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一个城市的磁悬浮运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6日17:58 南都周刊

  记者 谢海涛 浙江嘉兴报道

  2007年5月底,沪杭磁悬浮暂停建设的消息(尽管上海市政府随后作了否认),无疑会令诸多人感到尴尬。嘉兴市是“未获其利,先受其害”者之一。在飘忽不定的磁悬浮问题上,最没有话语权的嘉兴率先激发了从官方到民间的集体热情。对速度的渴望,显示了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浮躁。

  1995年

  “沪杭线要修磁悬浮”的概念首次被提出。

  2002年5月浙江省计委牵头,委托铁道部第四勘察设计院和浙江省经济建设规划院,进行沪杭城际快速轨道交通规划项目的研究。

  2002年10月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首次对外公布“磁悬浮计划”,称沪杭两地政府将共同研究建造。

  2002年12月31日上海磁悬浮正式投入运营,上海磁悬浮工程总指挥吴祥明当天透露,上海计划将磁悬浮线延伸至杭州。

  2003年7月中旬浙江上海达成共识,将对磁悬浮和高速轮轨铁路这两个方案作进一步的研究比对,尽快确定技术方案,争取在

上海世博会前建成通车。

  2003年9月上海磁悬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受托进行磁悬浮交通沪杭线方案研究,结论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建设沪杭磁悬浮系统是必要的。

  2004年7月

  上海磁悬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提交《沪杭城际磁悬浮交通研究阶段性成果》,再次强调建设沪杭高速磁悬浮系统是必要的,沪杭之间修建高速磁悬浮系统技术上可行,并可实现商业化运营。

  2004年12月上海磁悬浮交通有限公司透露,沪杭磁悬浮的初步方案已经拟定。

  2005年1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磁浮交通沪杭线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会。会后,一个由27人组成的专家组再次奔赴沪杭,继续就磁悬浮交通沪杭线进行前期调研和论证。

  2005年底

  浙江省发改委、国家发改委将沪杭磁浮项目建议书上报国务院。

  2006年3月

  国务院批准新建沪杭磁悬浮交通项目建议书,至此该项目正式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

  2006年7月

  《沪杭磁悬浮交通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完成。

  2006年10月“上海机场快速公交系统”工程(即“沪杭磁悬浮上海段”)开始进行拆迁,拆迁过程引发沿线居民对环境影响的争议,至今未得到解决。

  2007年5月24日

  上海闵行区政府办公室接受媒体采访称,沪杭磁悬浮项目已暂停。

  2007年5月30日

  上海市政府表示未接到暂停建设通知,磁悬浮项目上海段正在进行一些前期工作,以不断完善方案。

  三艘灰黑色的运输船并排靠在码头上,岸上的吊车驾驶员操纵着红色吊臂,从船舱里吊起黄沙,装进一旁的卡车里。

  不时有运黄沙的船突突响着经过,三艘船便起伏起来,水里的浮萍也跟着轻轻动荡。这是浙江省级航道海盐塘,一边通海盐,一边通嘉兴,往远处望过去,沿河伸出不少红色吊臂,一派繁忙景象。河对岸巨大的喜临门床具广告牌下,是八车道的沪杭高速,车辆呼啸而过日夜不息。

  嘉兴余新镇中南建设材料经营部老板张永伦,身着一件蓝色衬衫,微凸的腰里别着手机,正在一旁看着工人忙碌。“这磁悬浮怎么不建了呢?”他问道。在2007年“六一”儿童节的这个中午,前不久传出的沪杭磁悬浮暂停建设的消息,使他语气里有着淡淡的遗憾。

  他站在一堆堆黄沙、石子中间,指着河对岸一栋三层楼的房子说,去年他在规划图上看到,磁悬浮铁路要穿过那里,那房子当时还在施工,现在都已经建好了,而磁悬浮还没有来。

  张永伦的对面,沪杭高速公路后面几百米处,是嘉兴南湖区余新镇镇政府所在地。码头的后面,是大片低矮起伏的灌木,其间分布着水塘农田,黑瓦白墙或金碧辉煌的小楼于绿树间隐约可见。那一片3.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布着余北村16个组2000多人口,沪杭公路横穿东西,嘉余公路贯穿南北。海盐塘以东、沪杭高速公路以北,正是传说中磁悬浮车站所在地。再往北,七八公里处是嘉兴市区。

  去年3月,张永伦的码头因磁悬浮而生,可谓占尽天时地利,转瞬间却又似乎英雄无用武之地。那一场叫做磁悬浮的风暴,来得快,去得也快。

  3月14日的效应

  2006年5月,当温州人老陈从嘉余公路前往余新镇时,他先是看到了嘉兴南翼的大片空地,然后是呼啸的沪杭高速公路,看到了那里的绿树、灌木,后面是农田、黑瓦白墙的房子。

  从横跨沪杭高速的嘉余公路桥上下来,在镇政府以北,他看到一块某楼盘圈出的土地还荒凉着,里面绿草疯长,割倒的油菜杂乱地堆着;外面围墙上,后来刷上了茗品别墅的广告词:“御景香庭傲居余新镇”、“庭院天地美景、典藏自然”,旁边是余新镇的介绍: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浙江省文明城、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浙江省星火科技示范镇。

  烟雨迷茫之际,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气息,老陈却似乎闻到了财富的味道。接下来的几天,他和同乡四处看地看房。

  老陈的兴奋源自2006年3月13日。这一天,新华社发布消息说,屡经讨论的沪杭磁悬浮交通项目建议书终于正式获国务院批准。嘉兴与杭州、上海一道,正式成为全国3个率先能品尝磁悬浮高速快感的城市。

  这一天,嘉兴南湖区余新镇丰乐苑宾馆的老板娘姚女士已记不起做了些什么,很多天以后,当镇上的人都在谈论磁悬浮时,她还觉得奇怪:“十几分钟就到上海,那是不是比飞机还快?”她想着以后到上海,下午去晚上就能回来了,此外不知道磁悬浮还会带来什么好处。几天后,宾馆里来了四五个勘察人员,一住就是一个月。他们一大早出去,天黑时才回来。这批客人的到来,让小店感受到了磁悬浮带来的商机。

  张永伦对商机的捕捉要敏感得多。还在2005年,他从南湖区规划图上看到一条铁路线要经过,如今一看机会来了,就马上投资100多万元,拉起六七个人,搞起了码头。5月,码头还没建好,测量人员就来了。张永伦和一些村民跑去看。紧跟着,曾做过沪杭高速公路材料采购生意的人也来了,在附近的码头四处去看。张永伦感觉自己抓住了机会:由上海黄浦江运来的沙子,经小船运到余新,很快就会用到磁悬浮工地上。

  嗅觉灵敏的当然不仅是本地人。当嘉兴公布磁悬浮车站设在余新的消息之后,数天之内不少外地人,从沪杭高速呼啸而来,再转嘉余公路杀奔余新,来电咨询的投资者也明显增多。

  在余新镇副镇长朱佩良的印象里,最先来的是温州人,最起码有十几批,每批少则四五人,多则七八人。温州的投资者,眼光似乎永远是最敏锐的。然后是上海人、福建人,到了七八月,珠三角东莞、珠海的投资者,也来了六批。

  一瞬间,这个嘉兴南翼的小镇从未如此让人注目过。从地图上看,余新距苏沪杭均只有八九十公里,虹桥、浦东、萧山三大国际空港和上海、乍浦两大海港均处于其1小时交通圈内。沪杭高速和乍嘉苏高速在镇西北形成互通式立交枢纽中心,嘉余公路全线贯通,南湖大道、海盐塘航道穿境而过。“浙江余新”网站上对该镇的介绍还有:全国最大的白玉蜗牛生产基地、华东最大的五金塑料配件生产基地、浙北最大的包装生产基地……

  这个嘉兴先行规划发展的前沿阵地小镇,似乎已经开始了裂变。

  裂变早已经开始

  最先感受到磁悬浮效应的是房价。“磁悬浮余新设站”消息见报的第二天,余新的房子就开始涨价了,每隔几天每平方米就涨100元。

  2003年,上海华联超市1939店嘉兴余新连锁店经理陈加东来到余新时,房子只有1000元/平方米,一个温州老乡到这里买了五六套房子。那时,当地就在传说沪杭要修建轻轨,后来才换成了磁悬浮。

  一位学者认为,轻轨与磁悬浮的传言,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对速度的渴望。长三角地区号称世界六大都市圈之一,每隔30公里就拥有一座城市,然而长期以来,长三角沪宁、沪杭和萧甬3条铁路干线,仅占全国铁路总长度的2.8%。以上海为中心,打造以沪宁、沪杭(甬)为两翼的城际铁路主构架,覆盖长三角主要城市,真正实现“无缝对接”,似乎已成为当务之急。在这种背景下,磁悬浮传说似乎一直在嘉兴流传。

  那时,嘉兴市平行于沪杭高速两侧、宽度为500-1000米的狭长地带,一直是重大交通项目的预留地。

  “不是磁悬浮就是高速轮轨。”南湖区政府内部对沪杭间的连线方式早有预期,因此,有意对余新重新定位。

  余新镇所属的余新工业区,就在这一年悄悄开始了变脸。据《嘉兴日报》报道,余新北片区原为工业用地。根据2002年的规划,该地主要产业为箱包、建材、针织,面积8400多亩。不过,该布局在2003年首次得以改变。当年,上述用地仅3500亩被取用于工业产业。

  而在2005年11月,余新北片区3500亩中的2000亩再被另行安排,定位为“集城市居住、公共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南部综合功能区”。据悉,该项计划的背景与指向,就是为预期中的磁悬浮或高速轮轨预先铺路,为嘉兴“东进南移”迈出实质步伐。

  有眼光的投资人开始瞄准这块土地。余新乃至嘉兴的房价也在悄悄升值。2005年余新的房价,每平方米已由2004年的不足2000元,涨至2300-2500元。但是,此时嘉兴市4100元/平方米左右的均价,在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中仍只居于第10位,和杭州、上海相比尚处于“盆地”水平。

  转眼到了2006年3月,磁悬浮设站的利好,像是给嘉兴楼市注入一针强心剂,整个楼市顿时火爆起来。据嘉兴建设部门提供的消息,当月嘉兴楼市成交金额超过5亿元,是2月份的3倍多。从事房地产市场研究的嘉兴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张建华也介绍,2006年2月,嘉兴房子网上销售量只有几百套,3月份增至1000多套,4月增至1700套。

  2006年4月,余新的房价涨到3000元左右。据余新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开盘已有数年的同创颐和别墅,单体别墅从开盘时的四五十万元,涨到了二百多万元。

  磁悬浮催熟房产,受刺激的不仅仅是本地人。3月下旬的一个周末,杭州房产商金都房产组织了近150名看房人,分乘3辆大巴,浩浩荡荡地开赴嘉兴。

  地产大鳄同样坐不住了。3月底,上海世茂集团迅速敲定了一个与嘉兴谈了好几年的项目——嘉兴黄金地块逾53万平方米的土地开发权,正式签约安排在了9月份。

  世茂集团的网站上这样介绍说:该地块南临拟规划中的沪杭高速铁路枢纽嘉兴站,紧邻沪杭高速及乍嘉苏高速交汇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具有巨大的商业发展潜力。

  余新镇人张永伦去年修建的这个码头,本来是想抓住磁悬浮的商机赚一笔的,如今却似乎英雄无用武之地。 记者 谢海涛 摄

  一切在规划中

  山雨欲来风满楼,磁悬浮极速效应所产生的裂变,并不止于房产。当杭州市副市长金胜山表示,杭州的发展已由“西湖时代”转向“钱塘江时代”,当学者欢呼“让杭州人拥有一个外滩,让上海人拥有一个西湖”时,嘉兴也在行动。嘉兴城市以及区域定位,再次成为牵动多方的共同话题。

  2006年4月20日,嘉兴通过评审的《2005-2020年嘉兴总体规划》对城市作出了这样的定位:浙江接轨上海、竞合苏南的门户型都市地区;长三角南翼新兴的现代服务业基地,浙江省科技创新和文化职教的先进地区,环杭州湾先进制造业的重点发展地区;吴越古韵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乡和谐发展地区,融汇江南水乡和江海特色的生态宜居都市地区。

  如何既能享有上海的外滩,又能享有杭州的西湖;既能享受上海的商业文明,又能享受杭州的生态和文化熏陶?磁悬浮似乎生逢其时,成为推动这个城市发展的一面旗帜。

  这一趋势,在2006年4月19日至22日举行的城市运营商创新策划嘉兴峰会发展到了高峰。这一天,嘉兴博雅大酒店名流云集,其中不乏著名城市和区域战略策划人王志纲、时任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赵晓等学者以及南北地产界大腕。如何抓住磁悬浮的机遇,提升嘉兴城市的定位和核心竞争力,成为峰会的一大话题。

  嘉兴副市长张志伟在开幕词中提出,抓住磁悬浮商机看地产,希望通过峰会的举办及专家、学者的努力,为嘉兴的城市运营提供指导性的意见。

  磁悬浮也迅速成了嘉兴招商引资的新名片,成了温州资本追逐的所在。2006年5月29日,嘉兴南湖区举行投资项目推介会,签约的21个项目中有10个来自温州商人,协议投资额14.9亿元,占总投资额的60%以上。而此前两个月,南湖区在温州还举行一次投资推介会,原定邀请60位客商,结果有150多人闻讯而来。

  同城效应会不会有

  磁悬浮到底能给嘉兴带来什么?普通市民大多在谈论票价能不能买得起,有地产商在担心磁悬浮修通后,嘉兴会不会被边缘化;一些嘉兴政府官员则在担忧政府的人才和制度准备,能否达到和国际对接的状态。

  赞同的声音无疑具有压倒性优势,同城效应成为谈论较多的一个话题:“工作在上海,居住在嘉杭。”一位记者的文章勾勒了同城化的前景:你从上海下班以后,来到上海火车南站,通过自动扶梯,走进如飞机客舱的磁浮列车车厢,落座在高高的蓝色靠背椅上。17点30分,磁浮列车开始启动,2分半钟后,时速达到300公里,你感觉就像飞机正在起飞。3分半钟后,列车时速达到430公里,轻微抖动中你可能会出现短暂的晕眩。18点不到,你就款款走出杭州东站。两城市间走动比在同城还要快捷,这绝非哥德马赫式的猜想!

  在嘉兴经济学会会长虞锡君教授看来,磁悬浮将对嘉兴带来三大影响:首先是大大缩短嘉沪杭州相对时空,次是极大地推进嘉兴中心城市以及规划中的滨海新区的建设进程,再就是能够突出地集聚高端人才,更多地吸引上海及周边地区的高层次人才前来嘉兴投资创业。

  对此,嘉兴城里也有不同的说法:磁悬浮建成后,所谓的嘉兴与上海、杭州的“同城效应”只是就距离而言,“钟摆式迁徙”的工作、生活方式则有可能受限于区域间政策的不同、城市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短期内很难实现。

  尽管如此,同城效应还是让房地商寻到了商机。嘉兴太阳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建民认为同城效应是发展趋势。这是因为,城市发展需要分工与互补,上海是创业乐园,其养老可以通过区域分工来解决;让上海人到嘉兴养老,也是嘉兴通过房价契入上海,实现无缝对接的方式之一。当然这里需要两个基础:一是思想观念转变,一是相应医疗、交通配套措施的完善。

  在这种背景下,早在2004年,江南太阳城把首期300多套房子,70%投向了上海市场,以3380元/平方米的均价引发了上海人到异地养老的观念转变;二期房子289套,多销售在本地。如今在建的三期做了很大调整,还是面向上海养老,900多套房子从规划上侧重中小户型,瞄准上海的工薪、白领阶层。

  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

  “我坐在列车内,向窗外望去,那一排排本来稀稀疏疏的树,如今连成了一道天然屏障,迅速向后急速地移去。探出头来看地面,我居然吓了一跳:磁悬浮与地面之间竟有一条空隙。我们在空中飞呢!回家后,爸爸问我感觉怎么样。我说了一句话:飞的感觉不一般。”

  沪杭磁悬浮的消息,让余新镇中学初二学生费春媛对未来生出无穷想象。而在其同学潘叶萍的网络作文里,磁悬浮则被想像成会飘的幽灵车;当地的地痞抢劫,只是为了乘一下磁悬浮。

  上述文章属于官方宣传迎接磁悬浮的一部分。2006年5月,一场“想象磁悬浮、体验磁悬浮”征文征画活动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

  而当磁悬浮在嘉兴市区如沸如腾的时候,在距余新镇2公里的余北村五组,村民们还不知道什么是磁悬浮,只是听说这里要修火车站了。村民们看见测量人员在打洞,还在晚上来到村边房子的周围,听远处沪杭高速公路带来的震动声,然后留下三个水泥桩子,突然就一去不返。那些洞后来慢慢地被杂物覆盖,消失在草丛间,那几个水泥桩子,则被大人们指指点点。

  由此西去80多公里,在杭州,报纸上大张旗鼓宣传的是地铁。一位记者后来透露,杭州的媒介对磁悬浮项目一直比较谨慎,报纸上很少能见到消息,但杭州在火车站、新东站,都给磁悬浮预留了一个入口。

  由此东去80多公里,在上海,因为修磁悬浮使小区面临拆迁的传言,万邦都市花园的业主在论坛上发泄着不满:磁悬浮问题环保问题没有解决,缺乏一个让人信服的数据;造价太高,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而且没有找到好的营销模式;穿过市区,代价太大……

  一场传说

  2007年5月31日,当记者来到嘉兴时,磁悬浮已遥远得像一场传说。

  在嘉兴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张建华的记忆中,大概到了去年下半年,磁悬浮对嘉兴房产的影响就不那么明显了。他说,一开始市民不知道什么是磁悬浮,了解清楚后,市民的热情就淡下来了。

  嘉兴一位记者则分析,2006年下半年市里一直低调处理的原因,可能是高层决策出了问题,或者是经济上的利益在起作用。

  虞锡君则注意到了2007年春节后上海市综合经济研究所《综合经济观察》上的一则消息:沪杭磁悬浮上海市区段将以“机场快速公交系统”的名义建设,相关土地划拨和房屋动迁工作,从2006年10月就已开始,世博会是其率先单飞的直接诱因。而原规划中上海市区至杭州东站部分,可能要到世博会之后才开始建设。

  对于磁悬浮的变化,余新镇丰乐苑宾馆的姚女士浑然不觉,宾馆里人来人往,似乎并不缺乏客人。中南建设材料经营部老板张永伦,还在他的码头上忙碌,他对本报记者说:磁悬浮为什么不建了呢?我估计是时间不到,今后还会接着建。

  张永伦是个细心人,去年测量人员来测量时,他还问过磁悬浮对人体有没有影响。他不知道的是,这一问题导致磁悬浮在上海的命运急转而下。

  在上海闵行区莘庄镇,由于担心核磁共振对生活的影响,一些居民多次上访,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今年五一长假之后,当地一名居民得知,沪杭磁悬浮项目已暂停修建。

  据了解,磁悬浮遭遇暂停的原因不止来自于普通群众的压力,还来自于政府内部关于工程成本与经济核算的争议,以及目前中德关于使用权与经营权的谈判已经陷入僵局。争议还来自浙江方面关于费用承担的争论。

  磁悬浮暂停的消息传出后,嘉兴市民反应平淡,但也有小道消息流传。嘉兴一位

出租车司机说:感觉被政府骗了。嘉兴一家论坛上则有网友打出“特大喜讯”的字样,称:如建沪杭磁悬浮将切断未来北京至福建直通的高速铁路线路,这样必须在上海建立中转站来进行中转,嘉兴如果造磁悬浮的话将永远被踢出国家高铁网络。上海杭州两头都是有阴谋的!嘉兴不要成为他们到世界上去拿着磁悬浮炫耀的真正利益牺牲者!

  在嘉兴市乃至浙江省相关部门,磁悬浮似乎成了格外敏感的字眼,人人惟恐避之不及。与去年上半年大张旗鼓的宣传相比,嘉兴一下子低调了许多。

  记者5月30日在嘉兴采访时,嘉兴发改委一位处长说:现在不是谈论磁悬浮的时候。市规划与建设局一位负责人也同样婉拒了记者。浙江磁悬浮课题负责人柴贤龙,只是表示相关研究还在进行中。浙江省磁悬浮交通项目筹备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则称:我们有纪律,不能接受采访。

  速度速度,嘉兴之痛

  “磁悬浮对三产拉动很大,就是它太飘忽不定了。”对磁悬浮,朱佩良心有感慨。

  嘉兴学院一位教授认为,磁悬浮问题发展到今天,其处理不是很慎重,对政府的信誉度有一定的影响。当初在方案技术没有成熟的情况下急于推出来,后来发现不是太成熟,又缩回去了,反映了驾御市场经济的能力不足。当然,磁悬浮是国家重大项目,作为地区级城市的嘉兴,在沪杭两边没有话语权,关键在于怎么把它的负面效应减至最小程度。

  虞锡君认为,磁悬浮事件中,嘉兴最大的尴尬,就是D组车不停靠嘉兴,导致嘉兴在速度优势上的丧失。目前全国38对D组车,34对在长三角,约2/3在沪宁线,1/3在沪杭线。沪宁线中间停留车站,有昆山、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丹阳,沪杭线中间没有一个站点(记者注:7月1日起D组车将停靠嘉兴下属市海宁),其原因可能与磁悬浮有一定关系。因为磁悬浮要建站,嘉兴曾设想把位于市区的火车站南迁,搬到磁悬浮车站的附近,这样可能就耽误了火车站进行技术改造,以停靠D组车。磁悬浮不上了,又没有D组车,“十一五”期间,嘉兴的区域优势体现在哪里?如果磁悬浮在技术上在环保上没有定论,就要促成一个替代品比如轻轨的出现。

  上海磁悬浮曾经轰动一时,然而在启动数年后的今天,因其安全担忧、票价昂贵及其不方便成为城市之痛,即使采取降低票价、打折等优待,仍无法留住人气。相对于上海,嘉兴是否真正需要磁悬浮呢?同城化从一个概念到真正落实,有多远的距离?在这场磁悬浮事件中,有哪些得与失需要总结?当磁悬浮消息平静下来后,不少人思考起了这一问题。

  嘉兴一位记者认为磁悬浮对嘉兴意义不是那么大。没有磁悬浮,嘉兴到上海到杭州,都是一个小时,还是很方便,磁悬浮毕竟成本太高。嘉兴下属五县市相对独立,实际上掌管两个区,就是有了磁悬浮,其辐射范围也是有限。

  虞锡君则表示出了不同意见:在嘉兴发展的六大战略中,第一大战略就是接轨上海扩大开放。嘉兴一年吸引外资收入11亿美元,50%得益于上海;一年旅游收入134个亿,40%的游客是上海或经上海中转。具体到接轨上海,有形的交通接轨中,公路接轨有着“三横三纵”的优势,而铁路是薄弱环节,不像昆山,离上海如此之近,还有D组车停靠。

  对于磁悬浮,余新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朱勤中说:等着吧。

  没有磁悬浮传言的嘉兴,似乎一切都很平静。温州人去年投资12多亿开发的国际电气城还在紧锣密鼓施工中。下个月,余北镇政府北的茗品别墅,空置了数年的工地就要动工了。这个楼盘离当初设想中的磁悬浮车站仅一公里,

开发商嘉兴福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陆达成说:以营造生活品质为主,打造一流别墅楼盘,主要面向当地客户。他的话语里,像今年当地的报纸一样,没有太多磁悬浮的字眼出现。

  南都周刊稿件,转载请注明,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