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了一辈子“Guō”怎么变成“Wāi”了呢 读者呙适之质疑快报报道的“呙”字的读法 其实,这是个多音字,用作姓时读“Guō” 说起来,这个姓氏还是蛮有来头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3日01:42 都市快报

  杭州读者呙适之来电:快报报道了宁波一位退休老教授编了本《难僻字字典》,上面说“呙”字读“Wāi”,这怎么可能呢?我都姓了一辈子“Guō”了!我老伴看到了,还开我玩笑,叫我老呙(Wāi)。

  见习记者邵巧宏核实报道:83岁的呙适之姓呙,所以对“呙”字特别敏感。

  为了这个字,他还特意跑了趟报社。他说,这个姓是从繁体字“咼”(Guō)简化而来的。以前,他的名字一直是用繁体字,后来因为做证件,电脑上老打不出这个字,就只好用“呙”字。

  记者请教了《难僻字字典》的作者汤马,他说,这两个读音都没错!

  原来,“呙”是多音字,读“Wāi”时,同“歪”;作姓氏时读Guō(或Gē);读“Guǎ”时,同“剐”。

  《辞海》对“呙”字是这样解释的:①姓,[咼](Guō)南唐时有呙拯;宋代有呙辅。②同“歪”,口不正。《法华经·随喜公德品》:”亦不缺坏,亦不呙斜。”

  呙适之说,他知道“呙”姓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他没有深究过这个姓的来源。

  为了解答这个疑问,昨天,记者几经周折找到一直在研究呙姓,并通过网络征集有关呙姓信息的呙中校(31岁,湖北人,现居香港,2002年,他以一篇网文《深圳,你被谁抛弃》震惊深圳市民,并与当时的深圳市长对话,共讨深圳的定位和未来。)

  呙中校说,呙姓的来源,历代史书上说得不是很清楚,据他多年考证,下面三种可能性比较大:

  (一)女娲氏的后裔

  娲氏应为远古母系氏族时期最强大最显赫的部落,后来逐渐分化演变为许多支部落,包括黄帝部落、蚩尤部落和炎帝部落。

  各族都尊女娲为华夏创世之祖,与伏羲、神农并称“三皇”。在氏族发展和分化的过程中,有一支氏族部落保留了“娲”氏名号,后来去“娲”字之女旁为“呙”姓。

  这在古书《姓氏考略》中有记载,“女娲氏之后,去女以咼为姓,明代公安(地名)多咼姓。 ”

  呙中校说,现代姓氏有不少是母系氏族流传下来的,有的姓到现在还带有“女”字旁,如姜姓、姬姓、嬴姓,有的则慢慢去掉了。

  (二)呙国的后裔

  宋代陶觳(hú)在其《清异绿》中云:“呙国使者来汉,隋人求得菜种,酬之甚厚,故因名千金菜。”这里所说的“千金菜”就是莴苣,当时,汉朝花了大量白银,从呙国买来种子在中原种植。

  呙国是西域地区的一个小国,具体建国何地,存亡时间仍待考证,但呙国的存在为呙姓的起源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

  (三)和氏璧的发现者

  战国有名的“和氏璧”在《淮南子》中作“咼氏璧”,这说明“咼”作为姓氏在战国即已形成。有姓氏书籍把“咼”注音为hé(同“和”),作为另外一个姓氏列出,显然是受此影响。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