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这五年用数字说话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1日10:23 观察与思考

  -观察记者 夏 燕

  有人说,生活在浙江的百姓是惬意的,不仅拥有青山绿水的美丽家园,更有着充满活力的绿色经济—“生态大省”建设的启动,经济与环境同轨,人与环境友好,使浙江人的绿色家园梦不再遥远;也有人说,生活在浙江的百姓是幸运的,不仅可以时时感受到平安的嘱托,更能处处触摸到平安的暖意—“平安浙江”理念的提出,廓清了思路,拓宽了视野,使浙江走在前列的发展优势更为引人瞩目;还有人说,生活在浙江的百姓是幸福的,不仅可以时时共享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更能处处感受到真切的文化实惠—“文化大省”决定的施行,为人民增添了幸福,为社会增添了和谐,使求知识、讲文明的习气蔚然成风……浙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五年;是人民生活全面改善、精神面貌显著变化的五年;是党的建设持续加强、执政能力不断提高的五年。

  回眸这五年,浙江人有理由自豪;展望未来,浙江人更充满了期待。

  在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真实记录浙江这五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点滴,是我们想要做的。

  于是,我们选择用数字说话。

  一连串闪光的数字,展现了浙江这五年来清晰的发展轨迹,也是浙江期许美好未来的底气所系。

  全面小康实现度接近90%

  人均GDP接近4000美元

  浙江离全面实现小康还有多远? 根据浙江省统计局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评价指标的测算,至2006年底浙江全面小康实现度为87.2%,已接近90%的基本实现度。小康社会综合评价体系由经济发展、社会事业、人民生活、社会和谐和生态环境等五个领域的24个指标构成。从经济发展指数来看,2006年,浙江人均GDP为31684元,同比增长11.6%。2005年,浙江省人均GDP率先突破3000美元大关,稳步跨入中上等收入地区行列。如今,人均GDP接近4000美元的背后,呈现出的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充分活力。

  按照浙江省“十一五”规划,浙江将“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GDP年均增长9%左右,到2010年达到2万亿元左右,人均GDP达5000美元左右。

  民营经济综合指标

  连续八年全国第一

  2004年9月23日,浙江洁丽雅集团的“洁丽雅”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这也是全国毛巾行业的第一个驰名商标。5年来,越来越多的浙江民企把品牌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立足点,由此掀起了一股“创牌”、“护牌”热潮。5年来,“浙江制造”走遍世界每一个角落,浙江民企在竞争、并购浪潮中迅速成长壮大。

  民营经济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引擎。2006年,全省有个体工商户176.9万户,私营企业38.6万家,非公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6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占50%以上;外贸出口765亿美元中个私经济占36%。个私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出口创汇额等四项最能反映民营经济综合实力的指标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

  五大“百亿工程”掀起发展热潮

  2007年6月,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即将全线贯通。2003—2007年,以“百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百亿信息化建设工程”、“百亿科教文卫体建设工程”、“百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和“百亿帮扶致富建设工程”等五大类工程组成的五大“百亿工程”建设总投资达3000多亿元,年均投资600多亿元,每年为全省经济增长贡献达两个百分点以上。

  群众安全感系数

  连续3年超过90%

  2006年,在浙江省开展的建设“平安浙江”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调查中,被调查者感觉“很安全”、“安全”和“基本安全”的比重分别为14.6%、46.88%和33.29%,三项合计占被调查者总数的94.77%。随着浙江省委提出的“八八战略”、“平安浙江”、“文化大省”等各项战略深入实施,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稳步提高,群众安全感系数连续3年超过90%。

  全省2902万农业人口

  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不久前,建德市李家镇曙光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村民们高高兴兴地接受了免费体检,物理检查、胸透、心电图、B超……这些曾经只有城市居民才能享受的免费体检项目如今正逐渐走进广大农民生活。

  2003年,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行,4年来受益面不断扩大。到2006年,全省87个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已经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加人数2902万人,人均筹资60元,参保率为86%,提前达到中央关于2008年基本建立合作医疗制度的工作要求。2006年末,浙江省共有卫生机构 14230个,各县(市、区)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00个,初步建立覆盖全省、多层次、多形式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农民健康工程”、“城乡社区健康促进工程”、“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程”、“强院工程”、“科教兴卫”战略、“中医药攀登工程”六大工程的实施,为“卫生强省”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811环境整治行动”

  成效显著

  通过3年努力,衢江沿岸万余只竹料腌塘全部平毁,几十家土法竹造纸企业和几百个农户半机械家庭作坊关停,多家纸业公司的生产线关闭,钱塘江源头之水终于又回复了昔日的清澈、洁净。2004年,浙江开展以全省八大水系和11个省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为重点的环境污染整治行动(简称“811环境整治行动”),掀起强劲治污“风暴”。

  2003年以来,浙江生态省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全省已有39个市、县(市、区)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验收命名,累计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86个、省级生态乡镇92个、全国绿色学校46所,全国绿色社区10个,生态家园展露雏形。5年间,浙江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资源有偿使用、异地开发等方式进行“生态补偿”,投入近225亿。如今,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浙江企业的自觉行动,“生态兴则文明兴”的理念深入人心。

  浙江每千人每天拥有155份报纸

  浙江每千人每天拥有多少份报纸?答案是155份。

  2006年,全省公开发行的报纸有70种,年发行量达27.9亿份,平均每千人每天拥有155份报纸;出版期刊218种,年发行量达0.76亿册。

  浙江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作出《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以来,广大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钱江浪花艺术团开出了直达乡镇的文艺演出直通车,台州建起了一千多个基层文化俱乐部,余姚形成了“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此外,文化设施焕然一新。2006年末,全省文化部门共有群艺(文化)馆、文化站1594个,公共图书馆92个,博物馆71个。文化事业欣欣向荣。2006年城市影院共放映电影27万场,观众600万人次。文化产业发展强劲。文化产业区块在各地形成,宁波文具制造业、德清钢琴制造业、义乌文化产品流通已颇具规模,集聚效应正转化为强大的产业发展优势。

  浙江有62.9万名

  困难群众享受了低保

  家住淳安县界川乡交界村的汪菊花已经72岁了,虽然身边没有亲人,但她的晚年生活却依然过得有滋有味。每个月老人都可以从民政部门领到足额的低保金,此外每年还能得到2000多元的各项资助。目前,浙江已有62.9万名城乡困难群众享受到了低保,比4年前净增9万多人;城乡低保标准也分别比4年前增加了15%和29%,支出保障金近6亿元。一个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医疗、教育、住房、法律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已率先在浙江建立。

  “低门槛准入、低标准享受”的“双低”参保办法出台,将全省境内各类企业人员纳入了养老保险参保范围。2006年,全省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028元,位居全国前列。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达到138.17万人。浙江还在全国率先建立起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目前全省有221.41万被征地农民纳入保障范围,其中参加基本生活保障的有185.81万人。

  农村居民

  人均纯收入7335元

  一棵番茄树结了20000多个果实、一棵雪菜“体重”达到20公斤……这些原本不可思议的事情却在生活中真实地上演了。在日前浙江省发布的首批农业吉尼斯15项纪录中,众多“浙江农业之最”充分展示了现代农业的科技成果。5年间,浙江农业发展走出了一条经济高效、资源节约、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

  2006年,浙江省委作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决定,全省各级财政对新农村建设投入达373.6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的各类信贷资金超过2500亿元。目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达7335元,连续22年列全国各省区第一位。至今,新农村建设硕果累累:2006年,全省共设立合作社2760户,308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实现成交额916亿元;43万户农民签约27万份农业“订单”,金额达46.85亿元;全省共解决省内农民工就业2.4万人次,省外农民工就业4.5万人次。

  101名市、县(市、区)书记

  赴基层蹲点调研

  “有了郭书记的鼓励,我更有信心了。”榨面加工大户俞健民欣喜地说。4月2日,嵊州市委书记郭敏来到甘霖镇殿前村,开始了为期一周的蹲点调研活动。在榨面加工大户俞健民家,郭敏与他亲切交谈,鼓励他要在榨面品牌和包装上多动脑筋。2007年3月中下旬开始,浙江省在市、县两级班子换届结束之际,组织11个市、90个县(市、区)委101名书记,赴基层开展蹲点调研活动。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书记们深入田间农家,就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深入调研,与群众零距离接触。

  5年来,改革创新成为浙江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大特点,制度、体制创新亮点纷呈:率先探索党代表直选;率先探索实行任期制;率先探索“两圈”考察;率先探索“二推二选”;率先探索联合公选;率先探索“一把手”用人离任“

审计”制度……

  浙江城镇居民人均交通和

  通讯支出达到2492元/年

  2007年“五一”黄金周,浙江省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均实现了快速增长。据统计,黄金周7天全省接待游客1332.9万人次;旅游收入112.75亿元。而在2006年,浙江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16149万人次,境外入境旅游者426.8万人次。5年来,浙江旅游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逐渐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

  在成千上万外地人来浙江游览的同时,浙江人的出游热情也空前高涨:

自驾游、家庭游、自助游等出游方式日趋多样、出游人数急剧增长、出游范围不断扩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浙江人的休闲消费心态更趋理性和个性化,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

  5年前,人们无论如何也想像不到马路上的私家车会像潮水一样奔腾。2006年底,浙江省11%的城镇居民拥有家庭轿车。调查显示,浙江城镇居民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2492元,增长18.8%,位居全国第一。个人汽车迅速发展,浙江人生活消费已从必需品进入耐用品阶段。

  有5713所学校30万名学生

  免费享受了营养餐

  油炸鸡腿、鱼香茄子、赤豆汤……这是平阳县昆阳二小四年级学生中午吃到的爱心营养餐。2005年,浙江省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爱心营养餐工程,到2006年,已有5713所学校的30万名学生免费享受了营养餐。与此同时,学生资助、食宿改造、教师素质提升等其他三项农村义务教育工程全面推进:从2006年秋季开始,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实行免收学杂费政策,第一学期全省免学杂费总金额5.05亿元;2005—2007年,全省共规划建设食宿工程项目2706个;有近14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培训考试,实际培训54.7万课次。

  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目前,浙江拥有普通高校77所,普通

高考录取率达71%。“十一五”期间,全省将投入近30亿元以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2006年,全省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9.1万人,初中毕业升高中段的比例为94.0%,小学毕业生升学比例达99.99%。教育投入增长迅速,全省生均预算内事业性教育经费五年间增长2到3倍。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