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报人陈陌军:祖国关心,港人有亲身体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1日15:09 金羊网-羊城晚报
老报人陈陌军:祖国关心,港人有亲身体验
1991年12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在接见经济导报社代表团时与团长陈陌军握手

  陈陌军活跃于香港传媒界经济界数十年,为促两地经济交流,他说———

  □本报记者 邓琼

  1947年元旦在香港创刊的《经济导报》,是迄今为止香港最长命的经济类中文专业周刊。年过八旬的陈陌军老人,是当年的创刊股东和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社长。他始终坚持爱国爱港立场,是活跃于香港传媒界、经济界数十年的风云人物。趁陈老回广州小住的机会,记者采访了他。

  陈陌军老人说,《经济导报》是一份由香港一批经济记者私人入股,加上一些工商业者集资创办的同人刊物。在香港办刊物,大多有老板支持,而这份周刊却只靠十多位穷记者空手办起来,定下了“扎根香港、爱国爱港”的一贯立场。多年来,它为促进香港、大陆的经济发展与合作穿针引线,广设平台。《经济导报》这块招牌,在两地都受到信任和尊重。陈老说,包括他自己在内的老一代导报人,都对异族入侵、民族苦难有切身体会,希望能用自己的职业生涯为祖国摆脱贫弱做一些实事,所以能顶住各种压力把周刊办下来。

  陈老说,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祖国的命运,也让导报迎来了新的发展。那个时候,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对外封闭状态,国内无论是官是民都很想了解国外也包括香港的资讯,以便引进外来资金、技术,加快本地经济发展。这个时候,《经济导报》凭借多年的良好口碑,成为被允许在内地发行的少数几份香港报刊之一。

  接下来,在陈陌军的带领下,这份经济专业周刊在多个领域成为了两地瞩目的焦点:1980年2月,导报与新华社(其后改与《北京经济日报》)合办《中国经济新闻》中英文周刊,这是香港第一份同内地新闻机构合办的定期刊物,出版至今;同年,先后两次邀请包括许涤新、薛暮桥在内最权威的中国经济专家,来香港举办收费旁听的大型经济研讨会,开一时先河;1982年、1983年,在香港报刊中首次在内地建立通讯员队伍、设立办事机构;1991年12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在北京接见经济导报社代表团,长谈一小时,这是香港报刊中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获国家最高领导人单独接见的代表团……说起历历往事,陈老始终沉浸在激动当中,不是为了自己所做的这些工作,而是为所亲历的祖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感到自豪。

  1997年7月1日,陈陌军曾作为3000名受邀代表之一参加过香港回归祖国的盛典,他对于回归后香港同祖国的关系充满了信心。他说,10年来,祖国对香港的关心支持有目共睹,港人也有亲身体验。“一国两制”不仅是大势所趋,更是人心所向。但香港毕竟受过100多年殖民统治,旧时代遗留下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陈老希望,有关方面要更好地从香港实际出发,真正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的深刻内涵,把工作做好,使香港在内地与国际市场联系中发挥桥梁和中介作用,在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中继续担当重要的角色。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