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无锡人奋力降服″水魔″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5日09:08 无锡日报
5月28日晚,太湖蓝藻暴发引发贡湖自来水厂水源地生态灾害,锡城供水危机出现。 5月31日下午2时,水源地水质有所好转,但嗅味依然严重。 6月1日凌晨8时,无锡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迎接“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到来――一夜之间,除嗅技术获重大突破,水质奇迹般地恢复正常。 到昨天为止,家家户户水龙头里汩汩流出的,是人们期盼多日的清澈自来水。 这是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讲述着无锡人奋力降服″水魔″的历程,而其背后,是一批来自全国的顶尖治水专家付出的心血。 张悦、张晓健、秦伯强……这些治水专家的名字都将被无锡人民所永远铭记。 专家一夜治水传捷报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让人们记住了“张晓健”这个名字。而在这次无锡的供水危机中,这位年届花甲的清华大学教授又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 5月31日下午3时30分,北京至无锡的航班抵达硕放机场。张晓健教授携助手风尘仆仆直奔自来水厂,一头扎进了水质检测中心的实验室。了解情况、取样、试验……反反复复,一夜无眠。 一个大胆的设想从张教授的脑海中闪现。深夜12时,按照这一新工艺方案的试验小样出来了:在对高锰酸钾和活性炭投放工序进行调整后,处理过的水已基本没有异味。突破性的进展!深夜,小小的实验室沸腾了! 在以后的几个小时中,方案进一步得到论证。很快,这一新方案被政府部门采纳。采用新工艺的第一批自来水于6月1日早晨6时流出水管,嗅味奇迹般地消失印证了这位治水“高手”的实力和智慧。凌晨4时回到宾馆休息的张教授,两个多小时后又赶回了实验室,他说“放心不下水”。他只是回宾馆洗了个澡,带着一身腥味而来。其实住宿事先早安排好了,是在水质较好的锡东地区一家宾馆,但张教授谢绝了,他坚持要住在水厂附近的宾馆。“不管自来水是如何腥臭,我必须住在离水厂最近的地方,感受水质的变化!” 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张教授每天只休息两三个小时,来了4天,他的睡眠时间还不到10个小时!工作人员流下了热泪,让工作人员感动的,不仅是张教授的敬业精神,更是严谨的科学精神。 “我们有信心治理好太湖!” 张悦,建设部城建司副司长,人们喜欢称其为学者型官员。 在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广东北江重金属污染事件处理中,都有张悦活跃的身影。从去年开始,建设部就组织专家进行城市饮用水水质标准、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突发事件的研究,目前已做了100多种污染物的应急措施。张悦是其中的带头人之一。 此次驰援无锡的清华大学以及建设部专家,都是张悦出面相邀。“自来水涉及千家万户,作为专家,承担着很大的压力。”直到昨天水质较为稳定后,张悦才敢说出此前心中的担忧。 在第一时间赶到无锡后,张悦就坐镇市自来水厂的指挥部。昼夜交替之间,指挥若定。他和专家们共同通宵达旦,寻找治水方案。他说:“对无锡供水危机,建设部部长三次批示,不管是什么原因,一定要组织专家组全力以赴为地方解决问题,保证百姓饮用水正常”。而张悦本人的建议也非常明确中肯:无锡要完善应急机制,启用双水源、多水源,技改和兴建并重,做到太湖水和长江水“并举”。对治理太湖,张悦表示出极大的热忱:我们有信心共同把太湖水治理好! "我们愿为太湖水贡献智慧!" 嗅味暂时消除了,但这场突发性水源地生态灾害的成因究竟在哪里?在蓝藻暴发的夏季,如何防止再度出现供水危机? 秦伯强教授是专家中最早来到无锡的。这位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教授、首席科学家,虽然满头白发,精力充沛,成天跟湖泊打交道的他不失幽默和深沉:"湖就像一个有脾气的'孩子',大家走到一起,就是要把自己的知识贡献出来,共同治理这个发脾气的'孩子',只有在这时,作为科学家、学者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供水危机暴发的第二天就来到无锡的秦伯强,马不停蹄地带领他的研究团队进行调查、诊断、采样。七八个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非常精悍,反应快速,每天下湖取样,回来后连夜分析,查找原因、寻求对策,拿出最安全、有效的技术方案,确保今年夏季取水口水质不受影响。他说,大家非常敬业,是一种意志和责任在支撑着他们的工作。 "今晚进行方案论证,近期就可以启动相关措施,尽可能避免水源地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昨天工作到凌晨的秦教授脸上没有现出一丝疲惫,言语间流露出对治水的信心。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