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命运在此拐了一个弯:三个普通人与高考的故事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4日09:14 新华网
新华网济南6月3日专电 (记者张晓晶)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30年来,我国共有近6000万名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1000多万人被录取。高考,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记者选取了三个在高考关节点上的普通人,他们的个人命运又为高考30年改革作出了最好的注解。 “恢复高考,我又重新找到了人生坐标” 蒋民生:山东省直机关干部。1975年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当时,农村年轻人的出路,一是当兵,二是被推荐上大学,但有这种幸运的青年人只能是少数。“当时,我在大队当计分员,一天挣十个工分。要不是恢复高考,我的一生也许就这样度过了。”他说。 回忆起高考的经历,蒋民生说:“1977年下半年,听说要恢复高考,我所在的那个东北小镇可热闹了。因为有十年没举办高考,毕业生压了十年。一个两三万人的小镇,当年有四千多人参加考试,这是我们那里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高考。当年10月,我们在镇上参加了初试,除了学校以外,电影院、剧场都当作考场,监考老师都是临时找来的。结果,只有包括我在内的4个人通过了初试,两个月后我们又到县里参加了复试。” 蒋民生说,那时绝大多数考生都荒废学业多年,考试前既没有老师指导,也没有什么复习资料,只有几本高中课本可以翻一翻,匆匆准备了两个月就上考场了。“第一年高考是各个省自己命题。我至今还记得高考作文题目是《每当你唱起东方红的时候》。那一年,我只考上了一所中专,但是从此视野开阔了。以后,我又考上了研究生,重新找到了人生坐标,这真是我一生中的幸事。” 对比过去,如今的高考发生了很大变化。蒋民生说,30年前,考生还多少有些盲目性,家长的期待也不高。现在,高考已经成为学生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自主招生,大学又向我打开了一扇窗” 潘立群,山东大学在校生,他上大学的经历说起来很有悬念。上高三之前,潘立群产生了一个想法:要发明一种交通道路信号灯解决色障者的识别问题。“当时明明知道这样不务正业会影响高考,但我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即使考不上大学也应该做。”半年后,潘立群终于拿出了设计产品并得到专家们的高度赞赏,还获得了国际中学生创新成果大奖。但意料之中的事也发生了,因为高考成绩低,他与理想中的大学无缘。 幸运的是,他的经历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一场关于创新人才该不该被大学录取的社会大讨论,最终被山东大学录取。这个有创新精神的青年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他对记者说:“高考制度对我关上了一扇门,自主招生制度又给我打开了一扇窗,真是没有想到。” 自主招生制度设计之初,就是为了兼顾高考的统一性与灵活性,对有突出专长的学生打开一扇窗户。越来越多的专家看到,统一的高考制度虽然体现了尽可能的公平公正,但也存在统得过死、无法体现高校和学生特色、加重应试教育等局限。教育专家李希贵说,以分数为录取标准,看似公平,实则对考生很不公平,因为考生的特点不一,有的擅长动手,有的擅长思考,一张考卷是考不出能力高低的。 近几年,高考改革在各地已经展开。除“3+X”等高考科目设置和考试内容改革外,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53所高校享受5%的招生自主权。2006年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进一步扩大了自主招生比例,数百名学生经面试被两校录取。 一直关注潘立群命运的教育专家李希贵认为,用分数这一把尺子衡量个性各异的人才是不公平的,就像让举重运动员参加长跑比赛一样。在学生能力多样化、社会人才需求多元化的今天,高考制度的 “瓶颈”特点日益凸显。从长远来看,要建立以统一考试为主、多元化考试和多样化录取相结合的高考与招生制度。 他说,大学是办学主体,招生的主体应该是大学。高考改革的最终方向是实行招考分离,把录取的权力下放给大学。这样,大学才能研究出百花齐放的录取标准,才能带来高中办学的百花齐放。为了公正透明招生,大学要把录取标准提前几年向社会公布,由社会进行监督。 “大学扩招,我们是受益者也是处境尴尬者” 刘彭,山东一所省属院校的应届毕业生。他说:“我考大学那一年,已经连续扩招了四年,大学录取率提高,让我们这批学生有了更多上大学的机会。要是不扩招,也许我们中的很多人就进不了大学,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是幸运的。” 但是,进了学校以后,有些还是和刘彭的想像不一样。刘彭学的是财会专业,报考时想这个专业就业面广,找个工作不成问题。没想到,四年后,突然发现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太多了,仅他们一所学校就近二百人。有一个大型国有企业招十几个财会人员,居然有三千多名学生去应聘。他说,同宿舍8个人,找到工作的只有三个。为了找工作,同学们都准备了大量的简历,招聘会、网上招聘,只要有机会就投简历。可是半年下来,广种薄收,还是没能把自己推销出去。 “许多企业要求我们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但我们的素质与企业要求相差很多。这有我们自身原因,也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向问题。我们也希望学校在培养人才时多听听用人单位的声音,提高办学质量,不要让我们找工作时处境这么尴尬。” 刘彭说:“我的父母都是工薪阶层,月收入不高,我一年学费四千多元,加上生活费一年至少需要一万元,家庭经济负担很重。父母咬紧牙供我读书,就是希望我毕业能找个好工作,让全家人过上好日子。我一个人就不了业,全家人的希望就都破灭了。” 对此李希贵认为,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经历了扩招之后,正在向内涵发展和理性发展回归,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将进一步集中于质量的保证与提高。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