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30年 恢复高考1977-2007[中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8日11:22 东亚经贸新闻

  面孔

  1977年,锁闭10余年的高考终于恢复,全国570万有志青年怀揣惊喜冲向考场,次年春季和秋季,先后两拨人终圆大学梦,开始了改变命运的角力,他们共同的标志是77级、78级。

  30年过后,他们已是这个国家的中流砥柱。

  为官,他们或主政一方,或执掌部院,开始擘画国家的发展,引领民族的航向;从商,他们或投资设厂,或兴业兴产,推动着大中华的经济腾飞;为学,他们或著书立传,或开课授徒,传承千年文明,开创时代新学。

  时代造就了他们,国家选择了他们。

  3600万 当大树回忆起种子

  面孔·故事

  顾长卫:社会变革提供无限可能

  顾长卫1976年高中毕业,那时按常理应该到农村插队落户,但因为政策的一些原因,他被留在城里等待分配工作,但“混”了两年,这样的机会也没轮到他头上。此时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顾长卫形容那对自己来说无异于一道“希望之光”。他说高考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当时参加高考的一批人的命运,更广义的说,是改变了整个中国后来的命运。

  1978年的高考,顾长卫认为自己运气的成分居多。首先,之前他并不知道还有北京电影学院这样一个大学,他也不是从小对艺术充满向往的孩子。只是他从1971年左右就学习画画,而电影学院摄影系是要考画画的;另外,他初三的时候和20几个同学在当地的青少年宫做义工,为他们画一些海报、宣传画之类,经常能得到免费的电影票,那里放电影时他们也时常充当一下检票员的角色,这段时间让他有机会看了无数电影。电影学院招生考影评的环节应该难不倒他。所以他才打定主意报考电影学院碰碰运气。

  顾长卫笑说,当时大学毕业分配到西安电影制片厂,他觉得已经是告老还乡落叶归根了,以后每隔三五年能到北京出趟差,就相当不错了。事实证明,中国后来的发展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人绞尽脑汁也想象不出来的。他们比他们的父辈幸运很多,社会的变革为人们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俞敏洪:两次落榜终入北大

  俞敏洪1978年参加高考,第一次落榜,第二次也落榜,第三次,他考上了北京大学。后来,他创办了“新东方”。

  俞敏洪喜欢读书,而当时的政策是,贫下中农家庭只能有一个子女上高中。姐姐已是高中毕业,所以俞敏洪没有机会。1977年年初,同村一个女孩不愿上高中,俞敏洪妈妈知道这件事后,觉得可以让俞顶替这个女孩上高中,几经说服,学校终于同意了。

  复习了10个月左右,俞敏洪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俞的目标是江苏省常熟市地区师专。当时常熟市地区师专外语录取分数线是38分,俞的英语只考了33分,就这样,第一次落榜了。

  高考失利后,俞敏洪就在家里开手扶拖拉机,插秧,割稻,这样干了两三个月。大队中学教英语的老师怀孕回家生孩子,学生的英语课没有人上。就这样,年仅16岁的俞敏洪成了代课老师。

  代课时,俞敏洪把业余时间都用在了自学上,准备再参加一次高考。复习了大概八个月以后,1979年的高考又开始了。俞敏洪报了名。这一年的高考,俞的同学中有两名考上了。俞的总分过了录取分数线,但英语只考了55分,而常熟师专的录取分数线变成了60分,结果再度落榜。

  两度失利之后,俞敏洪报名参加了专门针对外语高考的辅导班。1980年的高考开始了,英语考试时间是两个小时,俞敏洪仅仅用了40分钟就交了卷。分数出来以后,俞敏洪英语考了95分。五门功课总分是500分,俞敏洪考了387分。当年,北大的录取分数线是380分。8月底,俞敏洪拿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王小波:幸亏没去考文科

  1978年我去考大学。在此之前,我只上过一年中学,还是12年前上的,中学的功课或者没有学,或者全忘光。家里人劝我说:你毫无基础,最好还是考文科,免得考不上。但我就是不听,去考了理科,结果考上了。

  当然,理科也要考一门需要背的课程,这门课几乎要了我的命。我记得当年准备了一道题,叫作“十次路线斗争”,它完全是我的噩梦。每次斗争都有正确的一方和错误的一方,正确的一方不难回答,错误的一方的代表人物是谁就需要记了。我的情况也是这样,这说明我是个好人。若问:请答出著名的十大魔鬼是谁?基督徒未必都能答上来——好人记魔鬼的名字干什么。我也记不住错误路线代表人物的名字,这是因为我不想犯路线错误。但我既然想上大学,就得把这些名字记住。“十次路线斗争”比这里解释的还要难些,因为每次斗争都分别是“反左”或“反右”,需要一一记清,弄得我头大如斗。

  坦白说,临考前一天,我整天举着双手,对着十个手指一一默诵着,总算是记住了所有的左和右。但我光顾着记题上的左右,把真正的左右都忘了,以后总也想不起来。一门课就把我考成了这样,假如门门都是这样,肯定能把我考得连自己是谁都忘掉。现在回想起来,幸亏我没去考文科——幸亏我还有这么点自知之明。如果考了的话,要么考不上,要么被考傻掉。

  易中天:直接考上了研究生

  1977年恢复高考时,他正担任中学老师。担心自己与学生同场考试的尴尬,他放弃了当年冬天的考试,1978年直接考上了武汉大学的研究生。

  当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很多人建议易中天去报考,但是他却“不敢去考”,因为那时候他在一个中学当老师,教毕业班。“我担心我和我教的学生一起下考场,他考上了我没考上。那就没脸教书了!”

  第二年,国家恢复了研究生考试,易中天报考了研究生,“我一高中生,考研究生没考上不丢人,考上了,算我赚了四年。”

  易中天的箱子里面装着唐诗宋词,这是他从武汉带到新疆来的,“纯粹是一种爱好”。经过三个月的苦读,他终以大学本科“同等学力”资格考入学术之门,成为武汉大学中国古典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在13年后重返武汉。

  他们出自77、78级

  ●薄熙来 商务部部长

  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学习,时年29岁

  ●王毅 中国驻日大使

  1977年考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时年25岁

  ●李克强 辽宁省委书记

  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时年23岁

  ●张艺谋 著名导演

  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时年28岁

  ●陈凯歌 著名导演

  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时年26岁

  ●梁左 著名剧作家

  1978年入读北京大学中文系。代表作有电视情景喜剧《我爱我家》等

  ●屠光绍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

  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84年北京大学硕士毕业

  ●李东生 TCL电子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1978年考入华南工学院(1988年改名为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专业

  ●易纲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

  1978年进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学习,经济学博士

  高考改变国人命运

  30年前,崔伟萍还不过是一个偏僻乡村的棉花种植户和拖拉机手。不过,1977年因“文革”废弃10年之久的高考制度的恢复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

  今年51岁的崔伟萍如今已经是北京电影学院的一名教授。回忆起往事,她无限感慨地说:“那是我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崔伟萍回忆说:“当时,为了准备考试我们都起早贪黑,每天起床的时候天空里还是满天繁星。”她说:“每个人都想弥补失去的那段青春岁月。”在那个时代,上大学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遥远的梦。

  为了响应毛泽东“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崔伟萍高中毕业后就来到了沿海省份江苏的一个偏僻农场,成为1700万知青中的一员。1966年,中国的高考制度被正式废止。1970年后,中国部分高校曾经进行过短暂招生,但能够进去读书的都是一些“又红又专”的“工农兵尖子”。

  当时,报名参加高考需要公社的推荐。为了获得“推荐机会”崔伟萍没日没夜地在农场上劳动。她的付出最终获得了回报。“我成了种棉能手,无论是缝衣做饭还是喷洒农药,我样样都行。”崔伟萍自豪地回忆说。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的第一年她就成功地获得公社推荐并顺利通过了考试。

  尽管受到了广泛批评,高考仍然被许多中国人视为改变命运的敲门砖,这是他们摆脱现状、改变命运的一个重要机会。

  对目前已经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就读的赖玉梅来说,高考显然更是一个改变命运的重要机会——她来自南方一个贫困的小山村,来北京读大学意味着她从此可以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22岁的赖玉梅来自江西,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因病去世,留下了母亲和姐弟三人。全家人的生活都依靠种植稻米挣来的收入。她说:“亲戚邻居们一直在教导我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大学,摆脱现在的生活。”

  据统计,30年来通过高考共为国家选拔了3600万人才。

  面孔·明星

   昨天,是2007年高考第一天。今年刚好又是恢复高考的第30个年头。在这个颇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让我们来看看明星们是如何参加高考的。

  最放松的考生 六小龄童

  高考前根本没有压力

  因为受父亲的影响,六小龄童六岁就开始跟父亲六龄童学艺练武,因此从小就对演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76年6月在上海高中毕业后,六小龄童考入浙江省昆剧团艺校,专攻武生。

  回忆起自己的高考六小龄童说,“我们当时的高考根本不像现在这么紧张,当时我们的业余生活比较丰富,快高考的时候我们学校还有各种各样的球队,大家还跟以前那样放松。每次放学回家我还会抽出时间来练一下毛笔字,根本没什么压力。当然从小就受家族的影响,我当时就是一门心思地想要演猴戏,自己又有很好的基础,所以就报考了浙江省昆剧团艺校。”

  最投入的考生 翁虹

  现在想想还是很紧张

  翁虹介绍说,演戏并不是自小的理想,小时候她更希望成为一名舞蹈家。不过香港没有内地这样的高考,那时候,她参加了类似于会考的考试,报考的是香港演艺学院舞蹈科。“当时也是感觉非常有压力,要从几千个人中选择那么十几个,不仅要考文化课,还要考现场即兴表演的东西。”

  翁虹说,文化课过了以后,老师们还会有面试,在一个舞台上放一个板凳,让考生即兴发挥,现在想想还是很紧张的。“不过在备考前紧张也是没有用的,只能是心无杂念,变压力为动力,好好复习功课。” 

  最有才的考生 胡军

  《我的太阳》折服考官

  出身音乐、演艺世家的胡军似乎比别人多一些熏陶,但自小的勤学苦练却是他考上中戏的最重要原因。胡军曾经有个理想,就是报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做一名记者。

  然而,就在胡军跃跃欲试、准备高考的时候,突如其来的一场急性肝炎影响了他的学业。就在他彷徨、迷惑的时候,昔日的幼儿园老师提醒了他,让他决定报考中央戏剧学院。

  在北京考中戏第一试的时候,北京的考生是一千多人。考声台形表,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胡军用意大利原文演唱了《我的太阳》,力压全场。后来经过几轮的考试,胡军最终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并成为中戏第一届表演班的班长。

  最幸运的考生 章子怡

  老师帮忙完成诗朗诵

  章子怡从11岁开始就学舞蹈,到了上大学的年龄了,清华北大肯定上不了,当时她听别人说只要长得漂亮,80%都能上电影学院,于是就去试试。

  章子怡回忆说:“之前参加过考前辅导班,那位老师正是之后我的主课老师常莉。当时她给我出一题:如果前面有一匹狼怎么办?我说,捡起石头砸它呀!说着就用一优美的舞姿表演了一个扔石子的动作,老师看完对我说:你这是舞蹈而不是表演。初试时我朗诵一首诗《如果我是一滴水》,结果念到一半后边全忘了,我就站在那儿,结果是一位男老师接着我的背完了。”

  最顺利的考生 夏雨

  高考其实并不可怕

  夏雨还在读高中的时候就拍摄了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所以也因此落下很多课,等回到学校不久就要高考了。因为受《阳光灿烂的日子》及孟京辉话剧的影响,夏雨选择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

  一切似乎都很顺利,夏雨被学校录取了,成为表演系的一员。回想高考坐在教室的情景,夏雨称感觉有点模糊了,不过当时答题的时候还是有紧张感的,特别是遇到不会的题而卡壳很久,结果浪费了很多时间。

  对考生们的寄语:高考并不可怕,人生拥有诸多的可能。

  (本版稿件综合《新京报》、《信息时报》等)

  我们改变着高考

  十年寒窗,三十年高考。

  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高考不仅是一种制度安排,更记载着他们的人生。就像一首老歌会唤起我们青春年少的回忆,“高考”二字同样刻有时间的印记。

  善感的人们不忘将自己的感恩送给1977年。正是这一年,河流解冻,大地开始恢复生机,中国恢复了因为“文革”而中断了10年的高考。就在这一年,人们奔走相告,漫卷诗书喜欲狂——在570万名报考者当中,甚至出现了不少两代人同赴考场的场面。当年恢复的高考并非十全十美,然而,相较于此前沉闷的十年而言,这一切足以令人高歌。

  今天,当我们以历史的眼光回顾中国改革,相信中国改革的目的即在于重建秩序文明,就不难理解1977年恢复高考不啻是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开端,是中国社会重生的宝贵机缘。

  不过,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高考制度本身也面临许多危机与挑战。作为一种遴选人才的程序,人们更关注的是它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在这方面,除了教育资源地域性分配不均衡、一些研究型大学招生本地化倾向越来越严重之外,“超考生待遇”同样受到人们的广泛质疑。近年来,有关加分、保送和招生黑幕亦屡见诸报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高考精神在一些地方被人为扭曲。

  在我们重新检视恢复高考三十年时,回顾它为社会解冻带来的往日荣耀时,我们更应该积极思考的是——通过高考,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究竟要树立怎样一种品性与效力,标榜怎样一种精神气质。

  历程

  30年来每年夏天高考依然,但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已发生巨变。

  30年前虽然物质生活贫乏但是孩子们拥有一个无拘无束的童年,30年后虽然有吃有穿但是所有人都在为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而愁眉不展。

  30年前只要跨进大学校门就是“天之骄子”,30年后一旦走进大学校园往往就会成为需要心理辅导的问题青年。

  30年前国家拨给大学生全部学费,30年后大学生要花钱买教育服务。

  30年前大学毕业后国家统包分配,30年后大学毕业生像撒传单一样到处投送简历推销自己……

  3600万 当时代抚摸着年轮

  历程·主题歌

  高考作文命题见证时代的印痕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今年,30年30次高考。30年来,高考共为国家提供了3600万人才。可能很多人已经记不清当年是怎么参加考试的,却能脱口说出当年的高考作文题。高考作文题已成为一种标志、一种情结,留在一代代考生的记忆深处。

  每个时代,每一代年轻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都不同。我们通过梳理历年高考作文题目,仿佛看到了时代变迁的倒影。当一代代青年才俊面对高考作文奋笔疾书的时候,其实也是在用青涩的笔触表达他们对一个个时代命题的思考和抱负。

  一场激烈的考试过去了,而火热的时代扑面而来。一代代年轻人开始用自己的人生实践来书写时代命题的答卷。

  1977年到1979年

  受“文革”影响政治色彩重

  1977年高考题是各地自主命题。黑龙江省作文题是《每当我唱起〈东方红〉》。从当时各省试题看,作文题目既有比较鲜明的政治色彩,又有振兴中华的热切愿望;既有对错误观点的批判,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礼赞;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又有对伟人的怀念。这是因为:一方面, 命题还没有摆脱“文革”前高考作文命题的泛政治化的倾向;另一方面,由于刚刚粉碎“四人帮”,各地考生中30岁左右的“老三届”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样一些题目更能拨动经历了十年浩劫的苦难和上山下乡磨炼的知青考生的心弦。

  1980年到1989年

  向关注社会热点转化

  第二阶段高考作文题完全摆脱泛政治化的倾向, 由关注政治热点向关注社会热点转化。考题对准经济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环境污染等,视角广阔。

  这一阶段,一些被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经常被当做高考作文的命题。如:人才问题(1981年的《毁树容易种树难》)、环境污染问题(1985年给《光明日报》写信,反映学校受污染的情况)、社会风气问题(1986年以《树木·森林·气候》为题)等。

  1990年到1999年

  向关注时政热点转化

  这一阶段我国既处在全面开放、深化改革的年代,又处在国内外政治局势不够稳定的时代。因此,高考作文命题又由以关注社会热点为主向关注政治热点为主转化。

  1991年的高考作文试题《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这道题似乎是和当时的政治背景不无关系。1989年至1990年东欧发生剧变,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面临着一个非常危险的转折点——好不容易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历国内外风波之后,又面临着是继续改革开放,还是重提阶级斗争的重大抉择。

  1995年的高考作文试题,要求考生就提供的寓言诗《鸟的评说》这一材料发表议论。应该说,寓言诗《鸟的评说》在相当程度上间接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由于种种矛盾而造成的不和谐状态。

  2000年到2006年

  向关注人本化生存转化

  高考作文命题的第四个阶段,从内容上,由过去的关注政治热点、社会热点发展到关注人本身。

  2003年的高考作文试题,由关注政治热点和社会热点演进到关注人本身。其选用一则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寓言,以此说明人类的感情因素、交际关系直接影响到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这是当年高考作文试题带给考生的思考,也是带给全社会的思考。从2004年开始全国高考试卷不再全国一盘棋,全国共有4套卷,都是关注人本身。

  考生的作文也从喊口号、唱赞歌发展到注重文采、个性张扬。30年全国高考的作文命题,走过了一条不断探索的改革之路。而这30年来走过的每一个脚步都打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每一道高考作文试题,都会勾起我们对过去的回忆与思考,都能够看到我们伟大的祖国从十年浩劫中走出来以后,中国人民在改革中的兴奋、成功、挫折、阵痛。

  历程·分镜头

  两代人从享受高考到消费高考

  30年的春秋,弹指一挥间,关于那个火热的年代和那份奋发的意气,大多被尘封了。但关于那场高考,仍萦绕在多少人的心头。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记忆。当他们中的有些人的后辈也将踏上这征途时,记忆在重演,命运在轮回。30年来,“高考”已被塞进了太多太多本来不属于自己的元素而变成了令人心惊胆战的“指挥棒”。在这根“指挥棒”下,悲伤与喜悦、失望与希望,甚至财富与智慧、卑鄙与高尚,都交汇在考场内外。

  两代人的高考轨迹在30年后出现了重合,无论是77届,还是07届,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机缘的巧合,也将会是一份难得的回忆。

  老爸的1977

  我是年龄最小的考生

  姚强,1961年出生,现任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30年前,刚满16岁的他参加了首届高考。姚强出生在山东泰安,在上大学之前,他只念过一年的高中。高二时,他所在的平阴县一中选拔了18位学生参加1977年高考。他幸运地成为了其中的一员。他回忆,当时整个社会对考大学没有任何概念,自己也没有任何压力,老师让去考就考。在准备高考的阶段里,姚强用了“日夜奋战”四个字来概括。“那个时候我们没有任何复习卷子,因为我只上过一年高中,没有学过几何。高考前作文也只做了不到十篇。”当年只有16岁的姚强并不知道紧张,甚至也不理解在高考的考场上为什么有人会紧张地晕死过去。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老少同场是一道特殊的风景。又瘦又小的姚强自然成了考场上的小朋友。

  高考结束后,姚强在1978年的1月份等到了体检通知。“等来了体检通知就相当于考上了大学,所以全家人特别激动,妈妈还特意拿出酒来让我的同学来家里玩。”在当时信息闭塞的时代,这些学生不知道高考是怎么回事,不知道什么是填报志愿,更不知道三年的大学和四年的大学有什么区别。姚强的老师曾告诉他们,如果通知上是三年大学,那就不要上,要是四年,就上。姚强最终考上了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现为山东理工大学)的农业电气化专业。“我当时看到通知书上写着是四年,我就想这肯定能上了。”后来他才知道,三年的是专科,四年的是本科。对于那年的高考,姚强始终在以一种敬畏的口吻强调着,那是一场改变命运的考试。

  儿子的2007

  我的事情我做主

  时间的巨轮一刻不停地转动,命运的轨迹在30年后发生着不可思议的重合。姚强的儿子今年就要参加高考了,他用一种朋友式的语气告诉儿子:“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姚一凡,18岁,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应届毕业生。他今年报考了北京邮电大学的电子商务与法律专业。

  高考,从没有放慢过改革的步伐。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到大张旗鼓地扩招;从“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经济管理专业的火爆走势;从3门考试到“3+2模式”,它作为一面旗帜,毫无疑义地成为了这个世纪人生起点的先决条件。不可否认,30年的时光让我们对待高考的感情有着百转千回的心境。

  “现在的高考和30年前比有着太多的不一样,但它的性质没有变,它本身相对的难易程度没有变。”姚强说。儿子马上要高考,但作为老爸,姚强似乎没有其他家长如临大敌般的情绪。在刚刚结束的欧洲冠军联赛中,姚强几乎每天半夜都会陪儿子看足球比赛。一句“放心睡吧,两点半我叫你起来”让姚一凡的心里踏实多了。

  对于这次高考,父子二人都看得很淡,“我告诉他,既要认真对待,又要知道,这只不过是人生的一道小门槛,未来的路还很长。”姚强说道。另一方面,老爸对儿子的成绩显得十分肯定。他表示只要儿子发挥正常,考上理想的大学应该不成问题。“我希望与他分享思考,而不是让他在我的影子下生活。这次报志愿,我们只是给他提供了参考,最后拿主意的还是他。做家长的对孩子的宽容和关爱比什么都重要。”也许是遗传老爸当年考试良好的心理素质,姚一凡现在已经把考试后的生活安排满了——考完试学开车,7月份去趟英国,8月份上22天的托福班。

  历程·变奏曲

  赶考 让梦想照进现实

  高考,在许多人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在2007年高考到来的时候,我们唤醒1987年、1997年两个不同年代考生的高考记忆,请来2007年参考的学生,让他们共同来见证不同时空之中的高考人生……

  1987——理想篇

  实现理想的惟一出路

  主人公:李广峰

  高考年份:1987年

  现在身份:石家庄新奥燃气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我本人参加高考有两个动机。一是实现当外交家的志向,因为我的俄语成绩一直特别好;第二个就是离开我生活的村庄,到城市去看看。对我来说,只有考大学一条路。虽然当年的高考堪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1987年的高考给了我们一个机会。

  我的高考成绩是河间四中的第一名,全县第六名。那年我们班一共考上了5个人。

  1987年正处于中国社会的变革期。当时的大学生比较穷,但思想前所未有的活跃。在关心国事、针砭时弊的同时,大家也在不断完善自我。那时,校园流行弗洛伊德、尼采、梁晓声的书,流行席慕容、舒婷和顾城的诗。同学们嘴里哼的是邓丽君、费翔的歌。当时校园里的文学讲座很多,同学们经常的娱乐活动是到霞光影院看场电影。我们重视社会实践、勤工俭学,我们班就曾集体去判卷子,判一份卷子一两分钱。

  我一直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

  -寄语考生:知识永远是最重要的,没有好的知识储备就没有成功的基础。社会知识也是知识。当然,知识并不是一切,仍要付出不懈努力才能成功。

  1997——并轨篇

  高考前夜为学费失眠

  主人公:付亚涛

  高考年份:1997年

  现在身份:职业军人

  我那年是7月7日高考,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一间宿舍里挤了十六七个人,6日晚上那个热啊,汗水浸透了床单,又转化成热气,蒸着即将高考的我。我几乎整夜都没有睡着,听着旁边同学熟睡的鼾声,我就更着急,想着30%的升学率,更多想到如果考上大学,上万元的学费会给父母带来多大的压力……就这么似睡非睡地挨到了天亮。

  1997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正赶上了普招并轨,光学费每年2500元。而高中阶段,女生每月的伙食费是40元左右,如果是农民家庭,这是一个家庭两三年的收入,所以就出现了有的农村家庭卖粮食、卖牲口,砸锅卖铁供孩子上大学的局面,有的家庭还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助学贷款还很难申请,大学校园里,一些家境不好的同学,就格外地忙碌,做着各种各样的兼职,勤工俭学。而一些家庭实在困难的同学,只好忍痛割爱,最终没能迈进大学的校门。

  -寄语考生:通过高考进入大学,重要的不是要学习多少知识,而是为了拓展视野,接触更多的人,读更多更杂的书,这是丰富人生最好的方式之一。

  2007——探索篇

  高考可不那么美妙

  主人公:王凯

  高考年份:2007年

  现在身份:考生

  6月5日下午,学校举行了毕业典礼,老师叮嘱着我们:“这两天别拼命看书了,吃东西注意卫生,千万不要吃冰棍雪糕……”因为我们就要放假回家调整了,老师把需要提醒的,一样不漏,他们的良苦用心,感动了所有的同学。

  我们和外界的说法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外界说我们自我,其实我们懂得协作才能双赢;外界说我们压力有多大,可是我们班的同学这两天都很平静;外界说老师给我们的负担过重,可是我们老师很早之前就开始为我们减压了。我们也不像外界说的那么现实,大家对学校、对老师、对同学感情深厚,文科班的女生,在高考之前还为别离而垂泪。

  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我考了全年级第一,算是一直在稳定地进步,可能是父母心里有了底,他们倒也不紧张。

  我安慰自己:不要有太多的期望,只要安安静静地过好这两天,正常发挥就可以上北大了。祝福所有和我一样明天高考的同学,今晚睡个安稳觉!

  -寄语考生:磨炼自己的意志,无论成功失败,相信自己是最强的。即便高考暂时失利,但这不意味着不会成功。条条大路通罗马,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给人提供了更多机会。

  (本版稿件综合新华社等消息)

  恢复高考30年大事记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

  1985年教育部规定:从参加统一高考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自费生。

  1985年以后,高考改革的总体趋势向减少高考科目方向发展。先是将理科7门、文科6门各减为3+2共5门,上海则实行“3+1”方案。同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1989年8月,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逐步在全国推行。

  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

  1999年,教育部开始推行“3+X”科目考试方案。2000年,北京、上海、安徽进行春季招生的改革。高考由一年一次增加为一年两次。

  2001年4月2日,教育部宣布取消对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的限制。

  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第一次全面实现网上录取。

  2003年,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2006年,教育部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

  2006年,在北京、上海两地试行高考自主命题后,高考考场上共有15个版本的高考试卷。同年,考虑到天气炎热,高考比以前提前一个月举行,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的7、8、9日。

  2007年3月5日,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重返大学校园。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