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督访深谈合作 边境增辟新口岸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5日11:29 南方都市报

  本报讯 (记者苟骅) 昨天下午,香港著名学者、报人金庸先生就香港回归10周年和深港一体化等议题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详细内容近期推出),并高兴地为本报推出的《深港关系四百年》大型断代史报道题字。

  今年83岁的金庸毕生从事新闻工作,虽然听力稍稍有些下降但谈锋甚健。作为当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政治体制小组负责人之一,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他认为,香港回归十年来,基本法在香港几乎百分之百得到了落实。

  在谈到深港合作时,金庸认为深圳和香港融合的愿望都很强烈,但是两地能不能合并仍需要中央决策。作为华人世界卓有成就的老报人,金庸非常关注本报的发展,在专访中多次提及南都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往事。2004年11月15日,金庸先生受邀参加深圳读书月演讲时曾亲笔题辞勉励:“

南方都市报,忠实报道,尽忠于大众”。

  “罗湖开闸逢机遇,行人出入消迟虑。车到站台边,前锋已入关。信知开放好,口岸春来早,旧日步难行,如今将笑迎。”这是收在《深港关系史话》中的一首《菩萨蛮》,说的是20世纪80年代初,长期封闭的国门打开后,随着深港两地联系的加强,边境增辟通道后的情景。

  口岸常梗阻 两地盼纾解

  说起边境增开新通道,就不得不提到港督麦理浩,正是他的访深促成了《深圳—香港关于增辟两地之间通道的协议》的签订。

  港督麦理浩亲民、开明,眼看着深圳随着改革开放,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他明白香港和深圳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对彼此的意义。也迫切希望能在1982年4月离任前,为两地的发展做些事,两地口岸通道问题就这样率先闪进他的眼帘。

  其时,深圳特区已经成立。罗湖口岸和文锦渡口岸,投资洽谈的、探亲访友的,每天人流车流飞速增长。以当时的陆路货运口岸文锦渡为例,1979年前,日车流量仅200多辆,而1982年就猛增到2000多辆,三年间增长10倍。但罗湖、文锦渡这两个老口岸,设备陈旧简陋、通道狭窄、疏通能力有限,难以应付日见繁密的人流车流。

  据一些当时往来深港的投资商回忆,当时过关到深圳谈完生意后,有时连晚餐都来不及吃,就要赶在下午5时关闸前返回香港。“起大早、赶晚集”,这已成为当时往来深港商人的写照。

  车辆堵塞,口岸梗阻,这不但引起了香港方面的关注,也成为深圳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增辟两地通道的愿望开始在两地政府高层心中酝酿。

  港督首访深 接待高标准

  两地官方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1981年12月30日,港督麦理浩一行4人,应时任深圳市委书记梁湘邀请,正式访问深圳。这也是香港回归前,有历史记载的港府高层领导首次造访深圳。

  虽然是两地官方高层首次会晤,但双方并未大张旗鼓地宣传,低调的处理反而使这次会晤不为多数人所知。

  作为有幸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少数亲历者,新华社、南方日报等少数几家内地媒体的记者,在麦理浩一行访深前不到20个小时,才临时获悉、受命采访。当时深圳只有一家小小的广播站,为留下这个历史镜头,有关部门连夜联系广州珠影厂摄制组,让其第二天赶到深圳拍摄。

  不过,深圳方面给予此次会晤足够的重视,不但安排麦理浩一行参观蛇口、大小梅沙,还把接待场所定在规格最高的西丽湖。对于接待人员的服装,深圳方面也作了严格要求。当时中山装是内地比较流行的正装,但考虑到麦理浩等人的习惯,有关部门希望接待人员穿西装打领带。

  而西装领带当时在内地的接受程度并不高。全国驻深记协名誉主席李通波,时任南方日报深圳记者站站长,因为受邀全程跟进采访,特意临时买了一套西装。采访那天,他平生第一次穿上西装系上领带。虽然因“全身不自在”,他在采访中将领带临时解下,但此次采访对服装的要求还是让他记忆犹新。

  香港方面对此次访问的处理相对高调,但亲身参与、近距离见证的人也不多。在今天的香港政府档案处,历史档案馆助理档案主任许崇德翻阅所有资料,也只有麦理浩1981年访问深圳的新闻公报,并无相关照片和活动记录。在新闻公报中,香港媒体也只被通知12月30日统一到码头安排采访麦理浩一行出发的情景,并未被普遍邀请全程跟踪采访。

  作为邀请方,梁湘热情欢迎了麦理浩。麦理浩一行对深圳迅速发展、加强两地联系所表现出的兴趣,以及平易近人、乐于交流的态度,给深圳方面留下了深刻印象。

  两天的参观访问很快结束,虽然这只是两地官方礼节性的会面,但在梁湘看来具有实质性意义。双方的共同需要使各自很快进入角色。

  深港求双赢 增辟两口岸

  在首次访深后不久,刚刚过完新年的第一周,麦理浩就致函梁湘。在表达了对梁湘热情款待的谢意后,再次强调他对加强两地合作的愿望。

  港方很快将该愿望付诸实施。不久,香港成立了以麦理浩为主席的统筹处理两地关系委员会,“统筹处理日益密切的香港与内地的各种事务,特别是港粤之间的关系”,委员会下设三个小组,便于随时和广东、深圳相应小组对接会谈。

  1982年2月12日晚,港督宴请了新华社香港分社的有关负责人。麦理浩称此为“工作晚餐”,着重谈了如何落实深圳向他提出的几项合作建议。当晚,麦理浩特意把属下的几名重要官员一并邀到餐桌前。其中包括他的主要副手、政务司的钟逸杰、政治顾问麦若彬等。

  麦理浩表示,首次访深让他看到了特区的飞速发展,关于两地商谈建立双边工作组解决口岸交通和防治深圳河污染等问题,他已选定了各个工作组的成员。同时他希望深圳方面也能尽快提供小组成员名单并定下会谈的日期与地点。

  港方积极筹备的消息迅速反馈到深圳,很快,一个由深圳市政府秘书长甄锡培为首席代表的深圳代表团组成了。会谈时间也赶在麦理浩离任前,定于1982年3月21日。

  那次会谈异常顺利,议题由深圳方面准备,进程也按深圳方面拟定的方案进行。此时的深港关系,已经出现“合则两利”的特质,谈判没有唇枪舌剑,双方都意识到“双赢”的重要。第一轮深港会谈,双方在原则问题上取得了一致。

  双方商定同年4月15日在深举行第二轮会谈,并签署了一个各方达成的“深港协议”。内容如下:1.增开沙头角陆路口岸,建设沙头角沙河公路桥,作为深圳特区和香港之间的专用口岸;2.建设皇岗—落马洲桥,增开皇岗陆路口岸;3.建设文锦渡口岸和罗湖铁路新桥,延长两口岸开放时间,加快口岸疏通能力;4.开辟大小梅沙海滨浏览区与香港间的定期游客轮渡服务;5.治理深圳河,消除污染,防止洪患。

  深港双方还决定各自成立4个相对应的工作小组,即陆路交通小组、方便旅客过境小组、大小梅沙—香港轮渡工作小组、治理深圳河小组。

  深港签协议 港督表欣慰

  1982年4月30日,《深圳—香港关于增辟两地之间通道的协议》签字仪式在深圳市政府大楼贵宾厅举行。时至今日,香港政府档案处保留的新闻公报中,还留有签字仪式的有关记录。相比麦理浩首次访深,此次签字仪式双方都高调许多。当天不但香港政府新闻处广泛通知各香港媒体现场采访,并为各媒体提供协议全文,深圳方面也有备而来,签字大厅里挤满了蜂拥而来的记者。

  协议由深圳市政府秘书长甄锡培和香港政治顾问麦若彬,分别代表双方签署。而作为直接促成此次协议的双方最高领导,深圳市领导梁湘出席了签字仪式,麦理浩却因为忙于离任未能出席。不过协议在他离任前如期签署,也算圆了他的心愿。一周后,他致函梁湘,对在他离任前深港双方签署的几个重要协议“表示欣慰”。1982年5月8日,麦理浩离港返英。

  “深港协议”后,双方各工作小组着手工作。其中,方便旅客过境小组的进展最快。在4月15日协议签字后不久,该小组就拟定了实施细则:罗湖口岸关闸时间延长到晚上8时30分;私家车可通过文锦渡口岸,首期发放100张许可证,经试验期后再增发到250张。

  “深港协议”还规定,两地代表定期对协议执行情况进行小结,今后在深港两地长期坚持轮流召开各工作小组联席会议。该协议不仅是深港官方沟通渠道的正式建立,也是两地政治经济联系的制度化,对发展两地的经贸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回预告:在麦理浩总督访深之后,深港两地的交流更加频繁,沙头角辟为口岸,中英街盛极一时……)

  深港史话

  港督麦理浩建廉政公署

  麦理浩,1917年生,苏格兰人。1971年11月被委任为第25任港督。

  麦理浩是一个沉默而又处事冷静的人,他平易近人,且精通中文,经常到香港各个领域进行亲善访问,了解民情。麦理浩担任港督前后共10年零6个月,这10年是香港经济腾飞的10年,史学家称之为“麦理浩时代”。

  他在任期间,推行10年建屋计划,广筑屋宇,使收入较低的市民能买到廉价的居屋。推行新市镇发展计划,使新界大规模地城市化,改变了130多年来市民对郊区的观念。香港人对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成立廉政公署,香港开埠以来令历任总督头疼的腐败问题得到遏制。

  另外,他推行公务员本地化,发展海底隧道、地铁等交通措施,发展医疗卫生与教育事业,采取反偷渡措施,改革政府内部政制,这使他在港人中具有极佳口碑。这也使他担任港督10年中,曾先后4次获英国批准延长任期,这在历任港督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统筹:本报记者 樊 卿

  采写:本报记者 宋元晖

  图:

  1981年12月30日,港督麦理浩(左二)正式访问深圳。本报记者 徐文阁 翻拍

  (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