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30年 恢复高考1977-2007『上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7日16:51 东亚经贸新闻

  复苏

  2007年高考如约而至,今年恰逢恢复高考30周年。30年来,高考共为国家选拔了3600万人才。

  回望1977年12月11日—13日,关闭了11年之久的高考大门豁然敞开,全国570万有志青年纷拥而来,踏上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路。因此,那场高考被称作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

  这年高考是一个国家重建社会公平与公正的开始。

  恢复高考30年后,在社会的呼声中,高考也大踏步地改革,从扩招到自主招生,从新课程到标准分,从大综合到小综合,高考在素质和减负中寻求平衡。

  1977 历史在那一刻转弯

  复苏·决策会

  1977年8月4日

  恢复高考序幕拉开

  1977年8月4日早晨,人民大会堂,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就是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果断决策——恢复中断10年的高考制度。

  1977年8月4日,一身军装,神采奕奕的邓小平出现在人民大会堂,这是他恢复工作后的第18天。

  这一年最重要的会议之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在不久前,确定在这里召开。恢复高考的序幕,随着小平的讲话,拉开了。

  参加会议的人员中,科学院系统的科学家有钱三强、张文裕、王大珩、邹承鲁等;教育系统确定的人员有周培源、张光斗、杨石先、苏步青、唐敖庆、沈克琦、温元凯等。其中,年龄最大的是

南开大学的杨石先和农科院院长金善保,他们同为82岁,年龄最小的是中国科技大学的温元凯,年仅31岁。此外,参加座谈会的还有中共中央委员方毅,科学院负责人李昌,教育部部长刘西尧、副部长雍文涛等。科学院的吴明瑜和教育部的刘道玉,分别代表科学院和教育部组成了会议的秘书组,负责会议的记录、简报和会议代表的生活问题。

  1977年8月6日

  小平决定恢复高考

  8月6日,来自武汉大学的教师查全性做了一个系统的发言,对“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十六字招生方法提出了异议。

  接着,查全性提出建议,要真正做到广大青年有机会报考和自愿选择专业。应届高中毕业生、社会青年、没有上过高中但实际达到高中文化水平的人都可以报考。查全性的发言结束后,吴文俊、汪猷等人都发言表示支持。

  听到大家的发言后,邓小平就问教育部部长刘西尧,今年的招生工作进行到什么程度了?刘西尧说,已经做了决定,还是按照过去的方法办。要改的话,今年的招生工作恐怕要推迟。大家就七嘴八舌,说即使推迟也必须改,邓小平就决定当年改。

  1977年8月-9月

  招生会议开了45天

  1977年8月13日开始,教育部重新召开了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人民日报》的记者穆扬被派到北京饭店驻会采访。穆扬记得,“我本来以为这次会议会很快结束,不料一开就是45天。”

  从8月13日开始到9月初,招生会议陷入胶着状态。穆扬分别找到教育部部长刘西尧、副部长李琦和雍文涛,说:“照这个样子,会议开不下去,我想把这次会议的分歧写一份内参向上级反映。”只有雍文涛对他表示支持:“你可以写。”

  9月3日下午,穆扬邀请了六位参加过1971年“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的人座谈。整整半天的座谈会结束以后,穆扬连夜赶写了《全教会“纪要”是怎样产生的?》这份材料,三天后,他把稿子修改、誊写清楚了,请另外一位记者帮忙看了看,然后把稿子送给报社值班编辑黄植。

  1977年12月11日

  570万考生进考场

  9月15日,编辑部把穆扬写的材料以内参《情报汇编(特刊)》(第六二八期)报送中央。邓小平看过以后,在9月19日上午和方毅同刘西尧、雍文涛、李琦等谈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他指出:招生的条件,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邓小平还指示教育部“要争取主动”,他再一次重申:“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抓,要有具体政策、具体措施,解决具体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

  9月20日上午,参加会议的代表到教育部礼堂听传达,会前人们只听说“昨天中央找教育部领导谈过话”,详情就不得而知了。“最近《人民日报》记者找了六位参加过1971年‘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的同志座谈,写了一份材料……”穆扬一听,因为不知道结果如何,心提到了嗓子眼。其他参会者的表情也从茫然转为舒展眉头,露出了笑容。穆扬写的那一篇《情况汇编(特刊)》作为有关材料下发给与会代表,于是,这份内参也传遍了全国。经过几天热烈讨论后,会议终于在9月25日结束了。

  经由邓小平一系列的政治运作和推动,恢复高考的工作终于水到渠成。10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就今年高等学校招生问题,教育部负责人答记者问》的报道,正式宣布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恢复。

  12月11日-13日,570万从18岁到30多岁年龄不等的青年参加了高考,许多人的命运,在这个历史的拐点,改变了。

  复苏·倡议人

  查全性:倡议恢复高考第一人

  今年是恢复高考30周年。记者拜访了已是82岁高龄的查全性院士。查院士说,1977年8月,当时他还是武汉大学的一名副教授。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召集了一次科学教育座谈会。查全性在会上坦言直陈:必须立即改进大学招生办法,恢复高考!邓小平当场拍板同意。

  查院士从房间里翻出1977年8月7日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汇编的第9期《科教工作座谈会简报》,上面记载着改变上千万人命运的一次发言:查全性首倡恢复高考。

  1977年8月6日下午,清华大学党委负责人在座谈会上忧虑地说,现在清华的新生文化素质太差,许多学生只有小学水平,还得补习中学课程。邓小平插话道:“那就干脆叫‘清华中学’、‘清华小学’,还叫什么大学!”

  这席话令查全性感同身受,他在笔记本上写了一个大纲,开始发言:“招生是保证大学质量的第一关。当前新生质量没有保证,原因之一是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不高,二是招生制度有问题。主要矛盾还是招生制度。”查全性越说越激动,痛陈当时的招生制度有四大弊端:埋没人才;卡了工农兵子弟;助长不正之风;严重影响中小学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他建议:“从今年开始就改进招生办法。”

  查全性一言既出,举座惊讶。没想到,邓小平听完后,向查全性点点头,然后环视四座问:“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意见?”时任教育部部长刘西尧,及科学家吴文俊、王大珩等都表示,赞同查全性的意见。“既然大家要求,那就改过来,今年就恢复高考。”邓小平略一沉吟,一锤定音。

  查全性:著名电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教授、博导。1925年生于江苏南京。1980年,被评为中科院院士。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温元凯:邓小平 采纳我3/4意见

  30年前的一场“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在激辩中拉开了恢复高考的序幕。

  温元凯,1946年生于江苏无锡,1963年考入南京大学化学系,1973年进入中国科技大学任教。温元凯是参加1977年国务院“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最年轻的代表。因为这次会议,温元凯从一个科学研究者变成了中国改革进程的推动者。日前,记者对其进行了采访。

  记者:还记得会议上的一些具体情形吗?

  温:会议是邓小平主持的。他穿了一身军装,神采奕奕。他希望大家有什么建议和要求,尽管提出来。

  记者:你有什么话要讲?后来讲了没有?

  温:记得是一个下午的时候,我利用插话的机会,说我还有话要补充。邓小平说可以。我说高考制度要改革,并提出了十六个字的高考恢复方案。这十六个字叫做“自愿报考,领导批准,严格考试,择优录取”。没想到邓小平听完我发言后当场讲,温元凯,至少采纳你四分之三。我们大家都一愣,什么叫四分之三?邓小平说,第二句“领导批准”可以拿掉,考大学是每个人的权利,不需要领导批准。这次科教工作座谈会以后,因为我最年轻,又很活跃,提的建议又被邓小平采纳,就成了媒体追踪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也成了改革的受益人。

  复苏·关键词

  一个没有截止的推迟

  时间定格在1966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称,以往的招生考试办法“基本上没有跳出资产阶级的框框”,必须“彻底改革”。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副教授赵诚说,“消息传来,想上学的人都很失望,出身不好的人想自保,出身好的则去批斗。他们荒废了学业,荒废了青春。回首百年中国,八年抗战也没有停止过高考,而‘文革’却彻底取消了高考,耽误了多少人,耽误了多少时间,回首这些往事令人浩叹!”

  一个限制很多的“恢复”

  赵诚他们等待着,等到的却是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此后到1978年,有近2000万知青上山下乡,接受“很有必要”的“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

  尽管“文革”后期,大学开始招工农兵学员,但是,这种制度招来的学生,良莠不齐,而学校教学又受政治运动冲击,学生素质普遍不高,有的甚至不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大学教育面临着危机。“文革”后,不少学校又给这些工农兵学员“回炉”补课。

  一句广为流传的金言

  邓小平很早就想恢复高考,早在1975年9月26日,邓小平与中国科学院的领导同志进行了一次谈话,大学究竟起什么作用?培养什么人?有些大学只有中等技术学校水平,何必办成大学?科学院要把科技大学办好,选数理化好的高中毕业生入学,不照顾干部子弟。“一点外语知识、数理化知识也没有,还攀什么高峰?中峰也不行,低峰都有问题。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也就是在这次谈话之后,一句金言在社会上流行开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一份追回的招生报告

  当时,教育部刚开完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继续推行“文革”后期确定的招生办法,方案正在上报中央,各地也正按照会议精神,准备当年的招生工作。

  邓小平问道:“今年是不是来不及改了?”大家回答,今年改还来得及,最多晚一点。邓小平听后,当即下令要求教育部把上报中央的报告“追回来”,并一锤定音地说:“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

  一次决定性的谈话

  30年前恢复高考的亲历者——教育部考试中心前主任杨学为回忆起当年发生的事仍记忆犹新。杨学为,1977年之前在东北师大当教员,当年被借调到教育部工作,参与了一些恢复高考文件的起草工作。

  杨学为:邓小平复出之后,教育部决定要开招生工作座谈会,5月份在太原开了一个,那一次基本上维持了“文化大革命”错误的那一套,大家很不满意。等到后来,终于在9月中旬会议起草了一个改革招生制度的一个初步意见,报给了邓小平。他看了之后找教育部的领导谈过一次话。这次谈话中,邓小平对这个会议起草的文件很不满意。我记得他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政审的条件,邓小平看了之后我记得连说三个“繁琐!”大笔一挥全部抹掉,政审条件全部抹掉。

  如果没有恢复高考……

  今天,莘莘学子走进考场,迎来人生的首次大考——高考。今年的高考具有非比寻常的特殊意义——这是中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第30个年头。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刊登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如一声春雷,震撼了人们冰封已久的心。时至今日,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人依然情不自禁地感喟:如果没有恢复高考,我可能还是个泥瓦匠;如果没有恢复高考,我可能还是个赤脚医生……

  恢复高考制度,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高考制度的恢复,使人们平等地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1977年,刚刚复出的邓小平听到恢复高考的建议后马上拍板,决定当年恢复高考。这个果断的决定,使中国的教育事业开始走上正轨。

  正因为高考制度能够影响和改变很多人的命运,因此,每一次高考制度的变革都成为社会热点,都牵动着考生和家长的神经,每一次“破冰”之举,都书写着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

  然而,高考制度中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也让人不得不反思:中国的高考制度向何处去?关于“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的讨论不绝于耳;如何让高考制度更加公平、公正、透明,是教育主管部门尚未完成的考卷;有人甚至激烈地批评高考是制约人才培养的最大障碍,建议取消高考制度。

  时至今日,考试依然是国际上公认的比较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的方式。因此,对于让人又爱又恨的高考来说,我们要思考的不是该不该取消,而是如何完善。(据《人民日报》)

  印象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977年10月,恢复高考的消息发布,知识青年欢欣雀跃,奔走相告,顿时感到光明在前,生活充满了希望。在1977年12月临考前一段时间,整个社会的神经都被高考所牵动。

  1977年的那场赶考,无疑是一个写满感激、充满希望的开端,一个开启未来、释放可能的新起点。

  30年后,当我们重新打捞起那些零落的时光碎片,透过光影记录下的瞬间,有如观望一个久已逝去的陌生年代,从那些瞬间的表情中,可以透视出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的困顿与激变。

  印象·记忆

  “扔掉锄头,一起报考去!”

  讲述人:徐杨,山西省地震工程勘察研究院副院长、总工

  徐杨,山西省地震工程勘察研究院副院长、总工。他和妻子樊琦都是77级大学生。巧的是,两人初、高中都是同学,1977年又一同考入山东大学物理系同班。毕业后,两人双双回到山西地震局,相濡以沫27年了。

  1974年,徐杨名义上高中毕业。“小学三年级起放假,一放三年,初中也就上了两年多,高中上了一小截儿。”4个孩子,他一个男孩,在家闲了一年,还是别无选择地到太原市北郊化客头乡白道村插队。

  至此,除大姐留城当了工人,另外3个孩子都在插队。学大寨,挑土填沟、担粪、种地。要回城得插满两年队,每每半夜睡下,苦闷深深袭来,徐杨用“绝望”表达当时的心境。

  1977年秋天,开始传说要恢复高考。徐杨他们顿时有了精神。10月底得到了准信儿。徐杨兄妹向生产队打了招呼,回家复习去了。同村插队的16个知青回了一半。

  40天的复习时间显得很紧张。徐家3个孩子一起进了考场。考中了3个。二姐在山西大学历史系,如今是太原电专教师。小妹在武汉大学化学系,如今在广州大学任教。

  “那年,步行30公里去赶考”

  讲述人:张建昆 昆明某星级酒店高级管理人员

  “接过通知书的时候,我想到的只有一点:又有机会可以上学读书了。”近30年过去了,回想起刻骨铭心的那一刻,如今身为昆明某星级酒店高级管理人员的张建昆,仍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恢复高考前,张建昆在位于安宁的一个公社插队劳动。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中,他从未中断学习。“高考要恢复了!”1977年秋季的一天,张建昆得知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他暗自庆幸:自己久久期盼的上学机会,终于来了!从插队所在公社到安宁一中考场,有30公里的路程。临考前一天的凌晨5点,张建昆背上行李兴冲冲地出发了,一口气走完了全程。“心里一旦有了梦想,感觉到浑身上下都是劲!”

  7个多小时的行程,到达安宁的时候,已是正午时分,望着近在眼前的高考考场,张建昆开心地笑了。

  “命运,因那次考试改变了”

  讲述人:安勇 河北省文联《民间故事选刊》主编

  1974年我高中毕业。许多同学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奔赴农村,因身体原因我留在市里,在工厂做临时工。劳动之余就在家看书,当时就想,如果能继续上学就好了。

  可那时大学招收的都是工农兵学生,上大学必须由单位推荐才行。当时我所在的工厂很大,工人很多,几年也没有一个推荐指标。更何况我还是个临时工!那时非常失望,以为再也上不了学了。1977年,我听到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已经不记得当时在做什么了,反正特别高兴,那年我19岁。

  或许是考前复习太用功了,高考反倒没觉得多紧张。一考完就返回张家口了。为了圆上学梦,志愿报得比较保险,第一志愿报的就是河北大学中文系。拿到通知书那天全家都特高兴。

  1977年恢复高考,知识重新被放回它应有的位置。我们那拨同学学习都极用功。

  不过,当时并没有想过,上了大学,就有好工作,人生就完全不同了。后来才渐渐明白,命运真的因那次考试改变了——我,还有我的考上大学的同学们。

  “高考前,我忙着伺候月子”

  讲述人:付翔

  “1977年,我的生活中发生了三件大事:一是儿子的出生;二是因为我的一项技术革新,涨了一级工资;三是考上了大学。”尽管把考上大学放在了三件大事的最后,但对今年60岁的付翔来说,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是改变他人生轨迹的转折点。

  “我是从收音机的早间新闻里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的,当时广播和报纸上都有这条消息,在社会上非常轰动。”说起1977年那个寒冷的冬天,付翔对那时候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我想去参加高考、上大学,可是孩子刚刚出生,谁来看呢?因为怕老婆不让我考,我当时还用了一招‘欲擒故纵’。”

  付翔笑着说,当时他故意对家里人表示“有孩子了,我就不考了”,父母知道后劝他:“就这一次机会,你考吧,孩子我们替你看。”妻子也主动站了出来,表示愿意承担起更多的家庭重担,让付翔安心上学。

  1977年,30岁的付翔在结婚生子后终于等来了恢复高考的好消息,并一举考入山东工学院。在高中毕业12年之后,付翔终于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一张‘白卷’上大学”

  讲述人:姜小棣 烟台农机所高级工程师

  说起1977年的高考,真有些啼笑皆非的味道。那年我考上了黑龙江农垦大学,但我的化学成绩其实是个大鸭蛋。凭一张白卷上大学,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就是白日做梦,不过,这的确是真的。

  1968年初中毕业后,我下乡到农村,后来赶上招工的机会进了工厂。1977年,我已经25岁了,当时车间里好多年轻人都忙着备考。看着他们整天讨论题目,我们这些“老人”也动心了。

  高考的科目包括语文、数学、政治、英语、物理、化学,其中理化是我的弱项,因为肚子里没东西,物理只答了几道简单的题目,化学索性就交了白卷。

  考完后觉得肯定没戏,就一直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后来听说考上了,真把我吓了一跳。原来我的总分考了209分,其中物理26分,化学0分(化学和物理一张卷各50分),因总分过了分数线,而顺利通过了初试。

  印象·考证

  准考证啥样?

  准考证是淡黄色的。左上角用印章标注文科、理科。正面是考区、考场、考号、姓名、单位等项,除了考区一栏需要盖上各城市名的印章外,其余各项均用手写;背面是考场准则,共七条,详细写明了考生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如第二条写着:入场后,按考号对号入座,将准考证放在考桌的右上方。

  每科考试时间是120分钟。当时的报名费是5毛钱,报考志愿可以填三所学校。

  印象·考场

  两名考生一张桌

  现在已是上海实验学校副校长的徐红1977年在上海参加高考时只有17岁,“后来进大学才听老师说,我是那年在上海参加高考年龄最小的,当年和我一个考场的年纪最大的比我大了14岁。”徐红说。

  对自己参加的那场考试,徐红回忆说,由于参加考试的人特别多,一个考场挤得满满当当的,因此只好两个人挤一张桌子,“那时候没有家长送考,因为那一年甚至出现了一家两代人一起考,有爸爸和儿子,妈妈和女儿,大家都很珍惜这样的机会。”

  对于1977年的那场高考,徐红感叹地说,“高考绝对改变了命运。”

  印象·考生

  以“老三届”居多

  因为是“文革”十年后首次招考,且招生的年龄放宽,所以大量“文革”时的中学生,即原本1966、1967、1968年高初中毕业,通称为“老三届”学生,报名参加了1977、1978年的高考。这批考生虽然年龄偏大,不少比应届生要大十岁,但生活阅历丰富,“文革”前接受的中学教育基本功扎实,复习备考极其刻苦,所以在考试中普遍发挥出色,抓住了这改变命运的宝贵机遇,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印象·阅卷

  用算盘累计分数

  最后的重任落到了累计分数上,这是一项关系考生命运的关键工作,绝对不允许有丝毫差错。统计工作由专人完成,因为条件艰苦,计算工具只有算盘,据说在那个“政治挂帅”的年代里,想找到熟练运用算盘的人也不是一件易事。每个统计人员的面前都堆满了小山一样的考卷,教室里充斥着“噼里啪啦”的算珠拨动和撞击声。

  1977年和1978年的高考试卷分数统计工作就完全靠人工的珠算完成了。

  (综合《大众日报》、《烟台晚报》、《信息时报》)

  [ 本报重要预告 ]

  6月8日[中篇]

  面孔 3600万 当大树回忆起种子

  历程 3600万 当时代抚摸着年轮

  6月9日[下篇]

  现状 2007 大变迁年代的考问

  寻路 2007 过而立之年的航向

  1977各地高考语文作文题

  北京: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天津:他像雷锋同志那样;宏伟的目标鼓舞着我

  河北:我将怎样度过今后不平凡的二十三年

  湖南:心中有话向党说;园丁赞歌——记我最尊敬的一位老师

  四川:《一个青年矿工的变化》读后感

  浙江:路

  陕西:难忘的一天

  山东:难忘的一天;致全国科学大会的一封信

  河南:我的心飞向毛主席纪念堂

  甘肃:不到长城非好汉

  吉林:伟大的胜利——难忘的一九七六年十月

  福建:《大庆见闻一则》读后感

  江西:难忘的时刻(理科);当我想起雷锋的时候(文科)

  湖北:学雷锋的故事

  辽宁:在沸腾的日子里;谈青年时代

  新疆:每当想起敬爱的周总理

  宁夏:在我报考大学的时候

  山西:为四个现代化做贡献

  安徽:从“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谈起

  广西:难忘的日子

  内蒙古:谈实事求是

  黑龙江:每当我唱起《东方红》;在红旗下

  云南:攻书莫畏难

  江苏:苦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