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金沙遗址展出3000年前黄金面具(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0日06:27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成都金沙遗址展出3000年前黄金面具(图)
6月9日,拍摄的国宝级文物“金面具”。新华社发

成都金沙遗址展出3000年前黄金面具(图)
金沙出土超级国宝金面具亮相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昨天是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成都金沙:金沙遗址博物馆正式向社会公布并展示了近期出土的又一件国宝级珍贵文物---金面具。据了解,这是东亚发现的3000年前保存最完整、最大的一件金面具,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昨日对金面具亮相进行了现场直播。

  今日起,市民在金沙遗址博物馆陈列馆第四展厅可观赏到这件精美绝伦的文物。

  (记者陈国忠郭庄)“金沙遗址今后可能会有一个特别的名字---金面王国。”昨日上午,金沙遗址博物馆馆长王毅兴奋地说。让王毅如此激动的是该馆近期出土的又一件国宝级珍贵文物---金面具。

  金面具搬家特警护送

  昨日10时许,记者在金沙遗址博物馆遗迹馆看到,金面具安放在一个红色双层锦盒中。锦盒是根据金面具量身订制的,具有防震、防水等功能。11时零6分,在特警及

文物保护人员护送下,载着金面具的精致花车驶向陈列馆。沿途500米,羌人祭师队、“傩戏”表演队、“藏戏”面具表演队、“羌鼓”表演队等多支表演团队共同进行祭拜和演出活动。原生态的乐器、地方特色的服饰、别具一格的舞蹈,让人目不暇接。

  11时24分,花车到达陈列馆门前。“3-2-1”在众人兴奋的倒计时喊声中,金面具展现在市民面前。与此同时,陈列馆前1米多高的祭台上,身着远古先民祭祀服装的“祭祀人员”发出一声穿越古今的呼喊,缓缓挥动手中的神杖……表演结束后,金面具被送入陈列馆第四展厅。在这个展厅中,还摆放着“太阳神鸟”金箔。王毅表示,今日起,市民到金沙遗址博物馆就能看到金面具了。

  在

中央电视台演播室,一些专家看了金沙遗址出土的金面具后惊叹连连。北大教授李伯谦说,中国考古中发现这么完美、体量这么大、这么精致的面具不容易,说不定是某位蜀王的面具。易中天教授认为,金面具是古蜀人与神之间交流的“中介”。

  3000年前石磬带来天籁之音

  昨日10时至14时,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以“遗产”为主题,对整个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此次直播活动,也是央视继去年直播金沙考古之后,再次与成都合作,在金沙遗址举行大型电视直播活动。

  去年央视直播时在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时期石磬,昨日同时面向公众展示。该石磬形似半圆,为砂板岩,灰色泛黄,一面较平整,另一面略微起伏,边缘有大小不一的击打痕迹。现场播放的石磬测音短片让市民聆听到了3000年前的天籁之音。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幸晓峰研究员认为,这件石磬“具有较好的音乐声学性能,敲击发音,听觉感受音色清亮、圆润,音高清晰、纯净”。

  据了解,测音是通过科学手段得到石磬的音阶、音高和声音振幅等数据,从而推测出3000年前金沙人的制作工艺和水平。为了得到最精确的数据,此次为石磬录音的话筒,价值高达3万多元。

  模样好熟悉

  

三星堆青铜人面具差不多

  宽19.5厘米、高11厘米、厚仅0.04厘米,重46克。面方形,额齐平,大立眼,鼻高挺,阔口长耳……看着金面具,记者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它与三星堆遗址一、二号坑中出土的青铜人头像、青铜人面具在造型风格上基本一致。金沙遗址博物馆馆长王毅表示,通过金面具背面的痕迹推测,它有可能是附着在某种物体之上,应是古蜀时期的神.面具。

  金面具在中国先秦很少发现,而在中东和埃及出现较早。有学者认为金沙遗址的金面具等很可能是通过古印度的途径,采纳吸收了西亚文明的类似文化因素加以改造创新而成。但另一些学者认为古蜀文明自成系统,应是基于中原技术的地方文化因素。

  出土很意外

  皱巴巴“烧饼”竟是金面具

  金面具是今年2月12日出土的。王毅介绍说,当日,他带领考古人员清理8号遗迹时,意外发现在去年发掘面下不到两厘米的地方,有一个黄灿灿的角。当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将这件金器连同泥土取出来时,它看上去像一个皱巴巴的烧饼。王毅小心翼翼地剥掉上面的泥土,“我先看到两只大眼睛……”金沙又一件国宝级珍贵文物金面具就此出土。

  本报记者郭庄陈国忠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