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国企在香港十年“化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8日11:54 南都周刊

  香港资本市场以其国际化的影响力,成为内地企业境外上市的主要市场。十年间,中资企业纷纷赴港上市,国有企业已占据恒生指数半壁江山。

  记者 田申

  香港资本市场以其国际化的影响力,成为内地企业境外上市的主要市场。十年间,中资企业纷纷赴港上市,国有企业已占据恒生指数半壁江山。

  由于特殊的地缘关系,香港资本市场一直以来就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全球资本来说,香港资本市场是它们投资香港本地企业以及内地企业的一个主要平台;对于内地企业来说,香港资本市场以其国际化的影响力,成为内地企业境外上市的主要市场。

  1993年7月15日,首家内地企业

青岛啤酒在香港上市,开启了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先河。此后,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一浪高过一浪,特别是1997年后,更多大型国企赴港上市,在募集大量资金推动内地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让香港资本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得到提升。

  金蝶飞到香港创业板

  2001年1月底,当人们都在为新年而忙碌的时候,徐少春和他的同事们却正在为上市作最后的冲刺。1月22日,接受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聆讯;1月23日,印刷上市招股说明书;1月29日,召开董事会,最后决议一系列重大事项……2001年2月15日上午10时,站在香港联交所交易大厅的观礼台上,金蝶公司总裁徐少春一脸灿烂的笑容。

  从1991开始创办金蝶公司前身爱普开始,金蝶一直面临着业务快速发展和资金短缺之间的矛盾。1997年IDG投入的2000万风险资金,让金蝶摊子铺得更大,资金缺口自然也更大。“金蝶是软件企业,民营企业,在当时的条件下,要贷款,太难了。”徐少春指出。形势将金蝶“逼”上了股市。

  徐少春最早瞄准的是国内A股市场,但A股市场高企的门槛,将金蝶这家当时规模、实力都不够强的企业挡在了门外。香港创业板和纳斯达克成了金蝶可供选择的现实目标。2000~2001年,全球资本市场一片惨淡,香港创业板也是风声鹤唳,金蝶“逆势而为”,于2001年2月成功登陆香港创业板,成为中国软件业首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企业。

  金蝶的股东曾经提出过去纳斯达克上市,但金蝶有自己的想法。“香港是个国际资本市场,有着完善的制度,将把金蝶带入国际化、成熟的资本市场,有助于公司长期发展,走向国际化。同时香港作为自由港也属于全球开放市场的一部分,未来金蝶成熟了,要从这里去更大的市场上也不难。”徐少春强调。

  2005年7月20日,金蝶软件成功地由香港联交所创业板转往主板上市,从而跃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2007年6月4日,IBM公司与雷曼兄弟联合宣布,投资约1.32亿港元购买金蝶国际约7.7%的股份。当年徐少春的“香港将把金蝶带入国际化、成熟的资本市场”的说法得到了有力的印证。

  香港资本市场与大型国企十年共成长

  通过香港资本市场,金蝶完成了自己的“化蝶”之旅。对于香港资本市场来说,回归祖国10年,也是一次完美的“化蝶”之旅。

  香港回归祖国,举国欢庆。然而,当时的香港资本市场,却面临风雨如磐的艰难处境。亚洲金融风暴让香港资本市场大受打击,国际资本大鳄做空香港股市,恒指累跌三成,并创下单周急跌3100点,总市值蒸发超过8000亿的记录,令香港股民大受打击。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资本市场回归祖国后陷入困境,无疑给香港回归蒙上了一层阴影。如何让香港资本市场尽快摆脱困境,就成为一件兼具经济、政治意义的事情。

  为了解决资本市场面对的困局,香港政府出台一系列“救市”措施,特别是1998年,港府打破先例入市直接应对国际炒作,收到了显著的效果,资本市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波动之后继续保持了平稳乃至回升的态势。

  中国政府为帮助香港资本市场渡过难关,也积极施以援手,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让优质国有大型企业赴香港上市,给香港资本市场注入新鲜血液。1997年10月,以广东和浙江两省的移动业务为主体的中国 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挂牌成立,从资本市场上一举筹资42亿美元,中国 移动在香港的上市,奏响了香港回归后国内大型优质国企赴港上市的序曲。

  此后,中海油、中联通、中远、中石化、中石油和中粮油等企业的主要资产均在香港上市,内地成为香港资本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2006年以来,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寿等巨头纷纷登陆香港股市,吸引了全球资本,使得香港资本市场的地位空前提高。

  香港回归,使得香港资本市场获得了内地强有力的支撑。十年间,中资企业纷纷赴港上市,国有企业已占据恒生指数半壁江山。2006年,香港

证券市场融资达354亿美元,超越纽约(336美元),仅次于伦敦(489亿美元)。截至今年3月底,有370家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这些企业占到港交所上市公司总数的31%,成交额更是达到了总股本成交额的65%。

  香港资本市场在获得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的同时,也为内地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了理想平台。调查显示,海外投资者占香港

股票市场的成交额比重超过三分之一;香港基金业务管理的资产中,约三分之二来自海外投资者。香港中国企业协会会长、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秦晓指出,香港金融市场的资金来源的深度和广度,是国内金融中心无法比拟的,显示她可以在内地企业与国际资金之间扮演难以替代的重要角色。

  自2006年以来,H股回归内地呼声日高,香港资本市场“空心化”论调渐起。花旗环球金融亚洲区主席梁伯韬就指出,假以时日,内地的股票市场将会成为香港的竞争对手。对此,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表示,连接两市两股可产生良性互动效果,香港上市的优质国企在内地A股上市,不会影响本地资本市场的融资地位。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