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城夜总会为何黯然引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8日11:12 南都周刊
随着香港的贸易与物流业被内地城市分薄,香港的根基,几乎只剩下金融业和旅游业,而香港官方推荐的旅游名单上,已经没有了中国城的名字。 记者 炫风 香港报道 伍廷光回想起中国城(China Town),还是一脸兴奋。香港回归十周年,似乎大家突然都想起了他,刚被亚洲电视采访完,又去赶凤凰卫视的场。一时风光不代表永恒,尖沙咀洲际酒店的大堂,外面是维多利亚港,伍廷光对记者比划着中国城夜总会宽敞的空间:“当时我们有六万平方英尺啊!全香港最大的夜总会!” 伍廷光曾是中国城夜总会的执行董事,现在转到澳门发展。他管理的“帝国迷城”也是当地最大的夜总会,不过比起中国城,还是少了两万英尺。 当年香港的几大夜总会,如中国城、杜老志、中国皇宫等,已经不复存在。它们坐落在尖沙咀和湾仔,曾是香港顶级夜生活的中心,因为长期生意不善,如今不是移居澳门,就是结业关门。 曾几何时,中国城是游客到港的必游之地,更是香港名流表现身份的社交场所,宾客们要排队才能进场。黎明、罗文、张国荣、梅艳芳……太多明星到过中国城表演;贝利、史泰龙,还有一众不能曝光的富豪,也是中国城的座上客。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大型夜总会曾传出很多公子哥儿的风流韵事,譬如为了追逐心仪的小姐不惜争强斗富,花十几万港币买戒指追求。 伍廷光还记得有个夜晚,中国城突然被通知,有贵客要包三楼全层,然后来了100多个香港G4(警察之保护特别要人组)。他们把住门口,还把三楼每个角落仔细搜了一遍。接着,神秘人出现了——哈萨克斯坦的国王!他专程到“China Town”体验。“他到处派钱,所有接触过的小姐和服务生都被派利市,总共有十几万美金!” 1990年代的前七年是香港夜总会发展的最高峰时期。伍廷光回忆,当时中国城的月营业额达到三千多万港币。1997年7月1日那个晚上,中国城张灯结彩,一条金龙从夜总会里舞到夜总会外,纷至沓来的客人还被请吃鲍鱼、鱼翅,大肆庆祝。“中英谈判结束后,香港转型,本地工业逐渐北移,而金融业和贸易、物流业的兴起,带动了内地和国际商人的钱汇集于此,夜总会的生意自然兴旺发达。” 然而回归之后,金融风暴、“9·11”、SARS、禽流感……打击接踵而来,中国城等大型夜总会首当其冲,客人数量如股票阴跌般反复向下,到2005年时,每晚客人从高峰时的近千人减少至百多人。每到艰难时刻,入行二十几年的伍廷光并不选择放弃:SARS肆虐那段日子,他和所有的招待,乃至妈咪和小姐,都要戴上口罩在场内迎客;门口摆个大开水锅,派专人对着路人反复洗茶杯碗碟,以示安全…… “香港人很敏感,但对大事件忘记得很快。”伍廷光说,就如几次低潮过后一样,SARS过去,中国城的营业额有所回升,但不久后跌得更多——深圳和东莞的夜场发展很快,内地消费便宜,加上其后24小时通关,于是香港商人北上应酬、娱乐越来越多。 “南北交流”还体现在女公关上,一位妈咪说,十年前多数是本地人当小姐,现在已以内地人为主。而令伍廷光自豪的大型夜总会的“专业服务”,也在内地被复制。大型舞台、明星、上百张低台、女公关的贴身服务……如今皆成回忆,最后的盛景,竟是两年前结业之时。2005年12月9日晚,在“光荣引退”的最后一夜,不少老顾客从地球各处飞来重游旧地,中国城最终又“爆棚”了一次。 这么多年,看着大型夜总会在香港淡出,“光哥”(夜总会人对伍廷光的称呼)不无心痛。他从打杂开始进中国城,经历了风风雨雨,“始终看不到大型夜总会在香港的前途”,只好转战澳门。在他看来,随着香港的贸易与物流业被内地城市分薄,香港的根基,几乎只剩下金融业和旅游业,而香港官方推荐的旅游名单上,已经没有了中国城的名字。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