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芳斋:机器裹的能叫粽子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3日03:32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吴昊

  

五芳斋:机器裹的能叫粽子吗?

  工人们在浙江嘉兴“五芳斋”集团车间内生产粽子。 早报记者赵昀资料

  临近端午节,粽子之乡嘉兴悄然兴起了一场裹扎粽子是否需要颠覆传统工艺的论战。论战发起人、嘉兴合记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邵建国昨天告诉早报记者,为应对端午节市场需求,3个月前该公司已启用2条国内首创的裹粽自动灌装流水线,实现像汤圆、水饺一样机制粽子,另外两条机械流水线不日也将上马。

  面对工业化生产效率提高对传统生产工艺的冲击,同处嘉兴的全国最大粽子生产企业浙江五芳斋集团却不以为然———粽子的艺术性就在于手工裹扎,失去这点,品尝粽子时,还能闻到传统文化的芬芳吗?

  双方论辩

  传统工艺PK流水线生产

  “传统工艺下,工人可能吃不准米和馅料的分量,且手和粽子直接接触也可能产生交叉污染。采用机器流水线生产,工人只要把粽叶做成斗,机器就会自动送来配好的底米、馅料和盖米,工人再把这些原料包好就行了。”邵建国对于此项发明很自豪,该公司正就这种包粽自动化工艺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技术专利。而且原来每个熟练工每天只能包1000个粽子,现在可以包1700个。“粽子这种劳动密集型产品,面临的劳动力成本费用上涨形势很严峻,技术革新迫在眉睫。”邵建国认为。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食品之一,粽子不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传统端午文化的重要‘符号’,其艺术性就在于纯手工裹扎上,失去这点,品尝粽子时,还能闻到传统文化的芬芳吗?”浙江五芳斋集团掌管生产工艺的一位负责人鲜明地反对这种技术革新。

  专家观点

  关键看公众的认知度

  “我倒觉得机械流水线只要不改变粽子的原料和基本工艺,品质、口味不发生大变化,适当的技术探索值得鼓励。”浙江省食品工业协会一位美食专家表示,“虽然这项工艺还存在种种弊端,但正如西方工业化进程一样,顺应市场经济的机械化潮流显然无法阻挡。”

  对此,浙江大学经济学博士叶建亮认为,单纯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如果机械化的确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且对品质影响较小的话,这种革新必然逐步替代纯手工产业。“但最终是否会完全取代纯手工制作,要看公众对纯手工粽子品质的认知度。”

  ◇相关新闻

  原料价格走高粽子涨价10%

  早报记者吴昊

  端午节前,各种口味的粽子开始规模上市。记者昨日从“五芳斋”、“裹香皇”等知名粽子品牌经销商处获悉,随着今年制作粽子原料糯米、猪肉、油等的持续上涨,部分品牌粽子正悄然涨价,其中涨幅最大的达10%。

  据某经销商介绍,今年制作粽子的糯米上涨了20%~30%,猪肉上涨20%,再加上物流成本、人工成本也在同步增加。因此,今年粽子价格均有所上调。“不过,我们上调幅度最大仅10%,消费者应该感觉不是很明显。”

  价格贵了,粽子的口味也有了更多选择。除传统的蛋黄、鲜肉、豆沙口味外,今年还有紫米、八宝、鲍鱼、黑糯花生、板栗、蜜枣、卤肉、菌菇等新口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