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点解:廿四味与啤酒共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8日09:35 南方都市报

  寸土寸金的中环,逼仄的兰桂坊成了时尚夜生活的据点。它西化的外表,却“骨子里十分香港”,它的“香”,成为内地争相模仿的对象

  □采写:本报记者 贺信

  1997-2007 香港点解

  兰桂坊

  L形曲折上下的狭窄街道上,满布着各式酒吧和餐馆,霓虹闪烁的夜晚来临,这里遍布了寻欢的中外男女,外国人的比例还高一些;在这里你有可能碰到香港的娱乐明星,当然还有狗仔队埋伏左右。逢兰桂坊的嘉年华会,更是人潮汹涌……上世纪80年代起,兰桂坊这片邻近中环商业中心的破落小巷,渐渐成为外地居港人士的聚集地,再加上当时大量回流的海外留学生与社会经济急速成长,更逐渐成长为香港时尚夜生活的据点。这个曾因花农兜售兰花而得名的地方,如今“香”飘内地,处处都有它的翻版。

  时间回到100年前,香港的花农们习惯在蒙蒙的清晨时,聚集在中环几条狭窄的石阶街道上兜售兰花,兰桂坊亦因此得名。百年之后的街道依旧狭窄,我们却只能从名字上嗅到当日的花香——但是这并没有妨碍它被想象的力量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在北京,兰桂坊是三里屯的一间酒吧;在广州,兰桂坊是沙面的一家标榜泰国风情的餐厅;而在上海,兰桂坊又是一家以黄鱼面为招牌的酒家。至于在成都、武汉、南京这类二线城市,“兰桂坊”的大名亦是餐饮娱乐行业争抢的对象。

  内地城市翻版香港地名早已司空见惯。如果要给遭遇翻版的香港地名罗列一个排行榜,“兰桂坊”无疑位列这张榜单的前列。它早已不仅仅是香港人的生命之光、欲念之火,它所传达的言外之意远远超出了港人的想象。

  内地商家借用兰桂坊的金字招牌,迎合的是内地客人对美好、时尚生活的向往。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的城市物质繁荣、政治开明、法制健全,就像10年前回归祖国的香港一样。

  “看起来不太香港,骨子里的香港”

  兰桂坊之于在香港驻留的外国人,正如唐人街之于在异乡漂泊的中国人。

  5月23日,香港公众假期的前一天,一家名叫“Stormies”的酒吧已经被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填充得难以容身。提前进去的人不得不把餐桌搬到窗台上,一双男女挥舞刀叉聊得火热,半个身子探到窗户外面。迟到的人不畏人潮,他们靠墙站立,有的拥堵在酒吧门口,数十人端着酒杯,随着音乐的旋律舞动身姿。

  兰桂坊的每一个酒吧餐厅都有一个主题。2001年开业的Stormies,用罗盘、舷窗、望远镜、模型船进行点缀。一身红衣的“蜘蛛侠”从门口路过,一群姑娘截住如此有形的扮相一起拍照。快门闪过之后,“蜘蛛侠”掏出一个罐头盒子示意收费,姑娘们一哄而散。“蜘蛛侠”并不介意,因为他很快又和要求合影的人左拥右抱起来。

  “这就是外国人的玩法”,旁桌的香港客人向他对面的朋友介绍说,“蜘蛛侠之前,这里还有蝙蝠侠”。

  兰桂坊也的确是给外国人准备的。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香港步入社会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1972年上任的港督麦理浩,以令人眼花缭乱的节奏推进各项重建计划。经过10年的努力,香港在社区面貌、交通设施等方面,已经足以让英美国家一些小城市羡慕。可是在香港工作的外国人仍然抱怨:在香港想要泡吧只能去酒店,来往很不方便。兰桂坊地带第一批酒吧餐厅应市而生,客户群锁定这些离乡背井的外国人,主人为了招揽生意自然将酒吧洋化起来。兰桂坊协会董事陈蔼慈介绍说,兰桂坊协会1990年代成立时,也特别注重在外国人社会当中的推广,目前兰桂坊的消费主体除外国人外,还包括和外国人一起工作或者在国外出生长大的香港人。

  时至今日,兰桂坊地区的“官方语言”仍然是英文。不少服务员听不懂粤语或者普通话,他们当中很多人来自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或者菲律宾。有的商户在这里已经经营了20多年,菜单依旧使用英文印刷。

  可是兰桂坊原本没有外国文化的味道。

  香港作家慕容羽军在其《浓浓淡淡港湾情》中追忆说:小时候跟母亲在内地看大戏,注意到戏台上的道具如桌布椅垫、彩色绣品,常有“香港兰桂坊某某号造”的字样。稍晚一些,根据另外一些港人的回忆,兰桂坊开设了多间小型印刷公司,间或有几家电器工厂和照相馆,道路竟无法通车。

  英人治下百余年,兰桂坊从外貌到气质都已完全西化。

  有人说兰桂坊是西方文化的特区,但在香港作家方华眼中,“兰桂坊看起来不太香港,可是骨子里十分香港”。他说,“香港本来就是华洋杂处,廿四味与啤酒共存”,难得的是洋人社会和华人社会彼此宽容相待,多年来和谐共处。

  在这里醉,在这里爱,在这里“狗仔”

  从尖沙咀乘地铁过海就到了香港岛北岸。回到地面后,摩天大楼、水泥森林扑面而来,就连人行道的宽度似乎也比九龙、新界那边缩减了一半。

  兰桂坊所处的中环地区则更显逼仄。这里是香港岛开埠后最早开发的地区,金融等商业活动多在这里进行。由于土地不敷使用,中环历史上进行了多次填海工程,即便如此这里仍然寸土寸金,租金一直居高不下。

  对于奔波于中环的香港人来说,兰桂坊这样一个可以坐下来喝一杯的地方,显出特别重要的价值。香港作家胡国贤曾经写道:“夏天,你可以享受到中环难得的阳光。因为兰桂坊的屋子不高,所以阳光还可以照进来。在城中,风是一种奢侈,能够在树影下,享受到花白的阳光,令长期躲在冷气室的城市人,倍添了那份健康的笑容。”

  在没有阳光和树影的晚上,兰桂坊更多属于青年一代。香港楼价高企,普通人家住房也就50到80平方米,一个单元总价在300万港元以上。刚刚工作的年轻人,若非家底殷实,只能选择和父母住在一起,因此家里无论会客、欢聚都不方便。兰桂坊便是一个社交的场合。

  暧昧的灯光下,不同背景的人在这里相遇,仅如足球场大小的兰桂坊增加了碰面的几率。“当时她和我之间的距离只有0.01厘米”,正如电影《重庆森林》当中金城武的旁白,两人擦肩而过的狭小空间却蕴藏着都市人的无限活力。而相遇之后究竟是“若干个钟头后他就喜欢上了她”,还是“衣服都擦破了,也没看见火花”,同样是由兰桂坊提供了想象力任意驰骋的魅惑空间。

  港剧中,下班后没有什么地方可去的男女主人公,通常在兰桂坊偶遇。当爱情不幸进入倒计时,便如林心如在《夜宿兰桂坊》中所唱,那就“用谎言把我灌醉,别心疼,再来一杯,最好能一次心碎”。

  都市男女不得不爱,否则快乐和悲伤从何而来?兰桂坊自然成了他们排遣寂寞、慰藉心灵的地方,商业和情感便可各得其所。

  同样有着喜怒哀乐的明星,也涉足兰桂坊。多年以前,明星们在休闲时光也常常邀上要好的记者,而今照相机却是不请自来。兰桂坊的商人适时推出了会所型的酒吧,没有朋友介绍便无法跨越门槛,营造出一个私密的环境,正好契合公众人物的需要。

  “如果你愿意守上一个夜晚,通常也不至于空手而归”,曾经为报社工作过的香港摄影师说,“只是现在明星和记者的关系很‘表面’,多少有点相互利用的感觉”。十年前明星还会在拍戏受气之后对记者大吐苦水,现在他们如果被拍到,若非不是自己不小心,便是出于增加曝光率的故意,这也是兰桂坊现在难以再见王菲这般大牌红星的原因。

  摄影师倒也理解明星的选择,因为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明星和记者过从甚密也要担起被朋友出卖的风险。无所不能的商业力量满足着都市众生感情需求,同时也使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变得不堪一击。

  惨剧曾发生在新年倒数时

  除了商机之外,兰桂坊狭小的空间还潜藏着危机,这是香港人在1993年元旦才意识到的。当日兰桂坊发生踩踏事件,许多年轻人在欢天喜地迎接新年的一瞬间被死亡召唤,政府部门因此检讨自己在大型活动当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1992年12月31日,成千上万香港市民和游客拥进兰桂坊迎接新年的到来。即将过去的这一年,楼价暴升了一倍,房租上涨了五成,股票也在几天内暴跌1000多点。买不起楼,供不起房,积蓄又平白少了几成,香港人抑郁在心中的愁绪需要发泄。

  和兰桂坊交会的德己立街架设了舞台和巨型气球,电视台也在直播现场盛况,坐在电视机前的香港人因此即时目睹了后来发生的惨剧。

  接近新年倒数时,场面开始失控。置身人群中的港人黄康显后来撰文回忆了当时的情况:许多人开始狂抛8元一瓶的啤酒,人潮于是开始闪避,开始倒退。而根据当时的新闻报道,除了抛掷酒瓶外,还有人喷射气罐式彩带,喷洒啤酒和汽水,更有人当场焚烧报纸。人群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倒下,呼救声此起彼落。

  黄康显迷茫地听到数数的声音,几分钟前倒数的“六五四三二一”变成急救人员口中的“一二三四五六”。黄康显之外,不少伤者四肢骨折,大部分重伤者因脑部缺氧面部发紫。

  兰桂坊踩踏事件共造成21人死48人伤,来自香港各界的问责呼声此起彼伏。最后一位港督彭定康迅速委任大法官进行独立调查,要求14天内提出中期报告。这份中期报告指责说:警方出于避免破坏节日气氛的好意,没有试图控制聚集人数,客观上低估了秩序维护的困难度。事实上,当晚只有一对推着婴儿车的夫妇以及一位轮椅上的残障人士受到警方劝说没有进入现场。

  香港警方最后接纳了报告的评判,对参与大型活动的人数进行评估以及执行人流限制措施的建议,很快被应用在随后而来的农历新年期间。

  可是兰桂坊的生意一时间愁云惨雾,路人们个个视兰桂坊的斜坡为畏途。重新活过来的兰桂坊对今日的安稳倍加珍惜,“现在我们和警方的合作已经有了成熟的模式”,兰桂坊协会董事陈蔼慈说,“每个星期双方都有例会”,“大型活动推出之前,功课一定做足”。

  香港媒体评论员洪青田对此赞许说:对于兰桂坊事件的总结可以看到香港整个社会的参与,这代表了香港社会咨询的流通、决策的透明和管理的开放。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意念传递和沟通正是香港的特长,而这也是中国内地推进改革题中应有之义。

  其实兰桂坊事件后,内地的反应同样迅速。深圳口岸内地一方布置了大量铁马,人潮疏导和分段截流等办法,让新年期间的通关变得格外轻松顺畅。两地的呼应引起细心的香港媒体的关注,舆论于是寄望日后内地和香港之间,能够出现更多类似“齐齐赢”的合作。

  神秘的兰桂坊,不再那么“香”

  与香港联系越来越紧密的内地,对香港的临摹并不局限于此。

  20年前,内地年轻人参照热播的电视剧,寻找着自己身边的黄蓉郭靖;10年前,文艺青年们聆听着“California Dreamin”,筹划着有机会和热恋中的情人到兰桂坊吃饭。现在,全国的年轻人却都已上演了自己的戏码——当然,上演戏码的地点,是他们自己的兰桂坊。入夜的北京后海、广州白鹅潭,与兰桂坊一般被音乐和人潮所环绕。但是在这些地方,已经不大有酒吧还会将扬声器的音量开到最大放一首CD里的张学友或者刘德华,抱着吉他的地下歌手们甚至不屑于唱太过流行的歌曲。

  10年时间,兰桂坊的英文菜单依旧如故,成千上万的酒吧却在内地各个城市遍地开花。10年之前在政治课上苦背国家在通货紧缩现状下扩大内需政策的孩子,业已分享十年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若干超重量级国企先后赴港上市,港交所去年融资额仅次于纽约位列世界第二,于是兰桂坊才能和香港股市一样热闹。

  大概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兰桂坊最大的老板把3家分店开到了上海,并且准备在广州、北京再开几家。香港的音像店把来自内地的连续剧放在档口,小小空间内回响着刀郎的“第一场雪”。越来越多的香港家庭看过翡翠台的节目后,在狭小的客厅内播放视野更加开阔的《雍正王朝》。

  兰桂坊也是如此。如果说10年之前它对内地人来说仅仅是个传说中的存在,现在的兰桂坊少了些光环、多了份亲切。我们当然有理由寄望,更多的兰桂坊在内地二线甚至三线城市层出不穷,但也许我们更应该寄望的是,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梦想可以渐渐参差多态。那一个曾被内地姑娘艾敬疑惑“怎么那么香”的香港,终将成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城市——不是它渐渐掉队,而是我们已经跟上。

  香港回归系列报道博客:http://blog.sina.com.cn/ndsd

  (

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