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外交”7年倾倒7个国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3日09:34 新华网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烽火外交”7年,倾倒7个国家

  陈水扁自2000年就任“总统”以来,已有7个国家与台湾“断交”,几乎每年都有一国与其“厘清瓜葛”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摩西发自北京 在台哥“断交”之后,台湾《中时电子报》做了一个网上调查,问“哥斯达黎加与我断交,你的看法?”

  结果38.9%的接受调查者也是选择最多一项认为“扁政府巩固邦谊不力,应该深切检讨”,还有21.4%的人认为“来来去去看多了,下次买一个回来”。

  但问题是,陈水扁还有时间来改写他留下的“外交糊涂账”吗?

  阿扁留下一笔“糊涂账”

  陈水扁上台7年来,“外交”上的“跛脚”成为一大败绩,而仔细盘点,台当局这些年的所谓“外交”根本就是一笔“糊涂账”。

  陈自2000年就任“总统”以来,已有7个国家与台湾“断交”,台湾的“邦交国”数量下降至24个,几乎每年都有一国与其“厘清瓜葛”。

  在这7年里,台湾丢了“面积最大的邦交国”乍得(2006年),而传统“友邦”——有着数十载“邦谊”的哥斯达黎加最终也“离台而去”,难怪扁当局的“外交部长”黄志芳无奈提出请辞,但陈“总统”却一边说“这一点都不意外”,一边把原因一股脑全推给大陆的“打压、封锁、孤立”。

  陈水扁曾大幅增加高层出访的频率,大搞“烽火外交”,按扁当局的设计,就是要在国际上打起“游击战”,四处点燃“外交烽火”,让中国大陆“首尾难顾”。为此陈水扁曾多次赴拉丁美洲、非洲“邦交国”活动,结果“烽火外交”不仅没有拓展“邦交国”,反而“火烧自己的屁股”,先后丢掉马其顿(2001年)、利比里亚(2003年)、多米尼克(2004年)、格林纳达(2005年)、塞内加尔(2005年)等,可以称得上失败至极。

  “糊涂账”皆因“凯子外交”

  在与哥“断交”后,台湾媒体急呼,趁此时机,“该舍弃邦交数迷思了”。

  台湾的“邦交国”为数不多,面积狭小,大多是太平洋岛国或中南美洲国家。据说台“外交部”曾流行一个笑话,“外交部”是普及地理知识盲点的好地方,这些小得不能再小的国家,正是台当局花大价钱砸下的“邦交国”。

  “金援外交”向来是台当局最常使用的伎俩,在李登辉时期,就大肆推行,到了陈水扁时期也不例外。2005年,扁当局还推出“荣邦专案”,即每年斥资2.5亿美元,协助中美洲“友邦”“发展经济,推动基础建设”。结果这大把大把往外送银子的招数并未挡住“邦交国”与台“断交”的势头,扁当局的这一举措被岛内反对派批为“凯子外交”,就是花了一大把冤枉钱达不到目的,拿银子自欺欺人地打了水漂。

  其实个中原因也不难理解,“金援外交”难免会在“邦交国”中形成一种“比价效应”,一旦给了其中一国较多的银子,其他“邦交国”将会向台湾要求同样的金钱援助,而台湾近年经济衰退、财政窘迫,不可能应付所有这些国家的需求。因此台湾对外“金援”越来越多,然而“外交”不仅没有“蒸蒸日上”,反而却“江河日下”。

  台湾《中国时报》看得透彻:“将近三十年来,我们的‘邦交国’数量一直在二三十个之间往来游移徘徊,道理很简单,我们的经济实力就只能‘买’到这么多国家。”

  “断交”潮背后的大势所趋

  陈水扁还常用的一种方式是所谓“过境外交”,比如在出访“邦交国”的途中寻求“过境美国”,地点一般为纽约、洛杉矶或西雅图等大城市。陈水扁可趁过夜之机,在当地搞一些“独派”分子组织的欢迎仪式,或发表讲话,以扩大影响。然而,台方的如意算盘常常未能打响,美方迟迟不作回应,或虽同意过境,但地点与台希望有“距离”,有时甚至一下支到阿拉斯加,而且是只准飞机加油,不准过夜。这种闹得灰头土脸的“外交”方式被台“立委”形容为“丢脸外交”。

  据台湾媒体称,为防“邦交”重镇中美洲产生骨牌效应,陈水扁、吕秀莲决定七八月前往中美洲斡旋。然而台媒很担心,在目前这种情况下,美国是否会为这二位的出访提供“过境便利”。

  纵观这些“外交策略”纷纷失效的现象,究其根源,还是中国大陆综合实力增强,国际影响提高,台湾经济衰退,国际影响无法与大陆相提并论的结果。近年中美洲、非洲国家与大陆的经贸关系愈发密切,受台湾海峡两岸实力对比和国际大背景的影响,不少在换届选举中走马上任的非洲及中美洲新领导人意识到,与台湾“断交”、与中国建交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利益。这是大势所趋,陈水扁再挖空心思“拼外交”,到头来,只能还是留下一笔“糊涂账”。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