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国:中国需要更多姓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5日20:02 青年参考

    修“绿色长城”阻断沙尘暴

  ::作者 Nick Mulvenny

  ::编译 王永生

  当巨大的沙丘吞没邓宝桂(音译)的房屋之前,他还在内蒙古的一个村庄放羊、种小麦,他的家人已在那里生活了3代了。

  7年前,沙漠以每年3公里的速度朝南推进,沙尘暴日趋严重,中国政府决定采取行动,其解决办法对于一个拥有长城的国家来说很具有代表性。

  中国着手建立“绿色长城”——700公里的防护林带与草地。到2010年,它将延伸到内蒙古、河北和山西省。邓所在的村子有478人,都是汉族。政府对他们重新作了安置,把他们原来住的地方腾出来建绿色防护带,北京希望这样能阻止沙漠进一步推进。

  “从内心来说,我们是不愿搬走的,我们都很怀念自己的老家。离开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并不那么容易。”50岁的邓站在

客厅里说,他现在住的是有4间屋的砖房,“可谋生越来越难了。这半年来,政府一次次来劝说我们。”

  尽管官方人士说,在奥运会举办的8月份不会有沙尘暴袭击首都,但2001年北京取得奥运会举办权,无疑进一步地推动了“绿色

长城”计划的实施。

  2000年,邓的整个村庄都搬走了,住户们向南迁移20公里到了一个叫福泉的地方。这里有房子、井、公用厕所,每家每户分到2.5亩地,和一个用来放农作物收成的谷仓。

  邓与妻子、女儿、儿子儿媳住在一起。他说,现在全家一年的收入是1万元,比上世纪90年代末最艰苦时期的收入高几倍。他说,最重要的是,不用再穿过沙漠了,交通方便了很多。现在他的孙子可以去上学了,而且看病也很方便。

  福泉位于北京以北大约350公里的多伦县境内。到2000年,由于过度放牧、乱砍滥伐、风蚀和干旱,多伦县近90%的土地都受到了沙漠化影响。

  此后,当地政府种植了263万株树,农民们不得不放弃小麦,改种草,在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已禁止放牧。当地的一名官员说:“据我所知,沙漠化的情况得到了控制。沙漠化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这项工程在2000年才起步。要彻底阻止和控制住沙漠化,还需要很长时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

    日本留学生回国前谈中国

  ::作者 丰田雄二郎

  中国又快进入毕业时节了。部分在上海留学、即将在今年夏天离开中国的日本年轻人聚到一起,围绕日中关系的障碍——“参拜靖国神社”和“历史教育”等主题,回顾了在中国的生活。这里就来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看法。

  来自东京都、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的田鹿伦基说:“日中实现邦交正常化时,中国领导人以日本人民是无辜的、全部责任在甲级战犯身上的说辞,说服了本国人民。以个人身份参拜靖国神社没有问题,但日本首相的参拜行为是与政教分离原则相矛盾的。”

  他说,“中国与日本相比,还有许多令人不快的东西,比如不讲文明礼貌等。但是,撇开这些不谈,有些东西还是可以理解的。”

  马场辅来自福冈县,在复旦大学留学。他说:“回到日本一看,美国人或日本人的行为举止也很差劲。在不给人添麻烦这一点上,也许中国人还做得更好。看到中国人在日本受欺负,真是感到气愤。日本媒体报道的中国人的反日情绪、反日行为等,我在中国一点也没看见。”

  来自高知市的田所真太郎现在是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他说:“常常被人称为‘小日本’。中国人倾向于用出生地来衡量人,上海本地人就看不起‘外地人’。关于战争赔偿问题,有人对我说,‘日本应该赔钱’。日本是拿了钱出来的,以政府开发援助等方式,但周围的人几乎不知道这一点。”

  来自名古屋、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学生的平野爱说:“中国人缺乏礼貌,这一点的确让人生厌。但回到日本后,又希望返回上海。在日本总是要看别人的脸色生活。在这里生活,比以前更增添了身为日本人的自豪感,不过有时也会因此有些盛气凌人。”

  (::日本《东京新闻》)

    在南半球吃粽子

  ::作者 [新西兰]程明

  去年端午节我在英国伦敦包粽子吃,今年却在南半球的餐馆里吃起了粽子。看来,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一定有粽子吃。

  我觉得粽子香不香,完全取决于粽叶的质量。如果粽叶是新鲜的,颜色一定是淡绿色中带一丝雾气,宛如绿色的磨砂玻璃。由新鲜粽叶包出的粽子,糯米也透露出淡淡绿色。如果是去年用过的粽叶,今年拿出来“回锅”,粽叶就呈棕色,至少没了7分香气。

  粽子的口感如何,也反映出包粽子人的度量。如果包粽人大方地把米塞得实实的,那煮出来的粽子爽、滑、糯中还带韧性。如果包粽人图便宜,让粽衣给糯米留下许多余地,那出锅的粽子就会变得松散,有点像糯米饭了。

  中国南北方人爱吃的粽子截然不同。北方人爱吃甜粽子,或者是纯米粽子,或者是大枣加米粽子,再就是豆沙加米粽子。吃的时候蘸糖。会吃的人蘸蜂蜜,让粽子的香气和蜂蜜的甜蜜相得益彰。有的吃家还加入桂花、果仁等配料,吃得是齿颊留香。南方人则爱吃咸味的粽子,粽子里包着香菇和肉。南方粽子的糯米用碱水处理过,呈咖啡色。这样吃起来不腻。

  在海外华人里,很多是广东福建两省的早期移民,因此在海外吃粽子,大约总是能吃到碱水粽或者肉粽。

  但很多从北方来的新移民,还是垂涎外婆包的白花花带一丝绿色的甜粽子。所以逐渐也有了卖甜粽子的餐馆。好在现在物流发达,华人超市里总能买到从中国进口的速冻粽子。买回家在开水中煮过,也能在端午节打打牙祭,稍解思乡之愁。

    中国需要更多姓氏

  如果把中国所有的王姓人士(总共9300万)分离出去,他们会成为世界上第十二大人口大国。8800万的张姓人口,可以吃尽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每年分发给82个国家的人们的每一粒面包屑。

  而且中国叫李刚(Li Gang)的人数,相当于英国伦敦西南萨里郡的总人口。13亿多人只有100多个姓氏,中国政府面临如何区分“不同人同一姓名”的问题,例如如何在1300万名叫刘波(Liu Bo)的人中,找到想找的人。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除了人数最多的王、李和张姓,至少有2000万中国人使用包括陈、周、林等7个姓氏。男孩子最流行的名字之一,是只有两个汉字的“张伟”。如果你在街上喊这个名字,会有好几个人同时回头。有1/100的人口(1300万)取名为“刘波”。近年来的时尚是两字名,而不是更普遍的三字名,这更是加大了区分的难度。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杜鹏表示,这反应了“文革”后人们渴望过一种更平静和简单的生活。而这种“平静”和“简单”带来的结果,就是有超过100万人叫“李刚”,76.5万人叫“王勇”。

  其实,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当时所取的名字同样令人糊涂。数百万婴儿叫“解放”、“建国”或者“抗美”。在“文革”时期,流行的名字是“卫红”、“跃进”,甚至还有叫“文革”的。中国姓名文化研究会会长王浩骅表示,名字的重复也给警察的工作造成困扰。

  (::英国《泰晤士报》)

  ::作者 Jane Macartney ::编译 邢涛

    茶餐厅是香港的“文化遗产”

  ::作者 黄佟佟

  要了解香港,最简便的办法大约是傍晚时分走进一家人声鼎沸的茶餐厅。透明门,雪青的灯光,电视声,全场雾气腾腾。精瘦的中年伙计眼睛一抬,不动声色,招呼你卡位就坐,五指一伸抓来5个杯子,半透明状的硬塑杯,有两个就重重地搁在你面前的玻璃桌上,玻璃下压着茶餐厅菜单,四周是明黄明绿的胶桌胶椅,墙上贴着明黄明绿的纸条“牛腩饭25元”“潮州打冷15元”……门口收银处铁定坐着一位肥嘟嘟、疑似老板娘的中年“师奶”,“叮”地打开抽屉,面无表情利落地把零钱丢出来。

  据说,许多移民到加拿大的香港人,什么都能忘记,一觉睡下,只有这茶餐厅的一声“叮”,总在午夜时响起。著名作家——“老顽童”倪匡在旧金山一待就是20年,回去香港,第一时间就是同老友跑到一家茶餐厅,记者问他,他用极不标准的广东话嘻嘻地说:因为这里才是香港。

  小小的茶餐厅里有香港人的精神,那就是实在、灵活、变通、快速、明了、公道,以及个人顾个人的自在,香港人颇以茶餐厅为傲,原因很简单,这是他们自家发明的。茶餐厅的兴起是在“二战”后,香港人向往西式文化,但当时只有高级餐厅才有西式食物,而这些餐厅收费昂贵,且不太欢迎华人,为了让更多人以低廉的价钱享受西式食物,冰室及茶餐厅便相继兴起。虽然考证之下第一家茶餐厅在1946年才正式出现,但是现在的茶餐厅,不得了,听说要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香港地少人多,工作速度极快,价廉物美的茶餐厅遍地皆是,各有各的取胜之道,各有各的招牌菜式,粥、粉、面中哪怕只有一样出色,照样有人彻夜排队。在香港人看来,只有排队买,那才是对一个品牌的极度赞美和高度认同。如果有时间,有精力,你愿意待在哪个出名的茶餐厅门口,准能守候到一两个在此觅食的大小明星,香港的明星太多,地方太小,出名的茶餐厅主比名人更牛,并有合影的大照片,以证视听。

  和香港近年的所有事物一样,茶餐厅也在北上,行内传闻四五年前,一过气港星花几十万在上海开了一家茶餐厅,刚开时每月毛利都够他买层楼,真是本小利厚的买卖。茶餐厅之所以热,在北上港人能一解相思之苦,在当地人是港式情怀,对着菠萝油、蛋挞、鲜虾云吞不由就想起了《阿飞正传》,真是最省钱的“意淫空间”。

  我的老板2000年出差到北京时,回来还会说“北京啊,真土真土”,现在不敢说了,因为首都实在是日新月异,国际化大都市是“板上钉钉”,把广州抛得不止十万八千里。惟有茶餐厅的事,令他百思不得其解,在他的理解里,茶餐厅就是一个吃快餐的地方,怎么能用来谈事呢?

  要怪只能怪广州离香港太近,天天追着香港剧集看,拿着八卦周刊指指点点,既没有远看的胡乱爱慕的可能,也没有身处其中的切身热情,结果茶餐厅在广州成了“大排档”的升级版。

  (::英国《金融时报》)

  北京市规定:宣传豪宅不得太张扬

  ::作者 David Eimer

  ::编译 朱庆和

  北京市长下令,房地产开发商们向中国的新富进行豪宅销售宣传时,不要太张扬,并指责他们造成了城市贫富之间的紧张关系。

  过去几年,那些写着诱人语句,如“高尚住宅”、“至尊”、“卓越”的大型户外广告牌,在北京屡屡可见。而对坐着拥挤的公交车上班,透过窗玻璃看着这些广告的许多北京居民来说,即便想拥有一套普通住房,也可能只是遥远的梦想。

  自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以来,北京房地产市场就发展迅猛。过去3年,房价飚升了42%,仅今年头3个月就上涨了9%,使得一般中国人买房变得空前困难。

  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年初的调查显示,城市居民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是买不起房。新房每平方米平均售价已达8792元,而北京居民的年平均收入刚超过3.6万元,甚至一居室的房子都已超出了很多人的经济承受力。这导致人们对奢侈的住宅广告产生反感。

  “连一个小户型都买不起,看到这类广告难免伤人自尊。”丽莉·李说。李小姐算是幸运的,她在2003年买了房子,那时房价还没开始狂涨。“到现在,我的房子价值差不多翻了两倍,现在让我买我也买不起了。”她说。

  林涛(音译)是来自中国东北辽宁省的一名牙科医生,那些宣传顶级豪华公寓的广告牌,对他来说仿佛来自外太空的信息。“那不是我生活的世界,我不相信那些广告词。”林先生说。

  那些豪宅门口有穿制服的保安把守,配有花园、运动场和游泳池。这种住宅完全不同于那些脏兮兮的单元楼,但大多数北京人只能住这样的房子,包括林先生一家。他与妻子2004年来北京后,租了个一居的房子一直住着,他们把6岁的女儿留在距北京700英里(1英里≈1.61公里)外的家乡让父母照顾着。

  林先生说:“我们想买房子,想把女儿接来一起住,等女儿到了上学的年龄,就可以在这里念书了。但我们来这里时房价已经涨到每平方米8000元了,我们买不起。现在已经涨到每平方米1万元了。”

  没有迹象表明这种发展趋势会止住,也没有本地人会相信,对开发商豪言壮语的打压会使人们买得起房子。“我觉得政府最应该做的是缩小贫富差距。”林先生说,“禁止广告不会解决什么问题。”

  (::英国《星期日电讯报》)

  旅游考验中国基础设施

  ::作者 Susan Fenton

  ::编译 吴素萍

  旅游官员说,中国旅游业与国内旅行的蓬勃发展将给中国的基础设施带来挑战。

  据中国国家旅游局的统计,2006年,中国总共接待了1.24亿游客,其中来自香港的游客占到了一半多,旅游业一共带来335亿美元的收入。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头号旅行目的地,每年将吸引两亿游客。

  官员们表示,旅游业的增长将带动对酒店、交通以及其他旅游相关服务的需求,并可能造成目前的旅游基础设施吃紧的局面。

  据太平洋亚洲旅行协会估算,未来10年,旅游业的发展将给中国创造1800万个工作岗位,其中也包括了在农村地区的急需岗位。

  国际连锁酒店正在迅速扩张,例如英国洲际酒店集团旗下的假日酒店。北京以及上海的豪华酒店潜在过剩的危险,促使酒店业将经营目标转至低端市场以及中小城市,但这种发展速度有可能跟不上形势。 (::香港《虎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