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30年特刊:赶考,1977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6日01:46 新京报
三十年前,断裂10年之久的全国高考终于恢复。从此,这个国家和她的孩子们与高考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些日渐依稀的人影和往事,透过遗存的装束、场景、文字乃至表情,静默地诉说着社会转型语境之下,国运民生的沉浮;那些专注的眼神,真诚的欢笑,不容置疑地证明了理想的可贵,昭示着一个常识回归和理性复苏的新时代,从此,不可遏制地呼啸而来。 1977年的那场赶考,无疑是一个写满感激、充满希望的开端,一个开启未来、释放可能的新起点。 三十年后,当我们重新打捞起那些零落的时光碎片,透过光影记录下的瞬间,有如观望一个久已逝去的陌生年代,从那些瞬间的表情中,可以透视出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的困顿与激变。(全昌连)
1977年12月18日,参加恢复后首次高考的长沙考生从长沙市第一中学的考场走出。为迎接这次高考,长沙一中制作了高考专刊的黑板报。唐大柏摄
1977年长沙一中高考考场,监考老师和考生。
1977年北京文科考生准考证。
1977年北京理科语文试卷。 30年前的大学生
1977级迎新 北京大学迎接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新生。
1977级新生 1977级清华大学新生在课堂上。
美院新生 中央工艺美院1977级新生有一定绘画基础,数量也超过往年。
少年大学生 中科大11岁的少年大学生谢彦波。 ■30年后的记者手记 恢复高考的日子 1977年,我是《湖南日报》的一名记者。我记得那次高考前,学生和家长到处找辅导资料,很多家长将已下放的子女接到城里找老师辅导,还有学生和老师、家长一道,挖空心思地猜语文考试题,甚至预备了好几篇文章来准备考试。 高考当天,考场内外一派紧张气氛,家长站在考场外等待,连厕所都不敢上。 那时因为刚恢复高考,制度还不够严,记者可以凭记者证进入考场。我亲眼目睹了当时高考的情景,至今难忘。 我在长沙市第一中学的考场上看到,考生手持准考证早早在考场门外等候,时间一到就有秩序地按时入场,各找自己的座位。考场上的课桌摆得很开,双排课桌只坐一人,桌子、椅子和地面,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在考场上想玩点什么名堂是不可能的,考场上的宁静,连考生的呼吸都能听见,几乎所有考生的目光都集中在试卷上,监考老师和记者在教室中间穿行,他们都旁若无人。 我将镜头靠近一个年龄最小的考生,他是长沙市16中在校生曾国柱,当年才15岁,比起在场大他十多岁的哥哥姐姐来讲,他碰上了好时机,真是个幸运儿。在考场上我还看到动人一幕:考生邹娟在考场上突然感到不适,长沙市一中监考老师范湘华马上带她到考场外走走,当小邹感谢他的关怀愉快回到考场时,范老师也格外高兴。 (湖南唐大柏)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