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回归10年学生穿梭粤港求学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5日09:51 南方日报
他们背着书包过罗湖 从委托内地培养发展到在25个省份招生,回归10年,越来越多的学生穿梭粤港求学,不仅表征着粤港在共觅教育新空间,也表征着香港迎来了教育回归 10年来,香港和内地、香港人和内地人密不可分的联系,命运相连的现实是回归以来不断发展的“变化”。10年间,越来越多的香港人在内地成就了自己的梦想,在内地完成着自己的夙愿,与内地建立了割舍不断的血脉之情。而很多内地人也通过香港实现了梦想。 比如,1个背囊,1本通行证,腋下还夹着几本教科书……穿梭于粤港间的罗湖通道上,像这样到香港求学的内地学子或在内地求学的香港学子身影越来越多。 粤港两地高等教育的紧密关联,从罗湖通道的学生身上放大开来,更像是一种亲密的联姻,内地的人才资源、香港的教育理念,“郎才女貌”,紧紧地吸引着对方的视线。一路走来,演绎的是“香港好、祖国好;祖国好、香港更好”。 香港求贤若渴 香港最需要的不是游客而是人才,“两高”人才就缺10万 回归10年,香港市场历金融风暴而不倒,精神经SARS疫情而凝聚,经济因CEPA机遇而复苏,整个城市将在全球化与中国的双重利好中逐渐再度繁荣。 香港的今天看产业,香港的明天看人才。 “因为怎样加强香港作为亚太地区金融中心的地位,如何深度参与与内地、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合作,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分享全球化成果,香港最需要的不是游客,而是人才。”香港大学副校长李焯芬说。 据介绍,今天的香港人口超过了690万,但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缺口也达到10万。“全球招聘是一条路,吸纳专才是另一条路,但最大的人才提供渠道莫过于教育。”香港教育统筹局透露,目前教育支出已成为香港特区政府最庞大的一笔单向开支,教育政策也提供了9年的免费基础教育和“3+3+4”的学制改革,教育目标也定为“到2010年,让60%的香港高中生能够接受大专教育,让香港成为亚太区高等教育的中心”。 “但除此以外,祖国数以亿计的生源,则是香港未来人才的新富矿。”香港教育统筹局有关人士介绍,回归第二年,香港高校就通过委托招生的方式开始在内地招生;到了回归第10年,已有12所香港高校在国内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优质生源。 据了解,从1998年的每年零星几个,到2002年的占每年招生总数的1%,2003年的4%,2004年的8%,再到2005年开始稳定下来的10%,约为1300—1500人,进入香港校园的内地本科生数量以几何级数增长。 据粗略统计,目前在香港高校就读的非本地生中,来自中国内地的学生占80%以上。“甚至在研究生以上学历层次人才中,内地学生的比例超过一半。”李焯芬说。 按照记者从多所香港高校拿到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资料看,目前在香港就读的内地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良好,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3所大学的内地毕业生约有46%留港工作,另有约27%和20%的人会选择到海外与留港进修。 内地生的求学博弈 舍北大选港大,为的是弹丸之地背后的宽广平台 为了吸引内地优秀生源,香港的大学很舍得花大笔奖学金。比如,香港大学今年预留了840万港元入学奖学金,可资助60名内地优秀学生每人14万港元;香港中文大学也不落后,提供约100个奖学金名额给予内地学生,每名学生可获得总值约50万港元的奖学金,分4年发放,每年12.5万港元。 即便是每年只招1300—1500人,即便全额奖学金名额每年只有200人,当包括香港树仁大学、香港演艺学院等在内的10所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时,报名人数与录取数比仍达40:1。香港中文大学和城市大学参加内地统招,亦赢得内地优质生源和状元。 香港的大学魅力何在? “奖学金当然是好,但最吸引我们的,我想并不仅仅是这些。”一位到香港念书的大学生表示,“当时我被保送去北大,但后来放弃机会,因为我觉得香港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以及大学课余生活,都很吸引我。”此言不假。 近两个月的接触中,记者发现不少在港读书的内地学生,除了我们过去所理解的“师资强、出路广”以外,更欣赏的是香港有容乃大及港人顽强拼搏的精神。 “香港,虽然只是一个弹丸之地,但在她的背后,所延伸的是一个广阔的平台。”孙贝贝,广东高考状元,当初毫不犹豫就选择了香港中文大学,她的切身体会是,在香港仿佛做任何事情都觉得不大困难,因为不是你一个人在孤军奋战。 更有一些内地学生认为,在香港,读大学大有“背靠东学、面向西学”的绝佳战略地位。 “香港的高校非常注重给予学生发展的空间,如一个学生随时可以在求学过程中申请到国外做交换生,或者申请休学去从事社会实践活动。”香港大学中国事务总监黄依倩说,虽然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这种完全没有约束的学习环境,有的甚至可能会因此而迷失,但总的来说,香港的大学内自由的学术氛围以及大环境,对无论想深造还是创业的孩子来说,都是很好的基础。 粤港共觅教育新空间 通过高度互动、互访和互通,香港迎来自己的教育回归 如果说香港教育与内地的10年合作,仅仅就是港校吸引了一大班国内顶尖高中生、本科生、硕士生,那就未免太肤浅。 1997年之后,通过与内地的高度互动、互访和互通,香港迎来了自己的教育回归。与内地学生求学港校的个人内在驱动相比,更深层次教育模式的探索还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吸引内地学生去香港上大学,成为香港与中国内地紧密合作、共融互通的标志性图景。在招商引资、企业上市、区域结盟、产业合作之外,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将香港与内地的关系向未来推进。 二是“通识教育”的开拓,成为了中国内地与香港基础教育大发展的共识。在文化、艺术、语言等领域上,一批批的学者交流、教师培训、学生交流,推动“通识教育”的发展。 据了解,香港多年来,一直采用“三二二三”学制,即初中三年、高中二年,大学预科两年、大学三年。但回归以来,经过多次讨论、征集意见,最终于2006年9月新学期起,改为“三三四”学制,即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这样,香港的中学和大学学制就与内地保持一致。 “不仅是学制上的突破,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从相互探讨中,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香港福建中学(小西湾)校长黄均瑜的另一个重要身份是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主席,由于新学制,香港一直在积极探讨新课程改革,比如在保持中文、英文、数学这三科学时不减的情况下,逐步减少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占用的时间,在高中阶段增加“通识教育”这门必修课。 无独有偶的是,“通识教育”在广东也得到了认可和大力推广。“先不说从2004年开始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单是通过我们与香港教育界的交流,我们早已开始在初中推行‘校本课程’,实现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希望通过校本课程的推动,真正能从知识教育过渡到能力培养,特别是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广东实验中学副校长黄建伟说。 百姓故事 越来越多的内地学生出现在香港中文大学的校园里。 欣华 摄 从摆摊卖旧书到两代捐书大王 香港汉荣书局“当家人”宁住陋屋也力推“国民教育” 11岁那年,石汉基随家人从广州到香港,靠摆地摊卖旧书为生。从在街边当小贩卖旧书,然后有了楼梯底的小书店,再一步步扩充为今天具规模的汉荣书局有限公司,一眨眼,近30年过去,这间始终位于香港通菜街的汉荣书局为内地捐书价值达3亿多港元,特别是香港回归后的10年,捐书的次数和规模日渐频密和扩大。 为腾地方放待捐赠书籍,石汉基一家住地不足60平方米 “一个国家想强大,必须要重视及大量投资教育和文化,只要你们有能力,而国家有需要,你们必须在这两方面尽心尽力。”现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汉荣书局董事总经理的石汉基告诉记者,这是他父亲、一代捐书大王石景宜的教诲,几兄弟时刻谨记。“一个家庭几兄弟吃多少、穿多少,没有多大关系,但如果一个国家内的‘兄弟’,却无法达到共识,这个‘家’就不再为‘家’。所以,父亲的话很有道理,我们对自己要求不多,也希望能继承父亲的抱负。” 如今汉荣书局已经有一家出版社、一个零售公司和一个发行公司。石家在香港地有头有面,特别是提起教科书,香港人都会想到“汉荣”。这个在业界响当当的招牌,加上香港最繁荣地带,一栋几十年历史的唐楼,单是“不动产”就足以使汉荣书局的“少爷们”活得舒适安逸。但为了辟出更多的空间存放待捐赠的书籍,如今已经91岁的石景宜仍带着一家子住在简陋的房子里,石汉基一家住地不足60平方米。 “把钱留给后人,不如让知识回报社会,造福祖国。”石汉基说,从1978年到1998年20年间,父亲先后向内地数百文化教育科研机构无偿赠送图书300多万册,价值超过2亿港元,这对他们兄弟的启发都很大。所以,香港回归后,他们通过与内地教育界的多次交流和接触发现,一方面内地孩子最需要的是宽广的知识和视野;一方面香港的孩子则需要多了解祖国的文化。 为此,回归后的这10年,强项在“出版教科书”的汉荣书局自己掏钱出了不少世界文化类丛书送给家乡广东乃至西部地区,比如珍藏良久的一批价值500万港元的港台书籍共9464册,就于早前捐赠给广州大学城10所大学的图书馆。 回归,是主权的回归,而落到坊间就需要“人心的回归” 除了关怀家乡外,近几年,石汉基还注意到香港青少年的“人心回归”。“回归,是主权的回归,而落到坊间就需要‘人心的回归’,就需要青少年对祖国的认同。”石汉基说,他们经营书局多年,日常接触各类的图书,有感坊间缺乏一套较能全面介绍而富普及性的国民教育的书籍。基于责任感,更基于国民使命感的驱使,在努力地搜求下,终于找到一套合适的图书底本,经过严谨制作,最后于2005年出版了一套共12册的图书,命名为《中国全方位透视丛书》。 丛书出版后,石汉基给香港中学、大学、公共图书馆以及澳门中学和大学送去了数万册。其中在香港就送了大约四五百间学校。 到明年,就是汉荣书局坚持送书30周年了。石汉基说,过去父亲送书,送书的具体工作可能多些,但现在更多费脑筋的是创意,他希望在香港国民教育和两岸文化交流方面能做更多的工作。 “国民教育之所以重要,就是要让年轻人透过历史和文化去认识国家的过去、现在,以至未来的发展,进而培养及提升‘心怀祖国,热爱社群’的高尚情操。” 记者手记 We are the best 如今的香港大学活力、自信,一如当年! “We are the best!”一句亢越的口号,穿越了港大近百年的历史,也反映出香港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意识从未变过,有的只是随时代变迁,怎样培养出“精英”的思考转换。 10年前,导演张婉婷透着细腻的爱情镜头,敏感地捕捉到艰难的到海外留学转而回归的精英一代,他们靠的都是个人奋斗;10年后,香港的高等教育进一步把视野拓宽,香港的大学生,甚至应该说,在香港读大学的学生,不管本地的,还是大陆的,都通过更广阔的平台让“we are the best”的精髓历久弥新,毫不落寞。 在越来越多香港学者的眼内,香港的国际化大学,首先应该是国家大学。因为,国际化不是全英文教育,不是有多少国际一流学者或者国际交换学生,它更多的是一种视野,一种以全球新资讯武装自己并在国际版图中找到自身位置的态度。香港的位置,就在于其背靠内地,香港的大学离不开这个立足点。 有越来越多的香港大学生明白,“香港文凭”在全球500强企业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其卓越的知识标尺外,还因为“他们都明白中国是热点,是全球经济的热点,是世界发展的热点,而香港是热点中的焦点”。于是,他们积极参与到内地高校的项目中,热切应征内地企业的假期实习。 过去我老问为什么香港的精英比率那么高,为什么教授的收入高得成“最”,但在最近2个月断断续续与香港高等教育的接触中,我想,香港的教育也许正是胜在总能根据不同的时期为每个人找到一个合适的发展契合点。 不放弃传统,也不故步自封,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在原有的基础上,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 港人精神,从香港教育可见一斑: We are the best! We are the best of the best! 明天更好 拟建泛珠高校专家库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粤港两地的教育交流合作接下来双方将重点推进粤港教师语言培训、粤港两地中小学教师交流、建立中小学姐妹学校、粤港高校专家资源共享等项目的发展。 扩大粤港教师培训范围 据了解,粤港教师语言(普通话、英语)培训项目自1999年立项以来,广东选派了322名英语教师赴港培训,接收了323名香港教师到广东培训普通话,促进了两地师资水平的提高,效果良好。 今后,粤港双方将继续推进此项目,并扩大培训范围,从培训教师的普通话和英语能力,推广到教学设计、观摩教学和教学研究等范围。 加强广东落后地区与港校的联系 这位负责人介绍,广东在2004年、2005年、2006年选派77名教师赴港担任教学顾问的基础上,将继续选派我省中小学教师赴港担任教学顾问,同时希望港方在一些优势学科方面,选派优秀教师到广东中小学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学工作,实现双向交流。 同时,将推荐粤北、粤东、粤西地区的学校与香港学校加强联系和对口交流,进一步扩大缔结姐妹学校范围和规模。 两地高校或将联合培养研究生 建立包括粤港两地在内的泛珠三角区域高校相关学科专家库,加强专家在科学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等领域的合作,发挥专家的决策咨询作用。其中包括两地高校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互聘,联合培养研究生,提高区域内高校研究生培养能力和水平的。 香江龙腾 ■ 2004年7月11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和香港特区教育统筹局局长李国章在北京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位证书的备忘录》。 ■ 2005年7月,一份《关于粤港澳三地学校缔结姐妹学校事宜的框架协议》在万众期待中面世。至今,粤港协作组织两地136所中小学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姐妹学校关系。 ■ 广东高校至今共派出交换生132人,接收香港交换生54人。此外,香港目前有数十名教师在粤高校任教,有5800多名香港学生在粤高校就读,来粤讲学、合作研究已达400多人次。 专题撰文 谢苗枫 林亚茗 胡键 图: 香港学生在内地实习。 欣华 摄 香港中文大学的内地学子在宿舍公共洗衣间内洗衣服。 王辉 摄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