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心理学教授撰文盘点中国式饭局社交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0日09:5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10日电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管健在最新一期的《人民论坛》上撰文分析中国的“饭局社交”现象。文章说,当关系网、社会资源、人脉被看得越来越重要,当餐桌文化不断兴起,饭局和社交的一拍即合就成为了目前国人社交最普遍的方式。饭局已经不是简单的解决温饱而已的一次进餐活动,其中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目的和功能。

  饭局何以与社交联姻

  文章认为,在中国,饭局之所以和社交有着紧密的联系,根本是在于中国的独特文化和文化心理。中国人历来重视熟人关系的搭建和沟通,一方面熟人关系是一种工具主义倾向,从中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与利益,另外它也可以为个人内心提供安全的社会支持。所以,即使在法制社会和规范社会的今天,中国的生活领域和工作领域的界限仍然是不明朗的,这使得熟人社会中的凭借关系和门路与法制社会凭借规范与约束而形成的界限与区别显得十分模糊,人们常常在制度化的社会中依然运行个人的关系理论,凭借熟人关系而开展下一步的业务工作。这样,在社会生活中,许多由专业领域和正式组织领域中产生的原则和制度有一部分被熟人社会中的关系网所战胜,这种强化力量使得工作和吃饭变成了更为紧密的连续体,使得“饭局”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饭局”可以不断延伸关系的网络,可以获得新关系,巩固老关系。

  文章还分析了为什么“饭局”能成为最普遍社交方式的原因。文章说,“吃”是人类最大的“公约数”,其他活动人们的普遍认同性要小得多,有的人爱看戏,有的人爱听歌,有的爱旅游,有的爱运动,所谓众口难调,但事实是,每个人都要“吃”,所以在这一点上人类是没有差异的。而且这种活动还不怕重复,每天都有此需要,今天完成明天还可以继续,今日的需要满足后明日的需求仍然会出现。另外,从互动性上考虑,关系的达成需要高交往性,而“饭局”恰恰满足了这一需求,觥筹交错之间传达了情谊,沟通了思想。饭桌的氛围是相对轻松的,人们可以聊及的话题又无所不包,言语间的你来我往常常能在最短暂时间内相互了解和彼此熟识。此外,在酒精这种催化剂的作用下,人能很快进入忘我的状态,从陌生到熟识,从熟识到亲密,一系列助推器的协助使得吃饭日益成为了工作的第二场所。

  五花八门的中国式“饭局社交”

  文章指出,人们在“饭局社交”中相互联系、互通信息,形成饭桌上的“熟人同盟”,所以才有了“一切情谊尽在酒中”、“酒逢知己千杯少”等耳熟能详的表达。但是,饭局文化也带来了一些负效应,比如铺张浪费的“吃文化”、“疲于奔命的赶饭局”、“没完没了的应酬”等就成为很多人的一大烦恼,也使很多人因为“饭局社交”问题而患上社交疲劳症。

  文章列举了各式各样的“吃请”一族:为了利益“攒”饭局者。这部分人大都为了某些或是个人的或是自己所属群体的利益而有事相求于他人,交换过程中以饭局交换情谊和利益;

  为了感情“拉”饭局者。这类人参与的饭局大都是感情联络式,其中不妨一些单纯诉说情感式的交流,如同学聚会等,但更多的是通过某些感情的联络而发现更多的人脉资源,为了今后的利益而提前储备足够的社会资本;

  被动无奈“陪”饭局者。这类人受饭局所累,其中一类是单位的负责接待的员工,每日的工作就是接待和迎来送往,有谈生意的,有检查的,有督导的,反正全部是高接远迎的,为了个人的职位,为了企业的发展,不得不处处陪饭局;另一类人则属于“拉”和“攒”饭局的目标者,即那些手中有权、有钱或有资源的一部分人,他们成为“饭局”中的座上客,铺天盖地的饭局躲都躲不开,顶着工作餐的帽子也常常不醉不归,不但弄得身体上消受不了,身心也格外疲惫;

  为了信息而“找”饭局者。这类人在社会生活中多少有些信息焦虑倾向,一旦失去和他人沟通的机会便感觉受冷落,一旦失去很多信息就感到被排斥,所以积极参与饭局,只要自己不买单,这样的饭局何乐不为。这类“找”饭局的人信奉的是通过饭局可以获得新信息,了解新情况,认识新朋友,发展人际关系新空间。

  文章最后指出,在这场“工作变吃饭”的大潮中,没有多少人可以抵挡和改变。在一个充满陌生人的社会中,人们千方百计的迅速连接和扩张自己的”熟人社会“关系,这本身有其文化的底蕴和心理的民俗性,但在现代化进程中,“饭局社交”也一定会发展和变化,一定会朝着更文明、更健康的方式前进,必然会在人们反复的实践中“去其糟粕留其精华”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25,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