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10年之风水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1日17:36 《小康》杂志

  回归10年之风水师

  风生水起看香港

  在香港风水圈流传一句话:风水好,香港好;香港好,风水师更好。近些年,香港风水师行当风生水起。

  2007年4月3日,有“亚洲第一富婆家”之称的香港华懋集团主席龚如心去世,正当龚家亲人盘算千亿遗产如何处置之时,一位名叫陈振聪的风水先生突然杀出,声称拥有龚如心最新遗嘱,要全盘接手龚的千亿遗产,引发又一场世纪遗产争夺战。

  无独有偶,4月18日,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涉嫌违规以18万港元聘用风水师看风水的事件被曝光,在香港引起另一场轩然大波。风水师,这个在当今香港收入比律师、会计师和建筑师还高的新富人群,一时间吸引了全球目光。

  在陈振聪出现前,香港最有名的“风水事件”是中国银行大厦。那座华人设计大师贝聿铭的代表作上世纪80年代建造时,曾在周边地区引起恐慌,因为风水师指大厦造型有很多尖角,犹如锋利的刀刃,会给周围建筑带来厄运。于是周边楼宇纷纷装上反光镜,外资银行也根据风水师意见在楼顶上架了仿真大炮“抵挡煞气”,就连半山的港督府也种柳树“防身”。

  风水好,香港好

  风水学也称“堪舆学”,在香港属热门“显学”,从平民百姓到巨商富贾,不少人都笃信风水之说,建房置业、公司开张、起名择业,都必请人看风水。更有不少风水师专门负责建筑物的选址、方位和造型等等,从公司大门、董事长办公室的位置到床和沙发的具体摆放都要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风水师苏民峰是中英签署联合声明那一年,跟前辈学艺满师,开坛“批命”的。眨眼间已是20多年,尤其回归10年来,香港更是风生水起。用苏师傅的话说,他的事业与香港前途互为因果:风水好,香港好;香港好,风水师更好。

  过去10年,作为风水师傅,苏民峰见证太多浪花淘尽英雄事,都有点麻木了。他表示,在香港回归前后那一过渡期,经济太好了,楼市股市都是有升无跌,全民进入不理性的亢奋状态,人人变得浮夸虚幻。所以当1998年金融风暴一到,很多人都接受不了现实。当时很多人来问他怎样才能翻身,每个人都想走快捷方式,不肯面对现实。“喂,大佬!我只是堪舆顾问,又不是包你发达的神仙!所以我也很不客气,直斥叫他们不要做梦。”苏师傅认为,金融危机对香港几百万人是一次磨练。“经历那场灾难后,很多人都学会了脚踏实地,再不会来问我怎样发达这种问题,现在问健康的反而多了。”

  这就是香港人的特征:甚么都八卦一下,破了产去问几时翻身,染了病则问几时康复。

  “非典疫情时,每个人戴口罩上街,连来算命也戴着,真不知怎么看好。”忆起过往,苏师傅所见趣事颇多,“那时候怎么样避免感染非典疫情,很多人不去问医生,却来问我。有个孕妇挺着大肚子来问我哪家医院生孩子稳当,我推来算去,叫她不要去东南方的医院,最好去浸会,哪知后来浸会医院都发现有非典病人!”

  香港好,风水师更好

  苏师傅表示,回归前,堪舆八卦这一行被新闻界炒作很少,反而是1997年回归后,报章杂志对这一行的报道变得热门起来,访问风水玄学家变得普遍,“不是因为回归后香港人更迷信,而是新一代命理学家作风比较开明,立论比较讲究科学根据,容易得到大众接纳。再加上回归10年来,香港经济大起大落,市民心里没有底,唯有求于堪舆先生。”

  他认为,与其说风水影响经济,不如说香港经济主宰着风水师傅们的前景。“临近回归时,大家都担心香港没希望,纷纷移民离开香港,对我们这行业打击很大。回归后又经历金融危机和非典两次冲击,这行业都快断气了。”

  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风水学在香港一直盛行,但在过去难登大雅之堂。回归后,历经了亚洲金融风暴、非典等种种风浪,命运的无常和难以把握,使得不少人转而求助超现实的力量,风水师行当由此风生水起。

  特别是近几年受惠于内地开放,来港人数倍增,香港比较成熟的风水业受到内地人追捧,风水算命的书大行其道,成为很多内地人来港必购物品之一。“现在,内地客带旺整个风水市场,市场大得不得了。”苏师傅说,“我有十几个学生出来算命,有些还北上帮内地人看风水。其中有一位20多岁的徒弟,本来在内地开厂,后来干脆结业,改行在大陆算命看风水,收入不错。”

  前不久,香港恒基推出新楼盘比华利山

别墅,请九大风水师做广告推盘,其中第一位出镜的风水师李丞责透露,广告的报酬应该有六位数。而该行当在香港的从业人数有多少,一直没有确切的统计。

  目前风水师经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成立公司,承揽业务,在香港黄页上就可查到大批“风水咨询公司”。二是通过私人关系受聘,为名人富豪看风水。惹来千亿遗产之争的陈振聪便是其中之一。

  全球10大金融中心

  排名地区 得分 排名 地区 得分

  1伦敦 765 6 法兰克福 647

  2纽约 760 7 悉尼 639

  3香港 684 8 芝加哥 636

  4新加坡 660 9 东京 632

  5苏黎世 65610 日内瓦 628

  注:按地区竞争力、就业人口、薪酬水平、教育及金融基建等设施而定。

  资料来源:City of London今年三月发表的研究报告

  2007全球10大竞争力排名

  排名地区 排名地区

  1美国 6瑞士

  2新加坡 7 冰岛

  3中国香港 8 荷兰

  4卢森堡 9瑞典

  5丹麦 10加拿大

  资料来源: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

  回归10年之香港精神

  输得起,打不死

  香港人有一种“输得起,但打不死”的精神。无论环境如何,香港人总可以顽强求生。挣扎爬起,从头再来。

  香港开埠100多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港发展成现代化的世界大都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香港人有一种“输得起,但打不死”的精神。无论环境如何,香港人总可以顽强求生。回归短短10年中,香港先后经历金融危机、“9·11”恐怖事件影响、非典疫情等,不少人一夜间沦为无产者,甚至是负资产阶级,但他们不会趴下,而是挣扎爬起,从头再来。

  故事一:只要香港还有明天,失去的一定会回来。

  香港中原地产董事总经理郭昶,大概就是这种“输得起,打不死”的香港精神的体现。这位毕业于香港大学,在香港地产界打拼了24年的男子,1997年已经达到了他人生事业的最顶峰。住在半山渣甸山道1300多平米的

豪宅,家里请了3个佣人,有4部私家车,8个物业,出任当时百利好公司上市董事,为公司竞投地,每举一次手,出价500万元。

  “当时赚钱太容易了,一天赚几十万一百万不算特别,那时我经常跟旁边的人讲,今天输了一辆保时捷不要紧,明天赚回来便是。真是一点不假,半天就赚回来。当时花钱虽然不敢说挥金如土,但基本上不用多想。”郭昶形容。

  不想,回归未已亚洲金融风暴横扫而来,郭昶还以为这场风暴“最多两三个月就会结束”,谁知手头

股票大幅缩水,最后他的身家暴跌只剩1/20。当到恍然大悟已经来不及,只好割爱,家里的工人减为一个,私家车只留一部,物业贱卖了3个。这些他都可以接受,最令他痛心和遗憾的,是失去渣甸山道豪宅。

  “我已经算是幸运。金融危机时,都有人跳楼了,但我都守得住。唯独2003年非典疫情,我实在顶不住,唯有卖盘。我卖出去后45天,对方加价125万又卖了出去。现在这个盘市值已经升至1,250万。就差两个月顶不住,命不好,等不到今日。”

  输了不要紧,找机会再来。3年前,他决定再赌一次,入市炒楼。结果3年后的今天,该楼盘升至近千万元。他也从三年前的人生谷底重返。提到这些时,郭昶坦言:“就算今天再次失败,我也会跟自己讲,我失去的,明天一定会拿回来,只要我一息尚存,只要香港还有明天,我就一定会赚回来。”

  现在,郭昶位居中原地产高层,掌管着1万6千名员工。他不仅看好香港未来,更看好内地未来的发展,并投资30多万元,在内地买了一个单位,作日后退休养老之用。面对香港在自由行、CEPA等措施下经济不断向内地靠拢,他认为以香港人“输得起,打不死”的精神,一定能创造更好的未来。

  故事二:得未必是好事,失也不一定是坏事。

  在中环专门从事擦皮鞋的张惠明,则是另一位“输得起,打不死”的典型人物。56岁的张惠明 1972年在理工大学修毕建筑系文凭,正遇股市大旺,他到交易所任出市代表,在中环上班,每日3个小时,赚钱不少,出入中环高尚会所,吃饭也到当时最高级的文华顶楼餐厅,最后索性一年只工作1/3时间,其它时间去周游列国。

  未几遇上股灾,他不但输了铜锣湾和湾仔两个价值40万的单位,还有时髦的跑车,投资也血本无归。后来转任工程监督,但1997年公司倒闭,再度失业。“当初自己也很难受,前路茫茫不知怎办,不好意思在别人面前出现。后来发现,别人根本不在乎你,是你自己在乎自己。”

  从1997年开始,张惠明在朋友介绍下,在中环开档擦皮鞋,每双鞋收20元,每日可擦10至20双,最多时擦30多双。“20块钱有人说贵,也有人说便宜,就看他穿的是什么鞋了。比如说一些名贵皮鞋,花20元保护,还是值得的。”

  10年来,金融风暴没有伤及他,非典疫情也影响不到他的生计。反倒是他从那一双双经自己手擦过的皮鞋上,看到了香港过去十年的繁华与兴衰。他见证过有人穿着逾万元一双的John Lobb经过,后来换成普通皮鞋,再后来失踪了。他常以此自勉:凡事随缘,“得未必是好事,失也不一定是坏事”。

  年过半百的张惠明就在这样平静的心态下,每天坐在白领出入来往的中环,等待为人擦鞋。来了客人,他能一眼看出客人脚上那双皮鞋价值几何,是甚牌子,因而也会付予不同的心机对待。没有客人光顾时,他就舒舒服服坐在椅上,看人来人往,看世间浮华。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