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旱情危及粮食生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8日21:53 新华网

  新华网长春6月18日电 (记者齐海山 徐扬 孙英威) 连续高温给中国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带来了麻烦。旱情日渐严重,农作物出现枯萎、育滞现象,正值生长期的玉米受到不利影响。其中,辽宁省西北部,吉林省西部干旱较为严重。

  在辽宁,6月以来气温偏高,降水异常偏少,导致辽西大部、沈阳北部以及大连南部发生轻到重度干旱,900万亩农田受旱。一些村民说,已经有半个多月没有下雨了,由于缺水,玉米长势不如常年。

  气象部门介绍,今年辽宁入夏比常年提前了26天,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少雨。这给农作物生长造成严重威胁。预计在22日前,辽宁省大部地区仍以晴热天气为主,没有明显降水过程,气温继续上升。西部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5℃,北部、中部地区可达33℃左右。

  在吉林,气象部门连续多日发布高温预警信息,连续30摄氏度以上得高温使得中西部地区旱情非常严重。部分县市旱田作物生长缓慢;部分城镇供水不足,发生人畜饮水困难;湿地发生生态干旱,面积进一步萎缩。

  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周全省仍然没有明显降水天气,而且气温明显偏高,多数县市日最高气温可达32摄氏度以上。吉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17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抓好当前抗旱工作,随时掌握旱情的发生发展动态等基本情况,根据旱情发生的等级,适时启动相应的抗旱预案。

  黑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也表示,进入6月份,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出现明显干旱迹象,如果月底再无有效降水,将出现较严重旱情。

  旱情对新季玉米的生长和播种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目前,东北大部分地区玉米处于拔节的生长阶段,本月上旬以来,各地普遍气温较高,蒸发严重,而降雨稀少,使旱情再次抬头。以吉林省中部为例,玉米普遍株高30厘米左右,叶片6-7只。

  东北各省已先后出台旱情应对措施,以保证河流、湖库、湿地生态系统不会遭受毁灭性破坏,确保农业生产正常开展。气象部门正在积极做好干旱监测,并将抓住有利时机进行人工降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