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ARS是任内最悲痛回忆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7日08:26 大洋网-广州日报
董建华 关于创伤: SARS是任内最悲痛的回忆 1998年,就在董建华上任一年后,金融风暴猝然而至。接踵而至的SARS疫情更是雪上加霜,每忆及此,董建华语气低沉,眼神中仍充满着难以用笔墨形容的哀伤。 记者:这10年是香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10年,尤其是您在任的前7年,惊心动魄的挑战接踵而来。 董建华:金融风暴是第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政府的入市决定是非常重要及关键性的举措,因为唯有金融安定下来,才能进一步令香港百业以至整体经济慢慢得到恢复。 当时的香港经济,在金融风暴的摧折下飘摇,利息不断上升,楼价快速下跌,对普罗大众造成极大影响,消费信心低沉,老百姓都不花钱了,香港因而进入长时间的“通缩”。 其后的SARS疫情,令情况变得更为严峻。2003年初春时分,SARS的袭击令遭逢亚洲金融风暴的摧残及地产泡沬破灭的香港经济雪上加霜。SARS是我在任期间内心最悲痛的回忆。当时,每天看到报告,看到多少人受感染,多少人死亡,心里的难过讲不出来。身为香港的当家人,我的责任最大…… 记者:您当时心理压力非常大吧? 董建华:中央及时给了我支持。同年4月份,刚上任不久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南下广东,在深圳会见我。他十分关心香港,更特别提出了许多有关SARS的问题。我至今仍很难忘,胡主席回到北京后继续亲自关心此事,从医疗设备到加强疫情沟通机制,都直接过问、了解。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我们需要的防护物资都运来了。主席日理万机,却仍抽出宝贵的时间这样做,体现出中央领导人对香港无微不至的关怀及爱护。 关于复苏: 2001年已在构思CEPA签订 除了难言的悲伤,回忆中也有让董建华眼神清亮的情节。说到CEPA的签订和其后香港经济的持续复苏,当和记者谈到香港走出低谷,已经连续15个季度录得经济增长时,他睁大双眼,一脸兴奋的表情。 记者:让经济复苏,CEPA的签订被认为是当时很重要的一步棋,幕后有什么故事? 董建华:实际上,我很早就开始把眼光投注到经济正高速发展的内地。这是考虑全局后,恢复香港经济的唯一路向。CEPA是在2003年6月签署的,但其实早于2001年便已有这个构思,我当时向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及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提出,得到了高度肯定。 幸好,透过CEPA、个人游等措施,香港经济一步一步重上轨道,市民的信心也日益增强。我看到,自2003年第3季度以来,香港经济已经连续15个季度快速增长。这是最让我开心的。(笑) 关于回归: 郑重介绍卓琳是刻意安排 对话中记者问到董建华10年中最难忘的瞬间,他不假思索地立即作答。1997年6月30日午夜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当五星红旗伴随着庄严的中国国歌冉冉升起,英国“米字旗”徐徐降下,董建华热泪盈眶。随后他在宣誓就职仪式上读出了亲笔撰写的句子:“今天,我们幸运地站立在先贤梦寐以求的理想高地。” 记者:在那个仪式上,您可以说是主角。我不知道您的心情和别人有没有什么不同? 董建华:那一刻我仰视着升起的国旗,心情激荡。事隔多年了,这一幕我一点都没有忘记过。作为特区成立后第一任行政长官,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肩负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使命的分量。 记者:在回归庆典上,我们记得一个细节,您特意郑重介绍卓琳女士,引来全场掌声。 董建华:(笑)你们也记得那阵经久不息的掌声?其实那不是“临时起意”的,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典开始前对我特意做了嘱托。已故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为收回香港一锤定音,并设计出“一国两制”这个史无前例的创举,遗憾的是他本人却不能亲自来到香港,见证荡涤屈辱的一刻。 我对卓琳的介绍中,寄托了港人对邓公的无限敬意及追思,也是希望透过卓琳聊慰邓公未竟的心愿。 当时我话音刚落,卓琳站起身来时,整个大厅掌声雷动,实在难忘。那不是事先预演的场景,是发自与会者由衷的敬意,他们用双手拍打出同一个讯息——邓公,香港终于回归,您老人家当可含笑九泉!这个片段,是整个回归庆典最动人的镜头,至今仍令人津津乐道。 关于特首: 终日回应批评不如埋头苦干 2005年3月,董建华作完施政报告后不久即宣告请辞。其时饱经打击的香港经济基本走出低谷,在请辞现场董建华十分动情地脱离讲稿直抒胸臆,称辞职是任内最困难的决定。当时即使是曾经批评过他的人,包括反对派人士,都不否认“董先生是个好人”。如今回眸,他依然是淡淡的平静。 记者:您担任香港行政长官的7年半,香港历经种种前所未有的考验,一些市民把矛头直指您,您现在回头怎么看? 董建华:(双眉一扬)有人对我说,“你是好人,好人不应该做特首。”然而,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我当时就摇头,直截了当地跟他说,“特首必须是个好人!因为,好人是做特首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好人都是正直、讲原则,而且做人做事是要有目标的。” 记者:我们后来发现,当您辞职后,当年曾经批评过您的人,包括反对派人士,回忆往昔,都不会否认您“是个好人”。 董建华:(笑)在落实“一国两制”的过程中,需要有明确的目标,需要有包容的胸襟,需要减少争吵。所以市民当中有一些对我不一定公道的评论,我都会以平常心待之。 在那个时候,你说是终日回应批评,令人觉得香港争吵不断好,还是埋头苦干,多为香港的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做些实事好? 记者:很多人关心您现在身体状况如何? 董建华:多年来劳心劳力,“7·11”式的工作,让我到2005年初时,健康状况已大不如前。那时我看到香港经济已走出低谷,出现良好的复苏势头,政治和社会状况也逐渐稳定下来,觉得正是自己“引退”香港政治最前线的适当时机,于是向中央请辞。 经过两年多的调养,健康状况已有明显改善。现在脚还不是很好,还不能打太极拳。 关于将来: 香港人必须要有危机意识 作为香港的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对这片土地的深情难以消融。展望香港的未来,他对新一任政府班子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同时提醒香港须有危机意识。 记者:能为我们展望一下香港的未来吗? 董建华:现任行政长官曾荫权在角逐连任期间提出的“协造新香港、共创好环境”,已明确点出了香港未来的发展路向,曾特首在培养人才、维持自由市场及改善居住环境等方面也一定会做得很好。国家是香港的强大后盾,支持香港发展是中央的基本政策,内地经济未来仍将持续有序地发展,而香港一定受惠。从另一方面来说,香港人本身也应当居安思危。 关于晚年: 要跑遍神州觉得速度还不够快 2005年3月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时,董建华许下心愿,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走遍全国每一个角落,把神州大地的山山水水及各个城市的飞跃发展都尽收眼底。不知不觉中他已走访了11个省及4个直辖市,但仍觉得速度不够快。 记者:听不少人提起过,您每到一个地方,行囊里总是带着大批资料和问题。 董建华:我想用最短的时间看最丰富的东西,只是苦了随行人员,他们也要跟着我不停地跑,被我赶得累死喽。可惜工作太忙、时间太少,国家到处都是美丽的山山水水,每个城市也都别具特色,所以要多看、多明白、多感受,这样才能做好工作,为国家建言献策,为构建和谐社会出一分力。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