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讲堂:追本溯源千字文[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6日10:14 辽沈晚报

  

历史大讲堂:追本溯源千字文[图]

  辽博珍藏的宋徽宗草书千字文。(资料图片)

  南朝梁武帝首倡千字文

  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专门用于儿童启蒙教育的识字课本,但是被称为“字书”的作品多数已散佚,惟有《急就章》尚存。《千字文》的问世旋即取代了《急就章》而流行于世。

  据史书记载,《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在位时期(502 -549 年)编成的,其编者是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梁武帝为了教王族子弟学习书法,命令文学侍从殷铁石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选出了1000个不同的字,每个字一张纸。然后把这些无次序的拓片交给周兴嗣,让他编成有内容的韵文。据传,周兴嗣用了一夜时间将其编完,累得须发皆白。这件事在唐宋两代都有所记载。《千字文》每四字一句,共250句,一千个字。通篇首尾连贯,句式排列整齐,音韵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隋唐流行千字文

  隋唐以来,《千字文》大为流行,背诵《千字文》被视为识字教育的捷径。其内容又涉及到有关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其用一千个汉字勾划出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的基本轮廓,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千字文》之后,尤其是宋以后,儿童启蒙读物层出不穷,这些作品在通俗性和知识性方面,都做了很多努力,各有所长,但它们都无法与《千字文》的文采相比。《千字文》在文采上独领启蒙教育读物风骚,堪称启蒙长诗。自唐宋,《千字文》一直在全国范围内用做通俗字课本,还有满汉对照本、蒙汉对照本。在民国建立之前,这是六岁孩子入私塾后必读的文章。

  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清代褚人获称赞其“局于有限之字而能条理贯穿,毫无舛错,如舞霓裳于寸木,抽长绪于乱丝”。

  宋徽宗《草书千字文》历经劫难

  《千字文》不仅仅是一本普及读物,因其通篇由1000个不同的字组成,从而引起了历代书法家的兴趣与重视。历代书法大师书写《千字文》者比比皆是,著名的有怀素、欧阳洵、宋徽宗、赵孟頫、文征明等。这些书法作品流传很广,书体与风格各异,可谓千字千姿。这不仅促进了《千字文》在民间的传播,大大提高了《千字文》的知名度,而且也为世人留下了这些伟大的艺术瑰宝。

  以辽宁省博物馆藏宋徽宗《草书千字文》为例,除上海博物馆藏的徽宗《草书团扇》,《草书千字文》几乎成了孤本。赵佶书写《草书千字文》时40岁,正是其书法风格已臻成熟之时。其笔势奔放流畅,跌宕起伏,结体变幻多姿,此外,它又富有一种似音乐旋律的美感,一气呵成,丝毫察觉不到涩滞的痕迹,气势颇为壮观,毫不亚于唐代草书书圣张旭与怀素,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辽沈晚报) [责任编辑:牛鑫]1 2 3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