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规定钢锥不能刺穿帽体接触到头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8日10:05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

  记者随机在市场上购买了几个与受伤工人佩戴的样式和质地很相近的安全帽,来到北京市劳动保护用品检测站进行检测。耐穿刺性能是考核安全帽坚固程度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根据安全帽国家标准的要求,在这项测试中,安全帽扣在了一个模拟人脑的头模上,5公斤重的钢锥将从距安全帽帽顶一米的高度进行自由落体运动,国家标准规定,钢锥不能刺穿帽体接触到头模。

  同期 检测人员

  这个(钢锥)不能接触头膜,像刚才这个帽子就是接触部分已经很大了。如果出现问题(锋利物品)就直接接触头皮,能够把颅骨砸穿,能够直接发生头皮损伤。

  正文

  安全帽作为一种劳动保护用品,是工矿企业和建筑单位工作人员的必需品。据不完全统计,安全帽作为一种消耗品,我国每年的使用量大约在5000万只以上。早在2002年国家质检总局就对安全帽进行过监督抽查,合格率不到80%,而不合格的主要项目就是耐穿刺性能差。头部防护用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生命安全。而安全帽和

摩托车头盔等头部防护用品恰恰是在质量上打了折扣。摩托车头盔连续几年的监督抽查合格率均不到30%,不合格的主要性能指标与安全帽一样,也是耐穿刺性能和抗冲击性能差。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些头部防护用品的合格率这么低呢?

  主持人:根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国家各工种需要佩戴安全帽上岗的人员总数达到了8000万人以上。安全帽作为一种消耗品,每年的使用量至少也在5000万只以上,但是国家抽检的合格率却不到80%,这就意味着每年有不少于1000万只不合格的安全帽以保佑安全为名被我们戴在了头上。那么,同是头部防护用品的摩托车安全头盔,这种使用更广泛的产品,国家抽检更是连续几年它的合格率都不到30%。那么这些不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头盔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它们先天的安全缺陷又到底出在了哪里呢?

  浙江省乐清市慎海工业园是各类防护用品的生产基地,当地集中了上百家这类生产企业。记者调查发现,这些企业不仅生产安全帽还生产包括儿童运动用头盔在内的各种安全头盔,其中产量最大的是摩托车头盔。厂家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他们销售的摩托车头盔价格相差很悬殊。

  同期老板

  最便宜的,夏天戴的。

  记者:大概多少钱一个?

  5块钱。

  全盔的有十六、七块的到一百多块都有。

  正文

  同样是摩托车头盔价格为什么相差这么悬殊呢?这位老板告诉记者,价格上的文章就在原材料的选择上。据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多数大型企业生产头盔和安全帽多使用ABS材料做为生产原料。ABS材料是一种工程塑料,具有抗冲击性能好的特点。这种原材料的价格每吨大约一万五千元左右。那么,这位老板说的,他们选择的原料又是什么呢?凭此一项就能降低这么多价格?

  同期工人

  记者:什么东西生产的?这个是什么?

  塑料。

  记者:什么塑料?

  最差的。

  记者:最差的是什么东西?

  这种料是从外面进过来的。

  这种最差的原料究竟是什么呢?工人说,用这种材料制成的头盔质量很差。

  同期工人

  这个料不好。这个只是打来骗骗钱罢了。

  记者:骗骗钱。

  工人:要说牢固这个不牢固。这个用ABS料才能牢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