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像战乱中被马车拉到安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2日06:00 长江商报
铜像战乱中被马车拉到安康
守护 图片来源:楚天都市报

铜像战乱中被马车拉到安康
从安康装车起运 图片来源:楚天都市报

  历经沧桑

  铜像战乱中被马车拉到安康

  价值连城的武当山文物怎么流失到了安康呢?这要追溯到69年前。

  武当山是国民党第五战区,其中“干部训练团”、“学生队”就设在武当山周府庵。1938年,日本侵略中国,武汉告急,中国国民党为抗击日寇,决定在武当山民间收集以铜为主的金属,准备熔化后制造枪炮,以供给军需。

  当时,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接到蒋介石的命令,他被迫将太子坡以下的玉虚宫、元和观、遇真宫、周府庵、襄府庵、冲虚庵、火神庙等庙观的神像、供器等金属全部运往重庆兵工厂。为方便运输,他们把部分文物集中在汉中地区熔化。

  曾经分别担任武当山道教协会会长、副会长的阮鹏志和毛发顺回忆,当时由炮兵16团用40部马车运送了约千件铜像。但还有的人说,40部马车队分组搬运,除了

汽车运输外,马车也日夜兼程,运输的神像足有数万尊!究竟是数千件,还是数万尊,说法不一,目前已无法考证。但可以想象,被运走的文物,数量不在少数。

  在这次马队中,有两名武当山道士乔扮成了马夫混进了运输队伍,以便伺机行事。当时,大部分金属器物、神像先后被送往重庆,最后一批马车队行驶到陕西汉中时,天降暴雨,无法渡汉江。为了赶时间,部队决定:“就近冶炼!”随即,这批文物被拉至汉中的城固县兵工厂。

  然而,在熔化过程中竟发生了意外!熔炉突然爆炸,死伤数人。见状,两名道长趁机煽动士兵:“真武祖师显灵了”、“破坏神像要遭报应”。一时间,部队被迫停止熔炉,才使这批珍贵文物得以保存。

  随后,两名道士又赶紧鼓动当地信士捐款组织船只回归,船只顺江而下。当船行至安康时,因遭遇日本军机轰炸,只好停放于汉江边。此时,(水上监理所)水上缉私队与民团将其拦截,他们强行截留船只,铜像被卸置在沙滩。两道士一人留下看守,一人回家募捐打点,留守人员由于无钱维持生活,加上长途劳累,不久就病逝,当地信士将其运至在安康县的东岳庙里。

  回家的道士几经周折,终于回到了故土,但在动荡的年代,募捐几乎等于零。

  本报记者 刘渐飞 通讯员朱江 实习生 陶巍 张荣

  保护之路

  文管干部 跳进洪水护铜像

  解放后,安康地区成立了中心文化馆,将这批铜像运到馆内保管。

  “文革”期间,文化馆干部为保护这批铜像的安全,分别进行了包装,分开存放到偏僻的地方,堆以杂物。但部分被发现,被红卫兵拉到沙滩作枪靶射击,幸亏没有被砸,其他的铜像也有幸保存了下来。

  1983年安康地区遭遇了特大洪水袭击,仓库被水淹。水灾后,许多文化干部连自家的东西都顾不得,赶紧从淤泥中又将这批铜像清理出来。

  1984年,安康地区成了博物馆,这批铜像备受安康人民关心,应群众要求,博物馆在安康作了汇报巡展,安全起见还配置了一套展柜。由于博物馆是新成立的单位,暂时无库房,被临时借存在其他单位。

  回归之路

  几经周折 46尊铜像回武当山

  早在1973年,武当山就有知情的老道长提出将这批神像赎回的意见。

  1978年改革开放后,人们看到了回归希望,借中央首长到武当山视察的机会提出回归一事,得到了首长的赞同。在1984年年底得到了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的电讯,湖北省文化厅电告武当山文管所,上级已经函告陕西省文物文化厅,让武当山立即派人到陕西接洽。

  1987年,湖北省财政厅拨款12万元,由郧阳地区文化局和武当山风景区管理局组成工作组,赴陕西安康地区联系,希望将保存基本完好的46尊铜像运回武当山文物管理所保管。

  1987年1月18日,武当山风景区管理局、老营派出所、文管所三家组织人员,警车开道,东风140平板车一辆从老营出发,当晚宿安康,19日上午将46尊铜像装车,为了文物安全,当天回赶,傍晚顺利到达。

  几十年来,安康市文化文物部门不遗余力地收集散失在该地区的武当山文物,特别是安康市政协副主席、历史博物馆馆长李啟良怀着对文物事业的一片真诚,四处走访,千方百计地收集武当山文物。近年来,他在当地又收集到了6尊武当山铜铸鎏金铜像。其中,桃花站像在该馆公开展出,其余5尊放置在该馆库房。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