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30年特刊:“高考对我影响不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6日00:21 新京报

  作为城市考生,杨念群参加高考只是做了件自己喜欢的事情

  

高考30年特刊:“高考对我影响不大”

  杨念群

  1981年从北京市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民国思想家梁启超、名人杨度之后。

  他从小就喜欢文科

  在上初中的时候,杨念群的家住中关园,那里都是平房。对生活在北京的他而言,参加高考没有什么生存的压力,主要还是为了选择自己喜好的事情,这是最大的动力,择业等其他问题倒在其次。

  他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说得清高一点就是孔子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我那时基本是‘为己’的状态。我从小就爱人文类的东西,我爷爷虽然是

留学德国的理工科博士,但是家里有很多包括《资治通鉴》之类的线装书,他还教我念唐诗。”杨家后面住着号称“哈佛三杰”之一的哲学家任华先生。

  任华先生长期卧病,杨念群经常到他们家乱翻书,一头扎进去不出来。“因为他是搞哲学的,家里这类书特别多,像黑格尔的《小逻辑》之类的书,我实际上看不大懂,就是爱乱翻,有一种天性被吸引的因素在里面。这些因素都影响了我,使我对文科有兴趣,并一直保持到高中。”杨念群偏科很厉害,数理化基本在六七十分,而文科一直很优异。到后来,数理化成了他的一个拖累,而学文科基本上就能彻底抛弃数理化的束缚所以,升入高中之后,他很自然地选择了文科。杨念群的父母都是学理科的,他们也想让他学理科,但是不符合杨念群的兴趣,他们也只好作罢。

  杨念群的高中是在北京101中学上的,这所学校是北京市的重点中学,上世纪50年代是高干子弟集中的地方。他们那个年级当年有7个班。杨念群所在的文科班大约有60名学生,当年考上大学的有12人。“学校对高考还算抓得比较紧,也有各种试题和考卷,但密度肯定不如现在这么大。我们也上晚自习,对文科班的学生来说,主要是背一些东西。”在高中阶段,杨念群没有像现在的高中生那样如临大敌,课余时间看了好些历史、哲学的书,有些也没看懂,而他考大学的目的就是进入大学以后能够多看小说。

  参加高考时,他的心情很放松

  虽然也有压力,但杨念群当时的想法是自己尽力去做就行了。

  “而且,我自己心里有底。我自信肯定能上重点大学,问题就是能不能上北大。”参加高考的时候,杨念群心情很放松。数学考试有两道大题不会做,他就趴在那儿睡觉,准备不行就第二年再来。“但是,我对文科的考试还是比较有信心。高考成绩出来以后,把我的分数排位弄错了,我母亲就急了,我对她说,您别着急,这肯定是弄错了。经过折腾一番之后,又重新调了过来。当年数学作为参考分,过了50分就可以上重点大学。没想到,我考了51分,刚好过线。我的文科考分都比较高,好像都在90多分。”按照杨念群的本意,是想上北大的,但是最后差了三分没上成。

  当年北大的录取

分数线好像是420分,他考了417分。后来,人大和北师大都录取杨念群,在他准备去北师大的时候,档案被人大截留了。

  从后来的结果来看,高考对杨念群的人生改变并不是很大,它只是让他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不是出于生存压力的逼迫。

  

高考30年特刊:“高考对我影响不大”

  秤

  者,公平之具。

  高考欲以固定之器于芸芸众生中取舍。

  固定变化之间,命运改变甚巨。

  在“文革”前十七年的教育制度中,虽然农民和市民在表面的高考制度前享有同等权利,但事实上,农民和市民的不平等非常明显,中国的农民在享受教育资源方面和市民完全不在一个层面,基本没有公平可言。对农民来说,高考从来都是以改变身份为第一追求目标。高考制度的恢复,至少在初期,其实并没有更多考虑农民的利益,这一制度的最大受益者还是城里人。恢复高考制度,无疑迈出了历史的第一步,但对于这一制度恢复初期的历史事实还需要进一步清理。

  □点评人谢泳(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