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香港回归10年20余万港人在珠三角打工(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0日04:53 信息时报
在香港的任何一条街道上,匆匆赶路的上班族已经成为固定风景。从香港到内地工作,是港人在激烈就业竞争下的一条出路 回归十年来,穗港两地人才流动日趋频繁,这种趋势自2003年CEPA实施以来尤为明显。调查显示,北上内地工作的香港人在这10年中增加了近1倍,这支庞大的打工队伍2005年时便已经达到23.7万人,其中九成在广东省,集中在广州、深圳和东莞。 到广州打工的香港人,早期以有经验、资历深的香港高管为主,CEPA的实施打破了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士进入内地工作的困局,两地人才流动更是日益紧密。尽管近年来香港经济好转,出现更多的机遇和就业的机会,但是专家认为,港人到内地打工仍是大趋势。 当越来越多香港人到广州寻求发展机会的时候,同样地,不少广州人也在香港这片天空下找到自己的一席之位。香港入境事务处提供给信息时报的最新数据显示,十年内地专业人才获得签发工作签证的共有17153人。 人才流动,也让越来越多的认同与融合出现在穗港两地,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曾经被认为是难以消除的隔阂,由此被逐渐抹平。 2006年3月,来自香港特区政府统计署、香港劳工局的调查显示,北上内地工作的香港人过去10年增加近1倍:由1995年的12.2万多人上升至2005年的23.7万人,其中九成在广东省,集中在广州、深圳和东莞。 据统计,返回内地的港人,多超过30岁,六成人介乎30至49岁,他们的年龄中位数为41岁,亦稍高于香港整体就业人口的年龄中位数(38岁)。 CEPA后港专才涌入内地 1997年率先北上广州工作多年的香港人、缤滨时尚策划有限公司投资顾问关志泉相信,吸引香港人才北上发展的是源源不断的机会。2002年开始,香港的经济转型以及外围经济不景气,造成失业率持续高升。而此时,内地的经济却蓬勃发展起来了。此后,到内地打工的香港人数量逐年增加。 “特别是2003年后,随着CEPA政策的实施,到内地打工的香港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我感觉到身边突然多了一群香港朋友”,关志泉告诉记者,首批进入内地的香港人主要从事管理工作,其后设计师、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才也随着CEPA的实施源源不断涌入内地。 高管薪金穗港基本持平 广州番禺区集中了许多知名服装品牌公司。广州新毅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志伟告诉记者,现时广州在高管人才以及专业人才方面的薪金水平与在香港差不多,有些甚至比香港还要高。“内地市场大,营业额比香港要大得多,所以许多公司是不介意投资在开发费用上,尤其是近几年来内地公司在开发方面的投入更是毫不吝啬。” 而且,香港人进入内地后一般是扮演某一行业的专家或是行业精英的角色。如果在香港工作时的职位是部门经理,那么进入内地后可能成为副老总级别,职位一般会上一个台阶。 2006年的统计数字显示,港人进入大陆工作月薪至少在1.5万元以上,一般较香港的月入中位数高50%,比当地员工薪酬一般高出50%到30%。 据统计,目前内地港人月薪介乎1万至2万之间的占43%,2万至3万元占40%,低于1万元的不足20%。 港人北上打工仍是趋势 自2005年开始,香港经济环境好转,至去年经济全面复苏,失业率也达至五年新低。中国人才在线集团有关人士认为,2005年下半年,香港人到内地打工的趋势出现放缓的迹象。 林志伟认为,大量香港公司以及跨国企业将业务延至内地,在内地建立分公司,这是香港人才涌进内地的一个重要原因。林志伟说,如果内地经济发展不理想,大家可能会考虑回迁,但实际情况是内地营商环境越来越好,成本低,在这种情况下不会有一个公司吃回头草,愿以一个很高的成本去运作一家公司。 “既然香港公司及跨国企业往内地发展的势头不变,那么我认为只会越来越多人上来内地发展,这几年可能是到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比较多。”林志伟这样告诉记者。 港10年引进2万内地人才 在香港人不断北上的同时,内地人才也到香港寻找机会。香港的国际化、高薪金以及舒适的工作环境,对于广州人来说曾经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但如今到香港工作也只是一步之遥。以陈义方为代表的广州人才,也越来越为香港公司所青睐。 香港入境事务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自1997至2007年4月,内地居民通过不同人才计划获得香港工作签证达到17153人。其中,“输入内地专业人才计划”于2001年至2003年7月实行,期间共有319名内地居民获得工作签证;于2003年7月13日实行的“输入内地人才计划”,至今已有15750人获签发工作签证;此外,在香港院校取得学士学位或以上程度的内地毕业生,申请回港就业的共有1084人获签发工作签证。 香港人在广州 关志泉:“比广州人更了解广州的香港人” 广州总统大酒店营运总监兼行政总厨关志泉在穗十年,广州已经成了他的第二个家,他对这里比对香港还更熟悉。 1997年3月16日,当38岁的关志泉第一次踏足广州这片土地的时候,他或许没有想过,自己在这个城市生活工作一晃就是十年。从涉足餐饮业到自由撰稿人,从担任投资顾问再到电视节目主持人,继而又当上弱智服务机构董事长,关志泉如今在广州已经小有名气,他笑称自己最新的角色是一个踏实的“打工仔”——任职总统大酒店营运总监兼行政总厨。 关志泉在广州的十年,正好是香港回归后的十年。回归前,对于大多数香港人来说,到大陆工作曾经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但如今再回首,关志泉说,“今天我在广州得到的,会比在香港更多。” 九成时间都呆在广州 “你觉得自己是香港人,还是广州人?”关志泉很害怕别人这样问自己。当记者同样抛出这样一个俗套的问题时,关志泉耸耸肩说,“我很尴尬。”尴尬是因为,一个在香港生活了30多年的人,如今对香港却感到陌生。他告诉记者,现在自己九成以上的时间都是呆在广州,已经习惯了广州的生活,“而当别人问我香港的街道马路地名,我总是答不出来”。 如果真的要一个答案,“我会说自己是一个比广州人更了解广州的香港人”。话语一向爽快直率的关志泉略一沉吟,总算给自己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是不是有点狂妄?”关志泉笑着反问记者,“但我觉得自己在香港商界滚打了这么多年,经历香港经济的沉浮起伏,可能会比普通的广州人看得更远一些,容易看到社会发展、行业发展的大方向。” 带着邓小平选集来广州 刚踏入广州,两地社会文化的差异,一度让关志泉深感苦恼。然而,他下定决心要成功融入这个社会。“要融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你一定要研究当地的文化,所以,邓小平理论文选,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最初的时候,关志泉在广州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16小时,每天要学习劳动法、税务法、消防指引,要了解什么是门前三包,什么是三个代表,什么是个体户、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 关志泉在广州的十年,一路磕磕碰碰。“我这辈子从来没有试过这么苦。”少年得志的关志泉,21岁的时候就做老板,生活讲究。然而,他在广州只存有三套衣服替换,那是因为他时刻抱着撤退的心态。但最终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还是决定留下来。 “在广州得到的比香港多” 既然决定留下来,关志泉希望能为到广州投资的香港人做些事情。2002年,他开设缤滨市场策划顾问有限公司,帮助香港人了解到内地投资需要注意的事项。他说,“在广州的许多香港人,如今遇到难题都会来找我,我免费给他们咨询,还要请他们吃饭。他们戏称我是香港同乡会会长。” 关志泉当年决定离开香港回到广州发展,他的儿女不到10岁,现在已经快20岁了。刚开始的时候,关志泉每个周末都会回香港,后来逐渐变为一个月回去一次。回望过去,他觉得自己错过了儿女的成长阶段,“但如果你问我,到广州工作有没有做错,我觉得没有,只能说对家庭感到遗憾。” “今天我在广州得到的,会比在香港更多。打个比方,在香港十年我可能赚超过1000万,但1000万在香港买不到3间楼,但在广州我有3层楼。所以,不能看价值的高低,而是看价值内实质拥有什么。”关志泉告诉记者,除了物质以外,“我将兴趣变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利用资源网络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说我喜欢看美女,所以我去搞时装走秀,我喜欢美食,所以我担任行政总厨,写美食专栏……在广州,我拥有更充实和丰富的生活。” 香港人在广州 林志伟:到广州上班回香港享天伦 广州新毅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志伟,已经习惯了周一从香港到广州上班、周六再从广州回香港团聚的生活。 现时受聘于广州新毅服装有限公司的香港人林志伟,在珠三角已经闯荡了十数年之久。林志伟很庆幸自己早于其他香港人到内地发展,“因为现在我了解内地整个市场的运作,这是我优胜的地方。 从一个曾经对内地很有戒心的香港人,逐渐卸下对自己的保护壳,去接纳和融入广州的社会圈子。林志伟笑言,自己已经被内地文化所同化,“其实所有人都一样,关键是看你用什么态度去对别人。结识到天南地北的朋友,这是我在广州工作最大的收获。” “我当广州是我办公的地方” 每个星期一,林志伟一大早匆匆赶往广州上班,星期六中午下班回香港,与家人享受天伦之乐。周而复始,林志伟始终保持着香港人的工作节奏,“我当广州是我办公的地方”,他说,现在交通网络发达,从家到公司,2个小时怎样都能达到。“这与我在香港,到屯门、中环等地的时间差不多”。 未到广州工作之前,林志伟在香港从事服装行业已有20多年的时间,他曾任班尼路总设计师,也辗转在香港S’QURRE、意大利DIADOLOR等多个知名服装品牌供职。1996年林正式到广州工作,其后于2005年时接受老朋友邀请,担任广州新毅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创建欧洲时尚休闲风格的TEENTITY品牌,现时全国已有10家分店。 林志伟坦言,刚开始时最不适应就是广州的交通,曾经试过在路边站了10多分钟都不敢过马路。但他称赞广州现时的交通状况好很多了,食物方面则比香港更加丰富。 林志伟热衷于了解全国各地的风土人情,结交各方好友,“由于需要开拓内销市场,我经常需要到处出差,目前已经能与内地人沟通得很好,我有很多在东北、新疆的朋友,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在他身上,香港人的痕迹越来越模糊。 将香港节奏带至广州 刚刚在广州工作的时候,林志伟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中午时每个员工都在睡午觉。“香港人的生活节奏快、紧张,觉得睡午觉是浪费时间。有时候很烦躁,需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老是找不到人。”在香港,中午保证有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除了下班时间以外,其余时间肯定能找到你想要找的人;但内地午休时间却有2个小时甚至更多,这对讲求快节奏、高效率的香港人来说简直不可思议。 林志伟说,现在同事们都开始改变午睡的习惯,因为他们知道林志伟随时会找自己。如今,缩短午休时间这个流程逐渐为广州许多公司所接受。 努力说服家人接受内地 虽然林志伟在广州工作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但他并未在广州置业。林说,置业与否,是他是否决定在当地落地生根的一个标志。“我对广州这个城市有归属感,但是我的家庭始终未能接受,所以我退休后始终会回到香港。” 林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改变家人朋友对内地的观感,“家人、朋友少接触内地,认为这里不安全。但我一早就来内地工作了,认识了很多大陆的朋友,我觉得只要大家是认真工作做生意,其实是没有分别的,反而在内地工作会多了一份人情味。”他告诉记者,如果与外国人做生意,是完全没有人情讲的;但如果在内地遇到问题,大家就会一起想办法去解决,尽量将损失减到最低。 广州人在香港 陈义方:从不适应到爱上“香港时间” 当越来越多香港人到广州寻求发展机会的时候,不少广州人也在香港这片天空下找到自己的一席之位。28岁的广州人陈义方,去年4月被所在公司调往香港工作。当初因不适应香港快节奏,陈义方曾经想过逃回广州。但几经努力之后,她如今做得有声有色,在香港工作刚满一年,便被香港一本土公司挖角,成功跳槽。 走路稍慢会被撞到 2006年之前,原本是在广州某著名IT公司公关部供职的陈义方,过着有条不紊的舒适生活。二十多年来,陈义方在广州这个城市成长、念书、工作、结婚,她原本以为生活会这样沿着有规律的轨迹继续下去。 然而,一切从2006年4月开始改变,公司决定将陈义方调往香港分公司开展工作。陈义方记得,那天是4月15日,当她提着重重的行李箱走出豪华大巴的时候,对香港的第一印象是这里的一切都是以“快进”的速度进行。当她在路上稍微停留了一会儿,随即被后面紧跟的男人撞到,男人用惊奇的眼神望着自己,“他好像是觉得走路快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很少有人像我这样在路上停留。”陈义方向记者这样回忆自己抵达香港的第一天。 在香港工作,公司统一给内地员工安排单间宿舍。但是,当陈义方打开宿舍房门的时候,她还是不太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天啊,不到10平方米的房间里面,只能刚刚放得下一张单人床,一个衣柜,一张书桌,与广州宽敞舒适的家里简直是天壤之别。比她早到香港半年的同事安慰自己,“香港寸金尺土,不能太过苛求。”好在除了房间稍微狭窄了一些以外,其他的物质条件都非常好。 广州人还要学讲香港话 陈义方原本以为,广州与香港地理位置、生活环境接近,语言、生活习性、风俗习惯相差无几,适应香港的工作生活不会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然而,她错了。两地人们在思想观念、语言表达方式上其实是有着很大的差别,香港人生活节奏快,居然连说话也变得很简练,受到外来文化影响言语中往往夹杂着一些英语等新词汇。 在见客户时候,陈义方一开口被认出是广东人,尽管别人没有看不起的意思,但是这样让陈义方一直觉得自己难以融入当地圈子。除了要过语言关外,陈义方还经常挨饿。原来,香港早餐、午餐和晚餐的时间与广州完全不一样。经过两个月后,她才艰难地适应了“香港时间”。 越来越喜欢在香港工作 克服了生活上遇到的难题以后,陈义方开始享受在香港的工作。“尽管每天都很忙碌,很多任务,而且经常加班到晚上八九点,但是我觉得这样很充实。”陈义方说,香港是竞争充分而剧烈的社会,努力与成绩直接挂钩,你做得好就能够获得认同,不需要太多的人际关系,“我很享受这种竞争方式”。 由于工作出色,陈义方屡屡获得上师嘉奖,很快就跳升为公关部经理。而在今年4月的时候,另一家公司开出高两成的薪水邀请她“过档”,于是在香港工作刚满一年的时候,她就成功跳槽到另外一家公司。 港人三次“北上”热潮 第一次热潮 是改革开放初,香港人进入内地的身份是港商。许多港商利用内地低廉的土地、人工成本和各项优惠政策,通过自己的精心经营,从小老板一跃成为大老板,“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就有不少。 第二次热潮 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纯外资企业进入内地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阶段的“高级人才本地化”,香港的高级人才大批量涌入内地。最初,内地纯外资企业的主管都是外国人,出于种种考虑,外方一般习惯于从亚太地区设在香港的总部派香港人来管理内地的企业。本地化的第一阶段,香港人才大批进入内地。 第三次热潮 是从现在开始的,国企、民企已经开始初步形成引入境外人才的趋势,这是中国企业向国际靠拢必然要走的一段路程,也 必将带动新一轮的港人“北上”。 专题统筹 林峰 专题撰文 时报记者 凌慧珊 专题摄影 时报记者 何建 朱元斌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