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组织学生跳校园集体舞引发热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2日07:45 东亚经贸新闻

  本期话题:教育部组织创编的《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决定自2007年9月1日起,在全国中小学校全面推广。这就意味着,今年秋季开学,全国所有中小学生每天都必须要跳校园集体舞。据了解,《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包括小学组《好朋友》、《阳光校园》、《小白船》,初中组《青春旋律》、《校园秧歌》,高中组《青春风采》、《校园华尔兹》等7个校园集体舞蹈。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称,让中小学生跳集体舞,是为了丰富体育锻炼内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这7套校园集体舞将安排在每天的学生大课间和课外集体体育锻炼时间进行。集体舞并不是要取代课间操,而是要安排更丰富的体育锻炼内容。每套舞蹈大约4至5分钟,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跳一遍或多遍,或者跳多套。

  别让“校园集体舞”成学生新负担

  作者:曾光 年龄:28岁 职业:行政人员

  教育部善政连番出台,显现了教育主管部门推动素质教育的良苦用心。毋庸置疑,校园集体舞的观赏性、科学性和娱乐性相比之前单纯的广播体操,迈进了一大步。但是,“中看”并不意味着“中用”。

  笔者认为,政策是否适用以及如何落实都不是政策制定者凭借经验、想象和美好的意愿所能决定的。

  教育政策的制定是要平衡国家规划、学校利益、家长期望和学生健康等多方面因素才能成行的。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正确性毋庸置疑,但现在的学校里分数才是真正衡量学生好坏的不二标准。

  目前,中小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业负担过重,升学压力过大。学生靠分数升学,教师靠升学率评优,学校也要靠升学率来扩充生源。在应试教育的标准下,集体跳舞是否能够达到原本初衷?另外,集体舞的推行必然会导致学校要占用学生大部分课余时间去完成,当然,学校也可以通过形式主义或敷衍塞责的方式去推行,那么,这是不是也违背了政策的初衷?

  其次,笔者认为,“锻炼身体”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是多元的,也是自由的。素质教育的最本质特点,是从人性出发,尊重人的个性,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应试教育则不同,在教学上,采取“填鸭”式教育方式,强求统一;在目标上,只以成绩为中心。既然为“培养审美情趣”而“锻炼身体”,那就应该尊重学生个性,帮学生设计适合自身特点的锻炼方式。

  总之,不要让学生们在负担下跳舞,也不要让跳舞成为学生的新负担。

  校园集体舞彰显学生青春活力

  作者:吴丹 年龄:25岁 职业:研究生

  都说现在的中小学生课业繁重补习班多,导致户外运动越来越少,体质越来越差。而教育部提出,将集体舞作为中小学生的每日必修课,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件大好事。

  首先,就像教育部负责人说的,校园集体舞可以提高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每日的课间操对学生来讲更多的像是完成一个课程,虽然是运动,但却枯燥乏味。而舞蹈是韵律和美的结合体,能够锻炼学生的灵活性和肢体协调性,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审美能力,是当代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舞蹈能够深化这种能力,学生时代的审美观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这对学生来说比较重要。

  其次,学生们的书包朝着“大”的趋势发展,表明学生课业压力很大,“减负”非常急迫。在课间操的基础上跳集体舞,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也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对健康有诸多好处,毕竟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来说,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更重要,何况“是药三分毒”,多多运动是增强体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再次,校园集体舞给了学生一个公开享受青春的机会。大多数中小学生都向往青春活力并乐于跟随时代的脚步,但是在学业面前不得不将这种愿望偷偷进行。有时候,一旦被发现,就被家长看做不务正业。如果学校将集体舞作为一种必修课,就会给学生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实践这种青春活力。这样,也可以使学校和学生的距离更近一些。

  最后,笔者希望舞蹈能够符合年龄特征,并能够经常更换。

  (记者 刘瑛 整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