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声:一切从零开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2日14:38 周末

  【周末报报道】-左元

  你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你在八十年代有什么特殊的记忆?这些记忆对你以后的人生有什么影响?

  左元与你一起回望八十年代。

  采访地点:江苏省高校影像文化研究中心

  采访时间:2007年5月31日

  姓名:董介人性别:男年龄:72岁职业:教师对80年代印象:80年代的师生关系处得真是不错,我们共同克服了创办摄影艺术专业时的各种困难。

  人物档案:

  1935年4月,生于哈尔滨市

  196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

  1985年,创办南京师范大学摄影艺术大专班

  1992年,获徐悲鸿奖学金“开办摄影教育奖”

  1994年,获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成人教育摄影建设与教学成果一等奖

  1996年,获中国摄影家协会对摄影事业有特殊贡献荣誉奖杯

  2002年,获全国高校摄影联合会摄影教育重大贡献奖

  2004年9月,退休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兼任全国高校摄影联合会高校摄影教育委员会主任、江苏省高校摄影学会顾问、江苏省高校影像文化研究中心学术顾问等职,美国纽约摄影协会荣誉高级会士,日本佳能公司优秀摄影师,加拿大中国摄影学会艺术顾问

  董介人先生是我的摄影老师,是我20年来所不敢忘的老师之一。可是毕业之后,我就放下了相机,“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藤野先生》)。

  但是,先生是南京师范大学摄影艺术大专班的创办人之一,是80年代摄影热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回望80年代,不采访他是不应该的。

  但是——但是当我找到先生的时候,先生说:“董老师这么大岁数了,别搞了吧!”推辞再三,直到我说:“董老师请支持我的工作啊!”先生才答应接受采访。采访前后,先生又反复叮咛:“创办摄影艺术专业,我只是牵了个头,当时还有南师大现任副校长王小鹏、校办主任朱毅、美院前副院长朱敦俭等老师都参与了创建,事情是大家做起来的,你写的时候,分寸、语气要注意,要从‘爱护’董老师的角度出发!”

  后来这些同志相互通气:你到南方去,路过南京,得跟老董打个招呼,他“雁过拔毛”,咱们就“雁过留声”吧!

  董介人:我本来是学中文的,留校后搞戏曲理论和电影文学。我曾经是江苏、辽宁两个省的电影评论员,有评论员证,随便到哪个电影院看电影,不要钱,看后要写评介文章。后来搞“文革”,就那几部样板戏,别的没得看了,我就钻桌肚里搞摄影玩了。

  左元:“钻桌肚里搞摄影”?董介人:那时候条件艰苦,一般摄影爱好者没有暗房,有的在厕所里冲、印照片,我是把大方桌的桌腿垫垫高,用军用雨衣蒙在上面,四面遮起来,成了“暗房”。红灯泡也没有,就用红纸把白炽灯泡包起来。

  “文革”后,开始我在南师美术系教《艺术概论》和《古代诗文选》,后来美术系要开摄影课,我业余喜欢摄影,比别人熟悉一点,根据当时需要,就教摄影了,业余变成专业,就搞起来了。

  80年代初,我国摄影事业迅猛发展,但是摄影专门人才缺乏。创办摄影专业,我们很早就有了这个想法,办起来的契机是煤炭工业部和江苏省摄影家协会想委培一批摄影干部。1984年,我们学校向省高教局打了开办摄影艺术专业的报告,前后忙了一年,批下来了,两年制专科,1985年第一次面向全国招生。第一届招了60个学生,进来的时候,最大的四十几岁了。一个好处,他们也知道进来不容易,所以老师、同学上下一心,众志成城。

  上马很困难,一切从零开始,只能摸索前进。没有教学计划,没有教材,没有师资,难啊!

  关于当年修订教学计划,董先生在他的论文《一切从零开始》(入编《中国高校摄影教育研究》并被评为优秀论文)中曾作了简单的回忆——

  摄影艺术大专班开办之后,首先着手解决的大事,就是制订教学计划。此事还真费了不少周折,因国内无成品可参考,连半成品也没有,只好把手伸到国外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材料到手之后,一看,不合乎我国的国情——人家的计划是不错,可是我们的设备、师资、学生水平都跟不上,只能参考,搞我们自己的教学计划。经过反复的修订,搞了多少次也记不清了,多方面听取意见,感到圈内的意见很管用,圈外的建议也有参考价值。就这样第一稿试行教学计划拿出来,然后边干边改。这个教学计划基本的框架是三大块,27门课:第一大块为提高文化素质类,7门课;第二大块为提高艺术素质类,8门课;第三大块为提高技能技巧类,12门课。按着这个教学计划运转多年,师生反映不错,也深受国内高校摄影同行注目,或引用或参考。一些同志说,总算有自己的孩子了,美丑都是自己的。

  没有教材,自己写。看这张照片(题图),暑假,高温35度以上,一个电风扇,在背后吹一吹,写讲稿,编讲义,屁股上生褥疮,后来一边一块老茧。办公桌也没有,就趴在吃饭的小矮桌上。白天黑夜搞,编写了四种教材,油印,每种厚厚一大本。

  没有老师,怎么办?我教摄影技术理论与实践、摄影构图与造型、毕业论文指导几门课。然后“全民动员”,本校牵涉到的老师都请过来,摄影光学,从物理系请;摄影化学,从化学系请;摄影美学,从中文系请……都请最好的。再一个,全国,特别是江苏、北京的著名摄影家基本都被我们请来上过课。我们当时的口号是“雁过拔毛”。路远的,专门请也不太方便,费用、时间上都要考虑,我们就打听着谁要从北京出发到南方了,赶紧打招呼:一定得经过南京给我们讲课!后来这些同志相互通气:你到南方去,路过南京,得跟老董打个招呼,他“雁过拔毛”,咱们就“雁过留声”吧!国内大家都来过,像吴印咸(延安出来的老摄影家)、石少华(中国摄影家协会前主席)、袁毅平(《中国摄影》杂志前主编)、黄翔(傅作义的副手,起义后任水利部副部长)……陈复礼(香港中华摄影学会终身名誉会长、中国摄影家协会前副主席)来过三次。新加坡影艺研究会会长林光霖也来过。

  资金不足,我们在楼间空地、山坡上用草席盖了五排暗室,每排7间左右,盖了三十几间。我们的暗室,同学进校的时候分成小组,一个小组一个,钥匙交给他们,里面的东西都交给他们,两年后毕业时再归还,24小时可以进去,所以同学提高比较快。

  我们当时规定,进暗室不要带手表,把任务完成了再出来。同学经常带点面包进去,搞完出来一看,天亮了!

  学生大多是中年人,成家立业的不少。一次,有个同学把小孩带到学校来,进暗室,小孩没人陪,也带进去。在暗室一搞一通宵,孩子在废纸堆上睡着了,夜里口渴,迷迷糊糊地顺手拿起旁边的一个药水瓶子,打开盖子,送到嘴边了,还好,被他父亲发现了,大喊“不能喝”,才没出大事。

  20多年下来,摄影班出了不少人才,有教授、研究员,有高官,有企业家。

  因为咱们摄影艺术专业办起来了,国家也来人看了,国际友人也来看了,觉得还不错。80年代组织中国高等摄影教育考察团,有我一个。

  我们到读卖新闻报社参观,刚进大楼,有摄影记者下来给我们照相,等我们到了摄影部,照片出来了,背景用电脑置换过了!

  左元:对,正想请您说说考察日本摄影教育的事。董介人:1987年5月,中国第一次组织高等摄影教育考察团到日本考察,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校长李德良教授为团长,成员有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陈淑芬、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韦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徐国兴,还有一个就是我。

  我们还没有一所专门的高等摄影院校,当时日本已经有各种摄影专门高等院校18所,还有很多大学有摄影专业。我们参观了八九所大学,人家设备也好,教材也好,都规范了……差异太大了。回来我就发奋与师生一道想方设法一步一步向前走,办好我们自己的摄影专业。现在我们全国近百所院校有摄影专业,江苏4所院校已有摄影本科,我们南师大开了摄影专业硕士点。

  还有,快,快到什么程度?我们到读卖新闻报社参观,刚进大楼,有摄影记者下来给我们照相,很随便地就照了。我转脸一看,背景很乱啊!正想着呢,记者说:“各位先生,等到我们部门参观的时候,就可以把照片给各位了。”也就几十分钟,等我们到了摄影部,照片出来了,背景用电脑置换过了!当时我们都还没接触过电脑呢!

  当年已经83岁的日本摄影界泰斗菊池真一亲自接待了我们。富士公司东京总部也去了,一看,真是发展太快了。进人家实验室,中间要经过长长的一个吸风通道,到实验室门口,你衣服上、头发里的灰尘全清理干净了。富士公司给我最突出的印象还不是这个。买卖关系不是你给我钱,我给你机器你走人。你给我钱,你不能马上把机器拉走,你人得留下来,把我机器的性能充分了解了,完全会操作了,才能让机器和掌握了它的技术的人一起回去。

  回来,访问总结是我写的,写了万把字。这是我们第一次派出高等摄影教育考察团,各方面比较重视,我们的总结在主要摄影报刊上都编发了,有的几乎全文刊登。

  左元:请说说您对80年代的印象。

  董介人:80年代对我个人来讲意义重大。它是摄影教育事业开拓创业的年代,它是我们师生团结一致共同战胜困难的年代。我们师生之间为了摄影艺术事业结下了终身的情谊,使摄影艺术专业在风雪中屹立、生存、发展。80年代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我一生中最艰苦的年月是在80年代,最有成就感的年月也是在80年代。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