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西口第一店新店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5日10:49 内蒙古晨报

  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王国柱海峰)6月1日,“环内蒙古边界行”采访团到达了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这里有古 长城遗址、有宝贝河畔、有盛乐园区,这里是中国乳业巨头蒙牛集团的核心区,这里还有千年西口第一镇——新店子。

  范伟和武利平都想拍摄《走西口》,虽然,从实力和知名度上说,范伟都占尽优势,可是,武利平一句“我拍《走西 口》比范伟有味道”就把所有的优势拉回到自己一边,因为武力平的老家凉城距离千年西口第一镇——新店子只是咫尺之遥, 武力平对西口文化的理解和接触是范伟无法比拟的。

  ★新店子西口外第一镇

  新店子是由清代驿站发展演变而来的。那是清朝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开辟内蒙古五路驿站时,由理藩院派遣 兵部尚书范时崇负责勘定的。五路驿站分别出京城西北五口(古北口、独石口、喜峰口、张家口、杀虎口),连通内外蒙古。 其中杀虎口一路东接京城共15驿站930里,西出边墙依次为八十家子驿站、新店子驿站、和林格尔(二十家子)驿站、萨 勒庆驿站、杜尔格驿站,至归化驿站,合240里。再从归化驿站分道,一道逆黄河北岸至乌拉特三公旗马哈达尔驿站,合360 里;另一路从归化西南过黄河,通达鄂尔多斯七旗站,到达察罕扎达垓驿站,合1120里。驿道开通后,正值康熙征伐噶尔 丹战役,清军源源不断地开拔前线,使臣来往、公文传递、军用物资调运等,都要通过驿站。军事又带动商事,旅蒙商、小手 工业者接踵而来,于是客店、饭庄、商铺、作坊等应运而生,驿站所在地逐渐演变为集镇。新店子就是因为开通驿站新开客店 而取名的。其时,东西2里长的街道两旁,民房、店铺鳞次栉比。牛家店、薛家店、孙家店、李家店闻名远近,元盛九等商号 买卖兴隆,关帝庙、龙王庙、奶奶庙、瘟神庙和蒙古召庙香火旺盛,成为杀虎口外第一集镇。民国十一年平绥铁路修通,口里 口外运输被铁路取代,加之连年战乱,各村镇萧条破败。新中国成立后,呼大公路、丰准铁路先后开通,而今,千年古道又现 繁荣。

  ★新店子 和走西口密不可分

  新店子镇南靠

长城及其要塞杀虎口,俗称塞外或者西口外。山西的老百姓称家乡为口里,过了长城到内蒙古叫出口外 ;内蒙古人过长城叫进口里。这个口里、口外的口在哪里?沿长城有很多口:古北口、独石口、喜峰口、南口、张家口。杀虎 口位居上述数口的最西边,俗称西口,已经相沿成习。产生于清朝咸丰年间的二人台《走西口》,其西口正是杀虎口,应该是 没有疑义的。“自古那个黄河向东流,什么人遗留下个走西口”,晋北杀虎口外,地广人稀,草原瀚海,才是穷人栖息的地方 。于是扔下婆姨撂下娃,一卷行李肩下跨,西口雁行去闯荡。清初政府规定,从口里出口外只能春来秋回,限制举家迁移。“ 早春里刮黄风败了妹妹毛眼眼,送哥哥你走西口;羊喝冰碴碴水的当口,走西口的汉子才能回家,于是死好分离活难离,伤心 的话儿不能提”。

  ★新店子各族文化相互交融

  作为西口外第一镇,历史上生活于蒙古草原的一些民族,如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满和蒙古族,都在这里 居住过;历朝历代中原汉族走出西口外,新店子是第一站。草原文化与三晋文化不断冲突、交融兼收并蓄,形成了本地区的历 史文化特色。此外,因为各民族不同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及文化活动,也使得本地的民族风情绚丽多彩;历代不同的文物古 迹既带有本民族的风格,同时又融合了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珍贵艺术结晶。其民众的语言、服饰、 居所、民俗等至今保留着北方民族的古老遗风,加之近现代新文化的传布,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西口文化和民俗 民风。这里民风淳朴,人民热情好客,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吃莜面山药长大的西口汉子爱唱爬山调表达思想 感情,二人台《走西口》苦调调唱出苦情来,苦歌歌留传到西口外;黄土高坡堪称鼓乐之乡,每逢节庆日或者婚丧嫁娶,那金 锁呐和锣鼓笙管演奏,绕梁三日而不绝;正月十五闹红火,家家户户垒旺火,乡镇搭起大戏台,村村社社扮秧歌。每年7月间 物资交流大会,戏台唱大戏,街头摆货滩。十里八乡的村民扶老携幼,坐车骑驴,齐集新店子集镇,用自家的土特产换回生产 生活用品。集市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几十家大小饭馆里,炖羊肉、油炸糕、臊子面,还有城里时兴的各色炒菜,香气四溢 ;腰包鼓起来的乡民逛会看戏,叫买叫卖,吃香喝辣,一派繁荣景象。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