业园区组成“黄金三角”,是整个无为县域经济的最大载体。2006年,三大工业园区实现销售收入98亿元,占全县的89%,入库税金5.72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七成多。三大园区中,高沟电缆与无城的羽毛羽绒一样,都是“无中生有”的特色产业集群。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高沟人走遍全国作推销员的时候,俗称“鹅毛挑子”的无城人也开始走遍全国,收购鹅毛、鸭毛,经过水洗之后卖给本地与江浙的羽毛羽绒企业。到90年代,就达到了“买全国卖全国”的规模和能力。 小羽毛变成大产业,“中国羽毛第一村”董桥是缩影。其中,不能不说一个人———金正雨。1980年,金正雨只身一人来到马鞍山,开始了独自的打工生涯。他挑着担子,每天走几十里路,挨家挨户收购鹅毛。1993年,金正雨成功与港商联姻,在董桥办起了全县第一家羽毛加工厂———安徽宏盛羽毛制品有限公司。在他的带动下,董桥先后涌现出30多家羽毛加工企业,并向周边扩散。到2003年,金正雨又投资600万元,建成一条年产50万打羽毛球的生产线,实现了产业升级。 在无城工业园中,正在建设占地600亩的“园中园”———羽绒羽毛产业园,培育高附加值的水洗绒产业。在这个产业,无为具有独特优势,“世界羽绒之都”浙江萧山的羽绒产业中,有一半是无为人,每年为萧山创造1/4的GDP。随着萧山的环境成本、土地成本升高,已经开始向无为转移。 华谊的意义 无为县最东端的二坝镇,恰巧处在合巢芜发展轴与皖江城市带“T”型交叉口上,交通、物流、岸线码头、水资源等经济要素一个都不少。正是由于这些吸引大项目落户的“软黄金”,总投资300亿元的上海华谊集团安徽化工园“花落”二坝,成为无为招商引资的一次重大突破,被统称为无为的“一号工程”。 4年来,随着化工园建设的推进,一座环保生态型的化工城正在从图纸变成现实。对于正疾行在工业强县道路上加速前进的无为来说,华谊化工园项目带来的综合效应,正在无为产生裂变。首先是优化经济结构,在高沟电缆产业集群之外,可以再培育一个百亿级的产业集群。同时,投资产生的经济效益,能够拉动无为县域经济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其次是对无为招商引资的历练。围绕化工园项目,无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盛恩宏告诉《决策》:“原本18个月完成的批文,我们在6个月内完成。一共完成了19项报告批文,真是让我们眼界大开,没想到会涉及这么多部门。由于以前没有过,我们边干边学,真是锻炼干部。”相对于投资后产生的经济效益而言,这个层面的意义更重大。 二坝镇也随着化工园的建设,嬗变为无为面向沿海沿江发展的“东方前哨”。从二坝化工园到高沟电缆产业集群,无为113公里的长江岸线占800里皖江的1/4,是无为经济的精华所在。但是,对无为来说,长江还具有更深层的涵义,袁之应认为,沿江开发可以通江达海,在观念上是一个开放意识,沿江就是一种视野的开放。因此,对于正进入经济发展拐点的无为来说,树立“长江意识”比单纯布局几个工业项目,更能发挥推动作用。 无为最大的经济财富是“人”,本土能人型企业家、40万劳务大军、4000名推销员,共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无为人经济”。 解读“无为人经济” 一位亿万富翁,为了寻找17年前给他40元钱的北京老大妈,特意在北京电视台播出了一则“寻人启事”,让无数人为之动容。这个亿万富翁就是北京希玛集团总裁、北京安徽商会会长何邦喜。 1988年2月,年仅25岁的何邦喜怀揣120元钱,背着一把锯子,离开家乡无为来到北京。由于40天里没有找到任何工作,身上只剩下两块四毛钱。绝望中的何邦喜把自己“推销”给一位北京站前的老大妈装修厨房,完工后得到了40元工钱,那位老大妈还请他吃了一顿炒饭。就是这40元给了何邦喜留在北京的希望。经过10多年奋斗,由他创办的希玛公司发展成亚洲最大的保龄球设备制造商,功成名就后的何邦喜没有忘记当初曾帮助过自己的北京老大妈,于是就有了感动人心的那则寻人启事。 何邦喜仅仅是无为人搏击商海的代表之一,走出无为奋斗成功的无为人已经成为一种群体现象。40万无为劳务大军遍布全国,他们与本土的草根型企业家、4000名推销员一起,共同组成了独具特色的“无为人经济”。 安徽的“犹太人” “电缆大王”曹中年是上世纪70年代的初中毕业生,不甘心苦守苦熬的他踏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先后在安徽望江、肥西和山东等地打小工、做下手,也与人合伙办过小厂。经过10多年磨练,曹中年于1986年回到无为,东挪西借筹到几万元资金,创办了家庭作坊式的安徽华星电器配件厂。凭借在外闯荡10年形成的不怕吃苦的精神和对市场的敏锐,他抓住80年代后期远红外电加热管市场畅销的商机,研制开发了系列石英远红外电加热管,投放市场当年销售收入就突破100万元。1992年后,他再次大胆创新,先后开发了电热火棒和特种电线电缆。由于不断创新和锐意进取,企业规模不断壮大。2002年,组建安徽华星电缆集团时,企业的总资产已达2亿元。 在高沟,像曹中年这样的创业故事,比比皆是。华海的沈志海、江淮的后学东、华菱的姜文等等,这些本土的草根型企业家与4000名推销员,无一不是从零起步,竟然在一个贫瘠的江边小镇上,创造出了年产值达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因此,袁之应告诉《决策》:“无为人奋斗的故事,如果要是写一本书的话,肯定是畅销书。” 而且,这些生在高沟、长在江边的商人,似乎天生就具备了前辈徽商胡雪岩的某些特质,高沟的这些“大鳄”在平衡各方“关系”上的水平之高,在国家重点工程中的竞标能力之强,商战手法之纯熟,只能用瞠目结舌来形容。由此,外界常常把他们称为安徽的“犹太人”。 除此之外,就是像何邦喜这样外出务工的无为人。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小保姆,是最早“洗脚进城”的无为人。无为保姆不仅数量多,而且成为品牌,当时就有“北京保姆在安徽,安徽保姆在无为”的说法。 经过20多年发展,无为的劳务经济可总结为四个字:首先是“早”,在1978年无为就成立了劳动服务机构,到1995年全县各乡镇都建立了劳动服务站,形成了覆盖全县的劳务输出组织网络;其次是“多”,总人数已超过40万;三是“高”,素质普遍较高,一大批人做老板,在全国任何一座城市都可以找到成功的无为人。 40万劳务大军可以算两笔账:一是劳务收入账,每年带回的纯收入有20多亿元,是2006年无为县财政收入的3倍。二是投资创业账。经过20年闯荡,外出务工者“挣了票子,换了脑了,闯了路子”,在完成原始积累后,一大批人成为老板。如果40万人中有1%回乡创业,就会有4000多家企业诞生,这是无为招商引资中可以利用的独特资源。可以说,劳务经济是无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散落满天星,聚作一团火 刊登寻人启事的何邦喜不仅没有忘记北京的老大妈,更没有忘记自己的故乡,2002年,他在无为经济开发区投资近亿元兴建希玛南方工业园。同在无为开发区,连续排名福布斯富豪榜与胡润富豪榜的王传福、吕向阳,投资亿元建设新型电池储能项目。 黄万勇1987年高考落榜后只身“闯关东”,成为享誉东北的“禽业大王”,被吉林省公主岭市授予“名誉市长”,他回乡兴办九洲禽业有限公司,“市长”回乡创业一时间成为社会焦点。黄万勇还根据政府规划,投资9000万元兴建文化广场,成为县城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此外,四川明星电缆集团董事长李广元;吕向阳的弟弟、上海亚兰德公司董事长吕守国;安徽最大民营企业、楚江集团董事长姜纯……犹如一只只“凤凰”相继“飞”回阔别多年的家乡投资兴业,“故乡经济”也成为无为最独特的经济力量。 其实,早在1996年,“聪明”的无为县委、县政府就顺势利导,正式提出“凤还巢”工程,并且制定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回乡创业人员享受外资待遇,不限企业规模,不限从业人员,不限经营项目,在用地、用水、供电、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无为还在北京、上海、南京、合肥等地成立无为商会,构建起了亲情招商、以商引商的最佳平台。每年春节,无为都会在老乡聚集的城市,召集老乡聚会,成为无为与外界联系的“亲情红丝带”。 邓立翠从小保姆到总经理的转变过程,成为“凤还巢”的生动写照。1980年,16岁的邓立翠是第一批走进北京的小保姆之一。在北京做了3年保姆后,邓立翠来到上海做畜牧场工人,她拜师学艺,掌握了科学种田、养牛、养鸡等新技术,成为业务骨干。然而,邓立翠谢绝了上海方面开出的优厚条件,毅然回乡创业,1987年开办养鸡场,1991年创办种鹅养殖厂,2000年成立三缘养殖有限公司,年产值1000多万元,社会效益达6000多万元,成为安徽最大的种鹅孵化企业。 40万劳务大军与4000名推销员分散到全国,每个人只是星星点点,然而,当他们带着资金、技术、信息从四面八方集中到无为县的时候,就像“核聚变”一样,爆发出的力量之大,超乎想象。 从1996年实施“风还巢”工程到2006年底,10年时间,无为有8000多外出务工和经商人员带着项目、资金、技术回乡创业,固定资产投资近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家,年实现营业收入40亿元。无为县每年招商引资中,有一半企业是凤还巢项目,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县民营经济总量的40%以上,占全县规模工业企业的37%。从输出劳动力到带回生产力,无为首创的“凤还巢”正在产生质变。 奇迹背后的精神内核 一根电缆与90亿元收入,14根毛片与12亿元收入,这些都是无为人“无中生有”创造的奇迹,周勇认为,从中体现的就是无为人敢闯敢冒敢试的精神。在无资源、无区位、无科技的高沟,能够用10年时间崛起为全国四大电缆产业基地之一,靠的就是高沟人的聪敏灵活和敢为人先的精神。 敢为人先是高沟人的鲜明特性。他们如同一颗一见雨露就发芽、一见阳光就灿烂的好种子,从1969年创办第一家工厂开始,时刻把握各类商机,紧随市场变动改变发展方向。当初,沈志海在江苏做推销员时,发现电缆不仅好卖赚钱多,而且制作工艺简单,说变就变,回乡创办电缆厂大获成功。几年前,当我国实施大规模农村电网改造时,江淮集团预测即将会对城市电网进行改造,于是,立即投资1亿多元新建城网生产线,当城市电网投入改造时,产品供不应求。同样对市场反应灵敏的事例还有华菱,华菱集团从我国“十一五”规划中发现,国家将新建一批核电站,于是,他们立即征地,投资1.1亿元建设核电缆项目。 对此,江淮集团董事长后学东从文化层面总结认为,高沟人是被四种文化熏陶长大的:圩区文化让高沟人特别能吃苦;长江文化让高沟人敢冒险;移民文化让高沟人很团结;重商文化使高沟人好经商。这四句概括恰到好处。 “无为人经济”的力量引起了外界的极大兴趣。江苏高邮专门派调查团前往高沟调研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在总结报告中的概括与评价发人深思:这原本是一个穷得不能再穷的地方,是一个区位差得不能再差的地方,但他们把产品展销开到了中南海,一次就驶进四辆奔驰车。看看我们的任何一个乡镇,区位都比高沟镇强上百倍,我们的发展不如人,不能怪天怪地,只能怪我们奋发图强、勇于创新的精神不如人,只能怪我们的发展氛围和软环境不如人,只能怪我们发展的本领和能力不如人。最根本的还是“人为”的因素。高沟人的作为,是一干到底的作为,是敢于人先的作为,是齐声唤、同心干的作为。 经济结构的调整与量的增长会带动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会带动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将带动城市建设,城市建设又将以城带乡、以工补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样就可以达到无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更高境界。 无为如何实现升级 ———对话中共无为县委书记周勇、县长袁之应 -本刊记者 王运宝 从60分跳到90分, 必须付出更多努力 《决策》:2005年2月,无为召开了一次县委全体(扩大)会议,对无为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当时为什么要召开这次会议?会议过后为什么要到庐江去学习考察? 周勇:在这次会议上,我一连用了好几个排比句提出:无为还需不需要发展?还能不能加快发展?怎样加快发展?比如招商引资,我刚到无为的时候,还没有招商局,只有一个招商办放在县发改委,一个人负责招商。而且,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种沾沾自喜、夜郎自大的情绪在无为表现得很突出,所以我就带他们到庐江去看,一天时间走了17个乡镇,只看工业。尽管庐江的工业规模不大,跟高沟肯定没法比,但是,无为的干部看过之后服气了,没想到庐江县有些非常偏僻的乡镇都有工业集中区。 《决策》:为了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无为建立了哪些制度性的措施? 周勇:随后就建立了“月调度、月督查、季考核”制度,3个月一次县内巡回看。先不说,就是到实地去看,因为既然报上来了项目,那肯定就会有厂房,有动工有建设,否则没得看。这样一来大家的压力就很大,招商引资的意识才开始比较强,才有一个好的状态。 《决策》:在实际的招商引资工作中,您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周勇:招商引资绝对不是一厢情愿的工作。定位不准,招商引资就是盲目的,要么手足无措,要么徒劳无功。现在全国各地的竞争日趋白热化,都想分得自己的一块蛋糕,但是,无为的优势不是特别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反弹琵琶”,却往往能争取主动,抢得市场先机。 袁之应:无为在外的老板都是非常有钱的,手中握有大笔资金,只要把基础设施搞好,无为有信心在招商引资上出现大的跨越。现在招商引资,重要的是“先做环境再招商”,否则投资商看过也不会诚心实意来投资。比如道路建设,车子都开不进来肯定马上掉头就走,喊再多的口号也没用。如果高速路通到家门口,水运码头建成,投资商一看马上就会决定投资。 《决策》:现阶段,无为的整个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都已经很明确,要想达到规划的目标,关键靠什么? 周勇:只能真抓实干,任何事情都要靠人去做。干部的工作作风、做事情的精神很重要。用上学读书来比喻,从60分跳到90分,只能付出更多的努力。我经常加班,周末也加班工作,我就跟他们说,要舒服谁不想舒服,我也想舒服。跨越式发展只能靠实干,目标确定以后就要脚踏实地。总的说来,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句是“风气搞正”,第二句是“作风搞实”。只有把作风搞实了,跨越式发展才有保证。 “三顶帽子” 《决策》:无为已连续6年名列安徽省十强县,最近,又成为安徽省12个“省直管县”试点之一,对无为发展会有哪些影响? 袁之应:其实,无为有“三顶帽子”,一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这里有很多扶持性的政策、资金可以使用;二是安徽省县域经济十强县;三是安徽省12个强县扩权“省直管县”试点之一。作为政府,最重要的就是考虑如何把这些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作为扩权试点县之一,首先是效率,办事更快,比如项目土地审批,可以直接到省国土资源厅;其二是政策倾斜,项目审批、资金投放会有别于其他地方;第三是一种形象,出去一说是“省直管县”,马上形象就不一样。 周勇:总体上对无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省直管县”是一种很自豪的事情,增强了无为干部的信心,说明省里对无为很重视,也创造了很好的发展机遇,这是从思想观念这个角度来说的。第二从物质的层面来看,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也进一步扩大了无为的对外开放,现在无为可以直接跟省直部门打交道,享受到的资源、信息肯定就不一样。 《决策》:具体到县域经济发展,无为将如何利用这个资源? 袁之应:首先是从更高层面来规划无为,比如县城建设,就不能仅仅是作为一个县城来规划,而是作为一个城市来建设。目前无为县城的人口是17万多人,从经济发展来看,已经具备了县城扩大规模的经济基础和条件,我们完全有信心到“十一五”末建成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25万的规模。二坝镇也要升级,首先是一个工业基地,其次也是一个城市,是一个工业城市,就要以对面的芜湖市作参照,不能大桥那边是一个漂亮的城市,二坝这边是一个小集镇。其次就是重大项目的分布,对无为会更便捷,“十一五”期间在无为县的两座长江大桥、江北高速、铁路还有水运码头,作为“省直管县”在争取项目开工上可能比其他县更具有优势。 《决策》:经济强县与国家级扶贫县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周勇:国家级贫困县对无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但是,十强县与国家级贫困县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不是水火不相容的。两者之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如果当初没有国家级贫困县的扶持,无为达不到今天的发展水平。那么,是不是无为进入十强县之后就要把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摘掉?我有个观点是“鞭打快牛”,无为在扶贫资金的使用方面做得比较好,主要是把钱投放到企业去了,既带动了贫困户致富,又使企业做大做强,政策运用得比较好。是不是说发展好了就一定要把“帽子”拿掉?要辩证的看这个问题。如果认真分析的话,两者没有对立。 无为的境界 《决策》:2007年被确定为无为县的“项目推进年”,为什么要这样确定?主要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袁之应:县域经济的发展最终是要落到项目上,没有项目开多少会喊多少口号都是空的。现在无为县域经济以电线电缆为主导,但是仅靠这一个产业是有风险的,任何产业不可能永远都处在上升期,总会有波浪有曲折,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进入增长平稳期。但是八大产业投资建设的大项目进来之后,不仅经济总量增加了,客观上也调整了经济结构,这样可以使无为的经济运行质量更健康,更具有抗风险的能力。因此,项目拉动首先是经济结构的调整。 周勇:项目引进的过程也是干部自身学习的过程,比如上海华谊化工园项目的引进,对无为的干部来说,首先是一个学习和总结的过程,从思维方式到工作方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项目推进年就是要强化干部的发展意识、工业意识、项目意识。最主要的还是人的奋斗精神,要把各个班子,各个部门负责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决策》:刚才谈到了项目在优化经济结构中的巨大作用。除经济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之外,就是无为县的东西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袁之应:西部落后于东部是客观存在的,要加快东西部的协调平衡发展,首先是加大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策划建设几项重大骨干工程,修建一条高等级的公路把整个西部贯穿起来,路修好后,条件马上就会改变。就像无城到高沟的公路一样,把沿线带动起来了。工作着力点还是要放到这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改变西部干部的思想,无为现在的县级可用财力有限,即使把全部的钱都投资西部也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还是要自主创业。高沟在过去没有交通优势的情况下能够把电线电缆做大做强,不是说这个地方就一定适合发展电线电缆。西部还是要自力更生,创建工业集中区。总的来看,政府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西部的干部要自力更生创办工业。 《决策》:如果进行总结概括,实现无为县域经济的升级,达到更高的发展层次,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周勇:按照中央要求是“又好又快”,但决不能忘记量的增长。放到全国来看,无为的经济总量还是太小了。经济总量增长之后,无为的县域经济发展就不是现在这个意义上的县域经济,会有质的改变。经济结构的调整与量的增长会带动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将带动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又会带动城市建设,城市建设又将以城带乡、以工补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样就可以达到无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更高境界。- (感谢中共无为县委宣传部对本次采访的大支持与协助)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