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命运高考算道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7日04:18 东方今报

  1977年,锁闭10余年的中国高考终于恢复,全国570万有志青年怀揣惊喜冲向考场,那一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30年过去了,这一批人如今已成为这个国家的中流砥柱。高考后,他们这战斗的30年又怎样呢?□今报记者 赵媛 高冬丽 王秋欣/文图 实习生 王英魏

  【祝福Q语】

  水临烟:孩子们都加油,大家都取得好成绩!

  风扬起:女儿,祝你心想事成,妈妈永远支持你。加油!

  天涯:闺女,又一年的高考来了,妈妈永远支持你,相信你,发挥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最棒。衷心祝福你金榜题名!

  父亲:宝贝女儿,老爸祝福你高考沉着冷静,超常发挥,以你的能力一定能考出好成绩,好运时刻伴随你!

  空气:我想祝福我的外甥女。放松心情,沉着应答,考出自己的水平,阿姨在默默祝福你,祝好运紧追着你。

  如果您也有祝福要对同学或孩子讲,就请快快和“今报 高 考 服 务 生 ”QQ65833000说说吧,我们一起祝愿参加高考的考生金榜题名。

  ◎当年的高考就是一根救命稻草

  讲述者:王金富(1977年、1978年连续参加高考,最后考上河南大学中文系,现任教于南阳理工学院)

  一晃,都30年了。现在想起来,当年的高考更像一场赌博,或者一根救命的稻草,抓住了,自己和家人的命运就逆转了。

  不想土里刨食,决定参加高考

  知道恢复高考消息的时候,我28岁,儿子刚出生。当时心里还不大相信这事儿,因为之前10年都是推荐上大学,咱是个没背景的农民的孩子,成分也不太好,总觉得这事儿没戏。只是隐隐约约觉得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不想放弃,就报了名。

  1978年的5月份,第一批成绩出来了,我没考上,邻村条件跟我一样的一个亲戚考上了。这时候我才相信,国家是动真格的了。我不想一辈子在土里刨食,也不想让我的孩子也在土里刨食,就想抓住这个机会。

  我记得大概是7月20日考试吧,我是从“五一”才下决心再考一次的。我的学历其实是初中毕业,没上过高中,当时在村子附近的中学当代课老师。当年文科是语文、数学、政治、地理、历史,加试外语;理科是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化学,加试外语。想着物理化学突击起来很困难,就决定考文科。

  抱病上场,殊死一搏考上河大

  那时候数学是一大障碍,你想啊,我都没上过高中,什么立体几何、函数都没有学过,于是白天看数学,晚上背政治、历史、地理。当时真觉得自己和勾践差不多,每晚弄一盆凉水放旁边,困了,就抹一把脸。几乎没有睡过觉,晚上实在太累,就眯一会儿,醒了继续看书。天热,又一直坐着,最后屁股都坐烂了,只好趴着看书。

  高考前一个月吧,祸不单行,得了很严重的伤寒,爬不起来,烧得满嘴都是泡,就让家人把世界地图、课本什么的钉到墙上背。现在想想,当时真的是准备把命豁上了,病一直不好,一狠心就让一个赤脚医生把药量加大了三倍,心说要么治好,要么治死拉倒。

  考试前两天,烧竟然奇迹般退了。虽然上考场的时候腿肚子都在打战,但终于没误了考试。

  考完也是晕晕乎乎的,不知道考得怎么样。报志愿的时候,想着还是稳妥点好,就只报了个开封师院语文研修班。谁知道分数一出来,好家伙!370分!当时河南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320分,不知道北大是多少分,估计也就370分左右吧,最后被河南大学中文系直接录取了。说实话,现在还有点后悔,当年没敢报好一点的学校。

  儿子后来考上了我的母校

  因为自己对于“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的理解太深刻,所以从小对于孩子们的教育就是:好好读书,不管你将来干什么,书是一定要读的,没有别的路可走。

  好在儿女还比较懂事,学习也算可以。1996年儿子考大学的时候,他们吃住都在宾馆,考场就在宾馆附近,我就去看了看,也没陪他。后来儿子考了他们学校文科第一名,因为他平常成绩也不咋的,估分的时候估低了,最后竟然也是上的河南大学,在近20年后,跟我成了校友。

  女儿比儿子还让我省心。她考大学的时候不是在南阳,在郑州。本来我可以带队去,可女儿坚决不让,怕我在身边反而分她的心,就让别的老师带队去了。后来分数出来,也考上了。

  儿女考大学,我基本没操什么心。因为我早就让他们明白,学是给你们自己上的,大学也要你们自己努力去考,没有人可以替你们去考试。既然你们老爸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考上大学,给你们创造的条件这么好,你们就是再不聪明,也应该考上。

  是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我考上大学之后的事情,四个字可以概括,就是“按部就班”。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南阳理工学院工作,到现在从教近30年,从助教,到副教授。

  现在我们一家四口,三个大学本科毕业生、一个中专生,从一个农民家庭成功“转型”为知识分子家庭。

  有时候我在想,从一个农民到大学副教授,这中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如果我没有参加高考,我的命运又会如何?这些年回老家,看到那些小时候一起玩的伙伴,还在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苦劳作,我就会想,如果没有30年前的那场高考,我是不是也是其中的一员呢?

  也许,我也会不安于命运,会去经商,或者做别的事情。只是,我的一生让我明白的一个道理是:对于一个底层平民来说,高考不是改变命运唯一的途径,但却是最有效的一条捷径。

  ◎妻子生孩子,我与清华大学失之交臂

  讲述人:魏洪岩(1977年参加高考,现退休在家)

  照顾妻子,我差4分没有考上清华大学

  1949年,我出生在吉林省敦化市的一个普通人家,在家里排行老大,念完高一,我就开始下乡劳动。1976年,我到敦化市的一个工厂当电工,当年10月1日,我结婚了。趁着业余时间,我开始自学高中课程。

  1977年,恢复高考了,4月份就要报名了,我又犹豫了。我妈妈是书香门第出身,遇上乱世,被迫放弃自己的理想,她便把上大学的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听了妈妈的话,我摆脱了最后的犹豫,毅然回到镇上报考,此时离高考只剩下两个多月。

  天不遂人愿,1977年11月28日,是妻子的预产期。一大早,我吃了点东西,正准备出门去考试时,妻子拽着我的手说:“我今天有点不舒服,你考完试就赶快回来。”

  还好,第一科数学考得还算顺利,考第二科时,我刚在试卷上写上名字,就见妻弟在考场外向我招手:“姐夫,别考了,快回家看看吧,我姐要生孩子了!”

  听完妻弟的话,再看看自己还未作答的政治试卷,我决定回家照顾妻子。就这样,因为政治考试未作答,我的总成绩与清华大学的录取线差4分,我与清华大学失之交臂。

  十几年后,俩聪明女儿帮我圆了大学梦

  与清华大学失之交臂,我又继续我的工作了,之后的第二年,由于生活的种种压力和现实都使我无法再次报名参加高考。

  从那以后,我就把上大学的梦想寄托在女儿身上。还好,两个女儿都很聪明,18年后,大女儿以市理科状元的成绩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现在在读北京大学金融系博士,小女儿也考上了大学,总算圆了我的大学梦,现在回想起来,自己没有考上大学,心里是有些小遗憾,可是想到两个女儿,我又觉得自己很幸福。

  每年高考时节,我都会很关注

  现在回想一下,离我当年参加高考的日子已经有30年了,现在我们一家人都搬到了北京,每逢周末,我们一家人都会去逛逛公园,平日,女儿、女婿都去上班了,我就在家里带带小外孙,看看书,生活和和美美的。

  尽管这样,每年高考,我都会关注电视和报纸,想看看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参加高考,有时候看见高考题,我还是忍不住做上那么几道。

  女儿考上大学了,我也希望亲戚家的孩子都能上大学,只要有空,我就会给外甥补课。隔三差五地,我都会给要考大学的亲戚打电话,问“孩子复习咋样了”、“有什么困难没有”……现在我正在攒钱,只要家里有孩子考上大学,哪怕把我的退休金都用上,我也会资助他们完成学业的。

  ◎高考三十年大事记

  30年来,高考制度一直在争议中变革、发展,从一年一考到一年两考,从全国一卷到全国多卷,高考多元化改革的步伐也越来越紧。

  【1977年12月10日】

  关键词:恢复高考

  大事件:1977年12月10日全国恢复高考,考试办法基本沿用“文化大革命”前的,文理分科。当年报考人数570万,1978年又有610万人报考,两次总计1180万人参加高考,创下了中国乃至世界考试史上的纪录。

  【1983年~1985年】

  关键词:定向招生

  1983年,教育部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院校,按一定比例实行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1985年,又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

  【1996年~1999年】

  关键词:并轨和“3+X”

  1996年,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

  1997年高校全面并轨,学费年增长幅度达到30%,甚至50%。

  2000年,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制,标志着招生并轨改革的落幕。

  1999年,广东省试行了“3+X”科目设置方案,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为必考科目,根据考生的报考学校要求再从其余六门科目中另选“X”科。此后,“3+X”在中国全面铺开。

  1999年12月18日,教育部决定2000年1月19日~21日在北京、上海、安徽三地进行春季高考的试点。

  【1999年~2001年】

  关键词:扩招

  从1999年起,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从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08万人,到2002年全国高校计划招生达到275万人,增幅高达154.6%,不过也备受争议。

  【2001年~2007年】

  关键词:开放

  2001年4月2日,教育部宣布取消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

  2003年,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2007年,自主招生的高校增加到53所。

  2003年,教育部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赴港念大学,在2006年形成了一个小高峰。

  2003年,北京、上海两地试行高考自主命题后,2006年的高考考场上共有15个版本的高考试卷。

  2003年,为了消除炎热天气给考生带来的发挥失常的隐患,高考第一次从7月,提前到6月。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