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30年特刊]“全班高考无一落榜”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6日12:26 新京报
许知远,专栏作家。1995年考入北京大学。 我感觉中的90年代初期的高考,竞争还是很激烈的,尤其是在小城市,就像在争夺生存空间一样。而当时的大学生活商业氛围已经进来了,小广告和小兼职已经满天飞了,不是80年代的纯文艺氛围。 □点评人胡旭东(北京大学副教授) 6岁时从苏北迁居北京军区大院的许知远,1995年7月走进了高考考场。虽然在首都师范大学附中重点班上能排到前五名,临考的前一天,理科生许知远也微微有些失眠。 开学前逛遍北大校园 “没有什么别的选择,高考对当时的学生来说是惟一安全的选择。”许知远说班上56个学生,无一例外地都参加了高考,最后没有一个落榜生。 20世纪90年代中期正是经济学、计算机和生物学开始大热的时候,尽管很早就迷上了李敖、柏杨和张中行,许知远的高考第一志愿还是填报了北大的经济学、管理学和微电子。 570-580分,这个估分在高考刚刚结束的那两三周里,让许知远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戏了”,因为前一年北大的录取分数线超过了600分。不过他的第二志愿也是一所重点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有别的大学保底,我们的压力和外省市的考生比还是小了很多”。但他最终还是幸运地被北大微电子专业录取。 在临开学的前几天,许知远骑自行车把北大逛了个遍。“五四时期那一颗颗滚烫的心,对少年时的我形成了极大的吸引力。” 在一个高三的敏感少年的想像里,“大学是个romantic的。但是,经历了第一个学期的苦读,许知远发现大学更像是高中生活的延续。 大一再遇高中“导师” 许知远认为,90年代的大学校园已是实用主义盛行,80年代的空谈风气已经被阉割,文学、艺术、诗歌萎靡不振,时代的风气早已转变,年轻人热衷于考研、出国、找一份高薪水工作。刚入学的时候,和大多数学生一样,许知远也是这样设想自己的未来。“1989年是一道相当彻底的分水岭,它切断了我们与80年代的社会情绪与知识空气的联系,我对于那时弥漫在大学里的忧患意识欣赏不已。” 大一这年,他的高中语文老师孔庆东又回北大读博,他得以跟随着自己的“导师”,在人生最重要的时刻,和同龄人结伴而行,追寻自己的理想。 1997年,转学经济系未果的许知远,和几个同学莫名其妙地对于“中国未来命运”这样的宏大而空洞的问题产生了兴趣。“现在想起来,我们的忧患意识,既真诚又朝三暮四,它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与痛苦,仍比不上法语系那个双腿修长的姑娘的一颦一笑带来的冲击大。” 休学一年创作手抄本 也是在大三这年,许知远蓄起了长发,休学一年。其间,开始对美国公共政治关系和新闻学发生兴趣。他立志,自己要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 互联网的热浪自这一年席卷而来,中国的思想界开始进入最彷徨失落的年代。学习微电子专业的许知远没有陷入对新技术的膜拜,而开始了他的手抄本创作《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他在序言中说,希望利用文字来表明一种生活态度,来阐述某种道理,甚至有点粗暴地规定某种道路。 这一年,许知远21岁,“满脸的迷惘与偶尔的愤怒,四处表现着对于当时北大的不满;压抑,这个我当时最喜欢的措辞,被随时用来形容我的青春与校园生活”。 “自从1995年进入北大,一种致命的平庸与现时感就死死地围困着我。周围的同学要么疯狂地学习,努力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生;要么就终日无所事事,通过玩电脑游戏消磨时光;还有一少部分乐此不疲地加入以舞厅与录像厅(或许还有学生会)为核心的社交场所……” 为了躲避不满与愤怒,许知远让自己沉浸在幻想里,幻想中最常见的场景就是洋溢着求知与变革热情的80年代校园。 呼吁重建大学精神 谈到如今的大学,许知远说,“我们那个年代的大学至少保留了精英教育的影子,而现在的大学已经没有了精英教育,学生良莠不齐,竞争压力大,整个都是形而下,大学已经失去了灵魂。”毕业后,许知远多次撰文呼吁重建大学精神。 在许知远看来,如今的大学像一个专门知识工厂,在一条巨大的流水线上,年轻的心被整齐地打造好,让他们适应这个社会中的某一项工作。目前的高等教育忽略了一个基本常识:大学教育是塑造灵魂的教育,大学必须鼓励年轻人的灵魂可以自由探索、闯荡。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