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爸爸蔡笑晚:教子是父亲最重要的事业(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1日14:53 青年周末
博士爸爸蔡笑晚:教子是父亲最重要的事业(图)
博士爸爸蔡笑晚

博士爸爸蔡笑晚:教子是父亲最重要的事业(图)
博士爸爸蔡笑晚(左)参加鲁豫节目

  ◎文/本报记者 邓艳玲 ◎供图/接力出版社

  “对于父亲来说,把孩子培养成才就是最要紧的事业。”

  2007年上半年,中国最火的父亲无疑是蔡笑晚。这位66岁的温州瑞安乡村老医生,培养了六个高学历、事业有成的儿女:三个博士,一个硕士,两个考上博士。他四处巡回做神奇教子演讲;他频频现身中央、地方电视台讲述自己的成功教子经验;他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一本书,大声地向世人宣布:做父亲就是事业,要将做父亲当作成就事业来经营。6月13日他才到新浪开博,不到四天,点击率已经超过25万,很多父母在留言和评论中表达了想向他取经的热切心愿。

  然而,对于他的非议也渐渐多起来:儿女读书好取得高学历就是教子有方吗?为了成就儿女,牺牲自我这符合现代价值观吗?成为博士老爸就是成功,工人的老爸就不值得自豪吗?儿女学成之后大都留在国外,这算什么?

  本报记者特地选在6月17日父亲节这一天,专访人称“博士老爹”、“人才魔术师”的蔡笑晚,听他说说“父亲”对于一个男人意味着什么。

  抚育孩子是享受

  今年这个父亲节对于蔡笑晚来说,非常特别。凌晨2点,从北京教子交流报告会赶回上海黄浦江边的家里,大儿子和小女儿特地从美国回来和他一起过节。

  2007年5月,蔡笑晚历经六年的增删修改,《我的事业是父亲》出版了,此书被出版社称为“一部人才魔术师的教子经,一部写给天下父母的励志书”。一时间,蔡笑晚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上畅谈爸爸经。事实上,除了培养自己的六个孩子,经他辅导的孩子,有的已经取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轻轻松松做不成合格父母

  青年周末(以下简称“青周”):孩子们如今如此体贴孝顺,您是不是更觉得自己再苦也值得?

  蔡笑晚(以下简称“蔡”):在教导孩子们的过程中,我并不觉得吃了什么苦啊。我把当父亲当成我终身的事业,抚养、教育孩子就是一种命运赐予的享受。我在陪着孩子们一起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的愉悦:孩子们读他们的书,我读自己的书,既督促了他们,也提高了我自己,还和孩子们一块成长,我觉得特别幸福。

  青周:您从26岁开始做父亲,陪着六个孩子读完所有的书,毕竟不是件轻松的事?

  蔡:想轻轻松松做父母肯定不是合格的父母。对于较差的子女,父母为了使其变好,不能轻松自然不用说了;即使是优秀的子女,父母都会盼其更好,仍然不能轻松。

  当父母是一项事业

  青周:当父亲也许是每个男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您为什么将它上升到事业高度呢?

  蔡:一些父母把养育儿女当成艰苦的义务,认为子女要回报、孝顺,长大以后要为父母做什么。

  事业却不是这样,在追求事业成功的过程中,重视的就不仅仅是回报,更多的是不断求索奋斗的过程,并在过程中享受到乐趣。事实上,1992年,我最小的孩子都读大学离开家之后,我依旧很开心能够帮助那些找到我辅导、指点的孩子们。我乐意全国各地去做报告,把我的感受和体会告诉更多的人,让更多的父亲也能够从我的故事中受到启发。这些我都是免费在做,因为我乐在其中。我不仅把自己的六个孩子都培养成为较为优秀的社会工作者,也可以把别人家的孩子健康快乐地培养好,培养成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人才,这就是我的事业。

  孩子是父母的文凭 

  青周:当父亲是一种事业,但按照您的理解,这个事业的主要工作就是教子么?

  蔡:我们总是说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我倒觉得孩子是父母的文凭。当父亲既然是一种事业,那衡量这项事业的成功与否,就看你得到的是什么文凭,孩子的发展是发放文凭唯一的标准。

  青周:做父亲不该是男人唯一的身份吧,他不该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吗?

  蔡:我并不是没有自己的事业,我在瑞安算得上是名医,在教孩子的同时,我也一直没有放弃对事业的追求,钱学森先生还因为我给他寄过学术论文,亲笔给我回了两次信,将我的论文推荐给《自然杂志》。

  除了少数成就千秋伟业的人,我并不觉得男人该以忙自己的事业为借口忽略自己的最大事业——当父亲教育子女的事业。那些只在周末晚上亲一下孩子额头的父亲是失职,更是失败。一些父母往往是以自己“没有时间”为借口,来开脱自己的失职。其实这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在这个世界上难道还有比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更重要的事吗?

  我总能第一时间知道孩子的问题

  从1967年到1977年的10年里,蔡笑晚和妻子共生育了6个孩子,5男1女。长子蔡天文,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现为宾夕法尼亚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次子蔡天武, 25岁获得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高盛公司的副总裁;三子蔡天师,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曾被美国圣约翰大学录取为博士生;四子蔡天润,华西医科大学毕业,曾被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录取为博士生;五子蔡天君,中国科技大学硕士;六女蔡天西,18岁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28岁成为哈佛大学最年轻教授。

  家庭精英教育是大众教育的必要补充

  青周:您认为自己培养了几个博士、硕士就是将父亲这项事业经营得很成功了,那培养了六个工人的父亲就不是用心在做父亲么?

  蔡:成才的道路当然有千万条。我从来不认为教出六个遵纪守法、技艺超群的工人的父亲就不成功。

  在我的家庭,我强调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让他们从小就反对平常心,立雄心壮志,引导他们追求崇高和伟大。这在别人看来,我是在家里营造一种“精英教育模式”,实际上,随着大学大众教育时代的到来,家庭的“精英教育”是一个非常必要的补给,它可以提升孩子在未来工作中的竞争力,这是为孩子一生的成功添加砝码。

  说实话,我并不在意人家怎么非议我,我只是担心,人们在非议的时候,形成一种很不好的认识:读书成才并不是件好事。如果这个在当前成为一种市场,那才是最可怕的。我们社会的进步不就是后辈不断向前辈学习,传承父辈总结归纳的好东西么?

  给在外求学的孩子们写了600多封信

  青周:学习并不只是读书这一种途径,您宣扬读书成才过于注重知识的学习,会不会忽略人格、品行等方面的锤炼?

  蔡:我在教育中,首先强调的是爱的教育,让爱和被爱环绕在孩子们周围,这样他们既知道自己是被爱着的,也知道怎么去爱别人爱国家。我的孩子都懂得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相亲相爱,孝顺父母就证明他们在爱的教育里面获益匪浅。经常为人们所忽略的非智力因素:意志、道德、健康、社会交往能力等也正是我教育中最注重的部分。所以,我不可能把孩子们教成书呆子。

  其次,我还提倡快乐教育。我在家里还自制了一个灯光舞台,让孩子们跟着录像带学跳舞,自制了一个乒乓球桌,翻过来就可以当床;我们一家去远足旅游,互相背唐诗做数学题比赛,我们在玩乐中学习知识,培养良好的习惯。像大儿子天文小时候很喜欢看和收藏连环画,我就教他如何编号和分类,藏书和编号分类习惯养成之后,对他今后的学习和处事都有很大的好处。

  此外,我非常注重和孩子们的沟通。现在很多父母之所以教育孩子失败,很主要的原因就是不肯拿出时间来和孩子们沟通,孩子们一旦出现什么问题,我都是第一时间知道,为什么?因为,我从他们出生起就注重和他们交流。从孩子们到外面上学到读完书,我给他们写的信不下600多封信,几乎每个学期都有10封以上的信。每个孩子,我都给他们建立了成长档案,我还给每个孩子记日记,对于他们的点点滴滴我都很清楚。

  我就是要望子成龙

  蔡笑晚这个名字是他在26岁当上父亲之后改的,寓意是不能在青春年少时开怀畅笑,就要让自己笑到最晚,笑得最好! 而给孩子们取小名的时候,他也别出心裁,分别称为孟子、孙子、荀子、润子、君子、西子。“这些名字就是在家里叫他们的,不是狂妄,就是要用这些不平凡的名字来激励他们从小立大志。”

  中学阶段孩子自主选择

  青周:您的孩子读书一定要读到博士学位,那当您的孩子压力也真够大的。

  蔡:我的几个孩子并不都是博士,有两个是考上了美国的博士,但因为签证没有下来所以并没有去读,还有一个是取得了硕士学位,目前他们在国内发展得也挺好的。

  天下的父母谁不期望孩子成就一番事业?那些说不望子成龙,望子成人就可的人是很无奈的,我不同,我就是望子成龙,希望孩子们无论做什么 都要做到最好。 

  我的孩子们从来都没有在高压下被动地学习。相反,在我给他们营造的轻松愉悦的环境下,他们保持了持续旺盛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实现了一种自我激励式的自觉学习。读到硕士和博士都是他们自主的选择。事实上,我在小学培养完孩子们的自学习惯和能力之后,在中学阶段,就已经不怎么强求孩子们该干什么,该怎么做,而是充分尊重孩子们的自我选择了。

  老四天润就曾经发誓要去少林寺学武。我和周围的人怎么劝都无济于事。对于他的决定,我虽然提心吊胆,但我没有阻拦他,而是告诉他:做自己想做的,做有个性的你,但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老四走后,我们一直保持通信,终于有一天,他在信中告诉我:“习武虽有用,但是未来社会,还是先掌握知识要紧。”离家一年后,他又回到了高三课堂,后来考上了华西医科大学。

  没为孩子们摆过庆功酒 

  青周:有人认为,您教子发奋读书和过去读书取得功名利禄区别也不大,功利性太强?

  蔡:恰恰相反,我和孩子们从来没有觉得我们在漫漫20多年的学习求索中就是为了现在的安逸和享受,相反,我老说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的不安追求之中,而不存在于和谐和稳定当中。”所以,我们从来都是把漫长的追求过程本身看成人生最美好的阶段,并不在意别人看来该收获“硕果”的时刻。举个例子,孩子们考上名牌大学,我从来没有为他们摆过什么庆功酒。如果我们要求名,那在孩子们取得那么多让旁人羡慕的成绩时,我就可以向很多人夸耀这些经历了,但我没有。

  孩子们拿出100万设立助学金

  青周:的确,您的几个孩子做到了光宗耀祖,可是,你的几个孩子留在外国,有句话:“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国界”?

  蔡:在我看来,光宗耀祖和精忠报国就是一回事,只有首先能想到光宗耀祖的人才可能精忠报国。孩子们小的时候,我就带着他们到杭州岳王庙前的“尽忠报国”影壁前留影。 我相信,在尽忠报国思想熏陶下长大的孩子,决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报国只是时间问题。

  在国外的三个孩子博士毕业后,牢记我当年叮嘱他们的话,每年都回来在中国科学院给博士生上课,并为中国的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很多高校做一些学术交流活动,就在昨天,我的大儿子还在中国人民大学做科学报告。

  2006年底,美国的子女拿出100万元人民币,在瑞安设立了“蔡笑晚奖学助学基金”。从今年起,每年7月,基金将拿出5万元人民币奖励当地的优秀高考生和品学兼优的贫困生。

  -被称为“人才魔术师”的蔡笑晚

  -蔡笑晚在给家长们传授“教子经”

  -2007年5月,蔡笑晚接受《鲁豫有约》专访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