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临金融资本时代的新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6日08:19 南方新闻网

  开始是胆小的散户跑,散户跑导致股市跌,于是私募也开始跑,而且跑得更加凶猛,进而带动市场更加大跌,私募开始跑后,公募当然也不愿做被大狗熊咬着的倒霉蛋(另外还有赎回的压力),于是成分股也开始崩溃,我们看到了股市中所有的房子全都一齐熊熊燃烧起来的奇特景象。

  中国面临金融-资本时代的新挑战

  接下来,会怎样呢?故事当然没有完,失信容易建信难。股市的信心从2001年至2005年花了五年时间才最终形成,而现在毁于一旦,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要想恢复市场的信心,让股指停跌反弹,并非很容易。许多人在讨论抄底,可是你看看大盘的技术图形,底在哪里?

  假如让市场继续自吟自唱,那么一定哀鸿遍野。尤其是基金会越来越遭受赎回的压力,从而加速股市跌落。3000点也未必是尽头。何时重拾增势,茫茫大地无人知道。

  亚洲金融危机后,一夜退回到了10年前,此后许多国家经多年之力仍未能重整信心。中国眼下的情况远比亚洲他国乐观。其一,中国这一场股市危机相对而言没那么严重,只不过是一次小小的预演而已。其二,

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历史上的大好时期,牛市的趋势也不可能根本改变。其三,政府手里还有许多牌,可以“制造”利好。然而,即便这样,信心的重建仍非易事。解铃还须系铃人,政府接下来要做的事还有许多。

  政府眼下立马要做的事实在有很多。政府习惯性想到的,首先一定是出台重大利好政策来刺激股市。比如政府可能命令所有的基金、机构、证券公司(他们类似于国有企业)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护盘;政府自己则承诺不再出台重大利空政策特别是资本利得税这样的政策;政府甚至公告会将印花税用作股市平整基金等等。然而,用不当的方式”毁市“(学名叫“调控”)与用不当的方式“托市”其实对于中国资本市场长远发展都是危害。因此,政府真正要做的是,反思有关政策措施,真正建立起市场化的游戏规则,再也不用行政手段去打压或托市,才能从长远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从这一场股市危机,还可以想到的是,中国现在太需要学习更多的东西了。从流动性开始过剩的那一天开始,中国就正式进入了金融-资本时代,而这个新的时代与产品时代的宏观调控大不相同,它正成为中国崛起的严峻挑战。兹略举出两大不同。

  其一,在产品时代,政府调控的风险相对较小并且简单。比如,政府如果认为投资过度,经济过热,可以采取简单地关闭某个企业(想一想本轮宏观调控的第一个标志性事件“整顿铁本”)的做法。政府这样做就算做错了,损失也相对有限,一般不会让其他企业受到致命的影响,并且可以让其他的企业利润更高。因为产品经济的特性是经济主体之间彼此独立,互为竞争。然而,在金融-资本时代,市场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信心的崩溃很容易让市场犹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倒塌,“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无数财富顷刻间烟消云散。

  “5·30”以来的股市大跌难道是政府的意图和目的所在?肯定不是。政府也许只是想点燃一根小小的烟,吓唬一下汹涌的人潮,哪里想到居然把散户的房子烧着了,然后是整个股市陷于火海。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在金融-资本时代可以说体现得最为明显,政府调控的风险显然陡然增长。

  其二,在产品时代,人类的竞争可以以和平的价格竞争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非价格竞争的战争方式进行。然而,各样的竞争基本上都是以可见的方式发生。有人要抢别人的东西、土地、财富,都必须借助于有形的军队和各种兵器。然而,在金融-资本时代,掠人财富完全根本无需大兴刀兵,只要善于使用金融武器,尤其是利用好全球一体化的高能的信息平台与金融平台,就可在谈笑之间,将竞争国毁于一旦,并且往往是以“闪电战”的方式来劫掠对方财富。

  20年前,如此经济战在美日之间发生过一次,它一举摧毁了日本赶超美国的希望。10年前,如此经济战又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再度上演,它一举毁灭了亚洲崛起的梦想。

  中国正在崛起,中国终将崛起。然而,在中国崛起前,所有的中国人必将目睹并亲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由于利益使然,国际资本必定借助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借助中国股市和房市,借助中国资本自由化的进程,并且以美国财长,QFII、“格林斯潘”们以及中国的某些半懂不懂的经济学家等为军团组合,完成看不见的全面包围式的布阵。这也许并不是阴谋,却是国际资本在巨大利益驱使下的必然的合谋。

  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曾给我讲过一件事,让我记忆深刻。他说东欧解体时,他曾从美国自费辗转到东欧考察,在游历中他真正明白了东欧是怎么垮掉。那就是,东欧老百姓的财富被毁灭了,他们一辈子的财富现在一钱不值。那一刻,他大彻大悟,明白了西方经济学家强调的这个“化”那个“化”(如私有化、市场化、民主化等等)都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是必须保证老百姓赖以生存的血汗钱不能贬值而要升值,这才是硬道理(如同小平的“发展就是硬道理”的道理)。

  就在过去几天,以中国崛起为背景,在刚刚走向复苏与新兴的中国资本市场,已经上演了一回现代版、金融版的火烧赤壁。今天,火势仍在蔓延,然而,倘若政府出手,我们有机会像当年扑灭大兴安岭大火一样,扑灭这场可能继续蔓延的大火。只是,我们需要思考更多,我们需要反思得深刻一些,我们需要从教训中学会大国崛起的智慧。

  当务之急是官员自身补课

  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这话翻译一下,就是在中国的大地上,就连政府作为管制者的房子也是和这个市场连着的,政府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与百姓的利益、中国资本市场的利益息息攸关。所以,没有任何人可以站在台上看戏。如果政府视而不见,到头来损失最大的并非百姓,而将是政府以及国家。

  前文已述,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战堪称现代一切战争中最高级和最危险的战争,这使得金融-资本市场事实上已经成为中国了的第二国防。有着异常丰富的金融战争经验的QFII们将深知“攻心为上”孙子兵法原理,并且付诸实践,继2001年那一次,如今又小胜了一回。痛定思痛,中国的官员们现在是到了补上现代金融战这一课的时候了。

  前文也说过,中国目前经济大好,股市仍是“新兴市场”,市值占GDP的比重尚不大,再加上银行资金和股市之间有防火墙。所以,只要政府抓住时机,这次股市危机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危险。但它显然是一次预演,一次警告,最大的益处则是让方方面面吸取其教训。中国的股民尤其是散户从此要吸取乱炒作的教训,更加慎重地入市,懂得股市的风险。而最大的教训则是官员政策的教训。当前的问题显然是教育官员。当务之急,根本不是政府去提醒股民防范风险之类,而是自身赶紧补课,懂得现代金融与资本市场的规律。

  比如,中国的官员们必须抛弃几千年的农民思维,农民总是害怕风险,恨不得躲着风险,消灭风险,但现代金融却是通过市场交易和配置风险,高妙地使风险成为一个产业和市场,防范风险的概念根本是错的,现代经济是交易风险;中国的官员们还要放弃“产品时代”的管理思维,比如他们在产品时代习惯于用行政的办法管理经济,但在金融时代完全行不通,因为错误的管制可能导致满盘皆输;中国的官员们还必须放弃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他们过去也许习惯于用传统物价部门管理价格波动的办法来管理物价,然而股市价格波动在某种程度上几乎是不可控的,计划性、命令性调控的风险远大于市场自身涨落的风险。

  笔者衷心希望,从明天起,这一场股市危机将逐渐成为过去。而中国的公众和官员,市场与政府,中国的各个利益群体均能够从此番不寻常的教训中进行深刻的反省和总结,从中学到新的东西。那么,这一次股市危机的预演就可能变成对中国大国崛起的莫大的祝福。因为中国人学习能力很强,中国的官员将变得更加有智慧和成熟,将有能力去打赢这场已经不宣而战的现代金融战,避免遭受如日本与亚洲其他国家此前的失败,真正地迎来中华民族的复兴。 (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来源:南方都市报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