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遗产日专题:民族记忆的背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5日17:42 郑州晚报

  每一项遗存都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纪录着惊艳的民族审美

  珍爱民间文化是对历史的尊重

  总有这样一个日子,让人聚焦传统文化。

  总有这样一种记忆,让人重拾新奇激动。

  2007年6月10日,是中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

  当我们精细梳理的时候,才惊讶地意识到,原本,在我们平常的生活和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就隐藏着若干无形的文化遗产。民间传说、方言习俗、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生产生活方式……几乎每一项遗存都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纪录着活灵活现的民族审美。

  作为民族文化根源的河南,在民间文化的传承方面,更是隐藏着许多熟悉或陌生的经典。

  从

禹州濒临失传的民间细吹表演技艺,到兼具北方粗犷豪放和南方委婉细腻的商城民歌;从朱仙镇木版年画、黄河澄泥砚,到汴京灯笼、洛阳宫灯;以及泥塑、剪纸、还有凝聚高超技艺的酿酒工艺、钧瓷烧制、玉雕、铸剑等……这些承袭着民族文化风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一例外地凝聚着深刻的“文化记忆”。它们依托那些老艺人,并通过他们的声音、技艺、表演等形象地表现着,成为文化链条上连续不断地节点,每一个发现都让人欣喜。

  不过,它们又是脆弱的,任何对文化的忽视或保护不当行为,都有可能造成濒临危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没落。另外,无数珍稀罕见的民俗技艺和经典民间文艺,也会随着老艺人的日益减少或故去而销声匿迹。

  让人欣慰的是,河南正在对民间文化的杰出传承人进行着发掘性的保护。中国民协副主席、河南省民协主席夏挽群说,河南是全国最先开展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认定工作的省份,2006年以来,已经有滕派蝶画传人佟起来、洪山调的传唱盲人马九信和百岁民间故事家马巧枝等76位在曲艺、舞蹈、工艺等方面有独特技艺的老人被认定为“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但是,对民间文化的保护,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并不仅仅限定在保护民间杰出艺人方面。全球化加剧和文化生态的改变,让民间文艺生存的土壤和社会环境遭受到了破坏,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对继承民间文化遗产的态度,正经历着从无知到冷漠的尴尬现状,一些民间文艺自身特点的限制,也造成了文化遗产传承的断层。许多我们不曾熟知的“文化记忆”,甚至还没有来得及记录,就遗憾地中断在历史的进程链中,成为民族传统文化家族中永远无法清晰留存的背影。

  对非物质文化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需要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协同合作

  保卫民间文化的N种力量

  核心提示:在偏僻的乡间接触到的事实,让调查组的成员有了真实的心痛。那些民间的“文化古董”在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冲击中几近消亡,“一门技艺、一种手艺只剩下了几个甚至一个年迈的传人,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加以保护的话,后果可想而知。”

  民间力量的推动

  “你听过‘怀梆’么?”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丁永祥问。

  2006年初,丁永祥跟随河南师范大学“怀梆”课题研究组到著名的“怀梆之乡”武陟冯丈村考察时,了解到的情况“让人心慌”。

  “上世纪五十年代,怀梆戏在焦作风靡一时,演员最多时有三四十人,现在只有6位平均年龄76岁的怀梆艺人,怀梆戏面临失传。”

  “怀梆”又叫“怀庆梆子”,是流行在河南省焦作市(古时称怀庆府)及周边的一种民间戏曲。“怀梆”滥觞于隋唐时期的歌舞小戏“踏谣娘”,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怀梆”。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51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怀梆”位列其中。

  “如果再不把怀梆剧本整理出来,把老艺人的音像资料拍摄保存好,那这个剧种慢慢就彻底消失了。”丁永祥说。

  在丁永祥和课题组的倡议下,冯丈村决定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把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传下来”。2006年6月7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落户冯丈村,同时成立的还有一个叫“稻花香”的剧社。这是全国首家农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大家希望利用民间力量的互动,促进和保护无形遗产“怀梆”的老传统。

  成立后的剧社很快就意识到,他们面临的问题不是短时期可以解决的。怀梆国家级优秀传承人赵玉清说,首先就是演员断层和观众断层问题。冯丈村有薛、丁、杨三大姓氏,世代和睦相处,从前每年正月初七都有大型的文化祭祀活动,怀梆戏很出风头,“现在年轻人都不喜欢看了,大型的演出活动几乎没有了。”

  怎样保护好怀梆的特色和传统,又让观众觉得好看?

  2007年1月27日,冯丈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出面,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民间怀梆保护与发展研讨会,邀请到了周边县市的30多位怀梆艺人代表,讨论通过哪些方式推广和传承“怀梆”艺术。

  或许人们短期内无法看到“怀梆”重新辉煌的情形,但是对充满热切期冀的民间文化保卫者来说,文化遗产的保护起步了。

  自发性的文化普查

  几乎是与“农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运作的同时,河南大学也组建了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查团”,2006年7月19日,这支调查团奔赴河南20多个县市,对当地的民间音乐、曲艺和手工技艺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寻访那些流传已久但如今却鲜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陟盘鼓、沁阳唢呐、温县司马懿得胜鼓、许昌钧瓷制作工艺……在队员们的记事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们走访的情形。参与调查的队员告诉记者,他们在乡间见到的情形,真实得让人心痛。那些隐藏在民间的“文化古董”,正被时尚潮流和现代文化冲击得接近消亡,“一门技艺只剩下了几个甚至一个年迈的传人,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加以保护的话,后果可想而知。”

  对纸糊灯笼技艺怀着浓厚兴趣的一个队员说,在他儿时的记忆里,那些各式各样的花灯就是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每到过节的夜晚,城乡郊野都特别热闹,大人们领着孩子,举着灯笼走出家门,观赏夜晚举行的花灯游行,走马灯、莲花灯等晃得人眼花。顽皮的孩子还拿着自己的蒺藜灯恶作剧地碰撞其他小朋友的灯笼,惹得身边的大人一阵笑骂。但是现在那些充满智慧的手工制作的灯笼却很难见到了,机器工艺制作的塑料灯笼充斥着街头,那些会糊灯笼的手工艺人,也淹没在人群当中,无处可寻。

  在20多天的时间内,调查队员写下了十几万字的调查报告、拍摄了数百张照片和大量的录像资料,这些资料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现状和保护等方面,翔实生动地纪录了那些根植于民间的“文化古董”即将远去的背影。

  来自文化部门的消息说,这些调查资料是在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行动中涌现的最早的一批真实数据。

  政府主导的保卫战

  2006年2月12日,为期两天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展览。少林功夫、豫剧等这些国人耳熟能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

  曾经全程参与的河南省文化厅社文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好多观众觉得到了河南展区,像进入了万花筒,从来没见过如此丰富的民风民俗里,竟然有着这样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我国著名作家冯骥才看了河南展区后表示,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工作做得也很好。

  事实上也正是这样,在最近的两年里,河南涌现的民间文化保卫热潮,成了媒体和网络上常见的新闻热点。在本土门户网站的文化遗产专栏和个人博客里,大量民间技艺和杰出的民间艺人开始浮出水面。

  配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摸底,河南还分地区、分类别制定了普查工作方案并陆续组织开展,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遗产进行了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

  河南省民间文化协会有关人士透露,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摸清家底,了解和掌握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建立档案和数据库,从而加强对非物质文化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形成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

  据悉,目前河南已经在普查的基础上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体系”,在首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后,紧接着还会公布第二批、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中国正实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不让“文化中断”成切肤之痛

  核心提示:

  跟物质遗产的固态化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形态一直在发生着改变,所以对它的保护,不像保护自然和历史遗产那样单纯。既要考虑文化多样性,又要照顾文化的民族性。

  “几乎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遗产在消亡。”

  面对媒体一次又一次的提问,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冀才始终在重复这样的认知。

  “这100多年来,除了陆续消亡的民间珍奇文化之外,中国民间文化的流失情况也非常严重。”比如楼兰古城最完整的资料不在中国,而在大英博物馆;敦煌文书最完整的不在中国,而在日本;最早发现的湖南滩头年画,也是在德国和日本的收藏家那里出现的。

  这种状况,成了中华民族难以承受的痛楚。2003年初,一项名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行动由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共同实施。四年来,“保护工程”已完成试点先行,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

  不过由于立法所限,一些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一些处在文物保护一线的人,开始寄希望于加快立法进程,“依靠法律的普遍约束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强制性规范”。

  以法规的名义保卫民间文化

  引人注意的,是国内一些城市率先针对民间文化实施的保护,云南、贵州、福建和广西等省已经相继颁布了一些针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条例,还有一些地方,还颁布了以单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为保护对象的地方性法规。

  在民间文化人士看来,这些无疑是及时的。一直致力于发掘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葛天告诉记者,我们对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一直与文化遗产的丰富性不相符,有些方面甚至是滞后的。“中国拥有56个民族,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能够发掘申报的独特的民俗文化遗产项目更多,立法能够促进人们重视文化的活态性,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民间文化。”

  当然,最具积极意义的是,地方颁布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法规,也会在实践中给国家立法机关提供可以借鉴的操作模式。

  近十年以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立法一直在进行,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涉及到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资源保护、品种技艺的认定、大师评审以及为大师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和外部条件及濒临失传技艺保护等。这份条例的诞生,被视为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为保护传统工艺美术品种、技艺及人才提供了法律依据。

  2007年1月29日,在条例运行十年之时,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副司长夏农透露,《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中的内容将在稍后进行细化,以更加贴近目前的传统工艺保护。

  而另一方面,自1998年以来,文化部与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在国内外立法调研的基础上,组织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2004年8月,在中国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后,该草案又延续和借鉴公约的基本精神,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

  来自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的消息说,目前,由全国人大、中宣部、文化部等多部门组成的立法工作领导小组,正着手对这部法律草案进行修改完善。一旦实施,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更多的“民族记忆的背影”将得以完整保存。

  寻求情感的共鸣

  然而,在现代社会多元文化浪潮的冲击下,仅靠法规的强制性约定来保护民间文化遗产也是不够的。

  作为民俗风情的结晶,民间文化在传承和延续过程中,曾经被当作普通百姓代代相传的文化财富,存在于大片的民居和乡村之间。但是城市文化的冲击和扩张,让那些原生态表现的生活和文化遗存备受冲击。

  在河南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命名仪式上,曾经有一个民间曲艺家感慨:很多年轻人已经从情感上开始疏远。他们对这种艺术形式不屑一顾,觉得那是老掉牙的东西,听不懂,也看不明白。

  “一种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如果缺少与人的情感共鸣,你能指望他积极的保护?”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徐华龙说。

  所以,除了民间文化遗产自身要适应社会的变革之外,有关传统文化保护的教育也应该及时普及。

  记者了解到,此前曾经有专家发出过倡议,在国内设立“青年文化遗产日”,呼吁青少年增强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积极参与国家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这个倡议是否得到了积极响应,并没有清晰的数据表明。不过中国教育部和中宣部倒是在此后启动了一个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项目。来自媒体的有关报道说,这个项目重点是在中小学开展无形文化遗产的教育普及工作,提升青少年对民间艺术保护的认识。而每年的9月,就是开展这项活动的“传承月”。

  普查保持文化多样性和民族性

  众所周知,民间文化遗产的国家性保护工程,离不开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大普查。越是翔实的普查数据,越可以使保护者心中有数,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评定、传承、以及国际性的评比活动中,避免出现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产生错误认知。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中国着手对各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化进行了记录调查,并出版了大量的“社会历史调查”书籍。

  有关民俗专家认为,这显见中国官方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既有鲜明的文化主权意识,又有超前的文化心态。因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中国文化身份的标示,也只有我们自己才可以正确解读。

  另外,跟物质遗产的固态化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形态一直在发生着改变,所以对它的保护,不像保护自然和历史遗产那样单纯。

  中国艺术研究院法律研究学者梁治平说,比如有些民俗文化活动,可能会隐藏歧视妇女的内容,这就涉及到对人类活动的道德评判。“对于这样的文化遗产,恐怕就需要采取比较务实的态度,既要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又要照顾到文化的民族性。”

  链接:

  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日本在现代化发展的高潮时刻,不约而同地开展了民间文化遗产的国家性抢救工程。法国进行了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化遗产“总普查”,“大到教堂,小到汤匙”,巨细无遗,全要登记造册。日本也实施了由国家组织的‘‘民俗资料紧急调查”、“民俗文化分布调查”、“民谣紧急调查”,80年代又再次实施由政府专项拨款进行的无形文化财产记录工作,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举办全国民俗艺能大会等。

  晚报记者/王捷 实习生 田栋梁/文

  王梓 聂志义 涂月超/摄影

  河南民间文化遗产“家底”丰厚

  提示:此次“中国遗产日专题报道”特别选择了河南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以飨读者。

  梁祝传说

  河南汝南县于2005年12月,被中国文联、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梁祝之乡”称号。梁山伯与祝英台生活过的村庄———梁庄、祝庄,还有马庄在汝南马乡镇至今仍存在,梁祝共同就读的学校———红罗山书院至今仍有遗迹保存。梁祝墓、泪眼井、曹桥、鸳鸯池等一系列与梁祝传说密切相关的遗迹都能见证梁祝凄美的爱情故事。非常巧合的是梁祝共同就读的红罗书院距离二人的家各18里,这暗合了“十八相送”的传说, 二人去书院都要必经曹桥(也叫草桥),梁祝就是在这里结拜的。

  汝南流传的梁祝传说和别处的大致相仿,可是却也独具特色。在汝南,梁祝二人的坟墓是隔路相望的,这不同于普遍流传的“投坟化蝶”的传说。有人据此认为:汝南梁祝传说的特异之处,显示了它的原创特色,充分表现了故事原发地的重要特征,接近原汁原味的民间传说。当地老人介绍,马乡至今仍流传着祝马不通婚的婚俗,因为马文才和祝英台的事情结了仇。

  商城民歌

  商城位于大别山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中原文化和荆楚文化的交融地。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创作了数以万计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朴实优美,且具北方粗犷豪放,南方委婉细腻的民间歌谣——商城民歌。商城民歌从内容上可分为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爱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儿歌等;从形式上可分为独唱、对唱、合唱、重唱、一人唱众人和等;从题材上可分为山歌、田歌、灯歌、号子、小调等,从体裁上又可分为传统民歌、革命民歌。传统民歌的代表曲目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经常署商城之名播放的《游春》、《花轿到门前》、《四季乐融融》、《一朵茉莉花》、《放风筝》等,根据民歌《赶山会》演变而成的民间歌舞《三把伞》,这曾在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获银奖;革命民歌的代表曲目有唱遍全国的《八月桂花遍地开》,以及《送郎当红军》、《打商城》、《穷人调》、《刘邓大军似天神》等。 商城民歌的代表人物是石体杰。

  灶书

  《郭丁香》是一部长篇叙事诗,是豫南民间曲种“灶书”中一个有代表性的唱本,被誉为汉族的民间史诗,以表现传说中的灶王爷张万良和灶王奶奶郭丁香的生活故事及爱情纠葛为主要内容。

  该长诗最突出的成就,是很好的塑造了一和个独特的女子郭丁香的形象,她既贤惠能干,又很漂亮,但是由于媒人的花言巧语,错误的嫁给了邻乡的纨绔子弟张万良,张好吃懒做,家里穷困潦倒,一贫如洗。生性善良的郭丁香面对现实,勤俭持家、劳动致富,很快的改善了张家一穷二白的现状。但是张万良小富即安,嫌干活辛苦,而郭丁香任劳任怨,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让张家的财富迅速膨胀,3年时间使得张万良成了当地巨富……

  这部史诗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由固始县曹家振等三位同志整理出了1350句,并发表在1981年10月的《民间文学》上。从2004年开始,信阳市和固始县组织实施了第二轮挖掘、整理工作。历经4个年,有数十人参与,本次整理出版的《郭丁香》保持了史诗的原真性,也是迄今为止收编诗句最多、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版本。她的出版,既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成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

  黄河澄泥砚

  黄河澄泥砚是我国历史四大名砚之一,历代为朝廷贡品。宋代李之彦《砚谱》云:“黄河澄泥,唐人品砚以为第一”。澄泥砚产于豫西黄河岸边诸地,以制作工艺独特称著于世, 为中国历史四大名砚之一。与端、歙、洮砚齐名,史称 “三石一陶”。

  澄泥砚以“朱砂红、鳝鱼黄、蟹壳青、豆绿砂、檀香紫、 为上乘颜色,尤以朱砂红、鳝鱼黄最为名贵。 华夏澄泥砚不施彩釉,采用科学周密的原料配方,精心 的药物熏蒸,特殊的炉火烧炼,使之自然窑变,同窑 之中的澄泥砚幻变神奇、色彩各异、无不巧夺天工、 不但保持了史书记载的名贵颜色,而且烧制出古砚从未有 过的花石纹,其纹理天成,美妙多姿,令人叹为观止。 经专家评鉴确认,完全具备古砚“泽若美玉、击若钟磬、 易发墨、不伤笔、冬不冻、夏不枯、写字做画虫不蛀等 特点。

  大相国寺梵乐

  大相国寺是历代文人学士的醉心之处,他们于大相国寺风云际会,听琴赋诗, 赏景作画。吴道子的画作,杨惠之塑的佛像、维摩居士像,王温的装饰彩画,以 及韩干、环师、智平等人的绘画,光彩耀目,精美绝伦,惟妙惟肖,堪称珍品。 这个时期,大相国寺的佛乐亦达到了鼎盛。

  佛乐作为一种弘扬佛法的形式,历来为大相国寺所重视。大相国寺重视音 乐教育,培养专职乐僧,严格训练技巧和认真演奏乐曲的优良传统自然形成。另 一方面,由于朝廷的参与以及在财力、人力方面的支持,大相国寺自北宋初期就 组织起庞大的专业乐队,在朝廷的支持和安排下,寺内还修建了演奏七弦琴的佛 乐专业“剧院”“乐棚”。寺内有庞大的乐队编制,常设乐僧30余人,最兴盛 时期乐僧有上百人。大相国寺作为中原地区的佛教中心,每逢盛典,寺内僧人一 两个月前就开始筹备,数百里以外的著名乐僧也来演奏、献乐,最多时人数在200 人以上,大雄宝殿容纳不下,就将吹管乐器及轻型敲击乐器移至殿外,弹拨乐器 及指挥乐器(振金铎)仍留在大殿内,室外乐队跟随室内乐队演奏,规模宏大, 气势恢弘。善男信女,数以万计,焚香礼佛,香烟弥漫,笙管齐鸣,钟鼓震天。

  1992年,大相国寺在60余年无僧人断绝香火之后,恢复了佛教活动。于2002 年恢复了大相国寺佛乐团。

  马街书会

  书会最早起源于元延祐年间(公元1316年前后),至今已680余年。据传,六 百七十年前,当时马街村有一位叫马德平的老艺人,桃李满天下,农历正月十三 这天是马老先生的寿诞之日,他的弟子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为其献艺祝寿。豫西 群众亦有正月十五写书之习俗,年复一年相沿成习,就形成了传统的马街书会。 而且在1996年马街书会被列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 。

  马街书会是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是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阵 地,有无限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为弘扬和保护文化遗产,叫响宝丰文化品牌,今年的马街书会在传统自发献艺 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新的亮点:举办全国性的大型赛事活动。还对会期延长把书会 由过去传统的一天延长至三天。恢复“对戏”传统,组织历年书状元、著名艺人 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艺人参加“写书竞拍”活动。 并在马街书会现场进行河 南地方优秀曲艺节展演。

  火龙舞

  2006年,孟州市龙台村的火龙舞已定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古至今,龙台村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十六都要组织多条火龙闹新春。舞龙 前首先到五龙庙前祭龙,然后走村串户开展表演活动。火龙舞在蜘蛛灯的带领下 ,左上右下,右上左下,翻腾着向前行进。遇柱则缠,有时盘旋,还不时向蜘蛛 灯喷射焰火。特别是晚上,将炸制的“油沽肚”插入龙体内舞动,犹如真龙下界 ,栩栩如生、奇妙无比。在锣鼓和螺号的欢快伴奏下,仿佛把人带入一个梦幻的 世界。

  铜梁火龙源于铁炉业的行业龙,古往今来最受人们喜爱。火龙每条长20米, 由11人玩舞。火龙舞通常是两条火龙相配合,外加吹打乐队、干花队、铁水花队 以及喷花、烟火、火流星等助阵,整个火龙队40余人参舞。火花与火紧密相连, 无火就不成其为火龙,舞龙者赤身亮体,身着短裤衩,两条火龙表演时或分或合 ,或翻或腾,表演于铁水花与干花施放中,给人的感觉是又惊又怕又刺激,是极 品的观赏节目。

  大仵民间舞蹈

  柘城县大仵乡北街村是一个有名的“民间舞蹈村”,该村民间舞蹈传统历史悠久,龙灯舞、狮子舞、竹马、旱船等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已经名扬四海。2007年,柘 城大仵民间舞蹈被列入首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柘城大仵民间舞蹈中的鬼会是大仵人自己独创的民间舞蹈。柘城大仵民间舞 蹈分为两类七种,两类分别是:不带说唱舞蹈和说唱舞蹈。不带说唱舞蹈有五种 :龙灯舞、狮子舞、竹马、高跷、鬼会。带说唱舞蹈有两种:小车和旱船。这七 种舞蹈全部由打击乐伴奏。该村于1995年冬天成立了“大仵乡北街村民间舞蹈 艺术团”。

  目连戏

  目连戏是发源于河南而又长期绝于河南的古老剧种。以演《目连救母》而得名,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有证可考的剧目,堪 称戏剧鼻祖。“目连戏”于北宋年间由开封传入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的南乐,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交通不便,该戏曲在当地一直保留着原始的面貌。该剧以民间杂耍为主,集综合戏曲、武术、焰火、 魔术于一身,有锯解、磨研、开肠剖肚等特技表演,服装、道具、化妆、表演均 有独特之处,唱腔初为民间小调,清朝时改为大平调。

  王屋琴书

  王屋琴书是济源的独有曲种,自清道光年间流传到现在,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了。它的演唱语言以王屋山区的方言为基础,地方特色鲜明。王屋琴书的主要乐 器有琴、手板、钗、八角鼓、四弦等。王屋琴书是优秀曲艺文化史的一部分,对 它的继承和保护对丰富和完善中国曲艺宝库将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目前,处于濒 危状态。

  以前,在落后、贫困、闭塞的王屋山山区,王屋琴书几乎是山区人民唯一的 艺术享受,是人们主要的消遣的方式。王屋琴书在那时可谓是盛极一时。曾经的 “郭家班”声名远扬,是人们的追捧的对象,王屋琴书的发展也达到了高潮。如今,王屋琴书这门古老的艺术受到大众娱乐的冲击,倍受冷落.以至到了现在通晓王屋琴书的人寥寥可数。

  浚县社火

  浚县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古老的浚县民间文化是构成中原文化乃至中华民族 黄河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发掘、抢救和保护,特别是踩跷 秧歌、群狮舞,对丰富和完善宫庭民间舞蹈史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对民间文 化发展史、民俗文化库也是一种有力补充。

  浚县社火是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农闲时排练,逢年过节或重大喜庆时演出 。每年的正月初九和元宵节为传统出会日。特别是元宵社火,观者如云,热闹非 凡。 浚县社火的传统形式主要有舞狮、高跷、秧歌、旱船、竹马、龙灯、抬歌和 背歌、抬老四、顶灯、大头舞、散河灯等。

  浚县现有各种民间社火组织60多家,每逢节日获重大活动期间,大家齐聚一起 ,竞相献艺,场面热烈,蔚为壮观。但是随着一些老艺人相继过世,一些传统的 社火项目正面临后继乏人的危险,传承变得越来越重要。

  汴绣

  汴绣亦称宋绣,为中国五大名绣(宋、苏、湘、川、粤)之一,有“国宝”之称。在北宋时期手工刺绣十分兴盛,作为北宋都城东京更是如此 。宋绣在当时发展到鼎盛时期。北宋灭亡后,开封长年战乱,导致宋绣濒于失传。为继承宋代闺绣这一传统工艺,宋绣新老艺人不但继承了传统工艺,而且博采众家之长,反复试验,在传统的以平针为主的技艺之上,又创新了散针、乱针、滚针、水纹蒙针等几十种针法。多种针法的交替使用,不仅能把阴阳远近表现出来,而且表现内容丰富,富有立体感。宋绣针法长于刺绣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又善于创作山水图景,刻画人物形象细致传神。绣品既具有雅洁活泼的风格,又具有粤绣明快豪放的特点。 1959年汴绣《清明上河图》作为国庆十周献礼,献给了毛主席,至今仍陈列在人民大会堂。

  杰出民间文化艺人

  宋学海

  宋学海,男,鹤壁市浚县人。艺名江枫,因擅长捏制泥人、泥马、“十二生肖”,且吹之有声,被人尊称“泥人宋”。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分会会员、浚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曾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被河南省文联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泥人宋”出身泥塑世家,宋学海从小耳濡目染这一民间艺术,民间艺术也启迪他艺术灵性。在长辈们的指导下,他捏泥哨、团泥狗、塑泥人,逐渐掌握家传绝技,1989年12月,他创作的泥塑作品《十二生肖》获全国首届工艺美术佳品奖,并被选送到新加坡展出,《十二生肖》人物像成了他的代表作。2005年9月被评河南省民间文艺金鼎奖评审委员会授予“金鼎奖”、“成就奖”。作品先后被中央美术学院、西安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河南博物院、中国美术博物院等单位收藏。

  汴梁灯笼张

  张金汉除了有着汴梁(今河南开封)"灯笼张"第六代传人的称号外,还有别的一大串头衔:“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河南省十杰工艺美术大师”、“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等。汴梁花灯盛于宋代,自宋代以来,“汴梁灯笼张”技艺代代相传,是开封著名的彩灯世家,在开封乃至全国古灯界都占有一席之地。张金汉自幼得其父真传,他制作的彩灯,大的高到10余米,而小的仅几厘米,并大胆创新,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手工制作完美结合,他的灯笼能说会唱,能舞会跳,给予了这一民间传统技艺新的生命力。由他制作的微型“佛像灯”获省第二届民间工艺博览会特等奖,“千手千眼佛灯”获1992年相国寺古都灯会和民间彩灯大赛一等奖。 如今,张金汉想出本书,介绍花灯的历史和制作工艺,他表示要把这门家传技艺发扬光大,将来学习的人多了,还要建立一个彩灯博物馆。

  故事大王 吴根兰

  吴根兰在当地被人们称为“故事篓子”,他的故事走到哪讲到哪,并且善于加工,他走南闯北听来的故事经过自己的加工后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大大增强,给人印象深刻。出生于1927年新野农村的吴根兰外表看来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乡下老头,然而他普通的表面背后确有着一肚子的故事,并因之被推荐为河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上世纪七十年代是老人讲故事的顶峰年代,凡是知道他的人都知道他会讲故事,来听他讲故事的人也很多,他就要求来听故事的人也把自己知道的故事讲给他听,这样长期下来,他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如今老人已经是一本“有声故事书”,只要给他个由头他就能随口讲个故事。他的故事经过整理后,入选民间故事集成县卷48篇、地区卷42篇、省卷6篇。

  孙清香

  孙清香和他所表演的五指木偶戏在新蔡县早已家喻户晓,并被授予“河南十大民间戏师”的荣誉称号 。五指木偶戏又叫扁担戏,题材宽广,一人即可表演。孙清香自幼随其父学习,并在其50多年的演出生涯中大胆创作,博采众长,自制道具,大大丰富了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剧种。由他演出的《王二卖豆腐》、《王小上山砍柴》、《武松打虎》、《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老包铡陈世美》等传统剧目因其题材的积极向上,深受人们喜爱。如今,扁担戏已是濒临灭绝的民间绝活,孙清香仍不知疲倦的走街串户,为广大农民表演绝活,为丰富民间文化生活尽出了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刘宝山

  刘宝山出生于武术世家,其父刘景文是民国时期全国国术比赛的冠军。刘的祖上有人是少林寺的俗家弟子,所以其功夫虽为祖传但也源自少林。刘宝山自幼随父习武,深得少林武术的精髓,并于1978年开始授徒,当时授徒的模式仍沿用古代传统模式,师徒如父子,并不收费。1982年,电影《少林寺》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武术热,很多人慕名前来拜师,再沿用传统授徒模式已不现实,于是,刘宝山创建了“塔沟武校”,如今的塔沟武校已被人们普遍认为是“天下第一武馆”。

  陈正雷

  1949年出生于太极拳发祥地--中国河南温县陈家沟,是陈氏太极拳第11代传人。他八岁开始修习太极拳,在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推手等比赛中多次获得冠军,并蝉联两届全国太极拳大赛的冠军,有“太极金刚”之称,是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之一。陈正雷在练功授徒之余致力于太极拳理论研究,著有《十段功法论》、《陈氏太极拳械汇宗》、《陈氏太极拳养生功》、《陈氏太极拳术》等,为太极拳的推广和发扬光大做出了突出贡献。

  王中义

  王中义是目前方城县为数不多的石猴雕刻艺人之一,直至他获得河南省杰出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后,这位已八十多岁、雕刻了一辈子石猴的老艺人才被公众所关注。王中义15岁时开始学习雕刻石猴,他完全是自学成才,没有拜谁为师,因为当时几乎全村人都刻石猴。当地的石猴造型别致,形态多样,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还有药用价值,深受周边县市人民的喜爱。由于缺乏宣传,方城石猴一直鲜为人知,在石猴雕刻费时又缺乏经济前景的环境下,当地大部分人已经放弃了这门传统手工艺,王中义也是为生活所迫才一直刻到如今。现在王中义最着急的就是石猴雕刻后继无人,跟他学习的两个侄儿也都是五六十岁的人了,他非常希望能找到合适人选来继承这门手工技艺。

  张秀琴

  张秀琴出生于被誉为豫西剪纸的“根儿”的洛宁县的长水乡长水村,当地很多人都会剪纸,她的祖母当年就是村里有名的剪纸艺人。张秀琴童年时因小儿麻痹使腿落下了残疾,祖母成了她学习剪纸的第一个老师。10岁时,又正式拜马兰芳为师,剪纸技艺在同龄人中已出类拔萃。后又得到剪纸大师李笑白的指点,成为了李笑白的得意弟子。她的作品《奶奶的故事》、《外婆的纺车》、《说书》等题材来自民间,却又具有其独特风格,耐人寻味。

  高庆民

  如今的高庆民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铸剑师,而且是西平棠溪剑业公司总裁、“河南省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河南省十大能工巧匠”。 生长于宝剑之乡的高庆民自幼秉承父志,钟情于棠溪宝剑,发誓要铸出已经失传于唐代的棠溪宝剑。他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历经无数次失败,最终破解了失传千年的铸剑工艺,成功的铸出了历史上有名的棠溪宝剑。铸剑成功后,高庆民开始向商人的角色转变,成立了河南棠溪剑业有限公司,并要把棠溪宝剑打入2008年的奥运会,使棠溪宝剑成为指定的国际礼品。

  佟起来

  佟起来,满族,祖籍北京。其父佟冠亚是中国滕派蝶画唯一传人,滕派蝶画起于唐朝,历史悠久,鲁迅先生称滕派蝶画是“缺门、独门、冷门,是祖国的瑰宝”。佟起来自幼受其父影响,喜爱画碟,兼工花鸟。佟起来是独子,为不使滕派蝶画失传,在其父指导下,虚心学习,并有所创新,终得滕派真传。他的蝶画绚丽多姿,栩栩如生,而且意境高远、古香古色,具有强烈的艺术特色。他的作品《滕派蛱蝶图》被滕王阁收藏,《玉兰八蝶图》在上海民间工艺珍品展览中荣获金奖。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指各种类型的民族传统和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和民族民间的音乐、舞蹈、游戏、礼仪、手工艺、传统医学、建筑术以及其他艺术,也就是所谓的无形文化遗产。

  它跟作为历史残留物的静止形态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同,而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继续存在着,并被不断地以身口相传的方式传承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衣食住行、节庆活动、祭祀活动、婚丧喜庆、休闲娱乐是它们的基本载体。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地被进行着加工和改造,并结合各地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发生了不同的变异。这也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得异彩分呈。

  晚报记者 宋振科 实习生 田栋梁/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